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各美术馆唯变所适,与时偕行,在展览展陈策划、互动活动设计等方面不断升级出新,大学生打卡、中小学生游学的热潮,比夏季的天气更加火爆——
艺展升华一展芳华
艺术城市吸引大展和大家
今年3月,范扬、任惠中、谭乃麟、李国柱等当代15位很有分量的写意画家在青岛举办了“大美艺雕——当代中国写意人物画名家学术邀请展”,拉开了2023青岛大展云集和大家荟萃的序幕。这场在青岛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极具欣赏和学术价值的画展,不仅吸引了众多美术爱好者的目光,也因为大家现场示范作画,“秒变”青岛高校美术生的校外课堂。
此后,韩美林、吴为山、王中、于文江等活跃在当代画坛的大家个展或者学术展览,以及“2023国际水彩艺术季名家作品展”“中日韩雕塑邀请展”“超边界·公共艺术赋能城市更新实践作品展”“画尽人间百态——新疆美术馆藏司徒乔水彩作品展”“中国水彩画名家风景写生邀请展”等大展纷至沓来,令这座艺术之城愈加熠熠生辉。
2023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雕塑邀请展在青岛雕塑馆举行。
正在青岛雕塑馆举行的“2023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雕塑邀请展”堪称国内目前顶流的雕塑展览,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担纲总策展人,策展团队按照中国、日本、韩国分别遴选邀约的方式由8位知名艺术家、策展人组成,中日韩三国艺术家用雕塑对话,体现东方文化的魅力,向世界展示亚洲文化的风采风貌。
中日韩三国都有历史悠久的雕塑艺术传统,并在主题样式、风格技术等方面保持着长期交流,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与共同的发展命题,在百年来西方艺术与现代生活的冲击下互学互鉴、携手同进。“以《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作为展览主题雕塑,就说明这次展览是对话性的展览。”吴为山表示,中日韩三国在文化上有许多相通之处,艺术家们的交流也非常多,“他们充分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审美和哲学境界,在创作上有很多共同点,也各自有不同特点,也就是说我们各美其美,在自己不同的文化土壤上创造各具风采各具特色各具魅力的作品在这里汇聚,让我们在情感上有更多交流和相通。”
吴为山作品《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一个月前,西海美术馆迎来开馆两周年。美国艺术家希拉里·佩西斯展览“惬游”及首届“TAG·击浪奖”得主李维伊个展“险作”相继开幕。许多观众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赶来,只为赴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之约。从某一个层面来讲,以西海美术馆、青岛雕塑馆等为主导的国际性大展,仿佛一个翩跹的平台,打开了青岛与世界、与其他城市通融的艺术之窗。这种艺术带来的魅力,所带来的精神震撼与美学思辨,是深刻的、长久的。
青岛艺术家的“回家”和“出圈”
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艺术家,开放、崭新且富有活力,正缓缓走上当代艺术的前台。现任教于湖北美院的“90后”青岛籍青年艺术家鞠腾便是新一代艺术家的代表之一。正在青岛托芘雅画廊举办的鞠腾2023年新展《玫瑰岛与皮皮虾》,以新锐、开放、先锋的艺术语言引得众多本土的艺术爱好者和美术圈的同行前去观摩与赏析。
作为一名作家的高建刚,其版画属于典型的“诗意版画”,版画语言简洁明快,版画语境独树一帜,把“黑白木刻”的艺术性和经典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场文学与美术的融合,带给这座城市的艺术惊喜不仅仅是跨界的示范意义,而是一座艺术之城浓烈的艺术自觉和深厚的艺术缘起。“下一步将把高建刚的黑白版画用于藏书票、书签、手提袋、装饰画等文创周边。”现场参观的一些艺术策展人对高建刚高颜值的版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今年暑期的青岛雕塑馆可谓“青春扑面”,这种年轻的、动感的艺术氤氲来自于青岛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分别举办的驻青高校毕业生作品系列展。其中,“青岛大学优秀毕业生作品展”也是青岛大学合并办学三十周年校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展出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应届绘画、装饰雕塑专业本科、研究生优秀作品近100件,涵盖雕塑、水彩、中国画、油画、版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展览作品题材新颖、充满生机、风格多样,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意识,展示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青春的风采和学习创作积淀的成果。
观众参观美国艺术家希拉里·佩西斯展览“惬游”。
毕业展是美术学生观摩、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一座城市美术教育的斑斓表白。这两场毕业展览作品题材新颖、充满生机、风格多样,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意识,展示出一座艺术之城底蕴深厚的美术后备力量,给这座城市的艺术未来打开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崔燕/文王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