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藏高原冰天雪地中的雪豹,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01
走近雪豹
雪豹是食肉目猫科豹属动物,
是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猫科动物。
由于其常年在雪线附近的冰天雪地活动,
被称作雪豹。
它可以耐受-40°C低温,
是最耐寒的猫科动物之一。
通常能耐极冷温的动物(像北极熊),
大多有厚厚的脂肪,动作缓慢憨呆;
但雪豹在耐低温的同时
还有着敏捷的捕食身手,
这得益于其肌肉和骨骼的独特结构,
帮助它在陡峭地形中
爬卧、加速、转身和从高空跳落,
与身体几乎等长的尾巴既能保温取暖,
又可辅助其协调平衡。
雪豹主要以岩羊、北山羊、盘羊等
高原山地有蹄类动物为食。
当这些食物缺乏时,
也会捕食一些高原兔、旱獭等小型哺乳动物,
以及雪鸡、马鸡、虹雉等鸟类。
因此,
雪豹是高山环境里最顶层的捕食者,
又被誉为“雪山之王”。
雪豹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
及其周边地区海拨3000-5000米的冰天雪地,
包括中国等十多个国家,
分布范围约200万平方公里。
2.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雪豹分布略图(黄色为雪豹分布区域),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至2013年,
中国、阿富汗、印度、蒙古国、巴基斯坦、俄罗斯、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
都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到野生雪豹。
3.红外相机拍摄到雪豹和猎物,视频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和大熊猫一样,
雪豹是全球珍稀的濒危物种,
全球总数约为4000多只。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将雪豹列为濒危物种,
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将雪豹列入禁止国际间贸易的动物。
4.雪山之王,图源:VCG
雪豹终生保持着独居性和强烈的领地性,
它们会频繁通过气味标记(喷洒尿液)
和地面标识(刨坑等)来划定边界,
时刻维持属于自己的独立“王国”。
在每次栖息地巡查过程中,雪豹会重新进行标记。
希望在同一区域内不被其他同类干扰。
其他雪豹根据嗅觉识别标记点气味,
判断自己栖息地是否有其他个体入侵,
或者自己是否不慎进入了其他更强大雪豹的领地。
5.王国的界定-雪豹用气味标记自己的领地,视频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雪豹十分善于利用地形隐藏自己,
通过在岩石上、流石滩、灌丛中
匍匐前进来伏击猎物。
它们可以跳跃15米之远、6米之高,
捕食其身体重量3倍以上的动物。
6.雪豹身形矫捷,呼啸而过,图源:VCG
除了大型雄性牦牛之外,
雪豹几乎可以单独捕食其领地内绝大部分动物。
雪豹个体的捕食活动范围相当大,
最远可达80km,
面积大于1500km2,
最大活动面积4500km2,
7.雪豹与它的猎物,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02
起源青藏
青藏高原是雪豹的物种起源地,
这里是它的第一故乡。
生存在高原独特的环境,
雪豹演化出了一些适应方式。
为了适应高原寒冷,
雪豹进化出了厚厚的皮毛,
每平方英寸皮上有26000根毛(人类只有1300根),
密实的皮毛形成一道抵抗风寒的墙。
为适应高原低温空气,
雪豹演化出发达的鼻腔,
短而宽的鼻腔能将吸入肺部的冷空气变得暖湿。
雪豹还有一双适合在雪地行走的“雪地靴”,
脚上大的肉垫,分散了重量,
使其能在雪地行走自如。
8.雄踞雪山为王,雪豹进化出了多项适应机制,脚上大的肉垫是天然的“雪地靴”,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为了适应缺氧环境下的奔跑捕猎,
雪豹进化出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调节呼吸等技能。
强有力的胸部肌肉使雪豹能深呼吸,
有助其在高山空气稀薄带呼吸更多氧气。
雪豹体内的血红蛋白高度集中(16.4g%),
即便氧气含量比较低,它们也能够适应。
9.雪豹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和调节呼吸等技能,让它能够在高原上如履平地,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雪豹多在陡山峭壁上行走,
需要高超的平衡能力。
雪豹尾巴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平衡器,
它几乎和身体等长,
其身长75-155cm,尾长80-105cm。
在陡峭地形捕食时,
粗大的尾巴就像走钢丝绳人手中的平衡木,
让雪豹得以快速在各种地形运动,
攫住猎物,保持自身平衡。
但雪豹尾巴的功能不仅于此,
休息时,尾巴盘在身体周围,
是一条舒服的保暖围巾。
更有科学家认为,
雪豹粗大的尾巴能够储存脂肪以备不时之需。
10.雪豹几乎等身长的尾巴,图源:VCG
03
走出青藏
雪豹诞生于青藏高原,
演化成高海拔极端环境的适应强者,
随后走出青藏,
征服了中亚的许多高山。
豹属动物约在1130万年前
与猫亚科其他属的动物分开演化,
此时正值青藏高原隆起、成形的时期;
在约260万年前,
青藏高原的隆起进入第二阶段,
形成更高海拔的高原,
这段时期可能是雪豹演化成高原特有种的关键阶段;
在约170万年前,
原本分布于高原的雪豹开始往周围高地进行辐射扩散,
上演了“走出青藏”的宏伟大片,
逐渐分布到帕米尔高原、天山和阿尔泰山。
无论是种群扩张还是收缩,
雪豹都长期扎根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
历史上雪豹几乎是中国特有的一个物种,
不仅因为中国是雪豹的起源中心,
同时也是全球雪豹最大分布国,
目前拥有超过全球60%的栖息地和种群数量。
现代青藏高原是雪豹最主要和最连续的生存地区,
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四川五省(区)。
11.雪豹在中国的分布,黄色为分布区域,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04
高原旗舰
雪豹是青藏高原的旗舰物种,
旗舰物种对社会生态保护力量
具有特殊号召力和吸引力,
中国的雪豹保护与研究,
一直在行动。
在1980-2000年,
中国政府建立了上千个自然保护区,
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1989年),
并开展了多次综合科学考察。
12.远古青藏高原是雪豹的物种起源地,现今这里是雪豹保护的前沿地,雪豹在高原幸福自由地生活,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自2000年至今,
研究人员在新疆和青藏高原开展了多次调查研究,
内容涉及雪豹分布、数量、栖息地利用等方面。
2015年在羌塘保护区、色林错保护区
启动雪豹种群研究及保护项目,
2017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
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合作
建立“三江源雪豹研究中心”,
启动三江源雪豹保护与研究。
13.中国雪豹保护研究进程图,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同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将雪豹列为重点研究的高原旗舰物种,
广泛运用红外相机、卫星定位系统等新技术
开展雪豹种群规模、活动范围和生活习性,
同时对雪豹进行其他生物学及遗传学机制研究。
14.成年雪豹和两只幼崽雪中玩耍,视频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中提出
“要加强以雪豹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
增强雪豹等旗舰物种栖息地适宜性和连通性”。
同年,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发现,
祁连山地区雪豹的种群数量
存在增加趋势和栖息地多元化现象。
记录到雪豹夏季在亚高山针叶林中的活动踪迹,
雪豹的活动范围明显扩张。
15.祁连山地区3只雪豹同时活动场景,是雪豹数量增加的信号,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