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榜样课”,感悟“知重负重”的担当。当好群众的领路人,赢得群众好口碑。王传喜作为代村支部书记放弃建筑公司经理的高薪工作,主动承担起代村“第一责任人”的重任,用自己的存款填补负债,主动走访调研,梳理问题所在,重新分配土地,健全组织建设,发展集体经济,谋求发展模式,带动了“左邻右舍”共同致富。2012年至今,代村通过产业扶贫等形式,帮助周边200多个村的1万多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带动2.6万农民实现增收。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践行宗旨,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读好“无字书”、进好“百家门”、行好“万里路”,把群众的问题需求作为目标导向,多在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上想法子、找路子、出点子。
上好“榜样课”,感悟“攻坚克难”的干劲。把论文写下农民饭碗里,把初心镌刻在祖国大地上。林占熺教授在面对种植菌种带来的经费不足、设备落后,种植方法与生态保护相冲突的等问题中一步一个脚印的探索、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用智慧、汗水、心血发明了菌草技术,带领技术团队走进田间大地推广菌草技术,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如今,菌草技术已经在106个国家得到推广,在16个国家建立菌草技术示范中心。广大党员、干部要耐得住寂寞,敢啃“硬骨头”、敢坐“冷板凳”,拿出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出成果不回头的拼搏干劲,投入真情、投入汗水、投入智慧,敢“想”、敢“干”、敢“专”努力在基层大舞台发挥知识才干,用成果造福人民。
上好“榜样课”,感悟“坚守初心”的奉献。二十余年扎根深山,一根扁担挑起梦想。从师范学校毕业后的张玉滚,怀揣者一颗“教书育人”的初心在黑虎庙小学扎根二十一年。面对交通不便,为孩子们购买书本、教具骑坏了3年摩托车。“流水的教师,铁打的张玉滚”,面对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当起“万金油”老师,数学、体育、音乐、美术……样样精通。面对吃饭难、行路难等问题,主动牵头建食堂,义务接送孩子,资助困难儿童。张玉滚是孩子们的老师更是孩子们的父母,他永远是十八弯山路上的一轮明月,照亮孩子们前进的路。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做到身入基层更心入基层,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融入到血液,甘用自己的“苦”换群众的“甜”,力争在新征程上创造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