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塑造方法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物形象塑造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表演艺术;角色塑造;体现

一、分析剧本和角色

戏剧演员是在剧作家所创作出来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舞台形象,因此演员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自然离不开文学剧本中所描绘出来的人物形象。

演员进行塑造表演的根本依据是剧本及剧本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演员虽然可以根据自己丰富的生活素材来进行表演,但这种人物塑造只能是在剧作家所创造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其次,演员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可能会由于导演与演员的再创造而更加丰富,甚至有所改变,但最终仍然应该与剧本所创作出来的文学形象相符。

演员只有在认真地对剧本与角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剧本的角色获得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演员在对角色的塑造过程中,分析剧本才是对角色塑造的开始。

二、演员与角色

演员表演的魅力首先来自“对角色的热爱”。热爱角色并非仅凭个人的好恶,而是从对角色的透彻认识之中产生的艺术创造激情。演员应尽可能深入理解剧本中所反映的生活,感受剧本所描写的戏剧情境和人物周围的气氛,调动自己全部生活积累,用自己的体会去接近角色心灵,设身处地地想象角色的深层精神生活,捕捉与自己所见所闻所亲历的生活现象吻合的亮点,在自己的心灵中生长出角色的形象萌芽,这是表演创造的起点。三、角色的分析

角色的分析是角色创造的基础。演员对于角色的分析从初读剧本时就应该开始了。初读剧本时,角色的印象对演员往往是最为真切、最为鲜明生动的,同时还会引起演员对生活的许多真切的感受及联想,这些感受及联想会成为演员以后进行人物形象创造时的非常重要的契机和宝贵财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非常确切地阐述了演员和角色的“初次”见面对演员创作的影响和作用:“演员和角色认识的时刻可以比做未来恋人或夫妻的初次见面。这样的时刻是难以忘怀的。我认为最初的印象几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此,演员要在不断地对剧本进行反反复复地分析和结合自己的体验的基础上,找到并且能够把自己所确定的角色的最高任务时时刻刻记在心里,并且使它深入到自己的思想情感中去,让它能够激发起自己的创作冲动,时时刻刻向自己指示出角色的内心生活和自己的创作目标。

《雷雨》一剧中,出场的各个人物之间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微妙关系。周朴园与鲁侍萍,周朴园与蘩漪,蘩漪与周萍,周萍与四凤,四凤与周冲等等。演员在分析角色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时,一定要具体,细致。此外演员还应该展开想象,丰富与发展剧本中所提供的事实,具体地感觉到角色之间的心理态度和发展变化,使角色之间的关系对于演员来说,不仅仅停留在理性的认识上,而且要真正地感觉到。

四、角色的体验与体现

演员在进行角色的创造时,应该在自己的心中先产生角色的人物形象,焦菊隐先生把这种在创造舞台人物形象时首先在心中产生出来的形象称之为“心象”。所谓“心象”,就是演员在对剧本和角色的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对生活素材的筛选,通过想象的加工而在心中呈现出来的角色形象的蓝图。在表演中,“心象”建立的过程可以说就是演员对于角色的形象构思的过程。因此,角色构思的主要任务就是演员要在自己的心中建立角色的“心象”。演员在构思时所要建立的角色“心象”,应该是在演员的心里出现一个活生生的人―――包括可以感知的角色的心灵和演员的内心视觉与内心知觉可以感知的角色的心灵,演员的内心视觉与内心听觉可以感知的角色的外部特征。

演员在塑造人物过程中,应该对人物不断地有一个深入的感觉与把握。在导演的指导下不断调整与修正自己的表演,理清角色的行动线、思想线和情感线,把握住角色的最高任务和贯穿行动,调整每场戏的速度和节奏。这样,演员就基本上把“心象”转化为“形象”了。

在排演《净化论》这一音乐剧,在最初阶段首先仔细的阅读剧本,并且搜集了关于表演学校的一些新闻和趣事,并去了解那里的老师和同学们的思想觉悟、生活习惯等等。因为在角色分析阶段,对于角色的内心生活的理解与探寻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而在角色的构思阶段,则不能忽视角色外部的东西。在对安吉拉(形体课老师)这一角色最初的塑造阶段,除了做到上面谈到的一些案头工作以外,在自己心中也要建立角色的“心象”。在整个排演过程中,通过最初阶段对剧本的了解,了解了安吉拉这一角色的性格特征,所以在排练过程中不论在声音、形体、表情、动作的节奏和频率等等都在不断地调整与精心设计,因为,我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发现演员在塑造一个角色时不仅要做到仔细的分析剧本与角色,还应该在体现角色的过程中做到用语言、形体、眼神等等塑造角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塑造出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舞台人物形象。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戏剧表演集舞台表演艺术、戏曲艺术、歌舞艺术于一体。一个好的戏剧演员,只有具备丰富的生活体验、精深的表演技巧、全方位的舞台修养,才能塑造出真实、形象丰满、具有极高艺术感染力的舞台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杨瑟瑟.浅议话剧舞台表演中真实感的塑造[J].青春岁月,2012,(04).

[2]卢毅.浅析表演教学中的基础训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

[3]林艳.回归表演原生态的仪式―――关于大学校园戏剧表演状态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11).

