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图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结构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例1画出《数学必修2》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知识结构图.

分析归纳总结出各个知识点,并理清各知识点间的逻辑先后关系是关键.

解知识结构图如图所示.

点拨(1)理解线、面之间关系的相互转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也是空间问题向平面问题转化的关键所在.(2)知识结构图能帮助我们清晰地认识所学知识,掌握各知识点间的联系.

例2对于《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画出该章的知识结构图.

分析对“算法初步”这一章来说,主要有算法与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句和算法案例三部分,每部分又可再细分,大致可将该章知识分块加以解决.

点拨知识结构图可采用“树”形或“环”形结构,表示各要素间的逻辑先后关系或从属关系,一般是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画图.本题的知识结构图采用从左向右的方向画出,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向,或对某部分再加以细分.

2.组织结构图

组织结构图用来表示一个组织或部门的构成,一般呈“树”形结构,这种图直观,容易理解.结构图中的各部门从上到下是从属关系.在绘制组织结构图时,首先要明确一个组织包括哪些部门,以及这些部门之间的关系.

例3某中学行政机构关系如下:校长下设两名副校长和校长办公室,一名副校长管理教务处、教科室,另一名副校长管理保卫科、政教处、总务处,各科室共同管理和服务于各班级.试画出该校的行政组织结构图.

分析学校的现有管理工作由校长总负责,然后由两名副校长分别负责教学工作和后勤工作,校长办公室对校长负责,处理学校工作,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各部门科室都有责任管理和服务于班级,班级工作是最基础的学校工作.

解组织结构图如图所示.

点拨对于包含从属关系的系统,由于其中至少包含一个“上位”或“下位”要素,因此可以先将系统的主体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然后确定主体要素的“下位”要素(即从属于主体要素的要素),再逐步细化各层要素,直到将整个系统表示出来为止.

例4下图为某集团组织结构图,请根据结构图分析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的隶属关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组织结构图的审图能力,由图可清楚地看出系统中各元素的隶属关系,有条理地表达即可.

解由组织结构图分析可得:财务部直属总裁管理,而总裁又由董事长管理,董事长服从于董事会管理.人力资源部由董事长助理直接管理,董事长助理又由董事长管理,董事长又服从于董事会管理,董事会是最高管理部门.

点拨解该结构图时,可按画结构图时的顺序: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去浏览、分析,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并列与从属关系,有箭头的连线要特别注意.

1.试画出《数学必修5》“数列”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图.

2.某地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分布结构图如下:

(1)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全面管理该中心工作,下设办公室、综合业务处、督查投诉中心,三部门设在一楼.

(2)其余局、委办理窗口分布如下:

①二楼: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

②三楼:工商、地税、国税、技监、交通局;

③四楼:城建局、人防办、计生局、规划局;

④五楼:其余部门办理窗口.

试绘制该服务中心的结构图.

1、门锁是门闩,门把手,门锁机构等组成.门闩的开启由门把手和门锁机构控制,当在规定的位置放入认同的配码钥匙时便可开启门锁、控制门闩。在锁内安装有大小各异的闩,当钥匙进入后闩在合适的位置后开锁机构便被开启,可以控制门闩。钥匙上的个凹巢便是放置锁中的闩的位置。钥匙上的凹巢太浅太深都会不合适的,不可打开锁。

2、最后温馨提示:进门第一步,检查门上的猫眼,如果查看出被损坏或动了手脚,一定要换房间。透过猫眼视线应该清晰无阻碍。

4不等宽圆柱螺旋叶和圆柱轴毂型不等宽圆锥螺旋叶结构图的绘制方法探讨

4.1圆柱轴毂型不等宽圆锥螺旋叶

(1)利用凸台/基体扫描特径生成圆柱螺旋面

在选定的基准面上插入草绘平面并绘制一个螺距的螺旋线(螺旋线的圆柱直径为螺旋叶轴毂直径φ112.5mm,螺距为螺旋面的螺距237mm),即扫描路径;再通过螺旋线的起点并与该点螺旋线的切线垂直的平面内插入绘制一个封闭的带外圆弧链接的矩形(即螺旋叶叶片的端面图,不包括螺旋叶的轴毂部分)的草绘平面,即需要扫描的外形轮廓,如图5所示。其中,137.75mm=(388-112.5)÷2,扫描后获得一圆柱螺旋面。

(2)利用拉伸凸台/基体特径生成锥形螺旋叶的轴毂圆柱面

在绘制螺旋线的基准面上,插入绘制一直径等于锥形螺旋叶轴毂直径Φ112.5mm圆的草绘平面,拉伸深度为锥形螺旋叶的轴向长度237mm,注意拉伸的方向即可。

(3)利用切除拉伸特径生成轴孔键槽面

选取螺旋圆柱轴毂端面为基准面,插入绘制一直径等于锥形螺旋叶轴孔直径Φ70mm的圆并且带键槽(键槽宽20mm、键槽深4.9mm)的草绘平面,并注意键槽的方向(相对螺旋轴毂圆柱两端面的叶片的角度),切除拉伸深度为螺旋叶的轴向长度237mm,注意切除拉伸的方向即可。

(4)利用切除拉伸特径生成螺旋圆柱轴毂内腔型面(即Φ85×137圆柱面)

选取平行并且距螺旋圆柱轴毂端面为50mm处作一基准面,插入绘制一直径等于锥形螺旋叶圆柱轴孔空腔直径Φ85mm圆的草绘平面,切除拉伸深度为锥形螺旋叶圆柱轴孔空腔的轴向长度137mm,注意切除拉伸的方向即可。

(5)利用切除拉伸特径生成螺旋圆柱轴毂两端面Φ116mm的圆柱面

分别选取螺旋圆柱轴毂的两端面为基准面,插入绘制一直径为Φ116mm的圆的草绘平面,切除拉伸深度一端为20mm;另一端为35mm,注意切除拉伸的方向即可。

(6)利用切除拉伸特径生成锥形螺旋叶的外缘

选取与叶片平齐的端面为基准面,插入绘制锥形螺旋叶小端直径Φ250mm圆的草绘平面,选取反向切除拔模拉伸,其中:切除拉伸深度为252mm,切除拉伸拔模斜度为15.31°,即:arctg[(388-250)÷(2×252)]。

