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波动对房企影响巨大现金流克而瑞房价下跌房地产行业

2024年伊始,统计局70城市的新房价格,从2022年4月开始,已经出现超过20个月的下跌。2023年全年,70大中城市中,仅有18城的新房价格没有出现下跌。而二手房价格方面,70大中城市中仅有北京、长沙、成都、南充在2023年没有下跌。

与房价下跌趋势相同步,房地产公司的财务业绩出现明显下滑。许多发债主体出现新的信用风险,而A股主要地产开发公司归母净利润下降超过100%,上市公司也大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投资者们也对未来的市场行情表示担忧——如果房价下跌的趋势没有得到企稳,房企的财务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房价波动向房企财务表现影响的传导机理是怎样的?

问答实录

①丨存货跌价准备后的秘密:趋势、结构、房企案例

-房价下跌最直观的影响在于存货跌价准备

主持人:

说起房价下跌对房企财务的影响机理,我脑中第一反应就是“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毕竟住宅开发类企业的核心资产就在存货科目,如果房价下跌,已经完工和尚未完工的存货,按照审慎性原则都需要计提跌价准备,从而形成跌价损失。那么近两年房价整体下跌的趋势,如何反映在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上?以及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变化,是否也预示出行业的变化趋势呢?

整体上看,房价对房企财务的影响机制有三个:存货跌价准备/损失、结转收入和毛利,以及综合影响三大现金流。我们首先来讲存货跌价准备。

1丨存货跌价损失的趋势变化

近年来,房企因为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最终无法转回,造成存货跌价损失的情况愈发严重,在2011年A股上市住宅开发企业的存货跌价损失仅为6.75亿元,到了2022年,就已经达到784.09亿元。而存货跌价损失的变化周期,与房价的变化关联很大。具体详见下图。

图:房价、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存货跌价损失变化

但是随着2016年开始房价趋势好转,存货跌价损失的数据也出现好转,2016年报恢复到34.10亿元。

当然,从2018年开始,本轮房价的增速开始下降,也导致了住宅开发板块上市公司的存货跌价损失上升,直到2022年报,板块的存货跌价损失已经高达784.09亿元。

2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情景:阳光城案例

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详细讲一下房价下跌情景下,房企为什么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里我们使用阳光城2022年2月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的案例。具体详见下表。

表:阳光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案例

①房价发生明显下滑

我们可以看到,阳光城在问询函回复中,提到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典型项目,都发生了较大的房价下跌。而根据会计准则,未来售价无法覆盖存货的成本,就需要根据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差额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②销售进度出现问题

很多时候,房价下跌只是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开端,而在房价下跌背景下,项目去化依旧困难,就导致项目可变现净值估计更低,这对于房企分期开发、销售的大盘项目更是如此。

③降价加速出清,主动计提跌价损失

在这个时候,项目周边竞品开始降价,本项目不得已也要开始降价加速出清,所以推动加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④业态配比出现问题,去化压力更大

我们可以看到阳光城案例中的项目F,属于综合业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因为住宅的售价出现明显下降。而非住宅部分的商业、办公、公寓、车位等业态的配比如果更高,会加大项目本身的去化压力,从而形成拖累,加大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我们也可以发现,项目F的房价下跌比例,也是所有项目中排第二的。

3丨从会计科目看存货跌价准备的趋势

表:地产公司存货科目简要

其实对于房地产公司来说,核心存货就是上表所示的三类:已完工开发产品、在建开发产品和拟开发产品。那我们是否可以从存货科目的三分类中,找到跌价准备的分布呢?