戏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演员为主体,运用语言、歌唱、形体动作等塑造出具有独特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并在这些人物的相互关系上表达主题思想。那么,演员在创造角色时,除根据剧本不去挖掘人物的精神世界外,还要探索能反映人物精神世界的外貌特征,这就是化妆造型的工作。从这一点看,表演与化妆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是一种互相依存而又互相激发的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仪态风度、衣着打扮等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这个人的外部形象特征,这种特征反映了他的种族、职业、阶层、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及当时的风尚,这些都将成为我们塑造人物形象时的重要参考。

舞台化妆是在戏剧演出的特定条件中,以剧本为依据运用化妆手段在演员的基本外在条件上,塑造符合剧情要求的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之所以称为舞台化妆,是因为它具有如下特点:它的展现场所主要是舞台,而且是在由布景、灯光等创造的符合剧情的典型环境的舞台上展现。其次是观众在一定距离外直接观看,由此舞台化妆就有别于电影和电视的化妆方法,电影是通过摄影机摄制成影片后,用放映机投射在银幕上与观众见面的,人物形象被放大许多倍,所以,电影化妆就必须适应人物在远、中、近景及特定时的要求,尽量做到细致而具有真实感,任何夸张的描绘都会损害人物形象。电视是通过屏幕把人物形象展现给观众,所不同的是电视屏幕远比电影银幕要小,也不如电影准确细致,色层少、照度反差大,对某几种色彩过敏等,因此要求电视化妆要线条细致,色彩对比要弱,照度差别不要过大,尤其不能使用红、蓝、浅绿等颜色。总之,电影和电视的化妆要求真实,不能过分夸张。而舞台化妆则要求色彩比较鲜明和一定成度的夸张,因此就有可能运用绘画、雕塑等造型原理较大幅度地改变演员的外形去塑造剧中要求的人物形象。

舞台化妆包括话剧、歌剧、舞剧、曲艺、杂技和戏曲等。在这些舞台演出中,戏曲是历史最悠久,有着浓厚民族特点的戏剧艺术。为了适应表演的程式化需要逐渐形成了按行当来反映人物性格的外貌特征,主要有生、旦、净、丑数行。每个行当也按各自的特点规定了程式化的妆面,特别是净角的脸谱更是变化无穷,多种多样,而且极度夸张。这种独特的塑造人物的手法随剧目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形成了一种鲜明的传统技法。后来的新编历史剧也沿用了这种传统,但这种手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只适用于表现传统剧目和历史剧,并不适合反映现代生活的戏曲人物形象。在民国初年兴起的文明戏和时装戏,在反映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方面作出了新的尝试,希望冲破戏曲那种程式化脸谱,但仍然按照演员的定型分小生、花旦、老生、老旦等的脸谱化妆。直到新话剧的出现才确定以自然真实的原则塑造戏剧人物形象的化妆方法,从此话剧的化妆方法与传统戏曲脸谱化的化妆方法截然分开了。无论话剧还是戏曲,由于表现现实生活的剧目增多,化妆造型也逐渐以真实自然的话剧方式趋于一致,从而舍弃了那种色彩斑斓、手法夸张的脸谱,追求可以真实再现角色性格的方法。

当演员进入固定剧场演出,舞台把观众和演员分开,再加上照明条件一再改善,使人物的局部形象变得模糊,这就迫使演员选择更精巧的方法使舞台形象清晰可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舞台形式伸延到观众席中,观众围着演员,适用于框式舞台的化妆被认为过分夸张了。因此更加逼真的人物形象就变得突出,甚至有人提出不用化妆了,特别是电影和电视高度发展以后,要不要化妆的矛盾就日渐突出。但只要演员在不同剧目中扮演角色,只要老演小、小演老的情况还在,外国剧目和历史剧目存在,那么,运用化妆手段去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依然是重要的,只不过对技术的要求更高了,这也是历史向化妆师们提出的要求。化妆除了揭示人物的时代,生理和性格特征外,还是两项任务,一是将面部的局部形象适当放大,使观众看得更清楚,帮助交流;二是运用化妆手段弥补演员先天条件的缺陷,使之更符合剧中人物的要求。化妆用品的不断改进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

【关键词】《史纪》;人物形象塑造;“互见法”

《史纪》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给人们展现了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它是一曲英雄的颂歌,更是一部英雄的传奇,《史纪》之所以流传千年而不衰,除却其史学价值之外,其浓郁的文学色彩更是带给读者心灵的慰藉,《史记》的文学价值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刻画人物的方法、叙事描写的艺术、悲剧气氛的渲染,抑或是抒彩、散文风格的体现,简洁、精练的语言技巧等方面,都为历代作家所推崇,沾溉后人,绝非一世。本文试从《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上谈谈粗浅的看法。

我认为,《史纪》人物形象塑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对比烘托手法,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所谓对比,一是双方人物的对比;二是一个人物的前后对比。如“鸿门宴”一节写了四组人物:主帅项羽与刘邦;谋士范增与张良;部将项庄与樊哙;内奸项伯与曹无伤等。作者善于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比、映衬来揭示他们各自不同的思想认识和感情。作者既通过惊险紧张的场面以表现人物性格,也通过平静细小的情节来展示人物形象。因此,所有出场的人物都写得栩栩如生,鲜明具体,个性突出。项羽的骄矜直率,刘邦的机智权变,范增的远见偏激,张良的多谋恭谨,以及樊哙的粗犷刚勇等等,都视之可见,跃然纸上。至于一个人物的前后对比,在鸿门宴中也明显可见。项羽开始听说刘邦“欲王关中”便“大怒”,最后刘邦逃走了,却一言不发;亚父范增开始劝说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最后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等都是鲜明的对比。

二、运用虚实相生的语言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三、采用“互见法”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再如汉高祖刘邦,作为一代英主,他聪明机智,善听臣言,善于用将,有一统天下的辉煌业绩;但作为一个人,刘邦也有不少的缺点,他的流氓无赖,他的将兵无能,他的自私残忍就在《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张丞相列传》中附带几笔。再如在《田单列传》中的田单,在燕国灭齐如同摧枯拉朽的特殊情况下,被推上了保卫墨城的位置,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勇敢地同燕人展开了较量,一步步收复齐国的失地。但聊城之战却打得异常糟糕,损兵折将、久攻不下。如果把聊城之战也写入《田单列传》中就会给人“智者不智,勇者不勇”的印象,损伤田单的形象。而聊城之战又不能不写,故而司马迁九把聊城之战写入鲁仲连的传记中。

司马迁通过“互见法”,既留给我们真实的历史,又让我们看到了生动,鲜明而又完整的人物形象。

总而言之,《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传记文学名著,运用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系列丰富饱满、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为后代作家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东西。司马迁继承了他父亲司马谈对待古代文化的态度,博采众家,去其之短,取其之长,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其高超的创作技巧而名垂青史。

【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世纪新论[M].求实出版社,1981.