(7)利用实体的圆角特径生成锥形螺旋叶圆柱轴孔内腔两端面的圆角

分别选取锥形螺旋叶轴孔内腔的拐角处进行半径为R5(mm)的圆角处理即可。

(8)利用实体的倒角特径生成锥形螺旋叶的倒角

分别选取锥形螺旋叶轴孔φ70mm的四个端面圆进行2(mm)×45°的倒角处理,即得一个螺距的不等宽圆锥螺旋叶(锥形螺旋叶)的三维模型(也称三维实体),其轴测图如图6所示。

(9)将三维模型转变为二维的CAD零件图的绘制

将一个螺距不等宽圆锥螺旋叶(锥形螺旋叶)的三维模型(三维实体)转变成二维的CAD零件图,然后对其进行尺寸标注、粗糙度标注、形状位置公差标注、公差配合标注等技术要求及填写标题栏后,得其结构图如图7所示。

4.2不等宽圆柱螺旋叶

不等宽圆柱螺旋叶,通常用于真空挤压成形机挤泥装置中最末端(从真空室算起)的挤泥螺旋(俗称螺旋推进器),通常采用双线、三线甚至四线螺旋面制成,一般属于圆柱圆锥组合轴毂,因此,陶瓷

在选定的基准面上,插入绘制半个螺距的螺旋线(螺旋线的圆柱直径为圆锥轴毂的小端直径Φ50mm,螺距为螺旋面的螺距2×115mm=230mm)的草绘平面,即扫描路径;再通过螺旋线的起点并与该点螺旋线的切线垂直的平面内插入绘制一个矩形(即螺旋叶叶片的端面图,不包括螺旋叶的轴毂部分)的草绘平面,即需要扫描的外形轮廓,如图8所示。其中,100mm=(250-50)÷2),扫描后获得一圆柱螺旋面。

(2)利用拉伸凸台/基体特径生成双线螺旋叶的圆柱圆锥组合轴毂面

首先,在绘制螺旋线的基准面上,插入绘制一直径等于圆锥轴毂小端直径Φ50mm圆的草绘平面,向外拔模拉伸,其中拉伸深度为圆锥轴毂的轴向长度125mm,向外拔斜度为14.04°,即:arctg[(112.5-50)÷(2×125)],注意拉伸的方向即可生成圆锥轴毂面。其次,选取圆锥轴毂面的大端面作为基准面,插入绘制一直径等于圆锥大端直径Φ112.5mm圆的草绘平面,拉伸深度为97mm(222-125=97),注意拉伸的方向即可生成圆柱轴毂面。

(3)利用圆周阵列特径生成另一圆柱螺旋面

选取圆柱圆锥组合轴毂的轴心线作为圆周阵列的基准轴,然后选取圆柱螺旋面作为圆周阵列对象,选定圆周阵列的总数为2,及角度间距为180°即可生成另一圆柱螺旋面,从而获得双线螺旋面。如果是三线或四线螺旋面,那么选定的圆周阵列的总数分别为3或4,圆周阵列的角度间距分别为120°或90°,即可获得三线或四线螺旋面。

(4)利用切除拉伸特径生成轴孔、键槽型面

选取螺旋圆柱轴毂端面为基准面上,插入绘制一直径等于双线螺旋叶轴孔直径Φ70mm的圆并且带键槽(键槽宽20mm、键槽深4.9mm)的草绘平面,并注意键槽的方向(相对螺旋轴毂圆柱两端面的叶片的角度),切除拉伸深度为螺旋叶的轴向长度101mm,注意切除拉伸的方向即可。

(5)利用切除拉伸特径生成退刀槽及紧固螺栓用孔

首先,选取轴孔直径Φ70mm深度101mm的端面作为基准面,插入绘制一直径等于键槽退刀槽直径Φ85mm的圆的草绘平面,切除拉伸深度为键槽退刀槽的轴向长度10mm,注意切除拉伸的方向即可。其次,选取圆柱圆锥组合轴毂的小端面作为基准面,插入绘制一直径等于紧固螺栓用孔直径Φ30mm的圆的草绘平面,切除拉伸深度为紧固螺栓用孔的轴向长度111mm,注意切除拉伸的方向即可,当然切除拉伸深度也可以选择完全贯通,也可以选用退刀槽底部Φ85mm的圆柱端面作为切除拉伸基准面等。

(6)利用实体的倒角特径生成双线螺旋叶的倒角

分别选取双线螺旋叶轴孔Φ70mm的两个端面圆、紧固螺栓用孔Φ30mm的两个端面圆及端面Φ70mm的外圆进行2(mm)×45°的倒角处理,即得半螺距的不等宽圆柱螺旋叶(双线螺旋叶)的三维模型(也称三维实体),其近似轴测图(螺旋叶根部圆弧未画)如图9所示。

(7)不等宽圆柱螺旋叶的三维模型转换成二维的CAD零件图的绘制

将不等宽圆柱螺旋叶(双线螺旋叶)的三维模型(三维实体)转换成二维的CAD零件图,再添加半径为R20的螺旋根部的连接圆弧,然后对其进行尺寸标注、粗糙度标注、形状位置公差标注、公差配合标注等技术要求及填写标题栏后得结构图如图10所示。

4.3等宽圆锥螺旋叶、圆锥轴毂型不等宽圆锥螺旋叶及圆柱圆锥组合轴毂型不等宽圆锥螺旋叶

在实践生产中,即使等宽圆锥螺旋叶、圆锥轴毂型不等宽圆锥螺旋叶及圆柱圆锥组合轴毂型不等宽圆锥螺旋叶的应用较少。但其三维实体的绘制都可以参考不等宽圆柱螺旋叶及圆柱轴毂型不等宽圆锥螺旋叶的建模方法进行创建,因篇幅有限,本文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在它们生成螺旋面的扫描外形(轮廓)时,只能采用矩形截面(如图8所示,只是尺寸不同而已)。同时,在三维实体转换成二维的CAD零件图后,再添加螺旋叶根部的连接圆弧,然后对其进行尺寸标注、粗糙度标注、形状位置公差标注、公差配合标注等技术要求及填写标题栏后,即可获得其相应的结构图。

5结语

一般来说,机械零件越复杂,其三维模型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可修改性就越差,在零件的建模过程中,特定的生成顺序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建模过程虽然能构建出同样结构的零件实体,但其建模(造型)过程及实体的图形结构直接影响到三维实体模型的稳定性、可靠性、可修改性及可理解性。因此,在机械零件的造型过程中,应尽量简化实体零件的特径结构。同时,考虑到三维设计绘图软件能与其它CAD二维软件进行数据共享,快速绘制零件的工程图纸,以指导产品的加工制造,提高产品的设计制造效率,适应市场的需要,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三维模型(三维实体)转换成二维工程图的绘制方法是设计绘制真空挤压成形机螺旋叶结构图(俗称零件图或工程图)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华东纺织工学院制图教研室等编.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6.

