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人民的中医药素质太低,写下这几个字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极其不乐意的。虽然,中医药人有的时候不被人理解,内省有小不平衡,但是还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温柔以待。为了让更多人的中医人被尊重,更多的患者能够正确地认识到中医人的交流方式,所以写了这么一个极其刺眼的题目。无他,但愿能唤醒更多不懂中医套路的患者。
自从习医以来,不问男女老少,只要诚心问医,我都会很虚心的望闻问切,并处方,只要有一个安静的地方,能够详细静心地诊断,我一贯不拒绝。
很多人说,医生我是真心找您诊疗的,您怎么会觉得我找你麻烦呢?其实,这就好比一个小孩子给牛吃上好的肉汤,还不如给牛一堆青草。如果怀着真诚,却不懂套路,顶多就是小孩子给牛吃肉汤,不但医生不舒服,自己的真心也被辜负。
套路
一般咨询,我只能给出一些很粗线条的养生或者饮食建议,但是遇见上来就问“风湿病,吃什么药”?“脑梗阻,可以吃什么药?”“我的了什么病,有什么好方法?”等等之类的问题,我先不说作为一个职业的中医师,能不能在网络上回答你。
但就这种问话方式,就是典型的完全没看过中医的人,这种方式如何让一个真正的中医回答呢?如果一个真正的中医在跟患者聊天的时候,首先教患者如何与人聊天,是不是会有吃了翔的感觉?还有心情继续诊疗,还会吃这个医生的药么?所以,一般遇见这种问话方式的人,我选择沉默,不做回答。
真正的中医打开的方式,是对你的医生先说主症,头疼,腰酸或者眼睛不舒服,然后医生按照十问歌的套路一层一层往下剥,剥到最后还不能确诊,那就只能以把脉的形式确定了。
网络虚拟
一直反对网络问诊,但是现实和条件有时又逼得我不得不在网络上开方。以前,基本不怎么看舌苔舌质,但是运用网络之后,就变得非常注重舌苔舌质。网诊有一个特别大的弊端,那就是诊断的正确性会大打折扣,但是很多网友会非常奇葩的给我发来一张医院的单据。然后抛出一句“你们不是看诊断单”的么?
这种情形也经常遇见,包括很多高级知识分子。“中医不看化验单?是不是庸医哟?”其实很想从思想上反驳这样的患者,你看见过古人诊断用化验单么?不会把脉,会看化验单的中医你吃他的药,放心么?
其实,很多时候只要能确诊,网络看病还是很可取的。但是,对于很多疾病来说,网诊疗效要大打折扣,所以非常不建议网友以这种方式诊断,咨询。有一次一个朋友口述,得了鼻炎,可能跟肺有关,而事实上,脉诊的时候发现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脾胃病,以治疗脾胃病为主,就很快好了。还有很多体内有淤血的人,问诊根本没办法确定,但是把脉之后就可以很明确地确定,然后才开方选药,疗效就非常理想了。
但就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学医的人,前后投入近二十年的教育,这些成本我们要不要回收?一个非亲非故的网络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我们有没有义务帮忙?当然,对于这些网友我们也有权利选择不搭理,但是这种又不是我的性格。
我们的答案很明确,医生作为职业,我们可以不要服务费用,但是患者不能想当然;医生也可以要求付费,患者也可以选择不出。但是,如果认为医生必须无条件回答咨询的问题,那就任性了。
现代医疗界,最贵的就是医疗器械,一个心脏支架3万块,很多人乐意付款;但是医生一个处方,或者一个建议,30块,但是大家都嫌贵。而很多人不知道,一个心脏支架的成本价只需要80元,而一个医生培养的成本至少要50万。如果一开始听信医生的话,进行养生,后面不会出现安装支架的风险,这就是尊重知识与不尊重知识最后会产生的天壤之别。
一个患者合不合格,很多时候会决定疗效好不好;患者对医生的态度与信任,能够在治疗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刚出来行医时,喜欢用黄元御的方法治疗疾病,黄元御的方法治疗疾病最容易出现玄冥反应。一般情况下,处方过后都会告诉患者,吃到第几贴药时会出现“想睡觉”的情况属于正常,但是有一次把这个医嘱忘了,患者吃了药之后,出现了玄冥反应,就停止了服用药物。后来遇见,问起吃药情况才说,这种停药就是将最好的痊愈时机耽误了。
其实患者内心深处可能认为,这个医生年纪轻轻,开出的药吃了人不舒服,肯定乱开的,又碍于朋友间的关系,不反馈,也不说。发心是好的,对我说,会让我难堪;跟身边朋友说,则会影响我的名誉。其实,这种患者的发心是好的,但是结果却并非我们所要的。
还有的患者在诊疗的时候,面对医生什么都不说,让医生猜,检验医生的水平。这种患者其实是在自遗其咎,一个医生不管水平如何,患者将情况隐瞒,只会妨碍医生的诊断,对自己的疾病诊疗一点好处都没有。如果医生真的水平不行,那么最好要和盘托出,这样医生开的方才能有效;如果医生脉诊水平很好,隐瞒也没有用,没有任何意义。这种博弈是一种负和博弈,不管如何,结果对于患者都是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