[2]司马迁.田单列传[A].韩兆琦,译注.史记[M].中华书局,2008.

[3]司马迁.刺客列传[A].韩兆琦,译注.史记[M].中华书局,2008.

[4]司马迁.太史公自序[A].韩兆琦,译注.史记[M].中华书局,2008.

关键词:《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物刻画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小说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章回体小说进入了成熟的大发展时期,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们突出的艺术成就,表现在通过矛盾冲突、细节描写、对比、烘托等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出许多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笔者通过对小说中具体形象与情节的分析,发现在人物形象刻画的方法上,《水浒传》继承了《三国演义》的一些精妙刻画技巧,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创新手法,从而在人物刻画技巧上更丰富,更新颖,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也更饱满,更生动。

一、《水浒传》继承了《三国演义》艺术手法的表现

(一)《三国演义》与《水浒传》都注重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二)《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注重通过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

[关键词]影视化装造型;创作规律;作用

影视化装造型是一种视觉艺术,剧中人物造型设计的完美度,直接影响着演员演绎角色的心情,关系到剧情的完美与否,同时也影响着观众观看时的情绪。经过精心设计的人物造型完美地呈现出时代的特点、地域的特色,就会对演员起到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其创作激情,通过演员精湛的演绎与环境色彩的有力烘托,才能达到强烈的艺术共鸣。影视化装造型是影视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剧中人物形象性格化特征的重要因素,对影视片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一、影视化装造型特点

影视化装造型是根据剧本的主题思想、风格样式与时代背景,按照剧本提示的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年龄、经历、身份等,将其最本质最性格化的特征显示在演员的外形上,以诱发演员的心理神态的变化,使人物的艺术形象真实而生活化。化装造型就是将演员形象和角色形象有机地融为一体的一种造型艺术。

影视题材不同,化装造型特点也会不同。影视化装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历史剧的影视化装。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又分为写实的正剧和写意的戏说两类。正剧如《雍正王朝》《汉武大帝》《大明王朝》等,所表现的情节一般是历史的某个年代或某个朝代中所发生的事件,在化装造型方面,要以历史为依据,人物的服饰和发型都要符合历史年代特点,化装也要真实,不能过于夸张。戏说题材的如《神雕侠侣》《仙剑奇侠传》等。剧中人物都是虚构的,很难通过人物造型判断其年代,因此是写意的,化装造型时可以大胆想象,同时融入演绎现代审美观。

第二类是现代影视剧的化装,现代体裁的影视化装造型应从镜头中反映真实自然的妆面效果。如《幸福来敲门》《非诚勿扰》等。在化装造型时,选择与剧情和人物心理相适宜的色彩,利用色彩的情感作用与化装线条的变化来反映人物的个性特点,化装要细腻真实。如果剧情需要,皱纹的描画与假发的使用应接近生活,符合真实效果,从荧屏或银幕中放映时人物妆型不能有明显粘贴痕迹,否则人物形象会失去真实可信的特点。

第三类是特殊影视剧的化装,包括魔幻片、战争片。随着影视创作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思维模式的变化,大量充满神奇想象力的影视剧作应运而生。如《童梦奇缘》《西游记》《纳尼亚传奇》等。在这些影视剧中,伤疤及人物新奇怪异的形象在造型时,会根据需要改变人物的面部结构,使其夸张,充满神奇效果,其中以粘贴方法使用最多。同时,电脑特技配合化装师的技术,塑造富有想象力且符合剧情的不同形象,要求装色协调,配色合理,效果细腻。

二、影视化装造型的创作规律

任何一件文艺作品的诞生都经历过一个复杂的构思过程,化装造型也不例外,都要依据影视片的主题内容、风格式样、剧本提供的文学形象及时空的跨度、外在与内在的诸多因素,加之演员自身的外貌特征统一构思。运用化装技艺和专用物质材料,在演员的面部进行形象的塑造,力求鲜明地表现出角色的性格、身份、年龄民族和职业等特点。下面谈一下化装造型的创作规律:

(一)分析剧本,领会导演意图

剧本是化装造型的基础和依据,形象、感性、深刻地分析剧本与角色是化装造型师塑造形象的第一步。在实际操作中造型师应该从剧本中分析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全剧的风格、时代背景、生活环境,整理出每个人物年龄、性格、身份、爱好以及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等,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素。同时还要及早和导演沟通,了解导演对于全剧的总体造型设想和意图,然后根据演员的个人气质条件进行剧中人物造型的设计创作。

(二)对于人物形象造型的总体构想

在塑造人物形象前,造型师要在自己的心中规划好人物形象设计的蓝图,要让人物形象先在自己的心中活起来。

对于单独的人物造型有了设想以后,还要全盘考虑整部剧的总体构想,使每个人物形象既有个性,在整部剧里又很和谐。然后做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和造型设计图,交由导演审核以及摄制组各部门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以便拍摄时各部门能协力配合。

