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重点展品包括“录像艺术开创者”韩裔艺术家白南准的代表作《电视佛》、日本艺术家山口胜弘在1975年圣保罗双年展上展出的作品《宫娥》、中国艺术家王功新的作品《破的凳》。
作为一种特征鲜明的新技术和实验性艺术媒介,录像艺术在诞生后迅速跨越了各个大洲,成为第一个全球性当代艺术媒介。本次展览以处理闭路电视监视器的艺术作品为起点,揭示了录像与传统电影及影像之间的巨大差异,试图重塑参观者对录像媒介的预期和假设,以及体验录像作品的方式。
展览汇集中日韩三国17位艺术家的31件作品,尝试重新审视录像艺术兴起之时,东亚艺术家对于这一媒介的处理方式,并为全球录像艺术的历史梳理做出贡献。展览主题“重新聚焦媒介”旨在激发参观者思考录像媒介的使用、如何看待录像媒介。
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
铸花纹项链,迈锡尼,公元前14-前13世纪
肋纹装饰碗,东地中海地区,希腊化时期-罗马帝国初期,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
珐琅彩玻璃片,叙利亚,伊斯兰时期,公元13-14世纪
推荐语——一次性观赏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所藏325件(套)世界古代玻璃艺术品
“奈良美智”大型个展
展览海报
推荐语——近20年来,奈良美智笔下的小女孩眼神越来越平静、柔软,甚至常常闭上了眼睛,代表着他的心态也渐渐平复,奈良美智的作品始终是艺术家与内在自我的坦诚对话。
本次展览由余德耀美术馆和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LACMA)策划,并与奈良美智和策展人吉竹美香(MikaYoshitake)紧密合作,将全面回顾艺术家跨越37年的多产的艺术生涯,呈现70多件重要绘画、雕塑、陶瓷、装置以及700多幅纸上作品,包含大量首次展出的手稿。
奈良美智《无害的小猫》,1994布面丙烯150×140cm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YOSHITOMONARA
奈良美智《日惹迷你星屋》,2008综合材料约340×390×420cm余德耀基金会收藏,YOSHITOMONARA
奈良美智的工作室建在偏僻的农村,只有奈良美智一个人,独自画画,看风景。兜兜转转几十年,一路经过摇滚乐、旅行、书籍和电影,奈良美智再次成为那个趴在窗前伴着落雪画面的小孩。
奈良美智《低烧》,2021布面丙烯、拼贴120×110cm艺术家收藏,YOSHITOMONARA
近20年来,奈良美智笔下的小女孩眼神越来越平静、柔软,甚至常常闭上了眼睛,代表着他的心态也渐渐平复,奈良美智的作品始终是艺术家与内在自我的坦诚对话。
水之域-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与弗朗索瓦·施耐德基金会馆藏展
萨哈·弗雷尔,《垂钓灵魂》,2016年
伯努瓦·派普,《自由落体》,2013浦东美术馆
伊夫·夏杜埃,《有足的深海鱼》,2006,FondationFranoisSchneider,photoSteeveConstanty
展览分为水的景观制造、水的日常生活、液体想象、神圣领地,水的地理过渡五个部分,呈现来自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和弗朗索瓦·施耐德基金会的100余件展品。
画与相:曾孝濂个展
推荐语——中国植物科学画家曾孝濂笔下的植物与花鸟
《清明花》,曾孝濂,2020年
曾孝濂共创作超过2000幅植物科学画,参与逾50部科学著作的插图工作,他设计的邮票《中国鸟》获得第十三届政府间邮票印制者大会最佳连票奖。
相机掉进了枯山水
“相机掉进了枯山水”是艺术家颜磊曾经在日本驻留展览的一组作品的题目。这组作品以词句作为创作主体,将那些富有层次的、性感的日文字句以活版印刷的凹版方式印在黑纸、黄信封以及从中古店随机购买的装框照片上。词句为艺术家日常印象所感,极富画面感。
彩轮说明书
乞力马扎罗
颜磊的图像实践具有难以言传的直觉体验。本次展览的一组作品是《彩轮》系列,他按照特定的逻辑设置了同心圆的色彩变幻的秩序化模式,交由某种生产系统去完成,就像是工厂的流水线。在他撰写的小说《彩轮说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彩轮”和部落人群具有图腾意义的圆圈彩绘以及童年所玩耍的铁环构成某种跨时空的直觉连通。这种连通不只是外在形式上的,而是某一图像语符在各自的语境下分别“生效”。当跨越这重重的语境迷雾,我们就会醒觉:艺术只是“关于无中生有的集体游戏”。而当将光与色彩的抽离与生命消逝连接时,我们对于作为现代机械生产链条之中的图像之于精神层面的意义会有另一种审视。
千页·无限:张晓栋个展
推荐语——将始于唐代已失传的“龙鳞装”再现世人面前。
约15年前,张晓栋便开始专注于书籍装帧,并成功将已失传的,始于唐代的龙鳞装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展览中呈现的《三十二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便是他完成的第一部龙鳞装装帧作品。与我们熟悉的阅读方法略有不同,龙鳞装是介于卷轴装向册页装过度时期的装帧形式,层层书页随着书卷的展开,如同鳞状有序排开,宛若一尾游龙逐渐跃然眼前。此法对精确度的要求非常高,稍有偏差将会影响到最终的整体效果。在书页的层叠之间,艺术家发现了一个全新空间,并进一步推进这种独特表达的可能性,开始了他命名为“千页”的艺术创作……
辛迪·舍曼:亮相
《排列》(Line-up),镶框黑白摄影,辛迪·舍曼,1977-2011年
推荐语——辛迪·舍曼过去四十余年的创作蜕变。
辛迪·舍曼(CindySherman)的作品常常探索易装癖、社会身份和自我身份认同等话题,身处现实与奇幻的交叉地带,自由表达和梦境交织于生涯的各个阶段——从早期拍摄好莱坞女星形象,到对黑白永恒性的研究,再至近期对色彩跃动的探索。
她从一开始就树立了独特的创作原则——亲自掌镜,同时是演员、服装道具师、模特、布光设计师、特效师的全能艺术家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