根据克而瑞研究,当前重点22家样本上市房企,在建项目的存货跌价准备最高,已完工的项目跌价准备次之,完全未开发的的跌价准备最少。2022年的分项中,在建开发成本为645亿元,开发产品为440.3亿元,拟开发成本为9亿元,其他类别的是11.1亿元。整体来看,在建开发产品的跌价准备占比最高,达到58.3%,开发产品次之,为39.8%,这两项占比达到98%,存货跌价准备主要集中于在建项目以及已完工项目,未开发土地的跌价占比不到1%。具体详见下图。

图:存货跌价准备的科目分布

也就是说,房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在建和完工产品的计提比例在3:2左右。

4丨区域、层级城市房价变化对不同房企的影响差异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房价下跌的背景下,房企是有动机主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而且存货跌价准备是可以转回的,所以在常规时期这个科目可以起到利润调节作用。但是2018年之后,房价增速下降,直至2022年4月开始房价持续下跌,大量房企的存货跌价准备也无法转回,最终形成利润表中的“存货跌价损失”,影响房企利润。

其实,中国的房价变化是不均衡的,尽管整体上房价开启下跌趋势,但是很多地区,比如环京、东北,很早就开启了房价下跌。相比于2017年高点,怀来、涿州、涞水等地二手房价格甚至出现50-70%的下跌。

我们通过微软的三维地图功能,直观呈现出近三年70大中城市的房价变化。红色气泡基底、正向柱形图的城市代表房价上涨,柱子高度和基底面积代表涨幅。白色气泡基底、负向柱形图代表该城市房价下跌,柱子负向高度和基底面积代表跌幅。具体详见下图。

图:70大中城市2021年至今房价变化

如图我们发现,长三角的整体房价表现较好,而房价普遍下跌的环京区域围绕房价增长的北京。

我们看70大中城市近三年的涨幅分化,最低的北海是下跌16.81%,最高的成都上涨21.87%。这是统计局房价的变化,波动性远小于实际二手房交易价格,但是城市间的分化依旧明显。

图:近三年房价增速前、后五名(70大中城市)

而中国的城市发展特征,除了按照区域集聚之外,城市能级也有较大影响。而从目前来看,三四线房价的下跌趋势更加严重。特别是2018年棚改货币化退潮,三四线房价增速从同比10%下降到负值,变化最大。具体详见下图。

图:中国不同城市能级房价变化(统计局口径,%)

顺着不同区域、能级城市房价变化的规律,我们从发债房企中找到样本,找到了销售前50名中的环京民企、长三角民企、西南民企、全国三四线民企、长三角三四线民企,观察这5家房企的存货跌价准备变化。具体详见下图。

图:5家样本企业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亿元)

我们发现,长三角民企的表现最好,在2022年之前没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实际上,这家民企也是当前所有地产民企中融资表现最好的之一。其公司土地储备60%位于杭州,82%位于浙江省,而且项目基本上都位于一二线城市。

而环京民企和西南民企,在2021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明显增加,在2022年进一步大增,并均于2022年触发债券展期。如此来看,区域房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了房企在该地区的存货价值上。

而我们把视角转向城市能级。全国三四线房企和长三角三四线房企,均是从2020年开始有明显的存货跌价准备,也体现了棚改货币化安置退潮后的负面影响。但是长三角三四线样本房企,至今仍然没有触发债券展期、违约,而全国三四线房企,2022年大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23年也最终触发债券展期。

5丨非理性拿地带来的存货跌价准备

我们刚才讨论的房价下跌,引起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整体上都属于大环境影响。但是很多房企在大环境尚好的情况下,高估未来售价和去化进展,通过高溢价率拿地,最终面对地产景气下降,不得不为自己的非理性拿地行为买单,计提高额的存货跌价准备。

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民企身上,甚至部分央企也有类似案例。具体情况我们做了相应整理。在这里暂时隐去具体企业和项目名称。详见下表。

表:非理性(高溢价率)拿地带来的存货跌价准备

-房价下跌传导到结转利润受损有2年时滞

刚才讨论完存货跌价准备后,我们开始对利润表进行分析。

既然房企的利润表体现的结转水平,滞后于直接销售,那么问题来了:第一,房价变化对房企结转收入、利润的影响是否有滞后期;第二,不同类型的房企,面对房价下跌,在结转上韧性是否不同。

1丨房价下跌传导到结转毛利的时滞

当房价下跌时,房企的刚性支出,原本的拿地成本、开工成本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房价的下跌会直接压缩房企的毛利率。如果房企的销售均价在1万元/平方米,原本毛利率为20%,那么当房价下跌10%之后,房企的毛利率直接腰斩,变为10%。