(三)对人物形象造型的体现过程

设计方案得到认可之后,如何实现对造型的制作需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准备阶段。包括造型用的各种工具、材料。材料的准备情况直接关系到造型制作的顺利完成,材料的收集不光是材质的选择,还要评估材料应用后的效果,所以这一阶段是费力又费神的时期。特别是一些古装戏要用到的化装头套、毛发、配饰及布料的选择,战争场面戏,会运用到的各种塑型零件等一定要认真细致不怕麻烦。例如,荣获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以及“英国皇家影艺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的视觉大师叶锦添在影片《卧虎藏龙》里光是打造玉娇龙的造型就分成六段:王府里、夜盗时、大漠中、闺房内、扮男装和竹海打斗,每个阶段的造型都有不同的装饰衬托出“她在不同环境呈现出的个性……各种不同人物与她的对应关系,不断拆散又重组她这个角色,慢慢营造出她的形象,构建出许多吸引人的地方……”(――叶锦添《神思陌路》――卧虎藏龙国际观)

第二步对演员试装。这一过程需要演员的大力配合。试装有时可能需要反复的修改、探索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这一过程要用相机记录下每次试装的效果,直到试装满意用摄像机拍下来,查看上镜效果,最后拍定装照作为实拍时的依据。

在试装期间造型会不断地被完善,达到新的艺术高度,造型师会在角色间的相互行动中找到创作的快乐,灵感在碰撞中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例如《卧虎藏龙》中俞秀莲的造型,光是发型头饰就修改了五次之多,最终在力求单纯的本质下,将现代与古典融为一体。所以试装的过程要认真细致,精益求精,造型做得精确,戏才会感人。

第三步是创作过程中。要虚心听取导演以及演员等主创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能心存侥幸,一点点的问题就会给整个作品的艺术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遗憾。

(四)人物形象造型的最终呈现

化装造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演员为载体将人物形象呈现出来,所以从最初的设想到拍摄现场,都要把演员放在第一位,从演员自身条件出发,按照人物造型要求着力于演员与角色的完美融合。这一点,叶锦添的很多作品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如《大明宫词》《橘子红了》《卧虎藏龙》《风声》等,堪称经典完美。但是新版《红楼梦》的播出却引来了众多非议,笔者认为其中主要演员的气质与角色要求有差距是其中重要的一点,服饰造型虽精美却是貌合神离。

在影视拍摄期间,化装造型师要根据剧情随时调整人物造型,使人物形象保持连贯性。同时影视是综合性的艺术,还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

三、影视化装造型的作用

为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化装造型作为形象构成的一个重要元素,是影视的一种语言,它的内涵是丰富的,含义是深刻的,有着一般文字语言所不可比拟的作用。

首先,化装师是摄制组成员之一,是导演不可缺少的助手。由于影视剧的复杂性,化装造型工作非常重要,导演在拍摄现场受到具体条件的启发,往往临时想出或改变原来处理意图而即兴创作,或临时加演员或加特殊造型,这时化装师就要在现场及时塑造出导演理想的人物形象,根据塑造出的理想造型,导演就会给演员很多的发挥空间,让作品更丰富更完整。

其次,化装造型具有帮助演员找准角色定位的作用。影视是综合性的艺术,艺术表演历来讲究神形兼备,古人说:“神出于形,形不开则神不理,不得其神,则色动者神理。”二者必须和谐统一起来,从外到内,从形似到神似,一直通向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演员对人物创作主要是通过“分析剧本与角色――演员对于角色的总体构想和内心体验――演员对剧本角色的体现过程――角色的最终呈现”这四个步骤来完成。而这一创作过程中化装造型可以帮助演员找准角色定位,加强角色意识,探索和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人物的化装造型和演员的表演艺术只有做到和谐融合,才能达到形神兼备。

第三,化装造型可以改变和矫正演员面部形象。一个剧目当中有时形象是很多的,根据剧情需要会丑化或美化演员的形象,例如化装大师王希钟为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大量的妖魔鬼怪的形象成为化装造型的经典,为观众充分理解剧情提供直观的视觉形象依据。《武则天》中毛戈平为刘晓庆塑造的武则天形象,年龄跨度从年轻到年老,这样一个过程要对演员的形象做不断改变。成功的化装造型在很大程度帮助演员找到了剧中角色的感觉,启发了演员的想象力,增强演员的自信心,使演员表演时能更好把握表演分寸,成就了电视剧的成功,这也是化装造型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第四,化装造型还是缩短演员与观众距离的最佳工具。影视剧的“终端”是观众,怎样把演员和剧中人物和观众贴近融合到一起,是人物形象塑造的主要目标。作为一个化装师在追求人物形象的时候把造型体现在演员的面部和身体上,通过他的表演,观众就能够直接同剧中的人物形象“同呼吸,共命运”。这样通过化装造型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感染了观众,使观众认可了剧中的形象,化装造型师也就成功了。例如《卧虎藏龙》的成功不仅为中国功夫在好莱坞打出了一片天地,也让世人记住了造型师叶锦添。

总之,影视是综合性的艺术,影视化装造型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使他们具备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魅力,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创作过程。影视化装造型是影视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在集体的艺术创作之中才能体现它的创作氛围和艺术底蕴。

[参考文献]

[1]叶锦添.神思陌路――叶锦添的创意美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2]张晶晶.论影视人物造型设计[J].艺海,2008(04).

[3]刘春.影视人物化妆造型有感[J].声屏世界,2000(10).

