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有个老板来到这个村对村民说,他愿意按每只100元的价格收购村民从山上抓到的猴子。于是:
第一个月,村民很轻松地抓了10000只卖给老板,村民很开心地挣了100万元。
鉴于山上的猴子已被抓了一半而不再那么容易抓,老板又提出下个月每只按200元的价格收购。于是:
第二个月,村民虽然比较辛苦地只抓到5000猴子,但村民还是高兴地又挣了100万元。
由于山上的猴子越来越少,老板又提出第三个月每只按300元的价格收购。于是:
第三个月,村民淘力费神地抓了5000只卖给老板,村民又挣了150万元。
到此,村民实实在在共挣了350万元。
但到第四个月,老板又提出每只按400元的价格收购;但村民再也没猴可抓了。第五个月,老板又提出每只按500元的价格收购;但因已没猴可抓,面对500元一只的高价,很多村民都后悔自己手里无猴可卖。
恰在此时,一个自称是老板助手的人来到村里,谎称他的老板出差了。那个助手还说:再过几天,我的老板出差就要回来了;在他回来之前,我按每只300元的价格悄悄卖给你们;老板回来后,你们再以每只500元的价格卖给他,你们又要赚欢了。
于是,村民感恩戴德地按每只300元的价格从老板助手那里买了2万只猴子。为此,村民共付出了600万元。
村民的想法是:老板回来后,如果按老板出差前开的价(即每只500元)而将这2万只猴卖给老板,村民可卖得1000万元。这1000万元减去因买猴而交给助手的600万元后,村民还可多得400万元。
但最后的情况却是:老板和助手都不再回来了!
猴子还是那些猴子,但村民的钱却赔进去了!股票还是那些股票,而你的钱还在吗?
其实猴子就是股票,村民就是股市中的散户,商人不就是股市中的庄家吗?
如果说恐惧使投资者盲目而痛苦地失去很多机会的话,那么,贪婪则使投资者陷入危险境地还自鸣得意。投资股票有两大信条:一是戒贪,二是当机立断。同时股市里还有一句格言:多头或空头都可以在交易中赚钱,唯有贪得无厌者和犹豫不决者例外。
贪得无厌者一般的“症状”表现为:持有的股票价格上涨,总希望“再涨一点”,迟迟不肯抛出手中的股票,这叫“贪高”,这种人经常错过最佳卖出时机;如果投资者欲购入某只股票,而总是希望这只股票“再跌一点”,这种情况叫“贪低”,这种人往往错过最佳买入时机。
例如,某投资者在30元左右的价位购进某利枝服2000股。购进该股时,正是市场狂炒这一板块的时候,没几天,该股价格一路上涨至38元左右。这时不少投资者开始出“多头”变成“空头”。这位投资者却说,凑一整数,迈上40元坚决卖出,然而股市似乎与他作对似的,这时不涨反跌,股价滑落至36元。这时他发誓,若股价回升至38元就全部卖出,可股价又跌至34元。回过头来看,36元也是个不错的价位,他决定若回到这个价位一定卖出。股价跌势不减,继续以锯齿状的走势下滑,没几天就跌至31元,这位投资者这时意识到,若这样再跌下去就没谱了,就此了结除了手续费还不赔钱。于是在31元价位他终于卖掉了股票。
有经验的投资者都知道,过去某只股票价格达到某个价位,不要以此为依据来判定股价还会恢复到这个水平。股票交易讲究“重势不重值”,买或卖应顺势而为。上例中的投资者最后之所以落得“不赔不赚”,其根源就在于他贪心太大,并且固执己见,错过了一次又一次赚钱的机会。
尤其是当你连续亏损的时候,你对你的方法就会更加怀疑,这时往往容易犯大错,下一次仍该很果断的进,很果断的出。有的人说,我的状态不好,何为状态,有多少人仔细的思考这个问题,都是一句忽悠的话,就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作单只要你身体感觉轻松,不生病,心理无很重要的事情牵挂着都可以作单,都属于好状态。
但如果你感觉身体不舒服,心理感觉事情多,这个时候才是最不该作单的时候,也就是你说的没有状态。
交易是反人性的必须忘记自我
为什么在市场大部分人最终以亏损收场,杨国良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交易是反人性的”。人都是有自尊的,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但是在交易中必须向市场低头,否则就会陷入亏损。他以他一个朋友为例说明这个问题,那个朋友做的一塌糊涂。每当他发现做错的时候,不会止损出局,而是不断加仓,一错再错,最终小亏变大亏。
麦穗成熟了以后就会下垂,一个成熟的交易员也是能向市场低头的。把市场比喻成大海,在多种力量的作用下,大海会形成各种波浪。好的交易员犹如一个好的冲浪手,能够遵循波浪的前进方向,游刃有余。如果时时以自我为中心,逆波浪方向而动,势必会被大海无情的吞噬。
由于职业金融交易过程中的艰难,而家庭方面倍感压力,“人生下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都要围着我转,行情我下了单子以后他就要涨,就必须按照我的思路来”。“十字架是人类最大的智慧,耶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了,这个人你想要怎么样有智慧,你把自己钉死,否定自己”。耶稣正是因为否定自己获得了永生,作为一个交易员,在市场面前忘记自己,承认市场的绝对权威,才是走向成熟和胜利的关键。