而在毛利率下降之后,如果不能实现市场的“以价换量”,就会出现量价齐跌,房企减收减利。

图:2022年报主要房企营收(横轴)、毛利(纵轴)增速

由上图我们可以发现,从2022年报来看,主流房企都已经进入减收、减利的阶段,而仍然能保持营收和毛利持续增长的公司,也基本上是国企央企,或者有特殊资源优势的企业。

图:房价的峰值到上市房企营收、营业利润峰值(间隔2年)

而2022年至今,已经出现了连续20个月房价下跌,按照房价传导至毛利的2年时滞,我们可以判断,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未来至少两年,其结转营收和毛利依然会继续受到冲击,整个板块的盈利能力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2丨不同类型房企在房价下跌时,收入和利润的韧性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整个地产行业的营收、毛利受到房价下跌的持续影响,甚至按照过往的房价→财务的传导时滞,起码2025年房企的利润表仍然大概率不乐观。但是在这种趋势之下,不同类型的企业,是否表现不同,地方国企、央企开发商,是否比民企更有优势?

首先是结转的营业收入规模。在房价下跌背景下,民企开发商的负面问题还有信用风险和潜在交付压力,所以这个时候国资房企的优势会更加明显,而地方国资房企,特别是专注当地市场深度发掘的国资开发商,结转营收仍然有优势。具体详见下图。

图:不同类型房企结转营业收入增速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使用2022年报的数据,地方国企开发商的营收同比仍然有9%的增长,而央企则维持了2%的小幅营收增长,民企开发商营收已经下降12%。预计今年4月,2023年报表披露季,这个趋势会得到延续。上图的趋势,与我们之前那幅散点图一致。

从房企的毛利率上,就更能看到国企和民企开发商面对房价下跌时的韧性。我们来看下不同类型房企的毛利率变化,详见下图。

图:不同类型房企毛利率变化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2018年的时候,民企上市开发商,和央国企开发商的毛利率没有本质区别,而随着后续房价增速下降,乃至于房价下跌,到了2020年报,央国企毛利率仍然维持在20%,但是民企开发商的毛利率仅有14.70%,相差接近6个百分点。

整体上看,央国企开发商,即使面临房价下跌,其项目资源仍然较好。而央国企开发商也不存在民企的信用风险和交付风险,所以即使房价下跌,央国企的项目定价和去化上仍然有明显优势。

③丨三大现金流:房价的综合影响与周期划分

-房价下跌对筹资性现金流的影响最深远

1丨经营性现金流讨论:新房端是否存在“以价换量”

和利润表结转不同,房企的经营性现金流直接体现房价下跌。但是房价的下跌是否一定引起房企经营性现金流的收缩?毕竟如果房价下跌后,房企能够实现“以价换量”,就可以增厚经营性现金流入。

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我们查看过往几年的统计局销售金额与面积数据。特别是2021-2022年,出现房价峰值开始下跌时,整个中国地产新房销售,没有出现以价换量,反而伴随着房价下跌,销售面积也开始同比下降。具体详见下图。

图:中国新房不存在“以价换量”

而在房价之外,居民购房意愿受很多问题的影响。特别是未来的房价增长预期和未来收入预期。

房价的下跌,如果形成趋势,让居民觉得后续房价不会上涨,那么投机性买房行为会得到抑制,刚需和改善性需求都会推后。

而收入预期更是决定了居民后续的买房能力,疫情至今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趋缓,居民收入预期不佳的情况下,很难在新房端看到“以价换量”的成功表现。

图:收入预期影响买房意愿和能力

2丨投资性现金流:合作开发和卖资产

其实房地产公司在住宅开发领域的投资行为,主要体现在存货的变化,体现在经营性现金流。而投资性现金流的变化,核心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处置自持物业、固定资产,第二是合作开发的投资收益。

由于房价的下跌,整体上自持物业的估值也受到影响,而且大部分出现信用风险的房企,也没有进入大规模处置物业的阶段,大部分房企卖资产的行为都比较“一次性“。所以,在房价下跌时,投资性现金流的流入并没有得到改善。

