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广大市民春节期间优质禽类食材的供应,永强食品加工产业园首条屠宰生产线在2023年12月份投入运营。在销售模式上公司直营配送,确保产品质量;销售渠道覆盖全市的各大超市、农贸市场、餐饮酒店等。永强屠宰加工项目不仅是集团公司的产业链延伸,同时还承担安庆市家禽定点屠宰业务,为安庆市民提供安全新鲜的禽类食材配送。通过政府帮扶、商贸带动,我们永强番鸭市场销路进一步扩大,2024年春节期间,永强番鸭订单不断,销售金额达到1000万元,实现开门红。”许微微介绍道。
走进安庆永强集团番鸭育种基地孵化车间,一排排整齐摆放的待孵化番鸭蛋映入眼帘。“我们会每天进行鸭蛋挑选,像这种上下匀称、椭圆形的鸭蛋就是合格的。从鸭蛋进场、挑选、孵化到最后抓苗,要经过17道工序,历时35天。”育种基地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育种不仅工序多,也非常考验技术。
在大观区政府支持下,永强公司与长三角地区、安徽省内等10所高校院所等开展了产学研合作,通过大力实施“招才引智”,成功引进2名博士人才,成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育优质鸭苗,开发产品种类。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的“优质番鸭新品种配套系培育中间试验”已完成,种业攻关实现了关键性突破,目前大观区正在向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申报“白羽番鸭”新品种认定。
永强番鸭育种场自2012年建成后成为全国第一家番鸭孵化和育种核心基地,2023年番鸭育种场获批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配种繁殖代番鸭存栏量100余万只,年出栏商品番鸭苗达到2000余万只。
基地带动促进农民增收
“这个鸭苗之前我们自己不会养殖,但是公司给我提供了技术指导,现在我也拥有一计之长,通过番鸭养殖每年可以获得一笔不小的收入呢,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啊!”海口镇巨网村吴梅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大观区紧抓产业振兴年契机,高度重视番鸭产业发展,通过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制定出台大观区2022—2023年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扶持做大做强番鸭特色品牌。目前,永强集团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番鸭育种基地,黄氏番鸭成功打造市级“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
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运营,鸭苗出产后会交给农户饲养,并提供技术支持及相应补贴,回收符合标准的商品番鸭,最后销往全国各地。目前已与周边太湖、望江、宿松、怀宁等县(区)、40多个乡镇的2000多名农户签订了订单生产协议,带动发展番鸭规模养殖户1000余户。永强集团番鸭育种基地辐射省内19县市、36乡镇、105个村,签约农户稳定在2000余户左右,户年均增收2.5万元。
三产融合促进经济发展
为促进“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推动家禽屠宰行业高质量发展,大观区投资1.2亿元,由区级乡村振兴平台公司安庆锦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牵头推进永强屠宰冷链物流项目建设,项目已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营,有效解决了安庆市区家禽定点屠宰难题。年屠宰番鸭1500万只、鸡1200万只,冷库储存能力达10000吨,年加工优质番鸭系列熟食制品1万吨,白条番鸭2万吨,年产值能达10亿元。
随着永强冷链屠宰项目投产运营,越来越多的如番鸭汤、番鸭腌制品、卤味、系列小吃等产品摆上超市货架、餐桌,番鸭预制菜研发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徽屯鸟家宴”也成了安庆市区越来越多人的聚会首选之地,番鸭三产融合产业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拓展。
“2024年,大观区将会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统筹推进产业提升专项行动,结合镇江村省级精品示范村创建,大力推动番鸭产业发展,定期举办番鸭美食文化节,加快番鸭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争创国家级水禽良种扩繁基地、升级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兴产业、带就业、促增收。”大观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昌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