这是一篇关于设计调研方法的思维导图,介绍了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问卷数据分析、文献资料法、情境分析法等方法,非常的全面,总结到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babe
伯赞学习技巧
设计调研方法
观察法
定义
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优点
①可以比较客观地收集第一手资料,直接记录调研的事实和被调查者在现场的行为,调研结果直观、可靠;②简便易行,灵活性强,可随时随地进行观察。
缺点
访谈法
访谈调研法属于定性研究范畴,它通过与调查对象面对面的交流,往往能剖析出问题的根源所在,找到解决的方法。
作用
①激发新产品开发的意见;②预测产品的前景;③找出产品差距;④确定产品的使用模式;⑤对竞争产品进行评估;
类别
单人访谈
目的是让受访者自由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多人访谈
焦点小组(2013名词解释)
含义
焦点小组访谈法,又称小组座谈法,就是采用小型座谈会的形式,挑选一组具有同质性的消费者或客户,由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一种无结构、自然的形式与一个小组的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者或客户交谈,从而获得对有关问题的深入了解。
①善于发现用户的愿望、动机、态度、理由②可在收集用户需求与概念设计的阶段执行,也可以在验设计与测试原型的阶段执行③可以在开展过程中使用电视机、白板、问卷、图画等工具④能获得直观的对比
①不能按照定量的结论来推广②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相影响
结构/非结构
A:结构化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是一种对访谈过程高度控制的访谈方式。访谈时候对被访者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次序和方式以及被访者回答的记录方式都保持一致。
优点:过程标准化,方便对比和量化分析。
缺点:不能做太多的语言表述的展开。
B:非结构化访谈又称开放式访谈或半结构化访谈。访谈时候抛出的问题不需要被访者按某种固定格式回答。可以由被访者自由地描述事件态度感受。
问卷法
调查者通过统一设计的问卷来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征询意见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问卷调研法是场调研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也是定量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
应用
焦点小组、可用性测试等定性方法
问卷结构
题目、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编码和其他资料
分类
按结构分
按填写形式
自填: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完成问卷的方式。包括报刊问卷,网络问卷,邮寄问卷。
①不受空间限制②利于定量分析、研究③可避免偏见,减少调查误差④匿名性⑤省时、省力、省钱
①只能获得有限的书面信息②易受被调查者影响③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比较低④面向设计的问卷调查通常较难设计
问卷数据分析SPSS
SPSS软件的基本原理就是假设检验,即先假设HO:A对B没有影响条件成立,分析得出的结果P(sig.)<0.001/0.01/0.05,则假设不成立,即A对B具有显著性影响用SPSS分析的问卷必须是李克特五级量表或七级量表,生手建议设计五级单因素的量表。问卷数据收集完成后,首先要剔除无效问卷(所有问题答案全选一种选项的或存在矛盾的答案等问卷),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描述性分析
信度分析
回归分析
功能表格
方差分析表
ANOVA表
系数表
卡方检验
卡方检验就是统计样本的实际观测值与理论推断值之间的偏离程度。
T检验
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子主题
文献资料法
调查者通过统一设计的问卷来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征询意见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问卷调研法是市场调研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也是定量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