而说到合作开发的投资收益,之前有大量房企,或出于隐藏表内负债、优化报表,或者出于共同承担风险拿地,进行了大量的合作开发,很多房企的销售权益比例不到50%。

但是由于地产行业景气度下行,房价下跌也明显影响了房企的合作开发意愿。很多合作企业违约拖累项目信用、去化的例子屡见不鲜。

所以,我们通过中指研究院2023年和2022年房企全口径销售和权益口径销售金额的对比,计算出重点房企权益比例的变化。详见下表。

表:重点房企2023年销售权益比例和2022年对比”

我们可以发现,重点房企在2023年,基本上都开始收缩合作开发,提升权益比例。合作开发意愿的下降,房企通过“投资收益“科目回收现金变少,相应地投资性现金流流入也减少。

3丨筹资性现金流:融资额度和放款意愿

当房价开始下行,直接影响房企用于融资的主要抵押物——土地、在建工程、持有型物业的评估价值。前两项我们在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讨论中已经有详细论述,而持有型物业的估值,虽然与住宅价格的趋势不同步,但是当住宅价格出现当前连续20个月的持续下跌,持有型物业的租金和估值都会受到影响。

从而,房企融资的抵押物估值出现下降,而大部分银行能接受的抵押率也出现明显下降。过往周期银行可以出于对房企资质或者后续销售的乐观判断,在高抵押率甚至100%抵押率情况下,给房企放款。甚至对于部分房企,银行愿意与其签订总对总的开发贷合作协议,甚至不需要抵押物就进行放款。

而在当前的情况下,房价下跌不仅仅影响了抵押物估值,还让金融机构对项目未来销售去化的态度更加悲观,不仅仅放款的额度受限,连放款意愿也会打折。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三支箭、16条以来,地产开发贷投放始终困难的原因。

也有部分银行从业的朋友,认为房企融资额度是看项目货值、项目总投资成本缺口来计算。

其实这种看法是比较常规的,但是忽视了一个问题,项目货值是基于对未来销售的预测,而总投资成本也是预测的,为了扩大融资额度,我们可以做大总投资缺口,调高对项目销售的预期。

4丨综合:三大现金流的综合表现→房价周期最终形成现金流周期

图:上市房企三大现金流(与当期营收比例)和房价变化趋势

这张图就很重要,综合了房价对三大现金流的影响。我使用三大现金流与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作为累积柱状图的数据,右轴则体现统计局70大中城市的房价同比增速。

①我们先看第一个黄色区间,从2014年开始到2015年一季度,前一轮调控收紧,导致房价持续下跌,而2014年930对房价的提振,要滞后半年。在第一个黄色区间,房价下跌,房企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较多。不过这一阶段非标融资旺盛,也开启了房企的公司债发行,所以筹资性现金流仍然支撑行业。

②第二个灰色区间,2015年二季度到2016年全年,整体上房价持续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始终处于红利期,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一阶段三四线由于棚改货币化安置,也带来了整个行业景气度的提升。2016年930的收紧,对房价的影响也有半年的滞后。

③第三个蓝色区间,2019年二季度,一直延续到2021年一季度,整个房价增速处于下行区间。这一阶段房企经营性现金流受挫,而2019年开始金融去杠杆加剧,23号文也收紧了非标融资。但是后续疫情的出现,虽然拖累了经营性现金流,但是疫情期间杠杆率提升,也让房企融资经历了最后一个旺季。2020年下半年的“三道红线“和年底的”贷款集中度管理“,也主动推动行业释放风险。

④最后一个红色区间,2021年6月至今,行业出现全面下行,房价的进一步下跌,不仅仅导致房企经营压力增大,也对不断出现的信用风险推波助澜,最终形成行业层面较大的风险。整个行业原本现金流的支撑——筹资性现金流,也出现负值,整个行业的现金流收缩。

到此,行业风险问题逐渐从流动性问题上升到“资产负债表收缩“。这也正好与我们前边讨论的”存货跌价准备“趋势相吻合。

④丨从市场到财务,从财务到宏观

-房价下跌通过四个渠道影响宏观经济动能

我们都知道,专家您一直致力于打通地产与宏观固收研究。在您看来,房价到房企财务的传导,是否能向外扩展,最终影响到宏观经济?房价的波动是否会进一步引起系统性风险的变化?

