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9.11.29
貉(学名:Nyctereutesprocyonoides)
英文名:Raccoondog(直译为:浣熊狗,可见是浣熊和狗的结合体啦!)
貉(拼音:hé),又称貉子、狸,犬科动物,棕灰色毛,耳朵短小,嘴尖,两颊长有长毛。生活在山林中,昼伏夜出,以鱼虾和鼠兔为食。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兽,现在已开始大规模圈养。在中国,商业上习惯把貉分为南貉和北貉,即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为南貉,长江以北为北貉。
野生貉对环境适应性较强,除荒漠地带外,由亚寒带到亚热带地区的平原,丘陵及部分山地,均可生活。多栖息于河谷、草原和靠近河流、溪谷、湖泊的草原地带和丛林中。常利用树漏、石缝或其它洞穴进行穴居,有时也自行营巢穴居。
貉属杂食动物,消化系统的特点功能介于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之间。
貉在20世纪初就已经被引入欧洲,在苏联作为毛皮动物养殖,在英国则有人作为宠物。在2016年,在法国、荷兰、瑞典、芬兰、德国和波兰,都已经成为入侵种,对自然生态造成危害。为了控制野外族群,瑞典禁止饲养貉,并且正试图全面扑杀野外族群。
蓝色是原生种地区,看到了吧,在中国沿海一带包括韩国朝鲜日本地区,红色则是入侵区,欧洲大部分地区,这是怎么跑过去呢的?
貉是东亚特有动物,原产于俄罗斯和亚洲的朝鲜、日本、中国、蒙古等国,1927~1957年间被引入欧洲北部和东部,貉被引入欧洲后,曾在部分地区快速地扩散。
貉是犬科中非常古老的物种,被认为是类似犬科祖先的物种。体型短而肥壮介于浣熊和狗之间,小于犬、狐,脸部有一块黑色的“海盗眼罩”。
它们栖息于阔叶林中开阔、接近水源的地方或开阔草甸、茂密的灌丛带和芦苇地;很少见于高山的茂密森林。
它们是夜行性动物,沿着河岸、湖边以及海边觅食,食谱广泛,取食范围从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直至水果。与大多数的犬科成员不同,它比较善于爬树。貉也是犬科动物中惟一一种在冬季休眠的动物,在秋季大量取食,直到体重比原来增加50%为止(怪不得经常看到胖鼓鼓的貉)。
白色的貉只出现在中国和日本,当然因为它们的毛皮非常珍贵,现在貉在中国的很多地区已经绝种。
不过我们都知道一丘之貉这个成语,不过具体这个成语说的是什么呢?
《汉书·杨恽传》:“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汉朝时有一个名人叫杨恽,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母亲是文史
学家司马迁的女儿。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养,未成年时就成了当朝的名人。汉宣帝时霍氏(霍光子孙,此时霍光已死)谋反,杨恽最先向宣帝报告,事后被封平通侯。
当时在朝庭中做郎官的人,贿赂之风极炽,有钱的人可用钱行贿,经常在外玩乐;无钱行贿的人,甚至一年中也没有一天休息。杨恽作中山郎后,便把这些弊病全部革除,满朝官员都称赞他的廉洁。
但他因少年得志,又有功劳,便产生了骄傲自满,结果与太仆长荣(长荣是宣帝旧友,最得信任)发生意见。
有一次,杨恽听见匈奴降汉的人说匈奴的领袖单于被人杀了,杨恽便说:“遇到一个这样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给他拟好治国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白白送了命,就像我国秦朝时的君王一样,专门信任小人,杀害忠贞的大臣,结果国亡了。如果当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现在国家还存在。从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产的貉一样,毫无差别呀!”就这样,杨恽被免职了。
这成语在应用时,都是用来形容反面的事物,含有不屑一谈和讥诮的口吻。例如说有一群人专门造谣生事,无事生非,故意与人为难,他们中间没有一个是好人,就可说:这批东西都是“一丘之貉”!
不过,回来说我们的野生貉,经常是被发现成双结对的,好像是一种很恩爱的小动物呢!
2、3月间为交配期,怀孕52~79天,也有报道50~70天,而以62~63天居多。5、6月间产仔。一雄配多雌。每胎5~12仔,多者可达15仔,但以6~8只居多。幼兽当年秋天既可独立生活,天敌有狼、猞猁等。
貉是重要毛皮兽,去针毛的绒皮为上好制裘原料,轻暖而又耐久,御寒力强,色泽均匀。而针毛弹性好,适于制造画笔、胡刷及化妆用刷等。貉的毛皮质量因产区、季节和狩猎剥制技术等方面条件的影响而异。产区的不同自然条件,对貉皮质量的影响甚大。按质量差异,貉皮分为南貉、北貉两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