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课程总结(精选5篇)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慧玲,对素质教育下高校影视鉴赏课的思考[J].开封大学学报,2010,(9).

[3]孙丽琴,理工院校开设影视艺术鉴赏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

[4]吴永富,大学影视鉴赏与素质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10).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二、设置疑问,导入教学

三、类推类比,相似教学

四、才艺展示,游戏导入

一、上不上?――这不是个问题

两人从文化层面对“影视文化文盲”提出自己的看法。从教育层面看,前苏联教育家A.C.马卡连柯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孩子习惯于消极的满足,而这种满足往往是不由自主的视觉印象,孩子仅仅是‘看看’而已,艺术印象仅是一略而过,没触及到个性,没引起思索,没向他提出任何问题。这样的看电影是微不足道的,而有时甚至会带来很大的危害。”[2]

看影视,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很重要的部分,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影视欣赏能力也就自然成了现代人必备的能力。读图时代,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升学生的影视欣赏能力可以说是时展的要求。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看,狭隘的语文观已不适应现代的语文教学,大语文,大视野,才贴合语文本质,贴合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影视欣赏应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附加,也就是要在开设影视欣赏选修课的基础上考虑必修与选修的整合。语文与影视的联姻成为必须,没有“影视”的语文是“清瘦”的,没有“语文”的影视是“平面”的。

二、上什么?――这是个问题

各学科都可以开影视课,英语教师可以开“基于影视欣赏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影视欣赏与听力教学”,历史教师可以开“跟着电影学历史”,计算机教师可以开“Edius、Premiere技术在影视中的应用”,而我校的物理教师李鸣就开了“物理视角中的电影”一课。或许语文教师会说:我们开的是真正的“影视欣赏”课。那么什么是“影视欣赏”?别的学科上的不是“影视欣赏”吗?语文教师上的“影视欣赏”有什么独特性?中学的“影视欣赏”与大学的“影视欣赏”有什么不一样?这些问题都要在开课之前给予厘清。

笔者认为介绍电影的发展历史,历史教师或许讲得比我们更专业;介绍电影的拍摄技法,通用技术教师或许讲得比我们更专业。而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去欣赏电影,那么,我们开的影视课就要体现出两个“味”:“语文味”和“影视味”。“语文味”体现在哪里?应该在语言的习得、审美;“影视味”体现在哪里?画面、色彩、音乐、表演。我们要把“语文味”和“影视味”融合起来,比如,分析语言不仅分析人物的对白,还要分析“画面”,因为影视的语言就是镜头,影视的蒙太奇手法就是语文的修辞。

我们要把影视教学融合进必修课。现行的苏教版教材必修四节选了电影剧本《辛德勒名单》,教师可以借此进行影视文学的讨论,教材课后设计的关于“辛德勒人性”的“问题探讨”其实是“文本研习”,很遗憾教材的编者并没有根据影视文学的特征设计“问题探讨”,教师上课时应该做出调整。当然,影视欣赏如何融合进必修课,还要我们做出努力地探索。

再比如某大学教师上的电影课的课程内容如下:“1.电影产生的原理与形成的历史;2.格里菲斯与经典好莱坞电影;3.爱森斯坦与苏联电影;4.《公民凯恩》与世界电影的现代演变;5.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电影纪实美学;6.法国新浪潮与欧洲现实主义电影;7.《小城之春》与东方人文电影。”这些教学内容专业性很强,中学影视欣赏课不可能也没必要上得那么深,因此,教师要把教学内容浅显化。

范围小了,才能教得透;内容浅了,才能激发兴趣。教师可以把“影视鉴赏”浅显为“影视欣赏”,鉴赏需要通过比较和对照进行评价判断,欣赏则是学生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品味和感受。如果说大学阶段要学生鉴赏影视,那么中学阶段则要求学生欣赏影视,这才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还可以把“影视欣赏”缩小为“电影欣赏”,再缩小为“××电影欣赏”,范围小、内容浅显易懂才契合中学的课程实际。

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上,还要注意少一些诸如蒙太奇手法、长镜头理论等影视专业技巧和理论的分析,多一些情节梳理、形象赏析、主旨讨论,要重视作品教育内涵的挖掘,也要重视画面、色彩、音乐、表演等影视特性的分析。这样才能做到前文所说的把“语文味”和“影视味”融合起来。

再比如我校樊一君老师开设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与影视欣赏”课程。课程内容安排如下:1.古希腊神话基本知识介绍;2.十二主神介绍,观看《诸神之战》(2010年美国版);3.神与人的区别;4.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怪物,观看《赫拉克勒斯》(2005年版);5.英雄与悲剧,观看《俄狄浦斯王》;6.人类与半神,观看《奥德赛》;7.观看《特洛伊》;8.交流与考核。课程通过讲解古希腊神话故事,欣赏由此改编的电影,评价原著的价值与改编的意义,旨在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原著,鉴赏电影改编的魅力与遗憾,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批判精神。