把自己的身段放低以后,交易是一件简单而有节奏的事情,犹如老太太敲木鱼,顺着市场的节奏一买一卖,利润自然落入口袋。他也把交易比作跳华尔兹,只有两个人合上拍了,才能跳出美丽的舞蹈;只有踏上市场的节奏,才会画出美丽的资金曲线。
交易与赌博在某些方面是非常相似的,比如二者都尝试在一个相对短的周期里创造收益,但又都不创造新增社会财富。如果我是一个鞋匠,在努力制成一双别人可以穿的鞋子后,我就通过新创造社会财富而获得了收入。如果我是一个交易员或者赌徒,我可能获得收益,但这些收益并不是社会新增的财富。有些市场研究专家认为交易员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流动性,这也是有价值的,与“新增社会财富”本质无异。但是因为交易和赌博都包含了财富的转移但不创造新财富,二者都饱受质疑,尤其是交易和赌博的结果是非常不确定的。社会通常更加认可鞋匠的努力,因为他创造出的财富会让其他人认为有价值,有利他性。
为了提高胜算,交易和赌博都见证了无穷无尽的数理技术的发展。它们对于数学技术的运用可以促进我们对自然事件的理解,本质上这也是一种社会财富的创造,不过这种技术的发明者往往会被尊重,而实践这些技术的人却不然。举个例子,发明B-S定理的两位教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每天在用这个模型的期权投资者却被认定为普普通通的投资者。
上面说了这么多交易和赌博的相似点,那不同点在哪里?
尽管交易和赌博在本质上都是随机的,或者是有概率的,但是公众往往认为运气在赌博中起到的作用要远大于交易。但是,真的是这样吗?那么数学家EdThorpe完全掌握21点游戏的概率是怎么回事?Thorpe在1950年用IBM电脑运行了数以万亿计的实例以求完全将此游戏模型化。华尔街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开发了大量的高频交易算法是个很好的案例,人们正在交易上投入大量的智力成本。最终这些投入都会遍布每个交易者和赌徒头上,因此为了成功,可以说交易者和赌徒在投入上做到了不分伯仲。
交易和赌博的区别可能来自于二者的实际参数。交易中你的对手是来自广阔的市场,而赌博则是在特定场所中,其对手也是特定的。这也造成了赌博中可能蕴含了更多的情绪效应。
综上所述,唯一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与其他活动一样,交易与赌博的区别在个人自身。有的交易员比赌徒要严肃许多,但业余赌博玩家的数量可能又要多于没有经验的新投资者。赌博的形式可能相对更随意,你可以轻轻松松在家里的桌子上和朋友们玩21点,但职业交易员群体里明显有更多的人是在靠投资来谋生,或许这就是二者唯一的真正不同。
完美的交易就像呼吸,保持弹性,不必每个波段都交易.多数交易者都会错过70%的行情,每个投资者所能支配的精力、掌握的市场知识、惯用的交易技巧不同,不要奢望市场每一分利润都要拿到手,不要认为别人赚了多少我也要赚多少,也不要以为必须每个波段都进行交易。完美的交易就像呼吸,保持弹性,不必每个波段都交易首先交易应该是自然且轻松的,不要强行交易,不要和市场或者你自己作对。完美的交易就像我们呼吸一样,你吸气和呼气,就像进场和出场,一定要冷静和放松,寻找那些可见的交易机会。
【1】要善于观察并且等待机会的降临,能看懂的市场行情总是可遇不可求的,不要交易那些你无法弄懂的市场行情,也不要以为必须每个波段都进行交易。市场多数交易者都会错过70%的行情,每个投资者所能支配的精力、掌握的市场知识、惯用的交易技巧不同,不要奢望市场每一分利润都要拿到手,不要奢求别人赚了多少我也要赚多少,总有许多的交易机会符合你的性格和你解读市场的能力。把握这些,放过其他不适合你的交易机会。
【2】其次要注意保持交易弹性。市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涨或跌,针对市场的变化修改你的交易计划。调整自己的野心,并且根据当前处在的市场形态,挑选恰当的交易区间。随时检查自己的计划计划,看是否仍然符合当前市场情况。宁可不挣也不要赔钱,迫切需要赢利加重赌博心态如何看待没有挣到钱和赔钱?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没有挣到钱与赔钱绝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没有挣到钱,说明很多时候你的分析判断还是正确的,只是由于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没有足够的胆量入市,失去了一次赢利的机会,只不过有点后悔和遗憾而已,今后还有无数的机会,只要能够善于总结以往的教训,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赢利。
