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闹市读《长征》。(本报记者熊婷摄)
入夜,湘潭城市盒子商圈人来人往,繁华市井,灯光交错。一位在地下通道摆摊卖橘子的老翁,显得与这个闹市格格不入——一束射灯直直地照在他的橘子筐上,油光锃亮的橘子显得格外诱人,这束光更照亮了他手中那本鲜红的书,他聚精会神地盯着书本,安静、祥和。
10月12日晚7点左右,记者偶然在城市盒子负二层通道看到了这位老人,人群嘈杂热闹,老人神情专注,痴读不动。老人看的是王树增的著作《长征》,一本以纪实方式反映长征的文学书籍。记者询问得知,老人名叫彭明,今年80岁,湘乡市人,多年前跟随子女来到雨湖区居住,过去一直以摆摊卖菜为生。
彭明的“生意”其实不好做。早年他还是自己种菜挑出来卖,随着年龄增长,他已经挥不动锄头,家里人也不让他下田干农活。他就每周坐公交车去株洲等地的水果市场批发一些当季水果,现在正值橘子上市,他进购了15公斤橘子回来,够他卖一周,甚至卖不完。可他还是愿意,挑着担赚取微薄的收入。
田里种了半辈子庄稼,后来靠着摆摊养家糊口,从那时候起,彭明就习惯了拿一两张报纸,看点新鲜事。没正经读过书,没有行过万里路,这是彭明的一个遗憾。随着子女成家立业,彭明早已卸下身上担子,可要他闲在家里,他是闲不住的,挑着担子出来,走一会坐一会,看会书卖点水果,感觉整个人都健康一些、舒服一些。他说,“行在路上,心更自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