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2年那些适合女频萌新作者的网文平台,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网文行业勤杂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以往,有大量关于男频网文平台的分析,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适合女频萌新作者的网文平台:
在去年,全网对萌新作者最友好的只有塔读,但今年塔读整体的策略也变了,纯新人连签约都难,毕竟网文平台本质上是一个企业,不是慈善机构,短期价值、或者说长期价值总得占一个,平台也没有义务和责任一定要去帮助萌新去成长。
平台网站是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没有责任和义务等萌新成长。
以下回答将涵盖:阅文、掌阅、咪咕、七猫、番茄、塔读、17K、磨铁等几个常见的网文平台。
大网站比小网站靠谱,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新人一定要选以上这些大网站,千万别去小站,坑太多了,踩不完。
关于网站的评价我更倾向于自己的眼见为实,而不是道听途说,因为树大招风,这些有点名气的网站哪家流言蜚语也都不少。
晋江:新人不推荐
晋江,是女频中最好的网站,正因为最好,她的竞争也是最大的,内卷严重,同时晋江有自己的文风,和其他网站之间存在着壁垒,纯萌新选择晋江,有可能把自己框死在里面。
目前晋江的作品也逐渐流水生产化,对于不懂技巧和没有积累的作者,比起懂得套路的老作者,是完全没有流量竞争优势的,同时晋江是唯一一个签人的网站,想要去其他家开书,必须换身份证号。
当然了,从晋江带着成绩出去,其他家肯定是抢着要。
七猫小说:新人不推荐
七猫的收文风格是很明显的无线风,也就是老白文,读者年龄偏大,喜欢看老套路,目前比晋江的难度都大。
实际上写文很多年的老手,也不一定能集齐。这些基础实力,就算从现在开始系统化学习,起码要沉淀半年。
番茄小说:新人可尝试
番茄小说的流量是行业里的扛把子,主要是依托于字节这个大腿导流,而且读者的年龄整体比较年轻,读者对不同题材的包容性也很强。
如果萌新只为了练笔,可以去试试,但是想赚钱的话,就很难了。因为番茄给量是很玄学的,日收也就很迷。十万字的单机,难度确实不小。
但番茄签约门槛比较低,新手比较好签约。
咪咕:擅长古言和年代种田文的新人可以尝试
当年的咪咕叱咤风云,如今的咪咕颓的不行。
但在当下这个比较差的环境里,到处都在压低或者取消全勤的时候,还能够保持800块起步的全勤奖,咪咕也算是业内良心。
整体创作环境相对同一梯度其他网站来说,要舒适很多。
目前主收的类别依然是古言种田,投稿需要2万正文+大纲,要注意收稿方向,分成比较好签约,对故事结构有一定的基础要求,以流畅为最起码的前提。
阅文系女频:(云起、红袖、潇湘)新人可尝试
当下整个女频大环境其实并不好,阅文更改了上架规则之后,对老手而言无所谓,那个追更追订的要求挺容易达到。
但对于没写过文的萌新,强烈建议做好第一本无法上架,白干几十万字的准备。
整个女频的大方向都在往数据至上的方向靠拢。但抛开整个大环境而言,能够有合力造神力量的,打造IP,做IP产业链的,阅文仍旧称霸。
对于萌新,阅文是个好去处,不论是流量上,收入上,还是基础福利上,都算是不错的选择。
但对女频老手来说,还是去晋江靠谱点。
掌阅:擅长新媒体文的新人可尝试
无线端流量王者,但问题就是结算的时候怀疑人生,俄罗斯套娃,你永远不知道你的稿费到底是第几手。
而且因为这个问题,导致人人喊打=。
但如果你未来是想走新媒体向,还确实可以考虑。
毕竟俄罗斯套娃经不住体量大,一两万剥下来还是有八九千的收入的。
再加上革新之后,终于不用推荐期间几万几万的爆更了,相对来说环境好了一些。适合萌新,也适合新媒体老手。收入上限很高,单月50w+以上也常见,但是下限也特别的低……一个月两分钱的也见过。
