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以往试卷,得出考题主要集中于:
1.设计教学过程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2018上半年】(1)简述学生从算数思维过渡到代数思维的过程。(8分)
(2)如何指导高年级学生学习这一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节课主要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2分)
先写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的套路,看下篇哦~
一、导入
导入方法
举例
复习导入
《最大公因数》
复习了什么是因数,如何找到一个数的因数,为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做好知识准备。
直接导入
《最大公约数》
接下来,一起学习新课《最大公约数》
游戏导入
《2、3、5的倍数》
课前可以设计“2的倍数的学号”的游戏,根据老师做出的口令做出反应。
故事导入
“分数鹅基本性质”唐僧分饼的故事,贪吃的猪八戒要分9\12,孙悟空要68,沙僧要吃3\4,同学们指导谁分到的饼多。
经验导入方法
师:4块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2块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1块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多少呢?
师:半个该怎么表示呢?
补充:导入的作用(识记)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激发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4)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5)渲染气氛,创设情境
二、新课讲授
三、巩固练习(直接用材料中的即可)
1.做题(基础题、拓展题)
2.实际运用
四、小结作业
要点
小结
学生自己做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
总结要有趣味性
爸爸、妈妈、弟弟一起照相。如果从左到右排成—行拍照。有哪几种排法?
作业
与日常生活练习,体验数学价值
学习10的加减法。设计“小鬼当家”的购物情境,妈妈给你10元买早餐,你准备选择哪些品种?
趣味性作业
学完《合适单位名称》,学生批改XX日记,找出其中的错误单位
设计差异性作业
一般级: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得成为两步计算应用题,再计算。“五一”期间,文峰大世界卖出冰箱108台,卖出彩电125台。
提高级:各人到自己身体寻找一些数学信息,自编一道两步计算应用题,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