[2]成大先.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第三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4.

[3]刘妮妮.AutoCAD2007中文版应用教程[M].北京:国防科技大

学出版社,2009,2.

[4]胡仁喜,温正,王渊峰.SolidWorks2007中文版标准教程[M].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7,7.

第一,有助于学生记忆和巩固历史知识。

图示结构教学法把历史知识的历史概念为环节构成知识网络,把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用整体眼光看到完整的知识骨架。这样就把繁多、抽象知识通过知识网络结构图示加以简化,从而获得系统完整的又是提纲挈领的知识。把书本详细资料通过组织、概念、综合、简化等方式进行具体形象的加工,浓缩来表达,使知识保存在自己头脑中,这就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巩固已学的历史知识。如我们在讲《孔子》时,可以用下面的图示教学法,使学生能从思想、教育、文化三个方面完整地串起来,便于巩固历史知识。

第二,有助于学生掌握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结构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由于结构图示教育法突出历史教材知识结构的特点,而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概括、系统化。这个过程使书本知识传借知识结构图示整理、重视,从而揭示教材内存结构,有助于学生理解和熟悉中学历史教材的规律,并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整理知识结构同时可以调动与学生参与,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以更好地养成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我们在教学原始社会的发展中,可以采用下面的图示加以分析,从中得出知识结构,在以后分析奴隶社会的发展、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可以套用。

第三,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关键字】知识网络结构图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新课程改革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地位逐步提高。然而不足一学年的课时与高标准的教学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信息技术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分布零散,涉及面非常广,有些选修模块中的知识点在必修模块中已经有所涉及,甚至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在多年的高二信息技术复习课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注重动手操作,不善于将所学的知识点整理归类,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许多学生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在复习某一单元时能熟练掌握该单元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并能完成该单元涉及到的一些典型题目,但在复习该单元时很快将前面所复习的知识遗忘,在复习后面知识时又忘记了本单元的许多重要知识点,不能将前后复习的知识融会贯通,处理问题时也就不能游刃有余了。这是因为学生大脑中的知识是零碎的、分散的,没有建立起一张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图。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这一情况,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图,培养其整合知识的能力,下面谈谈笔者在实践中一些体会。

一、知识网络结构图的内涵

知识网络结构图是在整理知识点,罗列出知识点纵向发展的先后顺序,以及知识点横向之间的支撑关联的基础上,把相互分立的知识点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结构体系。要想建立完好的知识结构网络图就得对每一个知识点作深入分析整理,并寻找其内在联系,这一过程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有效掌握知识。

二、建立知识结构网络图的方法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网络图,培养其整合知识的能力,下面谈谈笔者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网络图时所采用的方法。

(一)师生共建

分析信息技术教材不难发现,有关因特网使用的知识点既在必修模块第二章信息获取中出现,又在选修模块第一张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中出现,涉及的知识点零散而繁多。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复习课上高效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呢?笔者采用渔民“撒网捕鱼”的原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图。

1、师抛出问题——“撒网捕鱼”

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设计一个情景问题:2010年,我们学校将迎来建校七十周年校庆,作为学校的小主人,今天我们利用因特网向校友们发一封邀请函,向他们介绍近年来母校的发展情况,欢迎他们届时光临母校,相聚于校园,共忆美好年华,同商发展大计。试图通过这个情景问题将使用浏览器浏览并下载信息和使用Outlook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这两块内容有机串联起来,撒下一张网,确定一个捕捉范围,让学生去捕捉其中的知识点。

2、生分析问题——“等待鱼儿上钩”

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将任务细化成三个步骤:第一,查找信息;第二,下载信息;第三,编辑并发送邀请函。围绕这三个步骤,分析会涉及哪些知识点。比如由上网查找信息,首先应该想到当前的局域网是通过什么方式接入因特网的?如果是通过服务器接入的,那么如何设置服务器呢?成功接入因特网后,怎样打开一个网站?若某一个网站经常要访问,为了避免重复输入,想将该网站的首页设置成主页,怎么办?若有好几个网站都是经常要访问的,而主页只能设置一个,怎么办?若浏览器的收藏夹中的内容太多,看起来眼花缭乱,不方便找到指定网站怎么办……通过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可以将有关上网查找信息的许多知识点串联起来,根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捕捉到这些知识点。

3、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拉网收鱼”

经过上一环节的分析,学生对完成任务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思路,然后动手实践,完成任务的效率提高,在解决问题时自然掌握了相应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画出该部分内容的知识结构图,教师及时点评。就这样用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知识点连成一个整体的脉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高,便会“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鱼肉鲜美,入口即化且营养丰富!

(二)学生总结,教师点评

(三)以“学生讲坛”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中职服装结构制图缝制工艺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服装专业是职业教育中一门重要的技能型专业,它为社会贡献了大量的服装专业人才。为了优化和提高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质量,中职学校有必要对自身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深刻总结与反思,总结问题所在,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从整体上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传统的中职服装专业教学出现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脱离现象,导致服装结构制图和缝制不合,影响服装的质量。笔者对此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反复研究,采用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经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健全正规的课程系统

目前,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依然未拥有正规化课程体系,中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缺少正规教材、讲义等作为参照,出现了自行讲解、随机授课等现象,使得服装专业教学无规则、无计划、无规范。一些教师重理论讲解,为学生传授大量的服装结构理论知识,淡化了动手操作,使得学生的服装缝制技术得不到训练和培养;而一些教师淡化理论讲解与理论知识的传输,只重视实践操作训练,使得学生的学习缺少理论支撑,失误操作频发,影响了服装专业教学进程。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目前的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缺少成熟的课程教材系统,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教学进度计划,从而使得教学模式五花八门,无法形成规范化教学。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脱节