可以根据自己具体情况拼一把。过稿难度一般,保底需要历史成绩,S级开篇千12-15,30万字完读大于等于20%,对老手来说问题不大。
掌中云:新人不推荐
女频新媒体的朝圣地,除了不适合新人,还需要老作者匹配文风契合度。
他们家只适合新媒体文,别的就不用去了。
要去就要做好一年切十本的准备。
但是火一本,保守估计可以吃10年。另外他家测试很频繁,去之前首先确定自己具有改文和重写的能力,不然很容易十万字切文。
塔读女频:新人可尝试
塔读是可以实时看到日收的,这个太振奋人心了,去年那一波简直是萌新的狂欢天堂。
但是塔读今年也改革了,今年更聚焦精品内容,拒了不少去年那种无脑爽文,主要是想把优质作品的日收往上拉一拉,同时也是打算在IP衍生这条路上干出点事儿来,所以签约门槛多多少少变难了。
但塔读的好处在于这个网站比较包容,而且内卷不严重,今年签约量少了,编辑也就得空给有潜力的新人作者手把手地辅导了。
塔读主打分成,字数从六千下降至三千与五千两个档次,对萌新的友好度一下就抬起来了。
只是……对萌新友好抬起来之后,对老油条们也一样友好了。
回归的比较多,毕竟三千一天,对老手来说就是一个小时的事儿。竞争是可预见的激烈起来了。
竞争激烈,出好作品的几率就大,日收天花板就能被抬拉不少。
萌新可以去,就是全勤的钱只有300/600两个档位。但说真的,大环境之下,能有这两个档位都不容易找出来了。
书旗女频:新媒体新人可尝试
新媒体渠道站,签约友好,千五全勤,三十万字进行第一次结算。
平台倾向是很明显的新媒体向,无限风也可以。
分成收益上跨度很大。老手不缺钱的,不急用钱的,冲新媒体小白文的,想短期赚一笔的,可以去。
17K四月天:新人不推荐
福利待遇好,有青训,免费授课那种,分成按更新档次提供全勤,保底A级开篇千15起,综合而言,算的上待遇不错。
但是,根据几个老手的投稿评级定价情况,保底开篇质量要求比较高,对收稿有明确的题材和类型倾向。
整体对萌新的接纳度好,但是萌新出头难!本站比较冷,流量有限。
磨铁系女频(墨墨、锦文):
编辑一周上一次群内课,手把手教学型。
十分适合勤奋好学,但却没有编辑愿意手把手教学的夹生油条,但不太适合纯萌新。
因为编辑的教学还是有一定的门槛的,0基础肯定听不懂,听不懂还质疑的,很多。
就适合那种,写了好几本,看似摸到了门道,又摸的特别虚的那种。
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她家的收稿类型倾向性其实比较明显,墨墨一个类型,锦文一个类型,直接看网站扫签约新书榜,十分清晰。
磨铁系的最大优势,就是堪比阅文的后期开发链条。
所以抱着写一本就跑的心态的,就不要去了,她家适合长期发展,持久的往上爬的那种。
综上所述:塔读、番茄、阅文这三家,是对新人各种题材包容度最为友好的三家,女频萌新们可以酌情选择。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艾修煜
图/剧照、海报等
由赵启辰执导,白敬亭、田曦薇、陈小纭、刘冠麟领衔主演的古装轻喜爱情剧《卿卿日常》近日在爱奇艺收官。
该剧改编自多木木多的小说《清穿日常》,讲述了新川六少主尹峥与霁川少女李薇因和亲意外结缘后,状况百出却又温暖有趣的生活故事。因剧情清奇有趣、画风温暖轻快、人物性格鲜明,《卿卿日常》成为新近被追捧的下饭剧。剧集爱奇艺站内热度最高达10477,收获了20个网络剧热度日冠军,并时常霸榜热搜,堪称“年末爆款”。
【播出感悟】
笑点服务于故事,成功秘诀在于有温度
刘闻洋: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它来自于网文IP。小说IP的质量本身是非常好的,但在进行电视剧改编的时候,有很多需要取舍的地方,最大难点就在于怎么拆解和重构它,怎么找到一个全新的视角打开这个故事,让它变成一个能被大家接受的电视剧,毕竟文字和影像载体不同,大家的观感会很不一样。所以《卿卿日常》做了非常大的颠覆:世界观,包括人设、故事走向、重大情节,全部都进行了原创。这个其实是最难的,也非常冒险,有被骂“魔改”的风险。
羊城晚报:据猫眼数据,《卿卿日常》播出期间拿下了20个网络剧热度日冠军,可谓成绩斐然。你怎么看这份成绩单?