好的,我们刚才一直在聊房价下跌对房企财务的影响,而进一步扩展,房价下跌会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具体机制详见下图。

图:房价下降对宏观经济动能影响的机理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房价下跌引起居民房产缩水,推动居民资产负债表收缩。

THE END
1.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研究以碧桂园为例.doc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研究--以碧桂园为例.doc 27页内容提供方:海上文化 大小:310.1 KB 字数:约1.99万字 发布时间:2024-08-03发布于上海 浏览人气:4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研究--以碧桂园为例.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730/6054053151010205.shtm
2.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评价.docx该【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评价 】是由【niuww】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评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https://www.taodocs.com/p-990020799.html
3.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分析和应对策略研究论文答辩稿主要是对安科发展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评价。结合安科发展近几年的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运用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其次,以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依据,运用因子模型分析的方法对安科发展的财务综合状况进行评价以衡量安科发展的财务风险大小。 另外,从企业外部环境影响以及企业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及...https://www.jianshu.com/p/7a5da8c3bdbf
1.如何选择合适的房地产投资项目?这些项目的风险如何控制?市场条件和经济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投资者需要定期审查项目的财务状况和市场表现,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总之,选择合适的房地产投资项目并控制风险需要综合考虑市场趋势、财务可行性、法律合规性以及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通过科学的分析和专业的团队支持,投资者可以最大化投资回报,同时降低潜在的风险。https://house.hexun.com/2024-11-18/215605543.html
2.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应对.pptx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应对 01引言参考内容财务风险分析目录0302引言引言房地产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政策调控的严格,房地产企业面临着诸多的财务风险。因此,深入分析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及成因,并探讨有效的应对方案,对于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可...https://m.renrendoc.com/paper/309131135.html
3.F分数模型在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中的运用中国市场2022年26期F分数模型在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中的运用,F分数模型,财务风险,适用性分析,F分数模型自20世纪90年代起便广泛应用于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此种模型在对当前处于复杂市场环境中的企业...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SCZG202226051.html
4.房地产财务预警系统(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体系分析)判别分析:利用多个财务指标建立判别函数,将企业分为财务健康和财务危机两类。 多元线性回归:建立财务指标与财务风险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预测企业财务风险等级。 神经网络: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非线性模型,提高预警准确性。 预警流程 房地产财务预警系统通常遵循以下流程: ...https://www.yimaierp.com/hangye/76418.html
5.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财务风险风险分析房地产企业 5.048页 0.02页 0.02页 0.02页 0.02页 0.048页 0.07页 0.02页 0.03页 0.02页 0.048页 4.7161页 0.03页 0.02页 0.016页 查看更多 未登录 3张思维导图教你如何保持自律 0.03页 构建自律行动流:实现目标与计划的转化 0.029页 ...https://doc.mbalib.com/view/1e27725b030135339fe5c9eb765b421c.html
6.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精选十篇)房地产投资的风险因素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风险的性质可分为:系统风险 (市场体制性风险) 和非系统分析 (项目差异性风险) ;按投资周期可分为:投资决策阶段风险、土地获取阶段风险、项目建设阶段风险和经营管理阶段风;按风险的来源可分为: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经营风险。本文对房地产投资的风险因素...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4hv4ca.html
7.企业财务分析报告万能模板(精选10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财务分析报告万能模板(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万能1 一、汇编企业户数 本年度市级汇编工业企业57户,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9户,较上年20户减少1户,集...https://mip.ruiwen.com/word/qiyecaiwufenxibaogaownmb.html
8.千余家公司存粉饰财报嫌疑房地产成重灾区界面新闻·证券自1987年Themis纯定量异常值评级模型在国际上发明以来,经过对全球数十万家企业评级验证,其对发达国家企业财务安全提前一年以上预警的综合准确率为92%左右,是目前国际上预警准确率最高的评级模型之一。该模型是以100%量化分析为基础,创造了高精度的信用评估标准。除了对微观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揭示外,在基于大数据样本量分析...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424596.html
9.财务风险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34]邵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衡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1. [35]祝桂芳.基于现金流量的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经管学院,2011. [36]李晓奇.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Logistic模型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https://www.unjs.com/z/1705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