纸质文献、影音资料、网络文献、年鉴、公告、公报、论文等
数量对比分析
分析流程
知觉图
知觉图又叫认知图、感觉图谱,俗称“维度图”。它常常用来直观地展示消费者对某种产品、品牌、公司或者其他事物在两个或多个维度上认知的形象描绘。对于设计分析而言,可用于分析、比较用户对事物在多个维度上的看法。
①数据收集相对简单②操作简单③图的信息量大
局限
①对使用者的用户分群规划能力比较高解读具有一定难度②仅限于把握产品的大方向③在数据收集不到位的情况下容易出错
鱼骨图
鱼骨图又叫石川图、特性因素图,是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展出来的。是一种由浅入深、从整体上梳理导致问题出现因素的定性数据分析工具,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很好展示问题之间关系的方式。在鱼骨图中,鱼头位置,代表待分析的问题、现象。鱼大骨,代表的是产生问题原因的大方向。鱼小骨代表的是该大方向下具体原因罗列。
①直观、有条理地呈现事情的原因。②绘图本身的难度不大,易操作。
①对数据的归纳和深入分析都需要对产品、业务熟悉的专家参与,鱼骨图本身只是一种归纳分析结果的呈现形式。②鱼骨图只能找出原因和原因之间的层级关系,但是原因的严重度和优先级还需要其他的工具来辅助。
情景分析法
情景法是假定某种现象或某种趋势将持续到未来,对预测对象可能出现的情况或引起的后果作出预测的方法、通常用来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作出种种设想或预计,是一种直观的定性预测方法。
核心:通过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的迅速描绘用户执行任务时的大致情况。
①调整备忘录窗口的大小,并继续工作。②容易学习,易于操作。③可以清晰直观的展示目标用户的行为操作流程。④有利于统一大家对用户的认识。
如果前期的故事没有经过严谨的归纳,会让后期的工作建立在歪曲的用户故事基础上,导致错误的研究方向。
人物角色(2017名词解释)
人物角色是针对产品目标群体真实特征的勾勒,是真实用户的综合原型。人物角色模型不是真实的人群,但是他们基于真实人物的行为观点和动机。将这些要素抽象综合成为一组对典型产品使用者的描述。以辅助产品的决策和设计,并且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代表他们。
思路流程
①发现用户:用户是谁,有多少,他们对品牌和系统做了什么?②建立假设:用户之间的差异都有什么?③调研:关于人物角色的调研,关于场景的调研,关于剧情的调研。④发现共同模式:是否抓住重要的标签,是否有更多的用户群是否同等重要?⑤构造虚拟角色:基本信息(姓名,性别,照片);心理(外向、内向);背景(职业);对技术的情绪与态度,其他需要了解的方面;个人特质。⑥定义场景:这种人物角色模型的需求适应哪种场景?⑦创建情景:叙事式剧情,使用人物角色描述和场景形成剧情。⑧持续发展:可用性测试。新的信息或数据是否导致人物角色模型需要修改?
故事板
故事板(Storyboard)这一形式,在20世纪30年代初,由沃尔特·迪士尼公司首先应用于动画领域,以图表的方式来说明其构成,将连续画面以作分解,并且加以标注。作为用户体验的研究分析中的故事板,更多的是帮助研究者理解用户心理与行为、用户使用场景、用户需求,以及对未来产品的使用行为做出设想和规划。在调研分析中,故事板能使客户、设计团队成员、专家和未来用户之间易于沟通和理解,进行有效的评估,进而优化调研分析,为最终的设计提供有力支持。
四要素
人-情景主体
物-实体“功能”
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行为一人的交互行为
可用性测试(2018名词解释)
目的
①了解真实用户如何与产品进行交互;②了解真实用户是否能够完成指定任务;③了解真实用户完成指定任务需要多久;④了解真实用户对产品与竞品的满意度;⑤确定改进产品可用性问题所需的修改;⑥定性分析可用性并查看是否符合目标;⑦让设计和开发团队在开发前发现问题
探索性可用性测试
评估初步设计或原型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比较性可用性测试
比较两种产品或多种产品,选择能给用户提供优质体验的产品
评估性可用性测试
确保在产品推出之前突出并修复任何潜在问题
方法
分析法
让产品可用性工程师及用户界面设计师等专家,基于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专家评审
启发式评估
认知走查
多元走查
实验法
收集真实的用户使用数据,比较典型的是用户测试法,问卷调查等方法也属于此类。
面对面测试
远程测试
A/B测试
①速度快、设置简单②设计测试容易③对比明显④定义变量灵活
测试结果通常是短期的、即刻的用户行为不能提供用户行为的具体细节
情景故事板
是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构建用户使用物品场景,从而发现并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