一.分析正面描写,抓住人物形象特点

如学习《边城》一文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找出正面描写翠翠和爷爷这两个人物的语句,并说说这些语句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如①“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这是外貌描写,表现了翠翠的美丽纯真。②“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这一神态描写,表现了翠翠的善良天真。③“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实则歌声的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寂静一些了。”这是行动与语言描写,表现了爷爷的憨厚慈祥,翠翠的活泼可爱,并体现出浓浓亲情。④“且独自低低的学小羊叫着……翠翠也不容易忘记。”这些行动与心理描写体现出翠翠的纯朴天真,对世界充满好奇等。

二.分析侧面描写,把握作者写作意图

三.剖析人物内心,提高鉴赏能力

在一部小说中,对人物的塑造体现在多方面,既有表面刻画,也有内心描绘。所以,在鉴赏人物时,我们需要剖析人物内心,这既可由性格着手,还可由人物心理活动切入,亦或由环境着手。由于这一剖析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逐步引导,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如《边城》一文中,教师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来体会翠翠的内心,深化文本理解。提问:①在课文中反映翠翠情绪变化的词句有哪些?②为什么翠翠感到“薄薄的凄凉”?③“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翠翠为什么会有这种胡思乱想?④“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翠翠突然哭起来了?⑤“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可是却无从把那东西挪开。”翠翠为何感到沉重?这样,通过逐步剖析人物内心,既可深入理解人物特点,也可深刻理解文本内涵,更可提高文本解读能力与人物鉴赏能力。

【关键词】人物;环境;情节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一、品析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二、赏析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活动的。这里说的环境,既是指自然环境,更多的是指社会环境。前者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托人物的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后者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结合具体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人物形象的重要一环。

环境是为人物而设置的,小说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环境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总要打上时代的烙印,留下环境的痕迹。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出性格。

三、把握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就要通览故事情节,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进行多层面的分析,注意人物形象、思想个性的多重性,把握人物在每个情节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性格。

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文体分类中,小说属于记叙文的一种,记叙文的教学方法对小说也是有用的。但小说与记叙文是有区别的:小说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完整的故事情节反映生活,表达主题;而记叙文只是描写生活片断,记事写人不像小说那样完整、集中。如果把小说当作记叙文来教,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不能正确、深刻地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小说也起不到它应起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据范文,指导学生了解小说特点,理解小说要素,理清小说的一般规律,并抓住小说阅读的关键――通过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从而提高学生小说阅读水平,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

情节中有许多细节。有了细节,人物形象才会具体、鲜明、生动,有血有肉,抓住典型细节着重分析,会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完整。如《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请小孩吃茴香豆的细节描写非常精彩。孩子们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却望着碟子,孔乙己也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子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伸”和“罩”用得多么准确、形象、传神,再加上“多乎哉?不多也”这一古文句式的语言,孔乙己善良而又迂腐的性格特征就活脱脱地展示出来了。

四、探读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我们通过对作品某些细节描写的分析就可以比较容易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点。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典型化的动作描写、独特化的神态描写、隐喻化的环境描写等等分析人物形象。

五、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

主题是小说作家在描写、叙述人物性格、人物命运时显示出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要在阅读中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和社会意义,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尾,写到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个典型人物,只要专制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便不可能死绝。《阿Q正传》那叫读者笑中有泪的精神胜利法,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倾向。

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首先要高度概括故事情节(什么人什么事)。其次揣摩作者的态度:表现了什么,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赞扬什么还是批判什么,最好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如《祝福》)。

一、初读文本,理清情节,初步感知主要人物的形象

任何文学类作品,感知文本是最基本的一环。像小说这类故事性较强的作品更不能例外。要解读小说的人物形象,首先要让学生初读文本,理清主要情节。在初读文本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理清小说的开端、发展、和结局。这需要学生基本能复述小说整个故事的情节。因为小说的人物形象是随着故事情节而变化发展的,理清情节,就等于初步感知了人物形象。

2、注意情节中重大或特殊场面描写。人物形象的特点就是在一个个场面冲突中展现出来的。因而,抓住这些场面去分析人物,就可以直观地感知人物形象。

二、细读小说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任何人物形象的产生,都离不开对人物个性的描写,即言行举止要符合该人物的性格特征。因而,分析人物的形象就必须细读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透过这些描写,我们就可以更全面地解读人物。

语言描写。林黛玉初进贾府去拜见贾母时,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问姊妹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只不过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后来贾宝玉问林黛玉可曾读书时,林黛玉回答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细读黛玉前后不一的回答,再联系到她寄人篱下的处境,我们就明白了她“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个性。

动作描写。葛朗台在弥留之时,教士把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放在他面前时。似乎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而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把十字架抓在手里。在分析葛朗台形象时,细读“抓”这个动作,我们就可以感悟出葛朗台见钱眼开,要钱不要命的贪婪形象。

外貌描写。《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作者可谓是浓墨重彩。“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褙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里对王熙凤的服饰描写“集珠宝于一身的打扮”显示她的华贵与得势,也暗示了她的贪婪俗气。容貌细致入微的描写“三角眼、吊梢眉、含春威不露”也显示出她的心机和狡黠。

心理描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有这样一段:“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地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细读这段心理描写,可以看出鲁提辖对这个不曾料到的人命案的认真思考。他想,一但遭遇官司,就没人送饭,还不如早点撒开。面对意外,他随机应变,遇险不惊,充分体现了他有勇有谋,胆大心细的性格。

三、悟读小说的人物与社会背景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一定的时代特征产生的人物形象有所差异。小说的中心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因而分析人物总是跟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在理解小说人物形象时。联系背景知识,多体悟小说人物形象的深层含义,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小说,读懂小说。

例如,鲁迅先生《药》的背景是后,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所以整个社会下层人民都处于愚昧的状态中。这样的社会,下层人民无法和革命者形成共鸣。在悟读本文中的隐性人物夏瑜时,联系这个背景,我们看到夏瑜的悲剧就不仅是当时革命者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剧。这一形象的塑造也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社会内含。

关键词:美感获取歌唱声乐

歌唱这门艺术,不但具有数学、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属性,而且还具有能够最深刻、细腻、准确、直接传达人的思想情感的功能。从另一个侧面看,它又把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美、思想情感中的美、演唱作品中的美等诸美加以集中、整合、提炼和升华,并将之凝聚于作品人物形象之中,最后通过歌唱者创造性的歌唱表演,把人物形象完美地塑造出来,给人带来美的深切感受。

