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海报新闻·2021-04-1910:25·烟台资讯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刘倩荣实习生杨茜吴力圻滕捷烟台报道
一排简易板房搭建起来的屋子,数十个亲手搭建的狗笼和猫舍,还有简易的厨房以及略显凌乱的休息室,这就是王春红阿姨和她爱人宋叔叔一起建立起来的“烟台积善护生园(原名烟台爱心流浪动物救助收容中心)”。
这里大约有三千只猫狗,是烟台民间组织的一个大型的流浪动物收留中心,今年,“烟台积善护生园”已经十岁了,有三千多条流浪生命在这里得以延续。
14日上午,记者沿着来莱山区曲村,在村里的一个山上,找到了“烟台积善护生园”,走进园子的一刹那,数十只养在铁笼里的狗开始狂吠,场面有些失控。王春红阿姨却一脸镇定,他告诉我们,小狗不咬人,只是见到了生人变得躁动而已。
这个救助站和想象中有些不太一样,王阿姨告诉记者,这个救助站她和宋叔叔以及社会上一些好心人的人前前后后分了三次搭建起来的。
“把更多的爱给流浪狗”
2011年,是王阿姨的人生被改变的一年。这一年,与她相伴14年的小狗去世,她因此陷入痛苦和抑郁中。偶然间,她被邻居的一句“把更多的爱给流浪狗”点醒,从此开始了自己救助流浪动物的人生。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且那时候的救助很难被别人理解,所以当自己家里的动物越来越多时,邻居们的非议也越来越难以平息。机缘巧合下,王阿姨在宠物医院偶遇了几位同样从事流浪动物救助的人,志同道合又能取长补短,于是王阿姨和他们长谈之后决定合作,护生园就这么成立了。仓促之中成立的护生园存在着很多不足,选址不好、空间不足都是他们要面临的大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王阿姨他们搬过4次家,最后一次是搬到搬到了莱山区山上。王阿姨和宋叔费了不小的功夫,王阿姨负责运输,宋叔负责装笼,早上5点钟开始用面包车运送狗,一天要运4次,一直到7点才收工。这样日复一日,运了1个半月才将狗全部搬完。
现在的护生园规模宏大,狗舍排列有序,管理十分规范,也是王阿姨他们坚持不懈的结果。
“我不喜欢狗,但我喜欢我老婆”
宋叔有一句经典的话令我们印象深刻,“我不喜欢狗,但我喜欢我老婆。我要是不帮她,我老婆就上火。我不能让我老婆上火,我就得陪着她。”
的确,王阿姨建立护生园的背后离不开家人们的支撑。王阿姨和宋叔已经结婚30多年了,宋叔虽然不善表达,但这么多年来一直默默陪伴在王阿姨的身边,帮助她救助流浪猫狗。两个人常年无休,睡眠不足,大大小小的病痛不间断,但还是彼此互相扶持着把护生园继续发展下去。
“护生园”就是王阿姨的家
王阿姨和宋叔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坚持着,一个人病倒了另一个人就顶上,两个人撑起来护生园的天。对于王阿姨和宋叔来说,住院就是最好的休息,平时不是医院就是护生园,不是护生园就是医院。
有的时候他们也会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回家。纵然有着难以言尽的苦楚,王阿姨仍然坚定地表示无怨无悔。看着基地里的狗健康活泼,就是对她最好的安慰。
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有委屈也有泪水
基地有很多小奶狗,为了保持无菌状态,王阿姨每喂养一只小奶狗,就要用肥皂洗一遍手,十几年来半截胳膊已经被洗的粗糙发白,更别提因为救助常常会被狗咬的鲜血淋漓而留下来的那些疤痕。
好好的退休生活不过,全年基本无休的待在村子里,照顾流浪猫狗、外出救助猫狗,甚至被猫狗抓伤咬伤,正因为内心柔软并充满足够的爱,王阿姨才能十几年如一故的顶着谣言的重伤坚持将护生园运营下去。
“只要有我在,护生园就有未来。”
“只要有我在,护生园就有未来。”这句话是王阿姨在成立护生园时许下的誓言,为了一句话,奉献十年光阴。
护生园只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想要彻底解决流浪动物这一问题还任重道远,既需要有关部门出台更多从源头杜绝弃养动物的措施,又需要饲主们切实提高责任意识,营造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