刘闻洋:我觉得《卿卿日常》是一艘小船,我们每个人都为它耗费了所有的力气,让它走到了它能达到的最好位置。我认为《卿卿日常》非常棒,它甚至是个奇迹。我很满意,不仅仅是因为它创造了多高的收视热度和榜单数据,而是我们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感受到了成就感,我们觉得非常圆满。
羊城晚报:在你看来,让《卿卿日常》大受欢迎的因素有哪些?
刘闻洋:首先,作为一部网剧,它的完成度是非常高的。从拍摄、演员的选择、角色人设、情节的设计和反套路,到后期的音乐剪辑,每一项我认为都实现了比较高的完成度。除此之外,我觉得真正让《卿卿日常》脱颖而出的,是我们戏里戏外合二为一的温暖气质。大家说它是“电子榨菜”,但我觉得它是有温度的,这部剧把情感放到了首位,能给到观众治愈力量,是气质和风格很清新的一部剧。
羊城晚报:从《赘婿》到《卿卿日常》,你带领的狂欢者团队连续打造了两部爆款,两部剧集为何能脱颖而出?这种古装轻喜剧的创作应该如何把握故事性与笑点之间的平衡?
刘闻洋:《卿卿日常》的经验并不完全来自于《赘婿》,《赘婿》的成功也没有办法完全复制。二者的主要共通点,还是遵循创作的规律,一切从零开始,讲一个真心诚意的故事。另外,它们都极大地反映了我们团队的风格和气质——任何戏,我们都会让它的亮度高上一两度,让观众感受到一些阳光。
在笑点和故事性的平衡这点上,我们还在探索,必须得承认,我们没有做得特别特别好。《赘婿》一开始的喜感吸引了很多人,很多观众也批评后面的剧情乱。包括《卿卿日常》,也有人讲剧情有中断、内容平淡的部分。我觉得“有笑点”是一种风格,风格一定是为故事服务的,一部长剧,靠笑点确实能吸引一些人,但最终还需要依靠故事性、人物、人物关系、制作……才能吸引观众看完。笑点要跟故事、人物设定相结合,而不是强加。
【选角故事】
制片人要独具慧眼,敢于打破常规和套路
羊城晚报:男主角尹峥饰演者白敬亭在收官直播时颇有感触地说,自己从业多年“第一次在剧组聚了这么多次餐,大家非常欢乐,有非常美好的家庭氛围”。很多网友也称赞《卿卿日常》很有氛围感,你作为总制片人,怎么理解“氛围感”这个词?
刘闻洋:观众看到的“氛围感”是戏里面的,实际上,在戏外我们整个剧组的的确确相处得就像大家庭,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在剧里面表达出自然的其乐融融之感。这种氛围感单靠剧本、拍摄、特效和制作是不可能完全呈现的,感情如果是假的话,再怎么演也很难让人信服。很微妙,让人说不清道不明,而这是制片人需要去努力营造的,很开心我们做到了,更开心观众也感受到了。
羊城晚报:当初为什么会想到让白敬亭和田曦薇来担任《卿卿日常》的男女主角?他们二人身上与角色的契合点是什么?
刘闻洋:我觉得作为一名制片人,最要紧的就是能在充分吸收建议又屏蔽各种质疑之后,大胆地做决策。我个人是非常喜欢打破常规思维和套路的,我觉得影视行业应当是一个有创新的行业。
在我心中,白敬亭是演尹峥的不二人选。尹峥一开始是收敛锋芒、不动声色的,但他的内心有坚持、有真善美。我认为白敬亭无论是形象、气质,还是本人性格上,都跟尹峥很契合,包括日常相处时,他也是一开始慢热、社恐,熟了后非常活泼、很调皮,金句不断。但面对正事的时候,他又很能沉得下心来,我觉得他跟尹峥非常像。
李薇这个角色甜美单纯又有坚韧、包容、成熟、温柔的一面,后期她成熟了、长大了,不再是小女孩了。我希望能有个新鲜的面孔来演这个角色,尽管有些人会觉得她名气不够大,但我觉得田曦薇也是当仁不让的李薇人选,她可以兼顾角色前期的活泼、甜、单纯,也能担当得起李薇后期成熟的一面。
羊城晚报:确定了心中人选后,邀约演员的过程顺利吗?
