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区属机构:
现将《通州区交通综合调查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00五年九月十九日
通州区交通综合调查实施方案
2000年以来,通州区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但在新的形势下,城市交通的供需矛盾依然严峻,居民出行特征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道路交通状况也呈现出新的特征。为了应对城市交通拥堵逐渐突出、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促进通州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掌握当前全区交通建设、运行和发展现状,按照北京市的统一部署,定于2005年9月20日至10月30日开展全区交通综合调查。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解决通州区交通问题需求为导向,坚持区域交通综合调查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针,以获取综合交通信息为出发点,以提高区域交通综合服务水平为中心,以丰富区域交通发展现状内容和提高区域交通信息质量为重点,稳步推进区域交通综合调查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区域交通现代化提供信息支持和科学保障。
二、工作目标
本次调查旨在全面掌握当前全区交通建设、运行和发展现状,通过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拟对现状交通特征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区域规划、管理、建设、经营决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定量分析基础。
(一)通过多项调查和综合分析,全面反映目前通州区域交通特征和问题。
(二)更新通州区交通基础数据库,为各项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三)分析交通发展变化趋势,为交通治理和对策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调查成果汇总、分析和研究,揭示通州区交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预测近期发展和远期发展的空间与前景,为综合治理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等问题,制定有效的交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测试方案和效果评价。
(四)建立通州区域交通模型,为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各环节进行定量分析提供平台。
当前区域交通的紧张局面是区域快速发展进程中多种矛盾的集中反映,因此通州交通问题的解决需要放在区域总体规划的大背景下加以审视。本次调查即能够全面掌握区域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交通系统运行状况、居民和机动车出行特征等基本数据信息,建立范围覆盖全区的交通模型,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将区域土地使用结构与交通流基本信息结合,进行交通模拟测试,从而提高交通方案分析和政策评估的准确性、科学性。
三、组织领导
具体内容见附件2.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高度重视本次区域交通综合调查工作,抽调精兵强将,尽快成立各级专门工作小组,尽职尽责,切实做出成效,确保高质量地按时完成本次调查工作。
(二)宣传动员,营造氛围。
(三)积极准备,严格把关。
附件:
一、设计调查方案
(一)工作内容。
结合通州区当前的具体情况,设计交通综合调查总体方案、专项初期方案,设计各专项调查的技术方案,确定技术细节,从技术上保证各专项调查达到预期成果,设计各专项调查的实施方案,同技术方案紧密结合,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
(二)完成期限:2005年10月30日。
(三)责任单位:区交通局、区统计局。
二、居民一日出行调查
(一)调查内容。
本次居民一日出行调查共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即居民一日出行调查,主要针对居住在城市的非农业人口;私人机动车一日出行调查,主要针对有车家庭的车辆一日出行;非集中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主要针对分散居住的外地来京居住生活的外来务工人员。三项调查内容都通过入户访问的形式进行家访调查。[page]
(二)完成期限:2005年9月-10月。
(三)责任单位:区统计局、通州公安分局、区建委、区民政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1.区统计局:负责调查队伍的组织、培训和调查;对调查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和表格回收。
2.通州公安分局:提供户籍资料以便选定居民抽样户;参与组成乡镇和各街道居民出行调查办公室,组织被抽中的街道派出所民警协助入户调查。
4.区民政局:提供街镇、居委的行政界限及人口资料;参与组成乡镇级和各街道居民出行调查办公室,动员所管辖的街镇民政部门协助完成本次调查的抽样、调查队伍组建和入户调查工作。
5.乡镇政府:在乡镇级居民出行调查办公室担任领导职责,动员基层部门协助本次调查,负责发动督促下属村配合调查各成员单位进行调查队伍组建、宣传策动、入户调查、回收调查表格、质量检查,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本乡镇调查工作。