以上两个影视欣赏课程的内容设计都是比较合理的,内容指向(教学目标)明晰,重视观影与评影的结合,值得借鉴。

三、怎么上?――这是更大的问题

其次,“赏片―讨论”要成为影视欣赏课的组织常态。赏片和讨论可以是个体,可以是小组;可以是推介,可以是观评。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引导学生多视角评价电影,评价的视角可以是导演,可以是编剧,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摄影,可以是主题,可以是形象。

某教师是这样组织学生探讨影片中人物的“身份的奥妙”的,她抛出三个话题:“话题一:魏敏芝为什么是一个农村小姑娘?――《一个都不能少》探究;话题二:史标曼为什么是一名钢琴师?――《钢琴师》探究;话题三:诺兰德为什么是一名速递员?――《荒岛余生》探究。”教师预设的问题很新巧,学生集中围绕着人物身份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学生明白了“文学创作是一种美好的复杂的艰辛的创造性劳动。有时候,我们是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去设置情节去安排人物身份,但有时候也可以从典型人物的典型身份和典型经历出发为他们设置故事和主题。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必然遵循一个原则:量身定做。唯有如此,创作才会真实感人,扣人心弦,动人心魄。”[4]

在中学开设影视欣赏课,还需要全体语文教师做出很多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语文教师的影视修养要不断提高,要主动开设和开发各种影视欣赏课程,编纂适合教学的教材。课堂上,要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改变单一的考核与评价方式,改变学生将影视欣赏课看作“休闲课”和课堂上“看片积极,听课消极”的现状,提高学生的欣赏趣味和欣赏品位。

[1]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4:12.

[2]A.C.马卡连柯.儿童教育讲座[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5。

【关键词】高中音乐;创新思路;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程也有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在课程中应体现创新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竞争能力。高中音乐课程教育的审美功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音乐素养的提升,学生的智力与审美能力均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其创造力也随之增强,并陶冶了情操,有助于个性的和谐发展。所以,当前的高中音乐教学应密切结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个性,通过创新与变革,发挥其更好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音乐教学的创新思路。

一、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原则

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有些必须遵循的原则,阐述如下:

1.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在音乐课堂上,只有将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均与学生的具体特征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应该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兴趣触发,使其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进行学习和探究,培养音乐兴趣,增强艺术素养。

2.强调艺术的创新性

音乐是神奇的艺术,正是由于音乐作品中的个性表达,才使其具有十足的魅力。在音乐课堂引入创新元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使其在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创造意识。

3.强调艺术的审美性

音乐艺术的审美属性,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和出发点。通过审美特征,引领学生去体会和把握音乐作品中的丰富内涵,从而实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是音乐课堂上的重要内容之一。

4.授课内容的综合性

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是息息相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戏剧影视等联系起来,通过多种媒体的展现,使学生沉浸在艺术氛围中,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体会。

二、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思路

本文以人教版的高中音乐教材为例,从4个方面阐述教学的创新思路。

1.充分发动学生

高中生个性活泼,活跃的课堂氛围很容易调动其积极性,因此教师不应将课堂看做自己的“一言堂”,而应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进程中来。通过学生的参与,增强其对作品的理解,也增加其对音乐艺术的兴趣。举例来讲,笔者在讲授“非洲歌舞”课程的时候,充分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非洲鼓,并引入大量的多媒体资料,使学生充分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表现力和地位,随后请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鼓来演奏不同节奏的非洲音乐,并邀请学生给非洲作品“达姆达姆”的鼓点做出伴奏,效果很好。

2.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音乐对于听者的力量是惊人的,音乐中暗含的情感能够对听者起到明显的影响作用。笔者结合音乐作品的实际情感风格,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去发现与体会日常忽略的音乐魅力,增强课堂趣味。举例来讲,在“影视音乐”的讲授中,为了能够使学生体会到音乐对于影片的气氛烘托和情感唤起的巨大作用,笔者首先放映了一个被抽走音乐的影片片段,随后重新将音乐元素加入进来,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到音乐对于影片本身的巨大作用。

3.引导学生领悟

4.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高中学生的音乐教育,其主要目的之一是通过了解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作品,能够初步了解音乐的年代与流派,并能够对不同题材的作品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鉴赏。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使其能够初步建立起音乐以及其他艺术和生活的联系,为其终身的艺术素养形成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1]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编.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09.7

[2]吴洪成主编.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3.6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

一、当前美术鉴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如今的美术鉴赏课上,部分教师采取的一些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如,一些美术教师仅依据美术鉴赏教材开展教学,没有在课堂教学中拓展鉴赏知识,也没有引入多媒体、电子白板、交互平台等新时期的教学辅助工具,学生只能不断学习理论知识。这导致美术鉴赏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2.教育思想较为落后