刘闻洋:一开始我跟团队提了一嘴,觉得男主角白敬亭特别合适,大家也都非常认同,但同时也很担心,认为白敬亭不会接这个戏,确实,一来导演是新人,二来剧的体量也偏小,三来女一号的代表作也不太多。我当时不认识小白,尝试着跟他接触了,他看了前半部分剧本,然后跟我聊了很多心里的疑问,表达了他很多不放心的地方,我们共同探讨了很久,小白是个很有胆识的人,他最终决定把宝押在我和我的团队身上,大家一起进行这场冒险之旅。
确定女主角考验的就是眼力了,有些人选我们不知道合适不合适,就要用笨办法了——找人来试戏,制片人的慧眼可能会成为选角成功的关键。这点我比较有自信,从《赘婿》时我坚持用郭麒麟,到这次邀请田曦薇,我觉得都证明目前来看我这双眼睛还是好使的。
另外,作为从业者必须得多接触演员。比如饰演“炸姐”宋舞的刘美含,我跟她认识好几年了,所以很了解她,她表面可能挺文静,但实际上就是一个很“炸”的性格,所以当宋舞的角色写完,我的第一反应也是“谁也不用说了,一定是美含,非她莫属”,只有她既能演出宋舞的精髓又不被观众讨厌。
【行业展望】
从业者当努力拓宽边界,尽量创新
羊城晚报:今年的古偶剧屡出爆款,不仅有《卿卿日常》,还有《苍兰诀》《星汉灿烂》等,怎么看待大众对于古偶剧的喜爱?
刘闻洋: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古偶剧是观众的刚需之一。我们中国人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很多故事都是发生在古代的,古装戏本来就是电视剧中占比很大的一块,而古偶剧是古装戏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所以我觉得它是刚需。
羊城晚报:在选择剧本或者IP时,你认为有所谓的“爆款”基因或公式可以参照吗?
刘闻洋:从我个人来讲我觉得完全没有。我做项目时,考虑的第一个问题绝对不是它会不会成为爆款,我想的是“这是不是一个让我能有创作冲动的项目,是不是我迫不及待想要向大家讲述的故事”。
我觉得如果带着先入为主的想法的话,其实很难真正做出爆款。它是否能爆,就交给观众好了,交给市场,交给那些去观看它的人。爆款的出现,肯定有多方面的元素,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所以从我们这个角度,我们只能把自己做到最好,让整个戏的完成度达到最高。
羊城晚报:从电影到网剧,就你个人的转型经验而言,剧集与电影制作的区别大吗?与流媒体平台深度合作、共同开发的工作模式,对制片人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刘闻洋:区别非常非常大。此前,我担任过《悟空传》等电影项目的制片人,实话来说,创作参与度比较少,更多像一个服务者。但是做剧时,我不是一个服务者,而是一个引领者,是前面举旗的人,要带领着大家完成一个作品。
至于跟流媒体平台的合作,每个平台的风格气质不同,我们很幸运地通过《赘婿》证明了团队的实力。所以从《赘婿》到《卿卿日常》,我在平台这里获得的全是信任、助力,没有内耗。当然,我要承担的压力就是,要交出大家都满意的答卷。
羊城晚报:当下的剧集市场给狂欢者这样的新团队的机会和挑战分别有哪些?
刘闻洋:我觉得在现在的环境下,做任何作品,电影也好、剧也好,最大的挑战就是放下所有的杂念,把所有精力和心思放在精益求精的创作中,尽量地去创新、去拓宽已知边界,去想一些别人没想过的、没做过的事和招儿,去做到极致。
羊城晚报:你对2023年的行业气象有什么期待或研判?
刘闻洋:作为一个从业十年的行内人,我觉得从业者首先应当有自省能力和责任心,我觉得整个行业的人、平台、机构都要从自身做起,提升创作、管理水平,才有机会让蛋糕越做越大,剩下的就交给市场,交给产业,交给行业规律。我相信行业一定会逐渐复苏,任何过于悲观或者过于乐观的论调,我个人都不太信,我只相信务实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