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在地区生产总值、人口规模等方面不相上下,可谓是
"经济体量相当"
。然而,就是这两座
"经济小伙伴"
区位优势、产业集聚度、城市知名度、旅游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
方面的确占据一定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
"行行止,皆狭所自"。一座城市的区位条件直接决定了它的发展高度。这一点上,湘潭市毫无疑问占据着明显的上风。
湘潭市地处湖南省中部,北连省会长沙,南接株洲等重镇,东西与宁乡、双峰等县市毗邻,交通四通八达。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成员,湘潭距离省会长沙仅40多公里,可谓是"近水楼台"的绝佳区位。而郴州则位于湖南东南部,地处边陲,交通相对不便。
产业集聚程度高
产业集聚则是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关键所在。正是依托良好区位,湘潭才得以高度集聚
智能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食品医药、新材料等
优势产业。
以智能制造业为例,湘潭已形成了覆盖主机企业、上下游配套、研发中心等关键环节的较为完整产业链条。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龙头企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轨道交通产业也是湘潭的传统优势,集群营收占全国近30%。除此之外,湘潭在石油化工、新材料等领域也具有较强实力。
而郴州虽然在有色金属、电子电池等行业有一定集聚基础,但整体上产业链条还不够完整,缺乏像湘潭这样中坚力量支撑。
从企业来看,湘潭吸引了诸多高新技术企业和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截至2022年,湘潭已拥有44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新增A股上市公司3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6家,29家500强企业在湘潭设立机构。
因此,从产业集聚度和配套能力来看,湘潭显然更具综合实力。
知名度成就品牌力量
一座城市的知名度,也是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上,湘潭市毫无疑问要强于郴州。
湘潭
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红色文化的摇篮之一,素有
"金湘潭""小南京"
之美誉。
截至2022年,湘潭市就拥有5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再加上韶山等7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无疑是湘潭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形象大加分。
而郴州虽然也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总体知名度和影响力都不及湘潭。正因如此,诸多项目优先选择了后者。以企业而言,一个知名城市往往也意味着更强的人才吸引力。
旅游业发展成熟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代表,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也从侧面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湘潭在这一领域亦领先于郴州。
拥有韶山、东山书院等7处国家AAAA级景区,湘潭正推动旅游业向全域模式转变。更值得一提的是,湘潭还是全国第一批养老服务业、医养结合改革试点城市,这意味着
康养旅游、健康旅游等
新兴业态将得到重点发展。
郴州
虽被誉为
"四面环山秀美,山川佳胜甲湖南"
,但旅游资源仍局限于红色文化景点、生态景观等传统项目。以2021年数据为例,郴州虽被评为最受欢迎国内旅游目的地之一,但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都排在湘潭之后。这从侧面说明,湘潭旅游业发展更加成熟和领先。
基础设施不容忽视
一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也往往能从侧面反映其投资环境。从这一角度看,湘潭市依旧占据上风。
湘潭交通基础设施十分完备,除了京广、沪昆等高速公路,湘江中游水运中心也设在这里。更重要的是,湘潭拥有高铁、普铁网络同时覆盖,成为长株潭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而郴州在交通便利性上尚有一些不足。虽然郴州也有京广高铁途经,但整体上交通网络与区位条件相比较,仍有待加强和改善。
因此,湘潭市更为发达的基础设施条件,必然会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物流运输、能源供应等环境。从这一点上说,湘潭毫无疑问更具投资吸引力。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郴州虽然与湘潭相比略逊一筹,但同样也是湖南经济的中坚力量,在资源优势、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具有自己的特色。随着基础设施持续改善,郴州前景仍然值得期待。但当前,如果企业主要看重区位优势、产业集聚、知名度、旅游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等因素,那毫无疑问湘潭将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