如何使声乐学生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感受到和获取歌唱作品中的美感?这是值得每一名声乐老师探索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校声乐教学和歌唱实践经验,形成了一些获取歌唱中美感的认识,即多听、多接触、多欣赏各种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尤其是歌唱方面的作品,并在欣赏的同时注重思考和把握各自作品的特点,力求发现和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感;再就是要尽量在各种场景中去感受和获取作品中的美感,作为声乐教师更要重视学生的歌唱实践,力争在培养他们的歌唱表演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对作品中美感的感受力。

一、多听、反复听、多角度去听

1、多听

多听,也就是说声乐学生要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尤其是歌唱作品,增近对各种类型音乐作品的接触。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声乐学生若音乐作品听得多了,就会逐渐感悟到作品中所蕴涵的美感,从而获取作品中的美感感受。波兰音乐学家丽莎说过:“人们之所以对新派音乐的价值常常给予否定的评价,是因为人们不熟悉这些新派作曲家所使用的那种约束性。他们仅依靠他们自己所具有的那种表象能力是无法把握住这种音乐的意义的。这种音乐,对于他们的主观感受来说已经‘丧失了意义’”。因此,声乐学生应经常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尤其是歌唱作品,不然,则把自己的听觉视野束缚在一个小范围,很难感悟到中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歌唱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感。

2、多角度聆听

多角度聆听是深入感受音乐作品中美感的重要方法。

1)、在综合把握作品所要传达的内涵后去聆听音乐作品。

从这个角度去聆听音乐作品,声乐学生就会获得作品中主题所蕴涵的整体美感感受,从而也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的本质特征与风格特点及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特征和独特的构思等。

2)、聆听不同表演艺术家所塑造的同一作品人物形象。

从这一角度去聆听,可以使声乐学生探见不同表演艺术家在塑造同一艺术形象时所运用的方法、心路的不同,以及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所塑造人物形象的异同点和共同点。声乐学生在仔细分析其不同特点后并给于一定的取舍,为自己今后在塑造作品人物形象时备存好的塑造方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二、在不同的场景中去感受和获取美感

1、在课堂欣赏中获取美感

课堂欣赏法是音乐美育中最为重要的欣赏方法之一。它的特点是欣赏的目的性和自主选择性强,教师可侧重选择某一方面的音乐作品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美感。从总体上来说,作品的选择范围上可尽量涉及管弦乐、室内乐、交响乐、歌剧、民歌、戏曲音乐、民族器乐曲等方面的作品。在作品的内容上可挑选些艺术价值高、思想健康、富有哲学意义的音乐作品来作为教材。进度上,教师则应根据学生的欣赏能力来制定所欣赏作品的难度与进度,对于较长的作品应采用片断式分析与欣赏的方法,最后才过渡到对整个作品的欣赏。

2、在演唱会中去获取美感

3、在自然环境中去获取歌唱的美感

孕育众生命的自然环境,也孕育了美好的音乐,听众若在其中感受美好音乐将获得一种情景交融、时空合一的美感,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提升自己的性情。“山歌与地域风光交相辉映,侗族情歌与月夜溪流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景因乐更美,乐因景更妙。”,这种身临其景的美感感受甚是深刻,是欣赏者在音乐厅或家中无法获取的美感感受。

4、利用电子设备在家中获取美感

5、在歌唱实践中去获取美感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歌唱实践也同样创造了歌唱中的美。歌唱者通过歌唱实践,把自己所感知的歌唱作品的人物形象化为大众可直接感知的人物形象。这种切身的美感感受相比于从其他途径获取的美感感受来讲,它具有更真切、更富实际意义的优点。因而,声乐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声乐表演活动,并尽可能地给学生多提供一些单独表演的机会,力争在提高他们对舞台的独立控制能力的同时增加他们的切身美感感受机会,最终达到提高他们对歌唱艺术中美感的感受和获取能力。

三、结语

[1]罗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徐希茅,傅利民,邹建林,杨九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小说次要人物推动情节映衬人物反映生活深化主题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为此,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就构成了小说必备的三个要素,而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中心要素。纵观古今中外的优秀小说,大都以集中的笔墨,着力刻画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以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作为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焦点,并随之配置和描写一些必不可少的其他次要人物,从而对社会生活进行广泛的艺术概括。但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往往津津乐道地对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而忽略了次分要人物的重要作用,其实,小说作品中的次要人物在推动情节展、映衬主要人物、反映社会生活、深化小说主题等方面均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品味。

1穿针引线,推动情节发展

“人物是情节的制造者”,大多作品中的次要人物,在“情节”方面起着线索作用,以他们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串起小说内容,使小说更具真实感,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更趋自然,因此,看似轻描淡写的次要人物,其实都是在积蓄力量,厚积而薄发,穿针引线、推波助澜,使小说呈大张大合的态势,从而使读者获得与众不同的审美感受。换句话说,作者利用他们不一定是为了塑造一个艺术典型,而主要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起到叙事手段的作用。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的一位次要人物,正如作者所言:“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可见其地位之低、身份之微。但作者在安排《红楼梦》结构时,却精心找来与贾府地位极大悬殊的这么一个小人物、小村妇,通过“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引出贾府的一系列事件,让她穿什引线,推动情节的发展,揭开这个贵族家庭的面纱,把它外在威严、势派和内部的奢靡、腐朽展现在读者面前。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作为整部《红楼梦》故事的开端,表现出贾府之大,引出了当权者王熙凤,而王熙凤给其救命钱为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报恩埋下了伏笔;为报恩,刘姥姥携着自家产的新鲜蔬菜二进荣国府,引出了贾府内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鼎盛时期贾府的奢华,而二进荣国府意外受到众人喜爱、厚待和馈赠,自然引出其在贾府落败时,知恩图报,三进荣国府探病王熙凤;三进荣国府写出了贾府的萧索凄凉,而凤姐的病中托孤,又为巧姐以后的出路埋下了伏笔。可以说,刘姥姥既是《红楼梦》整个故事的一个引子,又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通过她的活动展现了贾府由兴盛到衰败的变化过程。

