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动物装饰画(教案)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2课《动物装饰画》,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装饰画的基本表现方法和创作技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以及自己喜欢的图案,创作出富有装饰性和趣味性的动物画作。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绘画知识和技巧,如线条、颜色、构图等。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掌握动物装饰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鉴赏能力:通过欣赏和分析动物装饰画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评价动物装饰画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2.创意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动物装饰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美术表现能力:通过学习动物装饰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表现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色彩和图案等元素,生动地表现动物的形象和特征。
4.文化传承能力:通过了解和创作动物装饰画,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装饰艺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学习者分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喜欢动手实践。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在绘画方面,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审美能力,而部分学生可能在这方面有待提高。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动物装饰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难以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在绘画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自己的表现力和技巧掌握不够自信,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3)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构图、颜色搭配等方面把握不准,需要教师的具体指导和启发。
(4)对于传统文化和装饰艺术的了解不足,学生在创作中可能难以融入这些元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动物装饰画的基本知识、技巧和创作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绘画思路。
2.示范法:教师可以现场示范动物装饰画的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步骤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动物装饰画作品、教学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动物装饰画的知识和技巧。
2.教学软件:教师可以运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演示、学生练习和评价等环节,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3.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图片、视频等,收集和了解动物的形象和特征,丰富学生的学习素材。
4.手工材料:教师可以准备各种绘画材料,如彩纸、水粉、毛笔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表现力。
5.评价体系:教师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动物装饰画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动物装饰画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动物装饰画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动物装饰画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绘画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动物装饰画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