服装专业应该是一门基于特定理论指导下的手工艺训练,需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手工实践操作与训练。然而,实际的中职服装教学却通常忽视了二者之间的衔接与配合,最为典型的体现为将服装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相分离。一些中职学校将服装结构制图列为独立课程,单纯针对服装结构对学生进行理论性讲解,学生能够熟识服装结构,也能绘制出高质量的服装结构图,然而,由于缺少与之相适应的缝制训练,最后依然无法自行制作出完整的服装,未能完全掌握服装缝制技术。

(三)沟通不畅,工艺落后

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涉及到服装结构图的绘制以及缝制工艺的训练,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需要前后配合,学生需要根据服装结构图来合理地操作缝制服装。然而,现实的中职服装专业教学却常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也就是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教师与缝制工艺教师之间由于缺少必要的教学沟通与协作交流,导致学生在实践中所缝制的服装与教学中学习的结构图不符,影响了结构美观,也影响了服装质量。

同时,从整体来看,中职学校尚未创建起师生沟通机制,师生之间缺少一个正规的沟通平台,师生之间的分离必将导致教学与学习之间相脱离。教师不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内心诉求也无法及时反馈给老师,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影响。

这种脱节式的服装专业教学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而且也耽搁了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利于服装人才的培养。长期下去,会影响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声誉。

二、中职服装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一体化教学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职服装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练习相脱离的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必须及时思考并解决问题,通过完善课堂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模式等构建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一体化的教学策略。

(一)选择好教材,完善体系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蓝本,能够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方向,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服装专业教学质量,就必须先从教材入手,创建规范完善的教材体系,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教材蓝本资料。为了达到这一愿望,需要中职教育系统人员组织广大中职服装专业教师、技师以及服装设计理论专家等集中商讨教材编排工作,编制出服装结构制图和缝制工艺同步的教材,实现结构理论讲解与缝制操作的一体化配合,实现二者的同步,依托于该教材体系来规划教学课程,安排教学进度与计划,达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教材的编排不仅要以专家、专业教育人士的意见为基础,还要结合中职学生、中职教师等的建议,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规律以及服装专业的特点等进行科学、全面地分析与考虑,尽量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接受性。

随着完善后教材的使用,教师也要通过教学进行不断地总结,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意见反馈、考核成绩等来分析教材的编排质量,及时优化并改进教材内容,完善教材体系。

(二)采取优模式,一体教学

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服装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教学相脱离的状态,根据已有的规范化教材体系,来重新调整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遵从教材指导来逐步完成教学任务,让服装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顺利衔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配合。

为了切实达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服装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的对接,则要拉近两门课之间的距离,这就需要教师间的协商与配合,服装结构制图教师要积极同缝纫工艺教师商讨、研究教学模式,探究最适宜的教学方法,可以尝试将两门课融为一个课堂,融为一个教学进度,或者归为同一教学计划,对服装结构进行局部剖析和分解,从中了解并掌握其结构特点,以此为基础来向学生传输缝纫工艺,学生能更好地根据服装结构剪裁、缝纫,这样就达到了理论对实践的深入指导,同时,学生的剪裁、缝纫操作又同样深化了对服装结构的认知,达到了理论与实践操作的互动学习。

(三)创新教学法,提高实效

为了达到结构制图与缝纫工艺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同时,营造一个其乐融融的兴趣化教学课堂,教师就要积极地在教学方法方面有所改革和创新,对此,教师可以尝试互动交流、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服装结构制图小组和缝纫小组,采用竞赛比拼模式来组织教学课堂,也就是以“成型服装”的造型、质量以及设计水平等为评价标准,服装结构制图小组成员自行构思出多幅服装结构图,缝纫小组根据其提供的结构图进行剪裁、缝纫操作,最终设计剪裁出一套套精美的服装。然后,让缝纫小组成员与结构制图小组成员交换位置、交换工作,达到交互训练的目的,两个小组之间会以共同的成型服装为奋斗目标,密切配合,共同致力于服装设计、剪裁与加工中,这一过程中就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操作的一体化,而且交互性训练能够实现对学生理论绘图与实践缝纫之间的对接。

(四)搭好互动台,增进交流

同时,学校还要定期召开教学交流会议,重点针对服装结构图与缝制工艺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鼓励任职教师发表感想和意见,能够最大程度地表达自身的想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课堂满意度等为现行的教学模式提出可供参考的宝贵性意见,再根据正确性的意见来积极改革、调整教学模式,使所形成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适应一体化教学。

此外,中职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应该重视课后娱乐活动的承办,例如:开展服装文化节,鼓励学生在文化节中贡献属于自己的服装作品,形成学生之间的作品比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通过课后竞赛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增加自身的学习自信心。

中职服装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一体化教学是科学的教学思路,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与衔接,能够发挥理论对实践操作的指导作用,从而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服装专业教学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总结教学方法,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方案,让中职学生时刻拥有课程学习的新鲜感。

【参考文献】

[1]俞兰荣.浅谈高职《服装缝制工艺》与《服装结构制图》一体化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

关键词中职学校服装结构制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就是服装结构制图,此课程属于服装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它对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在服装制作过程中将理论设计与实践操作很好地衔接起来。在知识经济发展迅速的21世纪,每一位服装结构制图的任课教师都要转变教学理念,思考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能够合理有效地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任务,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服装结构制图的动机和兴趣,从而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的服装结构制图专业的人才。

1服装结构制图课程的性质

现代服装工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设计。服装结构设计就是将款式造型设计的构思及其形象思维形成的立体造型服装转化为多片组合的平面结构图的过程,它涉及人体工程学、服饰美学、服装材料学等多种学科知识。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是以人为中心,不但修正了造型设计的不足,使款式设计的构思效果量化为平面衣片纸样;而且为工艺制作提供成套的样板和裁片实物,是工艺加工的技术指令。所以服装结构设计是沟通平面设计图和成衣产品之间的桥梁,必须将与结构制图有关的人体曲面、服装材料、款式造型、工艺手段等问题考虑在结构设计的具体过程中,在进行整体构思设计时要兼顾各方面所涉及的因素。

