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国各地花市年宵花销售火暴,尤其是上海,年前涨价,年后缺货,甚至出现“一买而空,一花难求”的现象,这是因就地过年、增量消费、产量减少等多重因素造就。
从反馈来看,市场没有出现去年的火暴现象,但如果把视野拉长到近5年,整体销售则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此外,相比缺乏创新亮点的传统常规花卉,能够形成差异化竞争的精品花卉实现了销量的突破。
有没有货品积压,预判是关键
上海龙大花市位于浦东新区,2016年开业,由著名的孙桥花市整体搬迁而来,以批发为主,占地300多亩,有400余家商户。该花市事业发展部顾经理讲,相比去年,今年年宵大部分商户呈现出货量跌、单价涨、总销售额略跌的现象,有的品种如杜鹃花等,库存积压比较明显。
“战略选择很关键,有的商户因为去年年宵特别火暴,预判今年也会缺货,因此年宵尾期还囤货,导致货品积压。而那些没有赌市场火暴、年宵尾期不压货的商户,基本都出货完毕。”顾经理说。
差异化经营,精品化、细分化是趋势
耿茗娟认为,差异化、细分化是未来花卉终端从业者的出路。比如在虹桥花市,对年轻群体生活方式、时尚触觉和消费喜好拿捏比较精准的创客从业者,推出寓意美好、外形喜庆的“注定红”朱顶红,“好彩头”盆栽红萝卜,新颖的铁筷子,吸色蝴蝶兰,由空气凤梨、蕨类和一些小众开花植物制成的苔玉,适合新手“小白”种植的球根花卉和多肉植物等,并对产品进行创意设计,配合带有“虎年”“国风”“吉祥话”“网络热词”等元素的贴纸、卡片、装饰物等,均收获了不少订单。
耿茗娟说,市场不少主攻中高端花礼市场的商家还尝试在包装上下功夫,请专业设计团队设计精美时尚、主题鲜明且坚固易携带的礼盒包装,有效带动了产品销量。此外,许多商户还开启了年宵花配送专车,按时、保质、保量地将花卉送达消费者手中。
盆花热销品种
蝴蝶兰是年宵花之王。年宵还是以红色系为主流,粉色、橙色也颇受欢迎,大花型如‘大辣椒’‘大富贵’‘光芒四射’‘藏宝图’‘安娜’等;中小花型如‘满天红’‘黄金甲’等。
相较上海往年出圃均价25元/株,批发28元/株,今年供货量较为充足的品种出圃及批发价达35至40元/株,价格上涨30%以上。一些供货量较少的优质红色系大花型产品批发价高达60至80元/株。
红玉珠
销量上涨40%至50%。盆径19厘米、24厘米是市场主流。以19厘米为例,元旦前批发价约220元(零售400至450元),腊八后涨至350元(零售550至600元)。
销量上涨40%至50%。价格同比下跌20%。主流产品为盆径19厘米、23厘米的规格。批发价150至180元。
销量上涨40%至50%。作为造型盆景株型优美的中高端产品受到市场青睐。
中型14厘米盆径规格的销量最佳。批发价15元,零售价25元。
鲜切花热销品种
红色、金黄色及色彩鲜艳、易养护、观赏期长的品种受到消费者喜爱。
长度0.8至1米的规格最受欢迎,销量上涨30%。以长度1米规格为例,批发价均价50元/100支,零售价约0.8元/支。但散花购买量不多,主要以经过插花花艺成品如抱抱福桶、聚宝盆等形式销售,提升附加值。零售价二三百元的基础款,以及五六百元的精品款销量最佳。
进口北美冬青批发价为30元至90元/支(40至100厘米),短规格的品种价格下跌5%至10%,中规格上涨10%。
连翘(寸寸金)批发价为28至35元/支;帝王批发价约120元/支,缺货,价格上涨15%至20%;班克木(佛塔)批发37至40元/枝,价格上涨10%。
滞销产品
大花蕙兰
作为年宵花主流产品销量远不及预期,同比减少30%至40%。一是因为客户审美疲劳,二是因为10℃左右为大花蕙兰适宜生长温度,不适合常开空调、地暖的上海中高端家庭的居家环境。
年桔
小规格的销量勉强与去年持平,但中大规格的产品乏人问津,销量同比减少30%至40%。
牡丹
节前一周基地开始抛货,批发价同比下跌25%至30%,销量下降20%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