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有病,应当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切不可病急乱投医。如今,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种种非法渠道实施“精准诈骗”,不光让生病的患者花了“冤枉钱”,还耽误了治疗。日前,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经过缜密侦查,在全国4地同时收网,成功摧毁了一个专门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以推销降糖“特效药”为名进而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46名。
“专家”“一对一问诊”,高价“降糖药”竟是含糖的伪劣产品
今年65岁的姜堰市民孔先生的老伴患有糖尿病,常年深受糖尿病困扰。孔先生带着老伴四处寻医问药,但收效甚微。
随后,“专家”又询问了孔先生老伴的当前病情,并告之,他们实行的是“专家”一对一“问诊”服务,不仅可以准确诊断病情,还能实施“对症治疗”。孔先生听了“专家”一席话,仿佛遇见“救星”,他将老伴的病情又详细给“专家”介绍了一番,并咨询了具体治疗意见。接着,“专家”便“对症下药”,向孔先生推荐了号称具有神奇功效的“亿糖肽”降糖药。
尽管这款“降糖药”一盒就要价1000元,还比药店卖的正常降糖药要贵40倍,但一想到能对老伴的病情有益,孔先生还是花费5000元购买了5盒“亿糖肽”。
然而,孔先生的老伴在连续服用2个多月后,病症不仅没有丝毫好转,血糖值还一度出现了上升的状况。
接到报警后,姜堰警方调查发现,孔先生购买的“亿糖肽”降血糖产品实则为一款质量低劣的保健品,并不能替代降血糖药,也不具备降低血糖的功效,更不可能治愈糖尿病。
调查至此,警方分析,该所谓的药企“专家”背后很可能有一个虚构产品功效进而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
警方辗转全国4省市,摸清团伙犯罪架构锁定诈骗窝点
随即,侦查人员针对该类警情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江苏省13个地级市均有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的类似药品,并且他们的销售通过快递渠道发货覆盖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侦查发现,该犯罪团伙实施的“货到付款”“营销方式”,除了在疫情期间等特殊节点,通过快递公司转入的进账资金受限以外,正常情况下,每天进账资金均在数万至10万元不等,多的时候,日进资金达20余万元。
4月21日,姜堰警方先期派出了8人分赴庆阳和齐齐哈尔展开侦查。侦查发现,发货的窝点位于齐齐哈尔讷河市两处“城中村”的居民小区内。
4月26日,侦查人员经过研判基本锁定了庆阳、齐齐哈尔、北京、菏泽4地涉案人员的身份和落脚点。
4月28日,姜堰警方抽调70名精干力量分赴4地与前期侦查力量汇合,并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实施了收网行动。行动中,高某某、陈某某等46名犯罪嫌疑人悉数落网,当场扣押作案用的手机100余部,在仓储窝点查获尚未售出的11个品种的假药100余箱。
骗子“广撒网”,致1.3万人上当受骗、骗取1000余万元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高某某、陈某某等人,对冒充“专家”,以一对一“问诊”的形式,虚构夸大药效,从而销售假药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经查,犯罪嫌疑人高某某、陈某某早年曾经在北京等地从事销售工作。2019年6月,高某某“另起炉灶”,在齐齐哈尔拉人干起了以“问诊”销售药品为名,实施诈骗的勾当。2020年5月,高某某等人为了拓展业务,在甘肃庆阳和北京成立了“分部”,今年正筹划将“业务”拓展到山东菏泽,增加类风湿、减肥等“特色诊疗”项目。
据查,警方在诈骗团伙的仓储窝点查获了“亿糖肽”“杜氏降糖宁胶囊”等11种假药,除了一种所谓的用于“减肥”以外,绝大多数都是降糖类假药。
据警方介绍,他们明知这些所谓的“特效药”毫无药效,甚至会产生加重病情的反作用,因而他们在“诊治”过程中会一再嘱咐患者“不要停止原先服用的药品”。
经查明,该团伙通过网络大量购买了每箱6000元至9600元不等的假冒伪劣保健品冒充“特效药”,其实,这些假药成本每盒仅数十元,最多也不足百元,而他们销售给患者少则每盒300元至500元,多则达每盒1000元至3980元不等。
据统计,该团伙实施诈骗犯罪以来,已累计诈骗1.3万余人,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非法获利超过1000万元。
目前,该案高某某等46名犯罪嫌疑人均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姜堰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