服装结构制图课是介绍“服装语言”的一门课程,它是服装制作的灵魂,同时也是一门与生产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服装结构制图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绘图技能,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有关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内容放在教材的前三章,这些理论枯燥而又脱离实际,如果任课教师在这门课程的开始就向学生传授这些知识,学生不仅听不懂,而且不感兴趣。由于服装结构制图教材中所画的图都是平面图,所以比较枯燥乏味。但是平面制图是服务于毫无规则的立体的人体,因而裁剪制作成的服装是立体的。对于学生来说,要把平面制图和立体的人体联系起来,本来就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更何况每个人的穿着习惯和体型都各不相同。所以每件服装的结构制图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和可变性,是不确定的。因而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而言,这门课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感到服装结构制图课学习难度大,有一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听懂,但是到了实际剪裁却剪不出想要的效果,有些学生甚至上课都听不懂。

2目前服装结构制图课程存在的问题

2.1教材方面

中职学校服装专业的服装结构制图教材的组编讲究步骤的连续性,理论性和逻辑性都比较强,如果完全按照服装结构制图教材的编排去教授,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繁杂无味,在以后的实际训练中操作起来就会具有一定的困难,其原因是服装结构制图教材的编排与学生的认知和发展不相适应,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并且缺少挑战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2学生方面

中职学校的学生存在着一个通病,那就是急于求成,学习时容易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服装结构制图的内容往往一知半解,在掌握服装基本制图和制作方法后就不再深入钻研。如果这个时候讲授服装结构制图的老师继续干巴巴地讲述,学生的兴趣就很难激发,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很不利于教学。

2.3教师方面

目前,很多任课老师对于服装结构制图的教学,一般都是理论讲授加反复练习,按照教材的内容和章节进行系统的讲授。这种传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是比较封闭、简单和生硬的,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全面、深入地掌握和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专业知识,更有甚者会听到许多学生在抱怨学到的东西很少或没学到什么东西,更不用说让他们自主探索、自我创新了。长此以往,对于服装结构制图课就会出现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矛盾。

3服装结构制图课中有效的教学方法

3.1教师需重新组织教材,激发学生兴趣

服装结构制图教材前三章都是制图基础理论知识的内容,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逻辑性和理论性都比较强的服装知识,在学生还没有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潜能。因此,服装专业的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组织教材,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让学生多动手、多画图,这样就能够对服装产生更多的感性认识。先给学生讲一些容易理解,并且学了立刻能用的知识。而且服装结构制图所做出的服装是立体的,而所有服装结构制成的图都是平面的,因此学生学起来会感觉比较枯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熟悉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形状特点,让学生触摸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因为人体结构中的点、线、面是服装结构制图的前提,让学生将平面图与人体上的每一个部分联系起来,把平面图上的每一个点、线、面与人体结构中的每一个点、线、面都一一对应起来,也将服装制图中的每一段距离和人体上的每一段距离一一对应起来。另外,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感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人体的体形区别,这样不但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得轻松愉快,还有利于学生对服装结构制图的理解,此外,还可以使学生养成制图时紧密联系人体的良好习惯。

3.2教师应拓宽视野,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

目前,服装专业的教材更新较为缓慢,而服装行业中的先进设备、高新技术不断出现,因此,培养出紧跟服装结构市场发展的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教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而且应注重服装专业视野的开拓,时刻加入时下款式的结构制图以及制版方法,紧跟现代服装市场发展的脚步,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的结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通过不断的实际训练,才能深入理解结构制图的原理,还要注重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适应与应变能力。服装结构制图课的教学应紧跟服装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市场。首先让学生了解服装市场的流行趋势和结构趋势,让学生自己深入到服装市场进行调查,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收集到目前服装市场比较流行的结构信息,熟悉和了解目前服装市场中的款式、色彩、面料的流行趋势,而且要培养敏锐的结构识别力和独到的见解。如对衣身与衣袖长短造型、上下装的比例设计、衣领的造型以及衣身分割线的处理等进行合理分析,让同学们自己评选出设计合理的,指出设计有缺陷的,并结合市场总结调查报告,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学习课堂知识的不足之处。

3.3在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中融入美感

4结束语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服装结构制图教学方法需要从事这门专业的教师共同努力和探索,它是一门比较系统的、发展的课程,这就要求在服装结构制图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际训练,我们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中职学生的美感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发展的眼光看待这门课程,可以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种种服装成果,让学生们不拘泥于书本,通过分析思考市场中的服装结构,来达到学习的目的,从而发挥中专学生的潜能,提高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的服装企业人才,并最终建立起生产、学习、研究为一体的新的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模式。

[1]魏静.服装结构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混凝土钢筋穿插排列

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常遇到楼面梁的负筋交叉碰撞问题,使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减小,不能满足设计规范最小厚度的要求。解决的办法是增加板厚和梁高,或是将一部分箍筋在交叉处下弯穿过,但这样做均会影响工程质量及进度,也不利于在楼板中穿管线,进而促使增加板厚和梁高。

1问题发生的原因

1.1规范方面的原因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第3.5.7条“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提法,对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第6.1.3条“受国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提法,省略了一个副词“最”和一个“小”,即省略了一个定语“最小”二字,造成了概念,这是不妥的。1989年7月《修订说明》中虽正确的地提到“调整了……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遗憾的是正文并未采用这一提法。

1.2有关建筑结构图书方面的原因

一般书上只是明确指出:板、次梁、主梁交叉处,板的负筋在上,次梁的负筋居中,主梁的负筋在下,并据以计算梁的有效高度,这对砖混结构的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计算与构造是适合的。但对双向板肋梁楼盖,支承梁交叉处如何处理,对有纵横框架梁的楼盖,各种梁与梁的交叉处如何处理,一般均未作交待,使人无所适从。

1.3设计方面的原因

许多设计单位在结构说明中,只是笼统规定各类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且省略“最小”二字,图中只有各个梁的配筋详图,而对梁与梁、梁与板、梁与柱的钢筋如何穿插排列,一般无文字交待,更缺少节点详图。

1.4施工方面的原因

不少施工单位的钢筋翻样人员对梁箍筋的肢高常是取梁高减去2个设计或施工规定的保护层厚度。绑扎钢筋时,常将板、小梁、次梁、主梁、框架梁的负筋一律往上叠,使保护层的问题成为常见病、多发病。

2解决的办法

2.1单向板肋梁楼盖

主、次梁交接处采用通常作法,梁筋保护层最小厚度按室内正常环境且受力钢筋直径≤25mm、板面钢筋直径及箍筋直径≤10mm选取(下同)。保护层厚度和箍筋肢高的取值见图1。为使上层板筋保护层加大(即板的有效高度不致减小),在主梁上加2φ6或2φ8垫筋。图中对有附加箍筋的主梁,其正常箍筋的位置作了表示。

