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业竞争者:国产美妆行业内的竞争者众多,包括传统品牌、新兴品牌以及国际品牌。这些品牌在市场中争夺份额,通过差异化策略、营销策略以及产品创新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国产美妆行业,品牌知名度和口碑对于竞争者的成功至关重要。
替代品的威胁:在美妆行业,替代品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其他类似产品或服务。例如,化妆品、护肤品、个人护理用品等都可能成为彼此的替代品。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会考虑其性价比、品质、口碑等多个因素。因此,替代品的存在对国产美妆行业的企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在美妆行业,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主要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情况。对于国产美妆品牌来说,如果主要原材料依赖于进口或特定供应商,那么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将较强。此外,如果供应商能够提供高质量、具有创新性的原材料,那么他们在与品牌商谈判时也将具有更大的话语权。
数据显示,2023年前8个月,中国化妆品对韩国的出口额同比上涨约190%。不只是韩国,2023年以来,我国化妆品出口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化妆品零售额达4142亿元,同比增长5.1%。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出口金额为458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东南亚和日韩是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数据预测,2023年国货美妆销售额有望同比增长21.2%,市场份额达50.4%,首次超过外资化妆品品牌。
在百花齐放的美妆品牌中,国产美妆更是异军突起。国潮兴起,国货品牌正迎来高光时刻。
“颜值经济”驱动下,“Z世代”成了国产美妆市场的主力军。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国内90后、00后人口规模达3.4亿人,这成为国产美妆崛起的最强动力。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美妆行业迎来了一轮蓬勃发展期。美妆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营销手段也日趋多元化。在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一代消费人群日益崛起的大背景下,直播网购、创新跨界等场景化营销渐成趋势。
中国美妆行业的产业链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供应商,二是品牌商,三是销售渠道,最后是消费者。
国产美妆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料及包装供应商、中游生产商和品牌商以及下游销售渠道。
在上游,原料及包装供应商为美妆产品提供必要的原材料和包装材料。这些供应商的质量和价格直接影响到中游生产商的产品质量和成本。
在下游,销售渠道是美妆产品到达消费者的关键环节。国产美妆产品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进行销售,如电商平台、专柜、超市等。在这个环节,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管理对于品牌商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效果和市场份额。
市场规模预测
近年来,国产美妆逐渐开始在品质上发力。以华熙生物为例,2020年至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41亿元、2.84亿元、3.88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36%、5.75%、6.1%。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1.87亿元,同比增长4.04%。麦吉丽的研发投入和销售金额比率约为5%,每年的护肤新品上市数量都控制在个位数,产品的开发周期在12个月至24个月。
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省化妆品制造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2.7%、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2.7%。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中国胶原蛋白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738亿元,其中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市场规模为1083亿元,占比62.3%。
国际美妆巨头和国内头部美妆集团,也正在加码对重组胶原蛋白的布局。例如,近日欧莱雅发布的新品小蜜罐2.0面霜,就主打锦波生物的重组胶原蛋白;福瑞达在2023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峰会上,也正式宣布入局胶原蛋白医美赛道。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随着美白化妆品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外优秀的美白化妆品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当前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
查看详情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以及卫生部主持的国家金卫工程的实施使我国医院管理信息化...
益生菌作为一种有益于肠道健康的微生物制品,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全球益生菌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高...
再生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专注于医学修复软骨、骨骼和肌肉的病理变化,结合了内科学、普外科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
近年来,随着鳕鱼肠营养成分逐步被发现和挖掘,鳕鱼肠在国内的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国内的双汇、海王等企业也纷纷在鳕鱼...
《畜禽屠宰“严规范促提升保安全”三年行动方案》要求,要求,加强支撑保障,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继续开展生猪屠...
尽管我国高温合金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与全球顶尖水平相比,仍然存在技术上的差距。尤其是在高端品种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