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如果一个行业没有进入门槛,即使短暂出现高收益阶段也很难持续,因为高收益一定会吸引众多新参与者进入,最终将这个行业的收益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企业所处行业是否有阻挡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是五力中最重要的一环,一个能有效阻挡竞争者进入的行业才能够持续稳定的赚钱。第三、潜在替代品威胁狭义角度上,企业的产品能否被现存的其他产品替代,决定了企业的话语权。广义角度上,要看产品是否有被新出现的产品替代的可能。行业的革命性改变,会让整个行业覆灭,当然,这个替代品产业可能就是新的投资机会。
第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如果对供应商没有议价能力,那么就会出现行业景气时被供应商侵占过多利润,行业低谷时自己承担更多风险。
第五、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买家的议价能力强,就会运用其影响力把价格压低,什么样的企业容易在买家议价中变成劣势方呢?这里面有几个观察点1.产品同质化,买家就更具有话语权。2.产品可被替代,同类替代产品越多,买家的话语权就越强。3.产品的被替代和转换成本越低,买家的话语权就越强。
下面尝试以自己所在的企业和行业进行分析(局部地理范围内)
行业内有茫茫多的竞争者,集中度不高,产品的差异化主要是技术服务上的一定优势,品牌具有一定的公信度。在财务指标上,没有领先强劲的对手,但也处于前列。目前没有陷入价格战,但也受到了价格战的影响。
行业内的高端产品具有较高门槛,而很多中低端产品门槛较低。行业在近10年中呈现出极高的收益,导致了大量新进入者涌入中低端产品领域,行业内大量没有优势的企业的整体毛利在严重下降。
行业性质决定了基本没有出现替代品的可能。
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一般。
买家对行业的中低端产品有一定议价能力,对高端产品几乎没有议价能力。
企业战略方向不够清晰。外部环境较明确,全行业包括细分均呈增长趋势,竞争格局较混乱,客户目标不够清晰,产品线以传统产品为主,缺乏新型产品战略。企业的组织结构混乱,结构经常变换,虽然近阶段开始,部门间有了各自方向,然而目标方向的确定却非常的模糊。这可能是战略方向不清晰导致的,同时缺乏一定的新产品方向。企业制度存在较大问题,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多变、缺乏平等性。企业人才储备扎实,员工数量多,技术在行业内领先。企业管理层内、管理层与员工之间没有形成共同价值观,只有高层具备利润之上的追求,中下层员工以利润为上。
总结
行业是个好行业,但企业有很大问题。
行业市场空间大,有一定技术和品牌优势,高端产品具有一定门槛,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我们的企业有较大的规模优势,企业储备了很多人才,但却没有合理的战略去使用他们,导致了“人浮于事”。
组织结构的混乱,导致了“思维很慢,思考问题的方式很僵化”。
制度的不合理,导致了“官僚习气非常严重”,助推了“如果你的头脑出现了新的想法,这种系统会反对你”这种情况。
没有共同价值观,执行层的员工完全只追求自身利益,一方面是行业高收益引起,另一方面是激励制度的不合理,还有一方面是战略的不清晰,让人看不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