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8日,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发布了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也是今冬以来第二次预警,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中重度污染天气可能会从20日持续到25日。而23日,西安市重污染严重,AQI多时段处于全国首位。西安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如有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请及时就诊,同时要掌握一些必要的防霾知识,并参与到治霾的队伍中,以实际行动共同保卫这片蓝天。
启动橙色预警后,我们应该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一、哪些人群是防护重点?
重点人群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儿童、老人、孕妇等敏感人群;第二类为心肺疾病患者,如患有冠心病、心力衰竭、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第三类为长期在户外作业的人员,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然而,污染天气对所有人群健康都是有影响的,建议每个居民都做好防护措施。
二、要采取哪些有效的防护措施?
1.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一般人减少户外活动。
2.幼儿园、小学、初中及同等学历学校停止所有户外课程,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3.保持居室内卫生清洁,雾霾天减少开窗。
4.炒菜时,使用抽油烟机。
5.不要抽烟。抽烟会产生大量PM2.5和有害气体。
6.使用空气净化器。
三、为什么秋冬天大气污染比春夏重?
四、口罩怎么选择与使用?
1.口罩的选择。防霾可以选择N95口罩,而纱布口罩、棉口罩、医用一次性口罩防PM2.5效果并不好。建议选择符合国家标准(GB/T32610-2016)的口罩,或标有KN95/N95、FFP2及其以上标准的口罩。儿童、老人、孕妇及心肺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应当佩戴配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佩戴口罩前应当向专业医师咨询确认。
2.正确佩戴口罩。把口罩的耳带绕在耳朵上或将头带分别置于头顶后及颈后。用双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央顶部向两旁同时按压金属条,使口罩紧贴面部,完全覆盖口鼻。口罩每次佩戴后,必须进行气密性检查,即双手捂住口罩呼气,若感觉有气体从鼻夹处漏出,应当重新调整鼻夹;若感觉气体从口罩两侧漏出,需要进一步调整头带、耳带位置;如果不能密合,需要更换口罩型号。取下口罩后,应当对折放入干燥密闭的塑料袋中保存。
五、空气净化器如何选择与使用?
1.空气净化器的选择。必须符合空气净化器的标准GB/T18801-2015《空气净化器》。关键指标选择,“三高一低”:洁净空气量(高)、累积净化量(高)、能效等级(高)、噪音量(低)等。选择建议:根据家庭住房面积,选择合适指标的净化器即可。另外,净化器只是辅助作用,居室的卫生清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吃烧烤、减少油炸操作等)更加重要。
六、出行有哪些注意事项?
1.戴N95口罩。
2.别戴隐形眼镜。隐形眼镜易使角膜缺氧,而在雾霾天气里,因为气压低,会使角膜缺氧加重,眼干眼涩不舒服;空气中的微小污染物会刺激眼睛,导致眼部过敏、感染。
3.带包湿巾。对皮肤敏感者来说,大气中的颗粒物吸附的病菌和有害物质容易粘在皮肤上,引起过敏症状。外出带包湿巾可随时清洁。
4.多喝水。可以保持呼吸道湿润。
5.尽量用鼻子呼吸。
6.外出回家,洗脸、漱口、清洁鼻腔。
7.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注意休息。
七、绿色生活与减霾行动建议
1.少开私家车,尽量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者自行车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