2.2双向板肋梁楼盖

支承梁交接在柱上,无论h1>h2还是h1≤h2,梁筋的保护层厚度和箍筋肢高均可按图取值。

2.3井式楼盖

次梁与次梁交接处,梁筋保护层厚度和箍筋肢高的取值见图3;当短跨梁为连续梁时,也可与图3标注相反,即短跨梁在上,长跨梁在下。梁底水泥垫块厚度有两种。为使次梁箍筋肢高一致,次梁的上下纵筋d1、d2宜一致或接近。

2.4梁侧面与柱侧面平接

房屋四周常有梁侧面与柱面平接的情况,内部也有时发生此情况,梁筋保护层厚度和箍筋肢宽的取值见图4。

2.5现浇框架楼盖

这种楼盖常发生次梁主梁、次梁次梁、次梁小梁、主梁主梁的交叉,梁面板面上钢筋的上下排列顺序举例见图5。可像规定汽车一律右行驶那样,采用下列原则。

(1)先确定板筋,板的负筋交叉处,如

X的方向在上,Y的方向在下,全楼层统一,则梁的上层筋,Y方向一律在上,X方向一律在下。无论是次梁还是主梁或小梁,设计时h0取值均按此考虑。总之,所有板面上层筋搁在梁面上层筋上,板面下层筋搁在梁面下层筋上。

(2)或先确定梁筋,若梁的上层筋,Y

方向一律向上,X方向一律向下,则板的负筋交叉处,X方向一律在上,Y方向一律在下,无论板的长短向,设计时h0取值亦按此考虑。

(3)当楼盖结构复杂时,考虑钢筋上下

排列,要统筹兼顾,抓主要矛盾。

(4)梁钢筋的保护层取值常有2个或3

个,根据钢筋直径及交叉情况,通常分别取25mm、45mm、50mm,用以计算梁的有效高度、箍筋的肢高、肢宽及弯起钢筋的高度。

(5)为了减小梁的交叉并便于在楼盖中

关键词: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优化策略

1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现状

1.1教材的更新跟不上时展的需要

1.2教学手段单一

很多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条,大多时候都是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活动。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按照书本知识教学,死板、枯燥,并不会研究与介绍最新流行的式样,所以导致学生与最新服装潮流脱轨。甚至于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对学生以及教材的分析,也不会选取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1.3教学中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

在同时具有大量的实际经验以及深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这样的教师才能称其为优秀的服装专业教师。然而很多中职服装专业制图教师都在从学校毕业以后直接到校园教书,其个人并没有到服装企业以及产业中进行生产实践,也尚未在服装企业实际生产中制板与制图,因此,其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完全按照书本知识进行教条的讲解,导致其教出的学生也只是明白理论知识,却没有实践经验。

2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的优化策略

2.1整合课程内容,重新梳理教材,培养学习兴趣

目前过于理论化的编写教材是其缺陷。所以,学生很难明白某些制图原理。通常教材前面几个章节都是介绍制图的专业理论知识,虽然有其必要性,然而在教材的开篇就大篇幅的过多将飘渺的、枯燥的理论知识介绍给学生,就会给文化基础不高以及空间想象力较差的中职学生带来很大困难,使其难于明白老师所讲内容,同时不会被授课内容吸引,更为严重的是会使得学生厌烦服装结构制图课程,并会产生厌学情绪。假如教师能够更多的将一定数量的服装表演的视频展示给学生,引导其更多的进行动手制版,这样就会取得的良好效果,而且学生对服装结构制图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不断增加。

除此之外,在中职学校服装结构制图教学的过程中,要突破教材的限制,在服装行业不断进步以及不断更新的设备的基础上,努力满足服装企业最新用工需求,持续的进行生产实践,并且从中获得新的形式与内容,与行业靠近,包含产业所有范围,进行持续的创新、研究与改革,帮助学生充分的结合技能实践与理论知识,使得中职教育转变走向企业生产实践服务的道路中。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选用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化生产进行模拟,在整理与分析服装结构制图理论知识以后,将其分成若干知识模块。使得学生首先熟知简单的基础知识,然后再逐渐学习制图原理,最为重要的是要实现师生共同动手制版,勤于思索,对制板时发现的问题要进行立刻修改,使得学生更加深刻明白所学知识。

2.2强化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效结合,由浅入深地实施教学

在服装制版的时候,学生要完全了解服装基本款式,同时可以借助制图知识对基本款式进行理解与研究,而且需要在服装款式变化规律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服装款式的变化构造进行处理。以西裤的结构制图教学为例,第一步,需要对男西裤的制图方法与原理得以充分了解,对男西裤的构造特征得以完全熟知;第二步,基于男西裤制图改变一些构造,这样就会创造成为新的款式。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出不尽相同的部件、外形以及长度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新款式的由来以及变化原理,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其充分结合基础知识以及款式改变。在学习基础知识的作用下,服装常用款式的制图方法完全被学生熟知,同时,借助制图原理改变服装款式的方式也被学生掌握,因此,学生就可以深入掌握比较简单的服装结构。

2.3注重与人体、面料、工艺的结合,加强实践环节训练

3结语

作为一门中职服装专业的重要课程,服装结构制图对服装系统工程的上下流程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所以,要持续研究服装结构制图的教学工作,使其适应企业的需求,使其适应社会的新服装潮流。不但要对学生的文化知识进行讲解,同时,还在加强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了培养出优秀的现代化企业人才,使其为祖国做出贡献,需要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与教学理念,破除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不断为服装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1]白艳.反思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改革与探索[J].考试:教研版,2013(1):22.

[2]朱晔,李亚娟.《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优化策略与实施[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0(4):84-86.

关键词:黏性土;微细结构;量化参数;压缩系数;关联性分析

Abstract:Thisarticleanalysisofclayeysoilcompressibilityfactorsfromtheangleofitsinteriorstructure.Throughthemicrostructureopticaltestsystemtooksevengroupsofdifferentcompressibilityofclayeysoilmicrostructureimage,andextractsthecorrespondingfinestructureparameter;usingthemultiplelinearregressionmethodincohesivesoilcompressioncoefficientandthefinestructureparametercorrelationanalysis,soastodeterminethefinestructureofcohesivesoilcompressibilityfactoreffectsize.

