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2B.76C.80D.84
43位同学,他们身上带的钱从8分到5角,钱数都各不相同,每个同学都花光全部钱各自买了画片。画片只有两种,3分一张和5分一张,每人都尽量多买5分一张的画片。所买的3分画片的总数是多少张
小明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花12元钱可以买3个笔记本和2支钢笔,在初一时由于物价上涨20%,花12元钱可以买2个笔记本和2支钢笔,在大一的时候,物价又上涨50%,问小明可恰好用18元钱买()。
A.1个笔记本和3支钢笔B.2个笔记本和2支钢笔C.3个笔记本和1支钢笔D.4个笔记本
任何商品价格的下降都等于实际收入的提高,消费者用同样金额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这种商品,这种现象体现了价格的()效应。
A.导向B.收人C.替代D.平衡
A、够
B、不够
C、无法判断
A、价值储藏;
B、交易媒介;
C、避免通货膨胀冲击;
D、记账单位。
A、对
B、错
“卖得鲜鱼百二钱,籴(买)粮饮饭放归船。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场古岸边。”读郑板桥的《渔场》.“拔来湿苇难烧着”中的“芦苇”
A.不是商品,因为烧不着B.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C.不是商品,因为没用于交换D.不是商品,因为它是诗人的私有财产
“卖得鲜鱼百二钱,籴(买)粮饮饭放归船。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场古岸边。”读郑板桥的《渔场》,“卖得鲜鱼百二钱”的目的是
A.获得鲜鱼的使用价值B.获得粮食的价值
C.获得鲜鱼的价值D.获得粮食的使用价值
“卖得鲜鱼百二钱,籴(买)粮饮饭放归船。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场古岸边。”读郑板桥的《渔场》,诗中的“百二钱”属于
A.一般等价物B.人民币C.货币D.等价物
卖得鲜鱼二百钱,籴(买粮食)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温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材料中提到的交换是()
A、偶然的物物交换B、以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C、以生产为目的进行的交换D、商品流通
卖得鲜鱼二百钱,籴(买粮食)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温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材料中所提物品属于商品的有…()
①鲜鱼②粮食③湿苇④垂杨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全国劳模徐虎说“钱可以买到房子,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小人之心,但买不到君子之志。”这说明()
A.金钱不是万能的B.金钱不是财富的象征
C.要反对拜金主义D.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卖得鲜鱼百二钱,籴(买)粮饮饭放归船。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场古岸边。”读郑板桥的《渔场》,回答下面试题。
1.诗中的“百二钱”属于()
2.“卖得鲜鱼百二钱”的目的是()
3.“拔来湿苇难烧着”中的“芦苇”()
某高中学生小李,看到有同学买了高档手机,不顾家庭状况,借了同学4000元钱也买了一款高档手机,但由于迟迟不能还清所欠同学的钱,造成了严重心理负担,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小李的这种行为是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盲从心理引发的消费D.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全国劳模徐虎说“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小人之心,但买不到君子之志。”这说明()
A.金钱不是财富的象征B.金钱不是万能的
郑板桥《渔家》诗云卖得鲜鱼二百钱,籴(买粮食)粮炊饭放旧归,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诗中所涉之物属于商品的有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中国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说“真正的尖端技术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这告诉我们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必须坚持()
A.等价交换原则
B.“走出去”战略
C.平等互利原则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诗中的“百二钱”属于()
“卖得鲜鱼百二钱”的目的是()
“拔来湿苇难烧着”中的“芦苇”()
全国劳模徐虎说“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小人之心,但买不到君子之交。”这说明
A.金钱不是万能的B.金钱不是财富的象征
C.要反对拜金主义D.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人在学习过程中发言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可以买到权力,但买不到威望;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上述言论的中心观点是
A.是正确的,它否认“金钱是万恶之源”
B.是错误的,它贬低了货币的作用
C.是正确的,它批判了拜金主义
D.是正确的,它否定了“金钱万能论”
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可以买到权力,但买不到威望;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上文的中心观点()
A.是正确的。它否认“金钱是万恶之源”
B.是错误的。它贬低了货币的作用
C.是正确的。它批判了拜金主义
D.是正确的。它否定了“金钱万能论”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小人之心,但买不到君子之志。”这告诉我们()
A.社会主义社会离不开金钱
B.金钱不是财富的象征
C.要反对拜金主义
D.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轿车已经开始进入一般家庭。有人对家庭购车的心理进行了分析青年人没钱“贷款买车”,中年人“攒钱买车”,老年人即使买得起车会嫌“养车费钱”。轿车进入一般家庭的根本原因是()
A.中青年占人口的大多数
B.国家鼓励居民贷款消费
C.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
D.国家对家庭购车给予补助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这主要说明()
A.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B.金钱才是财富的象征
C.金钱不是万能的D.对待金钱要“用之有度”
“真正的尖端技术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这告诉我们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必须坚持()
A.等价交换原则B.“走出去”战略C.平等互利原则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可以买到虚名,但买不到真才实学;可以买到权力,但买不到威望;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上文的中心观点
A、是正确的。它否认“金钱是万恶之源”B、是错误的。它贬低了货币的作用
C、是正确的。它批判了拜金主义D、是正确的。它否定了“金钱万能论”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小人之心,但买不到君子之志。”这说明()
A.金钱是人生的价值追求B.金钱是一般等价物
C.金钱是财富的象征D.金钱不是万能的
A.看见
B.表达
C.认为
D.对待
女:你好,这个大的包多少钱?男:80。女:还能再少点儿吗?男:价格已经很低了,最低70,不能再低了。问:女的多少钱可以买到这个包?