部分高中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本人仍然只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提升,低估了美术鉴赏课的价值。一些学校在课程安排时对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设置课时量较少,导致该课程的教学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3.师资力量不够

目前,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推行,高中美术鉴赏课越来越受重视。但是现阶段教师队伍整体力量不够,教师人才数量的增长比较缓慢,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没达到人们的期望。

二、传统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

1.教材分析讲解法

该教学方法是一种非常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美术教师在美术鉴赏课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美术教师首先解读教材知识,然后在美术鉴赏课上依照教材和备课内容为学生全面讲解教材涵盖的知识,如美术作品创作时的社会背景、美术作品运用的绘画手法、作品揭示的作者思想情感等,从而让学生能够对课本知识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使其能够在这种分析讲解中知晓这些教材知识的内涵。这种教学方法一般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其他的教学元素,对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2.设置问题教学法

在课堂上,教师在讲解环节中,针对一些重要知识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这种教学方法就是设置问题教学法。该方法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但一些美术教师的问题设置不够合理,往往会对学生产生错误的导向。

三、新时期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新课改不仅对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要求学生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能通过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我国高中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当前美术鉴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美术鉴赏课教学模式,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并结合当前的教学环境,总结了几种可实行的教学方法。

1.引导教学法

2.实战教学法

在以往的美术鉴赏课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更多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这导致一些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难以得到提升,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停留于表层。因此,美术教师应该采取实战教学法,而不再只让学生单纯地欣赏美术作品。如,在对某件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时,美术教师可在课堂上先自行进行同种美术作品的示范作画,并教导学生基本的作画技巧;之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模仿一些名画,使学生能够在自行作画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创作技巧,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名画的深层内涵,从而掌握深层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进一步提升美术赏析能力。该教学方法对于美术教师的美术专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我国的新课改要求,不断学习美术知识,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与专业能力,从而能够在美术鉴赏课上有更多的选择权。

3.现代信息技术课堂辅助教学法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很多先进的信息技术都可被引入当前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这也和新课改提出的与时代相结合的观念契合。因此,在开展美术鉴赏课教学时,美术教师可围绕美术鉴赏课教材,选取合理的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在进行一些有年代背景或一定故事性的美术作品鉴赏教学时,美术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影像设备播放一些与美术作品有关的影视作品或乐曲,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美术作品赏析氛围。此外,美术教师还可以将一些教材之外的拓展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弥补教材知识覆盖面较窄的特点。该教学方法要求美术教师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对于能够为美术鉴赏所用的教学辅助工具,都应该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并分析如何将课堂教学与这些工具相结合,探究其作用、价值。

4.游戏互动教学法

以往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秩序。但从新课改的角度分析,课堂游戏具有一定的价值。游戏互动教学法能够帮助学业压力繁重的高中生适当调节心情与学习状态,帮助教师适当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游戏互动教学法的最大作用在于能够让学生对教学知识有更大的兴趣。因此,美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游戏互动教学法,在课堂中引入游戏环节,让游戏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如,在进行人物画赏析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开展美术作品人物模仿游戏,即让学生模仿美术作品中描绘的人物。教师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依照其解读的人物性格展开对话并进一步延伸,从而让画作的形象更加丰富。该游戏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人物画的认知,知晓人物画的一些绘画技巧和思路,并提升其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结合实际生活的教学法

知识的产生多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依托,美术作品的创造灵感也大多源于画家所经历的实际生活。因此,美术教师应该认识到实际生活和美术鉴赏课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上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简化美术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以生活的角度理解这些知识,通过积累的生活经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教师也应教导学生多将课堂上所学的美术鉴赏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的物品鉴赏,让其能够在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6.线上教学法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些线上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因此,美术教师可以将一些教学内容转移到线上完成。如,教师可在一些公共交流软件上创建一个学习交流小组,将部分教学内容以文字或视频的形式在小组中,再要求学生根据的内容进行学习。为了保证学生切实、有效地学习了这些内容,教师应该针对的内容制订相应的考核方式,在上课后对学生进行考查,查看其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美术教师也应该督促学生多利用互联网学习课外知识,鼓励学生将课下学习的知识在课上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在实施线上教学法时,美术教师应该掌握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防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设备玩网络游戏。

7.个性化教学法

结语

革新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使美术鉴赏课能够紧跟我国教育的发展进程,是当前保证美术鉴赏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教育界必须认清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修正,提高对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不断扩大美术教师队伍的规模。美术教师应努力学习、掌握各类新教学方法,并将这些教学方法作为自己的教学技能,灵活运用于实际课堂教学,让学生能通过学习提升艺术境界。

[1]潘江林.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初探.新课程(中学),2012(12).