Keywords:Cohesivesoil;Finestructure;Quantizationparameter;Coefficientofcompressibility;Correlationanalysis

1引言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黏性土表现出的众多而复杂的工程特性,都与其内部微细结构的形态和变化有关。可以说,土体内部微细结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其工程特性。因此,研究并揭示黏性土工程特性与其微细结构状态之间的内在规律性,对于深入研究各类岩土工程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体微细结构形态对其工程特性的影响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外界环境变化,土体微细结构状态改变导致对其工程特性的影响;二是土体初始结构状态对土的工程特性的影响[1]。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是微细结构状态的总体反映,是诸多结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大量的试验表明,不同的结构因素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差别很大。并且表征结构状态的结构量化参数对工程特性的影响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交叉。所以为了能准确的反映土体某种物理力学性质同微细结构状态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确定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结构量化参数的筛选。

2黏性土压缩性影响因素分析

3微细结构量化参数及其获取

3.1微细结构量化参数

目前,土体的结构形态主要是通过颗粒(孔隙)形态、颗粒(孔隙)排列方式及颗粒(孔隙)之间的接触关系等结构要素来确定的,而这些结构要素可通过颗粒(孔隙)面积、颗粒(孔隙)等效粒径、颗粒(孔隙)圆度、颗粒(孔隙)分布分维、颗粒(孔隙)定向度以及颗粒(孔隙)的粒度等一系列的微细结构量化参数来刻画。根据前文2黏性土压缩性影响因素分析的描述,对土体压缩性影响程度较大的结构要素主要是颗粒(孔隙)形态、颗粒(孔隙)排列方式。因此,从结构图像处理角度可以用以下几个结构参数进行刻画:⑴颗粒(孔隙)面积-描述颗粒(孔隙)所占区域大小的最基本的特征;⑵圆度-土中结构单元体的短轴与长轴之比,可以表示结构单元体在二维平面中所展示的几何形状特征;⑶定向度-可以直观地反映各定向角区间内结构单元体或孔隙出现的频率,分析微细结构中单元体或孔隙在各个分区内的定向强度;⑷颗粒(孔隙)分布分维数-反映整体的颗粒(孔隙)平面分布情况,从而反映土体的密实程度;⑸孔隙的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可参照土质学关于粒度成分表示的累计曲线法得出,反映了孔隙的相对大小,或者说反映了级配程度状况[1][3][4]。

3.2微细结构量化参数的提取

本试验土样取自宁淮高速公路南京某段,常规土工试验结果显示:该段土体塑性指数均远大于10,即使是塑性指数最小的也高达21.7,且压缩系数均远大于0.5MPa-1,属高压缩性黏性土。同时所用土样(分别取自两处土场)压缩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为分析该土体压缩性偏大[3]以及压缩性存在差异的原因,并确定微细结构要素与土样压缩性的关系,分别取7个压缩性不同的原状样进行微细结构试验,对每个原状土样取3-4个观测点,在不受外力条件下各拍摄微细结构图片一张。由于篇幅所限,仅列出土样T3709某一观测点的微细结构图片,如图1所示。然后,利用自行编制的岩土微细结构分析程序-GeoImage对每幅微细结构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了岩土体微细结构的孔隙及颗粒数目、面积、周长、定向度、分布分维等量化信息[4][5]。我们将各组土样在初始状态下各个观测点所采集的结构参数取平均值,结果如表1所示。

图1土样T3709放大300倍的微细结构图片

Fig.1ThemicroscopicpictureoftheT3709samplebyzooming300times

4压缩系数与微细结构量化参数的关联性分析

4.1多元回归线性分析法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的数学模型:假如变量与另外个变量、…的内在联系是线性的,它的第次试验数据如下:

(1)

那么这一组数据可以假设有如下的结构式:

(2)

式中,是个待估计参数,、…是个可以测量或控制的一般变量,、…是个相互独立且服从同一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是一种很好的数学统计方法,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可以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用一个线性组合可简洁地表示一组预测变数(自变量Xi)与一个准则变数(因变量Y)之间的关系;②确定利用预测变数的线性组合来预测准则变数的能力;③确定整体关系在统计上的显著性;④可以剔除原始模式中的变数数目,且仍具有足够的预测能力。所以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把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的自变量逐个引入回归方程,剔除由于其它变量加入而削弱对因变量的作用程度的自变量,以保证回归式中只含有显著变量,从而充分体现微细结构量化参数对土体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

表1土样微细结构量化参数均值与压缩系数统计表

Table1Thestatisticaltableofquantizedmicro-structuralparametersandcompressibilitycoefficientforsamples

4.2压缩系数与微细结构量化参数的回归分析及其关联性分析

4.2.1压缩系数与微细结构量化参数的回归分析

上面2中对黏性土压缩性从其内部组成状态和结构角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但是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是结构状态的总体反映,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土体结构参数对其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或大或小,各不相同。且各参数的作用并非完全独立,其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影响。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综合考虑各结构参数对压缩系数的影响,同时剔除作用不明显的非显著变量,以保证回归式中只包含显著变量。

在进行关联性分析之前,通过逐步回归计算,得到了能够反映各结构参数与压缩系数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见(3)式。

(3)

式中,为土体的压缩系数;为颗粒圆度;为颗粒定向度;为颗粒分布分维;为颗粒不均匀系数;为孔隙分布分维。

4.2.2压缩系数与微细结构量化参数的关联性分析

表2历史拟合率检验表

Table2Thechecklistofhistoricalfittingrate

试样编号实际值函数值误差误差率(%)试样编号实际值函数值误差误差率(%)

T30060.62200.6156-0.0064-0.03T37060.91500.9086-0.0064-0.70

T38130.77200.79100.01902.461T37070.91100.9017-0.0093-1.02

T32050.98300.98690.00390.40T37090.86400.86450.00050.05

T36050.90500.9038-0.0012-0.13/////

Table3Thecorrelationcoefficientofquantizedmicro-structuralparameterandcompressibilitycoefficient

结构参数颗粒圆度颗粒定向度颗粒分布分维孔隙分布分维颗粒不均匀系数

本文通过微细结构实验系统对某实际工程中的高压缩性粘土填料进行试验观测,提取并分析了多组土样在初始状态下的微细结构量化参数和对应的压缩系数,总结并探讨了导致土样存在压缩性差异的原因和黏性土压缩性与其微细结构形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对7组土样进行微细结构定量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⑴不同土样具有不同的分形特征,但取自相同土场的土样得到的数据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也为分析土体压缩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可以综合考虑土体初始结构状态对其压缩性的影响,从(3)式中可以获取对压缩系数有显著影响的微细结构量化参数,再次验证了试验所得的土体压缩性与微细结构的关联性特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胡瑞林,李向全,官国琳,等.粘性土微观结构定量模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李广信.高等土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周宇泉,洪宝宁,粘性土压缩过程中的微细结构变化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5,26(S):82-86.