A.70元
B.80元
C.90元
D.100元
张某是一公司会计,客户还给公司10万元欠款,张某想到这是公司的一笔陈年旧账,就把10万元钱私下买了股票,张某妻子得知此事后给张某做了工作,张某又把这10万元钱还到了公司的账上。张某的这一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不构成犯罪
当时的巴黎,有一种怪现象,只有画女人裸体画可以换几个钱去买面包,而许多认真创作出来的严肃作品却(),更无人()。谁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画家,那就准备着去做一个讨饭的穷光蛋吧!
A.欣赏无人理睬
B.无人理睬欣赏
C.无人问津赏识
D.赏识无人问津
在外打工的张先生,没找到雇主,买了张返程票还剩1元钱。他买了支彩笔和4个包烟的纸箱子,把纸箱子裁成24张纸牌,在车站的出口举着“出租接站牌(2元)”牌子。结果不少人租用了他的接站牌。很快他挣了40元钱。1个月后,他用镀锌板做成的40只可调式“迎宾牌”,每天能挣200元。3个月后,他租了房子,有了帮手。后来又用出租“迎宾牌”挣来的3万元,开了家鲜花店,承揽了鲜花批发业务。就这样,他在1年将1元钱变成了100万元。
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A.创富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B.机会总是偏爱那些有头脑、有智慧的人
C.谁的脑子转得快,灵活运用得快,“黄金”就会垂青谁
D.只要你善于运用知识、智慧,苦干实干,小钱就会变大钱
女:你付钱吧,我没带钱。男:没带钱还买这么多东西?问:对话可能发生在哪儿?
A.饭店
B.商店
C.旅馆
D.银行
我(wǒ)花(huā)了(le)四(sì)块(kuài)钱(qián)买(mǎi)了(le)三(sān)个(gè)苹果(píngguǒ)。问(wèn):他(tā)花(huā)了(le)多(duō)少(shǎo)钱(qián)?
A.三(sān)块(kuài)钱(qián)
B.四(sì)块(kuài)钱(qián)
C.五(wǔ)块(kuài)钱(qián)
某边远山区有一种丧葬习俗,亲人们要为去世的老人佩戴很长的孝布。生活贫困的妇女,还需要花很多钱来买线织布。一旦孝布用完之后,几乎就没有别的用途。某社会发展组织到该山区开展扶贫工作,了解到村民对改革孝布的迫切需要,于是开始了孝布改革的工作。采用的以下宣传和教育的方法中合理的包括()。
A.通过访谈和调查,了解村里故事。把这些故事编写成为当地的民间小调和情景剧,通过文艺汇演的形式表现出来,提升人们对孝顺概念的新思考
B.进行孝布改革,彻底废除当地使用孝布的封建习俗,加快减轻妇女的负担和家庭的经济开支
D.和社区中的红白理事会以及村委会、村妇女主任等紧密合作,对实行了孝布改革的家庭进行奖励和鼓励,并在社区中树立起榜样
兄弟俩买书有一本书,兄弟俩都想买。如果用哥哥的钱单买,缺5元钱;如果用弟弟的钱单买,缺一角钱;如果两人把钱合起来只买一本书,钱仍然不够。那么,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
有人想买几套餐具,到餐具店看了后,发现自己带的钱可以买21把叉子和21把勺子,或者28把小刀。如果他买的叉子,勺子,小刀数量不统一,就无法配成套,所以他必须买同样多的叉子,勺子,小刀,并且正好将身上的钱用完。如果你是这个人,你该怎么办?
有人想买几套餐具,到餐具店看了后,发现自己带的钱可以买21把叉子和21把勺子,或者28把小刀。如果他买的叉子,勺子,小刀数量不统一,就无法配成套,所以他必须买同样多的叉子,勺子,小刀,并且要正好将身上的钱用完。请问一共可以买几套餐具?
小李有40元钱,他想用他们买饮料,老板告诉他,2元钱可以买一瓶饮料,4个饮料瓶可以换一瓶饮料。那么,小李可以买到多少瓶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