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在干部眼中,他是“领头雁”,抓基层打基础,强班子带队伍;在村民眼中,他是“智多星”,找路子促增收,解难事办实事。他就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新疆有限公司、新疆大学、叶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叶城县依力克其乡依力克其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李江。驻村以来,李江统筹带领驻村各支力量,聚焦聚力总目标,想法子、找路子、出方子,苦干加实干,让村民的生活在感党恩过程中更加美好。
夯实根基“想法子”
驻村伊始,李江便把建强基层党组织摆在重要位置。针对村“两委”班子合力不强,村干部能力不足等现状,李江与村“两委”研究,根据村干部特点,量化职责、细化分工,明确到人。落实工作队员与村干部“一帮一”帮带机制,一起学习、一起走访、一起劳动,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村干部强思想、提能力、转作风。
“与李书记结对子后,李书记帮我理工作思路,教工作方法,教普通话,带着我们一起学习自治区下发的村党支部工作规范,这些对我的帮助很大,我也有信心干好工作。”村党支部书记艾斯海尔·吐鲁甫说。
李江注重党员发展工作,指导村党支部注重从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今年有40人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5名,发展党员4名。
促农增收“找路子”
“依力克其村是自治区深度贫困村。如何早日让贫困户脱贫增收,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项重要任务。”李江在与村“两委”召开的联席会议上经常这样说。
李江带领工作队队员、村干部从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入手,利用周一升国旗、农民夜校和入户走访等时机,向贫困户宣讲党的惠民政策,组织致富能手开展“讲故事、传经验”活动,举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烹调、泥瓦、电工维修、畜牧养殖等技能培训班,鼓励村民学国家通用语言、学技术、进工厂,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感谢李书记和工作队的帮助!通过农牧民夜校我学会了泥瓦工技术,组建了建筑队,今年村里的安居富民房也有我们盖的。”村民巴拉提·艾合麦提说。
为帮助更多村民拓宽增收致富路子,李江带领工作队员、村干部一方面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一方面挖掘内在潜力。争取派出单位资金支持,成立了核桃加工、农机修理、废旧塑料回收等3个合作社,建成了保鲜库和电子商务基地,帮助75户村民实现了稳定就业。指导帮助87户村民利用闲置土地发展庭院经济,搞养殖、种果树、搭拱棚,邀请技术员提供技术服务。依托“赴北疆务工”和“万企帮千村”计划,积极对接周边县市企业和园区用工单位到村举办招聘会,帮助80名贫困户实现外出务工和就地就业。
“我家有5口人,以前依靠家里的7亩田地过日子,生活的比较困难。李书记鼓励我丈夫报名参加了村里的招聘会,到县上宏盛建材厂上班,每月有3000元的工资。我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把院子隔成了小果园、小菜园、小禽舍,现在家里人不光吃着高兴、看着也漂亮,庭院里的蔬菜和养的鸡还卖了不少钱呢!”村民哈丽其·艾麦提亚热说。
为民解忧“出方子”
“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小事连民心,小事连大局。”李江经常对工作队员、村干部这样说。
去年8月,贫困户阿瓦尼沙·托合提尼牙孜在医院分娩产下的一对双胞胎急需救治。眼看着1万余元治疗费用已经用完,无力再支付费用,阿瓦尼沙只好向李江求助。李江了解情况后,与村“两委”班子研究,号召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党员积极为阿瓦尼沙筹款。当村党支部书记把大家筹集到的1.3万元现金交到阿瓦尼沙手上时,阿瓦尼沙哽咽着说:“感谢李书记和工作队!感谢村干部们!感谢乡亲们!这份恩情我会记一辈子,我会好好教育我的两个孩子,让他们长大以后好好回报社会。”
众人拾柴火焰高。李江还把工作队员、村干部和村里的年轻人集中起来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帮助有困难的家庭发展庭院经济、抢收抢种、掰收玉米……“去年,丈夫从树上摔下来后就瘫痪在床,我一个人带3个孩子,还有7亩核桃地要种,一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李书记带着志愿服务队经常上门帮忙翻地播种、修葺棚圈、收割麦子、销售核桃,今年我家院子里的蔬菜都是他们帮助种的!感谢李书记和志愿服务队!”村民阿米娜木·吾拉木说。
“让依力克其村全体村民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过程中生活的更美好,我们一直在路上也一直在努力。”李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