三、流动人口(短期来通州人员)调查
本次的调查对象为非集中居住的短期来通州流动人口(短期来通州人员是指从外地来在通州区居住不超过3个月的人员),本调查目的在于掌握该种人群的出行活动特征。
(二)完成期限:2005年10月底。
(三)责任单位:区统计局、区建委、区旅游局、区交通局。
1.区统计局:负责调查的组织、培训和调查;对调查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和表格回收。
2.区建委:提供施工工地的流动人口资料,协助完成对工地流动人口的调查。
3.区旅游局:协助对旅游业流动人口进行调查。
4.区交通局:协助对车站流动人口进行调查。
四、公车一日出行调查
本次公车出行调查对象是不包括公交车和出租车在内的全区单位大客车、小客车两种车型所有车辆,掌握这些车辆的一日出行情况和出行特征。
(三)责任单位:通州交通支队。
搜集全区各管片内各机动车车型的公车保有量数据,参照调查实施方案组织调查人员实施调查并负责数据的录入工作。
五、机动车保有量分布调查
调查内容为全区范围内按交通小区的各类型车辆保有数据。
(二)完成期限:2005年9月-10月底。
通州交通支队:负责实施本调查,按照调查方案要求分类统计全区机动车的实际保有量。
六、客流吸引点调查
(三)责任单位:区统计局、区商务局、区旅游局、区卫生局、区教委、区交通局。
1.区统计局:负责客流吸引点调查的调查队伍的组建、培训和组织调查实施;对调查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和表格回收。
七、核查线调查
全区核查线调查的内容是:通过核查线断面的双向机动车、非机动车的车流量以及公交车客流量。
(三)责任单位:区统计局、通州交通支队。
1.区统计局:包括调查前期准备工作,人员招募培训以及调查实施,人员配送,调查监督、调查结果的录入。
2.通州交通支队:向各队下发核查线调查通知,协助完成本次调查。
八、公交驻站调查
在全区的公交线路(包括公交公司、巴士、运通)中选择客运量比较大的、有代表性的线路若干条进行调查,内容为驻站OD调查和乘降量调查。
1.区交通局:负责调查队伍的组建、培训和组织调查实施;对调查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和表格回收。
九、轻轨交通调查
1.区交通局:负责组建调查队伍,进行培训,印制调查表,组织实施调查,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回收调查表格完成数据录入和审核工作。[page]
十、出租车调查
调查内容分为两个方面,即出租车公司运营基本信息和出租车一日出行信息。调查方法为调查员在调查日之前发放调查表格,由司机在运营过程中实时填写,调查员负责调查表格的回收和检验。
十一、土地使用状况调查
本次土地使用状况调查的内容为全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地块划分及边界和各地块的规定性指标。
(三)责任单位:通州国土分局、市规划委通州分局。
2、市规划委通州分局:由规划分局收集提供全区现状用地数据,鉴于通州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刚刚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进行中,先收集提供总体规划用地数据,而控规数据待将来完后收集。
十二、人口与就业分布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内容为通州区人口与就业分布状况的基础数据,包括户籍情况,人口年龄性别分布情况,从业人员分布情况,街道内单位(企业)从业人员分布情况,在校学生分布情况,家庭拥有机动车情况。
(三)责任单位:通州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统计局、区劳动保障局
1.通州公安分局:提供户籍人口资料。
2.区民政局:提供各街镇、居委的行政界限及人口资料,包括行政区划变动、死亡人口等方面的资料。
4.区劳动保障局:负责提供有关就业、失业人口的资料。
十三、就学分布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作为2005年通州区综合交通调查的内容,主要获得全区各类学校的基础信息,详细掌握各类学校的用地规模和教师、学生人数的空间分布情况。
(三)责任单位:区教委、区统计局。
2.区统计局:对本次调查提供技术支持,负责解决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十四、宣传动员,提高公众意识,营造调查氛围
全区交通综合调查是一项大规模的社会调查,被调查者—居民的合作程度决定于其对调查目的和意义的了解与认识程度。而要成功做到使居民对调查目的和意义非常了解和支持,则离不开大众新闻媒体的宣传。为了保障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得到调查过程中被选中家庭、居民、工作人员等对象的良好配合,在正式进行全区交通综合调查之前和期间,需要进行广泛细致的宣传工作。
(三)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市政管委。
十五、调查数据的后处理
1.处理各专项调查得到的数据,了解客流和机动车交通流的时空分布变化的规律,掌握全区交通基本状况和主要交通特征。
2.从各专项角度及系统综合角度分析交通系统的运行特征和规律,评价区域交通网络的使用功能和效率。
4.分析和研究、汇总调查成果,揭示通州区交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预测近期发展和远期发展的空间与前景,为综合治理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等问题,制定有效的交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测试方案和效果评价。
5.通过调查掌握的区域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交通系统运行状况、居民和机动车出行特征等基本数据信息,建立范围覆盖全区域的基本信息结合,进行交通模拟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