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10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经过房东的大手术,已经面目全非了,它被整齐地隔成6间独门独户的小房间,大门对着一条黑漆漆的走廊,格局很像学校里的宿舍,看不出原来的房型。”
在云间城大学城论坛上,记者看到交易平台上有近三分之一的帖子都有打着“房屋招租”、“日租”等字样。
记者发现这套100平方左右的公寓经过房东的大手术,已经面目全非了,它被整齐地隔成6间独门独户的小房间,大门对着一条黑漆漆的走廊,格局很像学校里的宿舍,看不出原来的房型。卫先生说:“把原来的厨房改成了一间房间,厅里的墙拆了重新隔成两间房,储藏室和阳台封了也能增加好几平方米呢。”
他推开其中一扇薄薄的门板,记者看到了一间10平米左右的房间里放着一张双人床,一只电视柜,此外并无其他家具。整个房间没有什么装修,墙体露出石灰色,窗前一片薄布似的窗帘摇摇欲坠。厕所是公用的,位于走廊的尽头,墙和地也都是毛坯的水泥面。卫先生说,刚刚看的这个房间,租金是每月500元左右。现在有三个房间租出去了,分别住着一男一女两个大学生和一个在大学城开饮食店的个体老板。
松江楼市降温催生学生出租房
“几年前我在大学城附近一口气买下3套公寓用来投资,但现在眼看着松江的房子套牢了,索性租给学生,赚点利息钱。”
记者走访了大学城附近其他一些针对学生的群租房,发现这些群租房往往处于高档小区,根据租客的需求,价位从三四百元到一二千元不等,其中甚至不乏别墅这样的高档群租房,相应服务很到位。
在大学城论坛上,有位业主打出了“别墅小区空调房40~60元日租/600~700元月租”的诱人标语。记者随后就来到了帖子上说的这家“檀香花园”小区,发现该小区正对外贸学院正门,靠近乐购超市,门口有多个交通站点,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小区内50%的住宅确实都是独栋别墅房,不过入住率很低,多数别墅都是空空荡荡的,贴着等待出售的牌子。记者看到的出租房是在一栋叠加别墅的3楼,装修得相当精致,地面铺着原木地板和高级瓷砖,空调、电视、宽带、冰箱、洗衣机、微波炉、饮水机、DVD、卫星电视等设备一应俱全,房东还特意请了一位阿姨负责保洁。然而这里的房价格却没有别墅的傲气:单间400元(没空调)/月,600~700元(大、有空调)/月、40~60元/天(带空调)/日租。
这里的房东成先生来自杭州,他告诉记者:“几年前我在大学城附近一口气买下3套公寓用来投资,但现在眼看着松江的房子套牢了,索性租给学生,赚点利息钱。有许多浙商以前都是组团来松江买房子的,现在房子要么空关着,要么就干脆像我一样租出去了。”
供需两旺
大学城学子带火周边群租市场
这些暑假留在群租房的学生中,主力军是一些要考研究生的学生,他们想暑期留在上海好好复习。上外大四的小赵同学今年要在上海上考研班,所以整整两个月都不能回老家,“寝室里没有空调,想找个地方静下心看书。反正邻屋的人都不认识,也不会互相影响”。
日租房的主力则是大学生情侣。据“檀香花园”的业主成先生介绍,除了暑期学生比较少时他会按月租,开学以后都只做日租,50元一天/间,生意很好。
记者询问了一些松江大学城的高年级学生,有很大一部被访学生或者有自己出去住的打算,或者知道有同学已经在学校附近租房的。外贸学院大四的小刘说:“我有同学在附近租房子的,我去看过,觉得环境比寝室更自由,不用担心晚上断电或者寝室关系这些问题,挺羡慕的,有可能的话我也考虑出来租房子。”
而对于业主来说,他们也非常乐意向学生出租群租房。
从7月份起,各个房东就已经开始到学校发帖和发传单,为暑假群租房招租,考虑到学生都回家了,群租房暑假主要还是以租一到两个月的学生为主。但房东说开学后学生客源非常充足,所以他们还是会要求和学生签至少半年的合约,但据说租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群租房东的生意经
目前松江地区的毛坯房单间350~500元,装修比较的好的单间600~800元,而整套三室两厅的毛坯公寓租金在1000元以下,装修好的三室两厅也就2000多元。业主普遍认为租给个人不如群租给学生赚得多。
一位房产中介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只要给公寓动个手术,每间毛坯房按该地区平均价租400元,以6间房算,这样每个月的总房租就达到2400元。而若是整体租给别人,以松江的地段只能租到2000元的价格,还是把房子隔成群租房租给学生比较划算。
隐患不小
群租房学生、社会人员普遍混居
虽然群租房大受学生欢迎,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隐患依然存在。在一间所谓的“学生单间”里,记者看到狭小的空间里,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空啤酒瓶,墙角还有数摊污物。在记者的追问下,那名房东才承认说:“这间房间原来住的附近商场的保安,不过你放心好了,肯定不是坏人,我们这里很安全的。”记者于是转而询问这套公寓的其他住客时,房东犹豫了一下,指着其中一扇门说,“这间是对情侣,也是在附近商铺工作,其他两间是学生。”
在记者联系的5名房东中只有两人明确表示租房时会要求房客出示身份证明,其中也只有那位别墅小区的房东要求查看学生的学生证。也就是说,即使没有身份证明也可以入住大多数群租房,多数房东出于经济利益并不会阻拦社会人员租房,如此一来,学生和社会人员混杂就在所难免了,而且据记者观察,这类情况在群租房中还相当普遍。
据上外英语专业的女生小黄同学反映,自己隔壁的租客是一个在大学城创业的年轻人,这位“邻居”就经常将一些陌生人带回公寓过夜或者整晚喝酒吵闹。自己跟房东抱怨过多次,房东也提醒过这位“邻居”,却收效甚微,让她很苦恼。并且由于有陌生人的出入,小黄每次出门都要很小心地将财物锁在房间里,即使在家也避免和那些陌生人打照面,尽管如此,小黄还是对公寓的安全表示非常担忧。
校方说法
校外租房防不胜防
据悉,对于校外租房这一无法根治的现象,市综治办等部门曾推出“高校大学生社区服务联系手册”,要求校外租房的大学生至少每季度到租房所在地的社区服务一次,并在每学期期末前将“手册”交班主任,作为对大学生行为规范考核的依据之一。
两类校外租房学校较难掌控
有一些学生因为考研想在外租房,或是一些情侣租房同居,此外一些艺术院校或专业的学生认为在外租房更方便自己创作,会照常支付学校的住宿费,同时再在校外租房,对于这类学生学校方面就会比较难掌控。
一般寒暑期,各高校都会责任下到辅导员,让辅导员对自己班级留校和离校的人员分别进行统计,留校的学生会集中在几幢宿舍楼里,方便安全地管理和服务。但是一些学生登记了回家或回乡,再偷偷在外租房,这种情况下学校也很难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