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建筑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
背景技术: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源远流长、自成一体,并在几千年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广泛影响其他国家。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
通常人们是通过古建筑绘画、模型等来对古建筑进行了解。其中,古建筑模型因为形象、直观而受到青睐。在旅游参观时,往往都是以观赏为主,只能从外表对古建筑模型进行观看、分析,由于模型是完整的,模型的各部件之间是如何连接装配的很难看懂。使得人们无法真正了解到古建筑的结构内涵。
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包括第一基座和下部模型,所述下部模型包括下模型骨架和下房顶,所述下模型骨架插接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下模型骨架四周设置有墙体,所述墙体与所述下模型骨架扣接,所述墙体正面设置有门和窗户;
所述下房顶设置所述下模型骨架上方,所述下模型骨架包括沿周向设置的至少四根立柱,四个方向的所述立柱顶部从下到上设置有长度依次减小的多根檩条,相邻两个所述檩条通过瓜柱连接,多个所述檩条和瓜柱构成了所述下房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望板,所述望板上铺设有屋面板,所述屋面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顺水条,垂直所述顺水条设置有多个挂瓦条,所述屋面板下设置有油毡,相邻两个所述挂瓦条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挂瓦条可拆卸连接的平瓦,所述立柱、檩条及瓜柱之间互相通过卯榫方式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上部模型和旋转梯,所述上部模型包括上模型骨架和上房顶,所述上模型骨架和下部模型结构相同,所述下部模型顶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多个支撑柱与所述下房顶可拆卸连接,所述上部模型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基座,所述上模型骨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上模型骨架下方沿周向设置有护栏,所述上房顶设置在所述上模型骨架顶部,所述上房顶的高度大于所述下房顶的高度,所述支撑座和第二基座上开设有连通的入口,所述旋转梯设置在所述下部模型内,所述旋转梯的上端与所述入口处连接。
优选地,所述立柱、檩条及瓜柱两端均开设有互相配合的槽口。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基座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通孔,所述定位孔和通孔通过定位柱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包括第一基座和下部模型,下部模型包括下模型骨架和下房顶,下模型骨架插接在第一基座下,下模型骨架四周设置有墙体,墙体与下模型骨架扣接,墙体正面设置有门和窗户;下房顶设置下模型骨架上方,下模型骨架包括沿周向设置的至少四根立柱,四个方向的立柱顶部从下到上设置有长度依次减小的多根檩条,相邻两个檩条通过瓜柱连接,多个檩条和瓜柱构成了下房顶的支撑架,支撑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望板,望板上铺设有屋面板,屋面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顺水条,垂直顺水条设置有多个挂瓦条,屋面板下设置有油毡,相邻两个挂瓦条之间设置有与挂瓦条可拆卸连接的平瓦,立柱、檩条及瓜柱之间互相通过卯榫方式连接;该模型的各部件均为可拆卸连接,可以进行模型的拆装练习,直观地演示古建筑各部分的构造和结构,模型搭建方便,能够对古建筑有个整体、直观的认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下房顶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下模型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卯榫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上部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基座1、墙体2、立柱3、檩条4、瓜柱5、望板6、屋面板7、顺水条8、支撑座9、第二基座10、护栏11、定位柱12、槽口13、支撑柱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本实施例中的模型由木质模型或abs朔胶材质,具体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第一基座1和下部模型,下部模型包括下模型骨架和下房顶,下模型骨架插接在第一基座1上,下模型骨架四周设置有墙体2,墙体2与下模型骨架扣接,墙体2正面设置有门和窗户;
下房顶设置下模型骨架上方,下模型骨架包括沿周向设置的至少四根立柱3,四个方向的立柱3顶部从下到上设置有长度依次减小的多根檩条4,相邻两个檩条4通过瓜柱5连接,多个檩条4和瓜柱5构成了下房顶的支撑架,支撑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望板6,望板6上铺设有屋面板7,屋面板7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顺水条8,垂直顺水条8设置有多个挂瓦条,屋面板7下设置有油毡,相邻两个挂瓦条之间设置有与挂瓦条可拆卸连接的平瓦,立柱3、立柱3、檩条4及瓜柱5之间互相通过卯榫方式连接。具体的,第一基座1为实体结构,第一基座1顶部沿周向开设有多个插槽,多个立柱3下端插接在插槽内。每个立柱3外侧沿高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卡孔,墙体2由四块板构成,墙体2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卡孔配合的卡块,安装时将卡块插入卡孔内。本实施例中,望板6由多块平板通过拼接构成中间下凹的弧形结构,安装时将望板6与相接处的檩条4的端部进行铆接,屋面板7、顺水条与望板6的结构匹配。顺水条8间隔均匀设置在屋面板7上,相邻两个顺水条8上设置有多组卡槽,平瓦下端卡在卡槽内,上下相邻的两个平瓦安装方式为上一个平瓦上端压在下一个平瓦下端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立柱3、立柱3、檩条4及瓜柱5两端均开设有互相配合的槽口13。各部件通过槽口13互相插接配合,方便安装和拆卸。
实施例2
进一步地,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上部模型和旋转梯,上部模型包括上模型骨架和上房顶,上模型骨架和下部模型结构相同,下部模型顶部设置有支撑座9,支撑座9通过多个支撑柱14与下房顶可拆卸连接,上部模型底部设置有与支撑座9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基座10,上模型骨架设置在第二基座10上,上模型骨架下方沿周向设置有护栏11,上房顶设置在上模型骨架顶部,上房顶的高度大于下房顶的高度,其余结构与上房顶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支撑座9和第二基座10上开设有连通的入口,旋转梯设置在下部模型内,旋转梯的上端与入口处连接。
为了方便拆装,本实施例中,支撑座9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定位孔,第二基座10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通孔,定位孔和通孔通过定位柱12连接。
该模型的各部件均为可拆卸连接,可以进行模型的拆装练习,直观地演示古建筑各部分的构造和结构,模型搭建方便,能够对古建筑有个整体、直观的认识。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