中国“小说”代表作之一——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有一个人物形象值得大家注意。顾涌,一个后来被错划成富农的富裕中农,在这部作品中并不是一个主要人物,但小说却别具匠心地从其替亲家富农胡泰转移胶皮轮车这件事写起,烘托了“山雨欲来”的时代气氛,通过其复杂的社会联系牵出了暖水屯这一带各阶层、各阶级对于即将到来的风暴的心理反应:富农的害怕,富裕中农的疑虑,地主的挣扎与抵抗,贫穷的期望。从而围绕确定斗争对象这一中心问题,引出村干部之间、工作组内部、贫农与干部之间、地主与干部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与斗争。可以说,一个顾涌,在小说中份量不大,但却带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把运动中的农村生活、斗争自然真实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2烘云托月,映衬主要人物

红花还需绿叶衬,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犹如红花与绿叶。在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家往往通过对次要人物的描写映衬主要人物,使其形象更加鲜明、更加生动,从而使其在读者的脑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次要人物在作品中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

这正如千古传诵的汉乐府《陌上桑》中人物的描写,全文并未从正面对主要人物罗敷的美貌进行细致描绘,而是通过对旁观者的种种神态和动作的描摹,侧面映衬。“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男性旁观者之所以会有意或无意做出异常甚至失态的举止,原因只有一个,他们为罗敷的美所震惊、所吸引,为此,罗敷的美貌得到了强有力的烘托,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当然,这种映衬作用有正衬,也有反衬,正如清人毛宗岗在评《三国志演义》时写道:“文有正衬,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三国演义》第5回,关羽斩华雄的过程极其简略,只六十三字,倒是浓墨重彩地描写次要人物华雄如何勇猛,详写其先后斩杀鲍忠、祖茂、俞涉、潘凤四大将领,盟军众皆失色,此时,关羽请命出战,轻取华雄首级,回来时“其酒尚温”。小说通过华雄的骁勇善战正衬了关羽的神勇威武;第72回,华陀为关羽刮骨疗毒,“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以众人的反应反衬其的坚毅刚强。正反映衬,使得关羽的形象更加鲜明可感。