THE END
1.每日冷知识你知道为什么猫总是能优雅地落地吗?这种能力被称为“翻正反射”,是猫科动物的标志性本领。当猫从高处掉落时,它会迅速调整身体,确保脚先着地。这一动作依赖于猫灵敏的前庭系统和灵活的骨骼结构。 猫的前庭系统位于内耳中,可以感知身体的方向和重力。当猫感受到失去平衡时,前庭系统会向大脑发送信号,帮助它快速判断方...https://www.jianshu.com/p/1ac8de729c88
2.嘲设计包括色彩气氛图平面坐标图()景物结构分解图。场景设计包括色彩气氛图、平面坐标图、()、景物结构分解图。 A.侧面图B.底面图C.透视图D.立体鸟瞰图 参考答案: 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是日本动画导演押井守的代表作的是() A.《猫的报恩》B.《...https://m.ppkao.com/tiku/shiti/f08ac9335be649d48fbff2d6001b4420.html
3.大众宝来1.6正时分解图怎么看总之看懂正时分解图需要对发动机结构有一定了解操作时如果没经验或不确定最好找专业技术人员帮忙以免操作不当造成损坏。 大众宝来 1.6 自动 13 款怎么样 大众宝来 1.6 自动 13 款整体表现有优点也有不足。 优点方面 油耗低是比较突出的一点比如在磨合期跑高速能达到 5 个油左右国道 6 个左右综合平均油耗 8 个左...https://m.pcauto.com.cn/baike/558098/
4.「猫」字笔顺详解,动画演示,字帖下载猫字怎么写?「猫」字的笔顺分解图 第1画:丿 撇 第2画:? 弯钩 第3画:丿 撇 第4画:一 横 第5画:丨 竖 第6画:丨 竖 第7画:丨 竖 第8画: 横折 第9画:一 横 第10画:丨 竖 第11画:一 横 「猫」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māo][máo]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https://bishun.ivtool.com/9518.htm
5.Java架构师学习路线思维导图模板Java架构师学习路线图 Java架构师学习路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习Java基础知识,如语法、集合、多线程等;其次,掌握主流框架,如Spring、MyBatis、Hibernate等;再次,熟悉数据库技术,如MySQL、Oracle等;然后,了解前端技术,如HTML、CSS、JavaScript等;此外,还需要学习设计模式、数据结构和算法等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最后,通...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4eedd1ef0d32449d637c143
1.欧拉芭蕾猫维修手册电路图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为了方便用户了解欧拉芭蕾猫的内部结构和故障排除方法,我们在本文中提供了欧拉芭蕾猫维修手册电路图,并将详细介绍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 欧拉芭蕾猫电路图 以下是欧拉芭蕾猫维修手册电路图,用户可根据图示来了解和修复可能出现的问题: 欧拉芭蕾猫维修手册 如果您遇到电源线断开的问题,您可以首先检查电源线是否与插座连接良...https://www.qcwxb.cn/article/28675.html
2.VisionTransformer必读系列之图像分类综述(二):Attentionbased注意:文中涉及到的思维导图,可以通过https://github.com/open-mmlab/awesome-vit下载。 1Transformer 论文题目: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1706.03762 Transformer 结构是 Google 在 2017 年为解决机器翻译任务(例如英文翻译为中文)而提出,从题目中可以看出主要是靠 Attention 注意...https://blog.csdn.net/qq_39967751/article/details/125021505
3.相册详情:猫身体结构图打开App 猫 身体结构图 12 / 14 性别辨认 猫咪臀部有两个洞洞,上面是粑粑出口(肛门),下面的是嘘嘘出口(生殖器,即男猫之JJ所在)。根据两洞间距判断性别。间距在1厘米左右的,是女生;间距在2厘米以上的,是男生——大间距是蛋蛋生长所需。 实例说明见下图 89 28 加上去 ...https://m.douban.com/photos/photo/665782384/
4.软考高级架构师:数据库案例篇ER图和数据流图从数据流图(DFD)转换为实体关系图(ER图)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可以帮助将系统的动态流程转换为静态的数据模型。以下是一些经验和步骤,帮助你完成这一过程: 1. 理解数据流图 识别进程:进程表示系统中的功能或操作。 识别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数据被保存的地方。 识别外部实体:外部实体是与系统交互的外部来源或接收者。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421170
5.服装专业建设要求学生掌握软件打版界面下万能笔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技巧,能完全掌握万能笔模式下的绘制、捕捉、修改三大功能,并能利用该工具完成服装结构图的基本绘制及操作。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万能笔模式下的绘制、捕捉、修改三大功能 难点:万能笔模式下的修改功能包括左键框选和右键点选两部分组成 ...https://yyys.wbu.edu.cn/2013/0617/c2499a7000/page.htm
6.小小班《走路》音乐教案(通用12篇)1、播放课件(图随音乐出示),完整欣赏歌曲。 2、再次完整欣赏歌曲,随音乐拍击节奏,熟悉旋律及歌词 3、根据歌词边提问边引导幼儿练习小动物走路的动作。 (1)歌曲里是怎样唱小鹿走路的?(跳跳跳)引导幼儿有节奏的练习(小鹿走路跳跳跳)的动作。 (2)歌曲里是怎样唱小鸭子走路的?(摇摇摇)引导幼儿有节奏的练习(小鸭子...https://www.ruiwen.com/doc/415886166.html
7.课程Python画图示例-机器猫、小猪佩奇、爱心树 康俊民 第四章 程序设计方法 ● 4.1 什么是程序 康俊民 ● 4.2 程序设计的流程 康俊民 ● 4.3 一种简单的程序设计方法— —IPO 康俊民 第五章 程序设计流程图 ● 5.1 程序流程图的概念 康俊民 ● 5.2 顺序结构流程图 康俊民 ● 5.3 选...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439d4c6af1f1b5d3ed16e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