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大家应该都听过,李世民的大将军秦琼,更是咱们每年过年门神画上的常客,其中持锏者为秦琼,持鞭者为尉迟敬德。
虽然秦琼并不会正骨,但今天说的这个俗语却跟他有关系,“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句话出自《兴唐传》九〇回。故事中新文理被傻子罗士信三棍子打伤肩膀,又被手艺不精的妹妹接错骨头,两军再次对峙之时,傻子罗士信以为还要打新文理,秦琼便安慰罗士信:“表弟呀,人常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那小子膀子被你二次砸岔,现在绝好不了。”
伤筋动骨一百天的意思是“凡是筋骨折损的病痛,治养没有一百天,就无法康复”。那么,伤筋动骨必须要整整一百天吗?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符合“伤筋动骨100天”的结论,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得每个患者的康复进程都不大相同,并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绝对化。只有遵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合理的治疗和功能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以下是课代表总结的骨折患者常见康复误区,这些一定要避免:
骨折初期的重要治疗步骤是固定,以利于断骨生长,石膏固定是常用的外固定方式。许多患者往往受到老经验“伤筋动骨一百天”的误导,且加之以为石膏固定就是不能动,故卧床静养而不敢动,结果造成体质虚弱、情绪低落、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甚至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骨折或手术后是需要相对制动,但不等于完全不动,尤其是年老体弱患者,往往因体弱而更加缺乏运动,可导致一系列的卧床并发症,包括心肺功能下降、肺部感染、褥疮、骨质疏松、肌肉萎缩无力。
例如,创伤后关节僵硬是伤科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病机为伤后长期制动(“静”盛),而不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动”不足),动静失衡,使气机不利,气滞血瘀,经脉闭阻,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筋骨关节失去濡养,导致筋腱挛缩,瘀血不散,聚结成块,筋肉粘连变硬,最终导致关节僵硬、活动障碍。可见,创伤后关节僵硬多是肢体长期固定,过静少动、动静失衡的结果。
对于急性外伤或手术后的患者,许多亲朋好友会帮忙按摩或做些热敷,误认为这样可活血化瘀止痛,结果导致患者受伤处异常肿胀疼痛,重者甚至出现血管、神经损伤,严重影响疗效。事实上,一般受伤后24小时内,较大手术后72小时内,是不宜在创伤局部进行按摩和热疗的,因为此期是急性炎症水肿期,在创伤局部进行按揉和热疗不利于组织修复,而且会影响下一步的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在急性创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做些冰敷,送到医院,由医生予以专业的处置,如冷疗、患肢抬高、轻柔的按摩等。
众所周知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故而,有人以为骨折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骨折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且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同时伴有血磷降低。这是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
对于骨折患者,首先要度过的是骨痂形成期,骨痂的过度钙化将影响疾病痊愈后的功能。而且事实上,有的骨折患者并不缺钙,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
总之一句话,医生让干嘛咱就干嘛,可千万不要自作主张,一旦耽误疾病康复,那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