THE END
1.我想剪的每一款发型都被你们所喜欢,那是阿雯一如既往的工作动力女...无障碍 关怀版 登录 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推荐 已经到底了 我想剪的每一款发型都被你们所喜欢,那是阿雯一如既往的工作动力女发型师阿雯 发型设计拳击那点事 发布于:江西省 2024.11.21 00:00 分享到 热门视频 已经到底了 https://www.sohu.com/a/828783711_100114195
2.Grace知恩的微博Grace知恩 2022-9-6 20:07 来自iPhone客户端 分享一波护眼爱用打工人和学生党都超合适的好物尤其是经常戴隐形的姐妹!#元气恩の好物# ?收藏 103 706 ?1827 c +关注 Grace知恩 2022-9-1 14:13 来自微博weibo.com @AYAYI 和@AQUAIR水之密语官方微博 神仙联动辣!#水...https://weibo.com/n/Grace%E7%9F%A5%E6%81%A9
3.红楼梦87版人物图集(十)35树倒猢狲散 刘姥姥报恩太感人 老太太时日无多 薛蟠恶有恶报 贾政大势将去 凤姐儿打算把女儿送到舅舅家照料 真的回不去了 贾府被抄 同款造型 老太太殁了,有福的人都走在前头 监狱众生相 宝玉还记得林妹妹的灯 仆人都被卖了 因果有轮回 素颜的秋桐还挺好看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1216/19/49495154_1060506014.shtml
4.「合肥业务员招聘」合肥知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王雪绮/人事经理 立即沟通 合肥知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合肥知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由一批生物医学背景的博士、硕士创办的从事医学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生物实验技术外包与咨询服务的公司。公司科研人员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获数项专利,发表多篇SCI文章。公司现坐落... 公司主页...https://jobs.zhaopin.com/CZ721181740J00035960507.htm
1.《流量大佬要知恩》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全文完结免费无删减年仅二十三岁的秦淮,拥有着183高挑的身材,雕塑般精致的面容,令全世界女性都想亲吻的嘴型,让他出道就引起广泛关注。 商知恩刷着他的图片,一张又一张翻看,造型风格百变,可塑性极强,可甜可A,可文艺男青年,可霸道总裁、、、但是她隐约觉得自己好像在哪里见过这双深如大海的眼睛。 下一章 App内继续阅读 同类推...https://m.xs8.cn/book/17378662304566104
2.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设计(精选十篇)《真实的谎言》中, 反派角色阿兹是由来自巴勒斯坦的演员阿特·马里克扮演, 演员的中东血统和他在电影里阿拉伯恐怖主义组织头目的身份正好相契合, 从外形上看, 角色造型一眼就能让观众感觉到其浓重的“异域风情”:黝黑的肤色, 光溜溜的秃额头, 大波浪卷发盖在脑后, 铜铃般大的眼睛。而他的穿着始终是一身基地组织...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oyu6usv.html
3.冬天的模样作文(精选27篇)小伙伴们来到我家,家里还有西瓜、葡萄、苹果,我们先把西瓜和苹果切出不同形状,拿出一个水果盘,在盘里把水果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玩得不亦乐乎。尽兴之后,我们开始吃水果。那黄皮果没有西瓜的多汁,没有苹果的清脆,也没有葡萄的甜蜜,它酸酸甜甜,籽多肉少,但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和香气,特别解暑气、助消化。https://www.hrrsj.com/zuowen/zuowendaquan/665602.html
4.感恩节知恩于心,感恩于行知恩于心 感恩于行 感恩节文化科普 一年一度的感恩节又将到来。 你知道感恩节是怎么来的吗? 感恩节又有什么习俗吗? 让我们通过今天的文章一起走入感恩节的 历史、文化吧! 感恩节(ThanksgivingDay)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感恩节旨在感谢生命中遇到的一些人和事,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对美国人来说,是一年...https://m.zhijiao.cn/news/detail/164104
5.2023年知恩中学美术班招生简章一、知恩中学美术班简介 为传承大师遗风,打造宁海“书画之乡”的艺术品牌,培养高层次美术人才,根据县政府要求,知恩中学于2006年开始设立美术特长班。十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殷切期望和老师们的辛勤教育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被中国美院等九大美院及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http://www.ninghai.gov.cn/art/2023/5/22/art_1229637713_59108757.html
6.德鲁纳酒店[郑知恩]这个造型好像新娘 一直在等你 宋茜的大嗓门都是在f(x)练的吧 永远站在真理这一边 低马尾也好看 因为思念 所以看见你的照片就会掉眼泪 红灯时期真的我超爱 这场原来戴了很多首饰哇 粉粉的 甜甜的 就像水蜜桃一样 一口气看完【德鲁纳酒店】奇幻韩剧新高度,IU领衔演绎千年鬼店奇缘!讲述不老不死的女主经营接待鬼魂...https://xbeibeix.com/video/BV1eB42167xR
7.短发卷发造型短发造型 10 炎思晨 发布到发型屋 短发,卷发 5 演绎回不去的青春 发布到关于发型,长… 短发造型 2 蜜哓糖 发布到FASHION 刘海 短发 锁骨发 卷发 染发 头像 14 160 hair_official 发布到最全收录 图片评论 2条 偏分内扣卷发短发 1 50 昶澂 发布到思绪 ...https://www.duitang.com/blogs/tag/?name=%E7%9F%AD%E5%8F%91%20%E5%8D%B7%E5%8F%91%E9%80%A0%E5%9E%8B&start=480&limit=24
8.女性悲剧形象范文12篇(全文)这些青铜器上都有虎和人或虎和人头的图案造型, 它们还都有一些共同的特 样, 才能赢得高尚的人的尊重。 参考文献 [1]何其莘.英国戏剧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2 女性悲剧形象 第10篇 从韩少功的创作来看, 他的文字编织着诗意和现代派技巧, 或在平淡中见奇, 或于瑰丽中明真, 承载着多重审美意蕴...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iq8p6qa.html
9.愿你所得皆所愿,所失亦无憾那些咬牙死撑的岁月里,藏着你最美的...有人说,没有想到眼前这个西装革履的男人也曾有过杀马特的造型;有人说,第一次觉得心中的女神原来普通似路人;也有人说,没有想过被城管追着跑的大妈竟是昔日的校花。 岁月是把刀,但却没有要所有人的命。 身边的朋友、往日的同学,有的在年华中活得熠熠生辉,而有的则成为了我们口中那些走下坡路的人。 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044849492406832163
10.《就亲一下》时汀^第10章^最新更新:202403姜知恩的戏服湿了大半,要重新换身新的造型。她没向任何人提中午被女生泼水的事,只说是自己不小心弄脏的,她是女主角,服装组的人敢怒不敢言,只能老老实实给她重新换身的造型。 可她的服装繁杂,不是随便一套替换掉就行的,这才耽误了些时间。 女主角不在,其他人也没法开工,剧组里所有人都在等着她开工,不...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6548095&chapterid=10
11.唐传奇中侠女形象精神风貌及文学史意义( 四) 彰显家具造型特点, 形成与众不同的 风格 与众不同的造型设计一直是设计师所追求 的设计目标之一.结构装饰无疑为此提供一种可 操作的途径, 家具造型风格的设计有许多方法, 如利用新材料形成新的家具形态, 像包豪斯的家 具设计师把钢管用于家具上创造了现代金属家 具的基本形态; 用新的观念创造新风格的...http://ahndskxb.ahau.edu.cn/ahnydxxbsk/article/pdf/20070618
12.记忆涉及到形象记忆和逻辑记忆,但不涉及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卡纸造型可分两大类,分别为浮雕和( )。 A. 纸雕 B. 圆雕 C. 泥塑 D. 陶塑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与思维和记忆的发展有关的因素有()。 A. 先天遗传 B. 营养、经验、年龄 C. 后天的训练 D. 以上都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消息摘要解决了信息的 A. 不可否认性 B. 保密性 C...https://www.shuashuati.com/ti/bf20ea82042345289c075d6473493c5b.html?fm=bd93c1db4c2db3789229b5325a6d28382c
13.广汽传祺gs4和gs5底盘图片,gs4底盘水箱图片iu知恩baby啊汽车底盘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折叠汽车底盘容易出故障的5个部位 汽车底盘容易产生故障的部位主要集中在: ...https://www.yoojia.com/ask/3-8377065438999572130.html
14.《雏燕知恩报春来》短剧在线观看,新混元祖师,一部史诗般的奇幻...摘要:观看在线短剧《雏燕知恩报春来》和史诗般的奇幻巨作《新混元祖师》,深入了解这两部短剧的内容和魅力。还可以观看混元圣祖的图片短剧,感受其独特的奇幻氛围和精彩的剧情。这些短剧集深度解析和视觉享受于一体,值得一看。 本文目录导读: 背景设定与故事概述 ...https://www.021xinwen.com/news/138603.html
15.孝親感恩月知恩報恩聚善念還有五穀粉和蔴芛粉,可以泡牛奶或加在豆漿裡面,或把兩種粉加水拌一拌加入水果,再用造型容器壓出造型就像餅乾。夏天天氣炎熱也可製成冰沙,讓孩子當點心食用...第一次帶著三個兒女參加慈濟的浴佛, 家長洪資涵表示,五月是充滿感恩的月份,能讓孩子從小學習知恩、報恩是很非常好的教育,孩子們每次來上課,學習到口說好...https://tw.tzuchi.org/communit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