[2]刘倩.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分析.美术教育研究,2012(2).

[3]邹琴.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美术教育研究,2017(16).

THE END
1.国外著名文学著作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简介艺术特色...国外著名文学著作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简介艺术特色鉴赏分析教师备课课件PPT模板.pptx,William Shakespeare罗密欧Romeo and Juliet与朱丽叶莎士比亚所著经典戏剧汇报人:XX目录作者介绍04010302戏剧简介主要人物文学鉴赏William Shakespeare第一章节作者介绍Autho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105/6010204023004042.shtm
2.知到走进芭蕾——中外芭蕾经典作品鉴赏慕课答案亳州新闻《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英国芭蕾舞团艺术总监马克·莫里斯创作的舞剧,于1985年首演。该作品改编自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了两个年轻人在家族仇恨和社会压力下不幸的爱情故事。该作品在舞蹈技巧和情感表达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风格,是现代芭蕾舞的代表之作。 http://fgsac.blog.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57454213
1.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赏析第一次看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在高中的音乐选修课上,老师断断续续为我们播放了其中的经典段落。那还是没有字幕的片段,但绚丽的场景,咏叹调似的唱腔却深深震撼了我,当那个已非常熟悉的故事在小小的舞台上用音乐剧演绎时,还是会不禁被它所吸引。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le6g1.html
2.《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教案 ,欢迎大家分享。《罗密欧与朱丽叶https://www.ruiwen.com/jiaoan/7191815.html
3.武汉音乐学院201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大纲“和声”是为招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和声、曲式及音乐分析方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科目。 二、考试要求 该课程考试内容包括传统和声学和近现代和声学,考试题型包括四部和声写作与音乐作品和声分析,以考查考生的和声写作能力及对实际音乐作品中的和声思维、手法、风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和...https://zsks.whcm.edu.cn/info/1106/4166.htm
4.2019年艺术鉴赏水平摸底考试▲ 弗朗切斯科·海耶茲 《朱丽叶为罗密欧献上的最后一吻》 画中展现的情景出自《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三幕第五场。由于以此为题的雕刻版画、袖珍画、彩釉和贝雕层出不穷,这番场景成为19世纪绘画作品的灵感源泉之一。 同时期的评论家在这幅画的诸多亮点之外还注意到了精致细腻、颇为还原的背景,并充分地领会到了意大利...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055626
5.心灵的指南针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爱情主题的精髓心灵的指南针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爱情主题的精髓 在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更是生命本身的一种追求和理解。这个故事以其悲剧性质而著称,但正是这种悲剧性,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深刻。 "Love is a smoke made with the fume of sighs,"[1] 这句经典语录表达了爱情是一...https://www.kkrtsnf.cn/li-zhi-gu-shi/654314.html
6.《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3、教师归纳:刘兰芝与焦仲卿、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今天我们再来研读一篇爱情悲剧——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交待鉴赏重点,明确学习任务 前几天我们观看了由剧作改编的电影,大家都为男女主人公的双双殉情感到惋惜,我们课本中节选的就是这一部分。课文较长,我们重点赏析前半部分,即从帕...https://www.unjs.com/jiaoan/yuwen/gaozhong3/20080121110749_54267.html
7.《长亭送别》教学设计1、以诵读为基础,以文学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2、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应在疏理剧情的基础上,重点赏读曲词,通过诵读、比较,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进行文学鉴赏的训练 3、重视诵读,背诵开头一曲与结尾两曲 教学过程: ...https://www.oh100.com/baogao/jiaoxuesheji/167570.html
8.《致橡树》爱情也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极尽才情歌颂她的美好,表达自己的爱情观。从“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中我们感受到了相依相存的爱情,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中我们读到了浪漫凄美的爱情,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位新时代女性当代朦胧派女诗人舒婷的爱情宣言《致橡树》。https://m.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080802121145_130682.html
9.《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今天我们再来研读一篇爱情悲剧――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交待鉴赏重点,明确学习任务 前几天我们观看了由剧作改编的电影,大家都为男女主人公的双双殉情感到惋惜,我们课本中节选的就是这一部分。课文较长,我们重点赏析前半部分,即从帕里斯上场到朱丽叶死去。要求大家在品味作品语言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思想...https://www.hrrsj.com/jiaoxuesheji/jiaoan/694423.html
10.《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0篇(全文)3、教师归纳:刘兰芝与焦仲卿、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今天我们再来研读一篇爱情悲剧——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交待鉴赏重点,明确学习任务 前几天我们观看了由剧作改编的电影,大家都为男女主人公的双双殉情感到惋惜,我们课本中节选的就是这一部分。课文较长,我们重点赏析前半部分,即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b8jr51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