赔钱则证明你的分析判断是错误的,需要好好检讨。重要的是,赔钱会扰乱今后作盘心态。尤其看到你赔钱时身边的伙伴挣钱,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弥补亏损找回赢利。
有时候我们发现赢利2%可能需要费尽周折,但亏损2%几乎就在转眼之间。发生亏损只是赔出一倍的资金,找回赢利需要赚取两倍的资金。赔钱本身已经使你胆量变小,对自己的决策能力失去信心,迫切需要赢利使你变得盲动而不冷静,在这种情况下赌博的心态就会加重,发生再次错误的可能进一步提高,后果更加危险。因此,宁可不挣也不要赔对投资者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对市场没有把握的时刻更要铭记在心。不必奢求次次买底出顶、卖顶平底,戒贪戒慌,获取能够到手的利润要以平常心看待市场每一次波动,戒贪戒慌,不求成为卖顶买底的高手,只求顺势而为,才能获取成功。否则,很可能离加入买顶卖底“高手”的队伍为时不远了。
很多投资者在实盘交易中期盼自己能够成为“买底卖顶”的高手,总是希望自己每一单能够做得十分漂亮,在实际这种方法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笔交易,在波动中获取自己能够到手的利润,哪怕每次只有区区三、五、十点,长此以往,所获得的收益也决不会低于所谓的高手。贪心容易导致“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在市场交易中只有最终落到自己口袋里的才是钱,而那些处于我们无法把握未来变化中的仅仅是一些虚幻的数字。
市场的波动永不停息,不用担心没有挽回损失的机会,投资市场的钱永远挣不完。如果此时一意孤行,为了弥补亏损而不肯罢手,很可能招致更大的损失。因为此时你做盘的心态已乱,失去了冷静观察市场的能力。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退步抽身,重新审视市场的变化,才是在此获得判断市场走势能力的上上选择。
【关键价位】最后再来看一下关键价位的市场影响。关键价位往往是前期波动中的成交密集区或者是市场关键心理价位,经受过数次的考验。在没有强大动力的情况下,很难被有效突破。
当运行到关键价位附近时,经常表现出震荡徘徊走势,在没有强力因素的影响下,很可能市场有突破关键价位的意图,却没有突破关键价位的能力,此时我们不可轻易断言突破,经验表明市场的反转走势也往往就开始在关键价位之前,需要有强力影响因素出现,才可能造成一举突破的结果。我们不用理会该因素在理论上是否成立、是否有道理,因为很多时候市场仅仅需要的是借口和对未来的幻想,而非确定的事实依据,紧跟市场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温馨提示:切记:顺势天地共助力,逆势英雄不自由!
操作理念:1.顺势而为
2.胜于易胜
3.波段赢金守不败之地,攻可胜之敌。先胜后战,谋定而动。慎战,敢战,善战。
永不测市,只跟随趋势。
以前特别喜欢看所有技术派高手的分析,痴迷我最相任的一个技术派高手的分析,我整个10月都先入为主的极力做空,导致第一次暴仓,损失惨重。后来发现不光是百年一人这样的高手会有问题,无数的像我一样精通江恩,波浪,趋势线形态技术派选手,往往最后都会败的一蹋糊涂。
为什么,因为我们太喜欢测市了,而且测成功了就洋洋自得,失败就继续反省。其实我们就是天生注定的输家,市场永远不会测成功,市场可能高到无法想象,也会跌到目惊口呆。
总之,均线趋势线与K线同时提醒我们入场就行了,永远不要去猜测入场后的顶与底,没有任何意义。
努力可能帮倒忙,耐心比任何事都重要。
我曾经很努力,看过上百本书,天天分析股市期货到深夜,天天疯狂操作,最后却落个巨亏的下场。幸亏在三十岁之前我明白了这个道理。股市不是努力就有结果的。
股市不能做空,所以一旦行情不好,就远离股市,在行情差时还以为自己是天才,天天折腾,一定会死得很惨,我的数十万资金就在这样一股与天斗与地斗的傻气中折腾光的。在行情不好还要逆市操作,基本就是一个死。市场不给你机会,也是白搭。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术止于道。何谓道?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王阳明》心物一体,《庄子》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简易之,道在于人心。
侯门一入深似海,交易者时而遭遇虐心的地狱、时而享受修心的天堂。
市场交易者自始至终都会面临两大难题:(1)认清市场(2)认清自己。
1认清市场
2认清自己
最后引用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名言;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市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