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在您撰写护士抑郁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语言艺术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语言艺术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2)搭建起患者与护理人员沟通的桥梁,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护士的各种愿望都是通过言语来体现的。通过与患者的语言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病史,掌握病人的各种心理,通过语言向病人宣传卫生知识,解除病人的恐惧,焦虑心理,通过艺术的语言使病人丢掉恐惧心理。相反,如果护士说话缺乏礼貌,出言不逊,粗鲁,蛮横无礼,缺乏教养,可使病人病情加重,给心理和生理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表现忧伤,悲观,失望,大发脾气,易怒,沉默严重者可产生自我损伤的行为等。
(3)关系病人和家属对医院的信任程度,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的语言态度以及用词直接影响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自身以及医院的印象,影响患者对治疗工作的配合程度。医疗工作中纠纷案的发生大多是因为医护人员当时的态度冷淡,说话生硬以及语言不文明等引起口角甚至打架等,医护人员如采用不当的语言,不仅直接影响着医院秩序、医疗护理情绪,也给医院的形象带来影响。
2培养良好语言艺术的措施
2.3加强艺术语言的训练以及心理学的学习:语言艺术在护理工作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要想做好它,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首先得培养热爱本职工作,忠于本职,立志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其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语言训练,要把讲究语言艺术当作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讲究语言艺术,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和改善。还要具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对病人的深切同情,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语言对于患者的重要性,体会到语言美的价值,自觉做到言语充满热情、温情以及感情,才能在工作中轻声音、柔语言、慢速度,充分显示出护理人员的端庄大方、温文尔雅。要加强学习心理学,生理学等有关知识,观察病人的一举一动,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病人在想什么,想干什么,需要什么,最喜欢什么,最讨厌什么,只有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也只有了解他们,才能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2.4掌握患者的心理,采用合适语言因势利导:患者因年龄、性别、家庭环境、学历等的不同,对护理人员的语言要求也各不相同。如患者有吸烟、酗酒的习惯,如护理人员直接批评患者的此种行为或直接对患者提出建议,可能会招致患者的反感,护理人员用心良好却收效甚微,而如果护理人员掌握了患者的心理特点,采用护患交谈的方式,声东击西的让患者认识到吸烟、酗酒对自己病情恢复的不利影响,促使患者自身认识到不良习惯的危害,就能使患者能够自觉的改变不良习惯。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因势利导,让患者在护理人员的语言中得到被尊重的感觉,促使其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要了解“模糊种差释义法”,首先得了解定义法。所谓定义法,就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任何一个定义都是由被定义项(被定义的词语)、下定义项(下定义的词语)和定义联项组成。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商品”是被定义项,即被定义的词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下定义项,即下定义的词语;“是”是定义联项。下定义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属+种差定义法”,即下定义项是由种差和邻近的属概念组成的。用公式表示则是:被定义项一种差+邻近的属概念。根据种差内容的不同,“属+种差定义法”可以分为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功用定义和关系定义等四类。
“性质定义”是以事物的性质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发生定义”是以事物产生、形成情况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角是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图形”。
“功用定义”是以事物的功用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关系定义”是以事物之间的关系特点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负数是小于0的数”。
在辞书释义中,“属+种差定义法”是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它对于解释明晰词语是非常有效的,它能够准确地解释明晰词语(即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上面所举对于“平行四边形”、“角”、“商品”和“负数”等明晰词语的解释就是如此。其实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解释模糊词语。那么,“属+种差定义法”在解释明晰词语与模糊词语时有何不同呢关键在于:解释明晰词语时,用来表示种差的词语一般是明晰语言,如:“两组对边平行”是“平行四边形”的种差,“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是“角”的种差,“交换”是“商品”的种差,“小于0”是“负数”的种差。这些表示种差的词语都是明晰语言;而对于模糊词语,则往往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种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模糊种差法”。“模糊种差法”能够准确地揭示模糊概念在内涵上所具有的模糊性。例如:
树林成片生长的许多树木,比森林小。
森林通常指大片生长的树木。其中的“树木”是“树林”和“森林”的属概念,并且是明晰语言;“成片生长的”和“许多”是树林的种差,“大片生长的”是森林的种差,并且都是模糊语言。正是通过运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就揭示出了“树林”和“森林”的模糊性。又例如:
蔬菜可以做菜吃的草本植物。
水果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的统称。其中的“草本植物”是“蔬菜”的属概念,“植物果实”是“水果”的属概念,并且都是明晰语言;“可以做菜吃的”是“蔬菜”的种差,“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是“水果”的种差,并且都是模糊语言。番茄和西瓜都是草本植物,番茄“可以做菜吃”,但又是“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那么番茄是蔬菜还是水果呢也正是通过运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就揭示出了“蔬菜”和“水果”的模糊性。
有时明晰词语的释义也可以运用“模糊种差法”。它一般是将种差分成偏正两部分,即一部分是中心语,一部分是修饰限制语。某些修饰限制语可由模糊语言来充当。例如:
霜是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
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是“霜”的种差,其中“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是中心语,并且是明晰语言,而修饰语“接近”则是模糊语言。这种使用模糊语言充当种差修饰语的方式,可以使明晰词语的解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当然,对于明晰语言的释义,在种差中能够不用模糊语言的则宜尽量不用。例如《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和2002年增补本对“云”的释义分别为:
云在空气中由大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物体。
云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空气中由大量冰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云”的种差,其中“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中心语,并且是明晰语言,而修饰语“大量”则是模糊语言。增补本的释义去掉了原来释义中的模糊修饰语“大量”,释义显得更为精练。
二、定量释义法
值得注意的是,隶属度的具体制定并非“一定如此”,它往往是人们根据以往的经验、考察的对象、所处语境等情况而制定的,是“可以如此”,只要这些隶属度的具体数值符合规律就行。
三、形象描写释义法
所谓形象描写释义法,是通过描写模糊词语所指代的那一事物所具有的形象特征(譬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的形象特征)来释义的方法。描写事物形象特征的主要词语都是模糊语言。例如:
黄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哄拟声词,形容许多人大笑声或喧哗声。
甜像糖和蜜的味道。
霉气霉烂的气味。
火热像火一样热。
以上例句就是分别通过描写模糊词语所具有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的形象特征来释义的。
四、比喻描写释义法
所谓比喻描写释义法,是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方式来解释模糊词语的方法。例如: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蛇行形容像蛇爬行时蜿蜒曲折的样子。
任何比喻都具有模糊性,因此这种释义方法特别适宜用来解释模糊词语的意义,并且在释义的开头往往有“像”、“比喻”或“形容”之类的模糊词语作标记。
五、对比释义法
所谓对比释义法,是通过将两个具有对立关系的模糊词语进行相互对比来释义的方法。例如:
甘甜;甜美(跟“苦”相对)。
苦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相对)。
这种释义法往往在释义的末尾有“跟某相对”之类的词语作标记。
六、否定释义法
所谓否定释义法,是通过“不+反义词”的方式来对模糊词语进行释义的方法。例如:
丑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对)。
柔软软和;不坚硬。
这种释义法也适用于具有对立关系的模糊词语,因此在释义的末尾也往往有“跟某相对”之类的词语作标记,只不过它一般用于有标志单位的词语。例如跟“丑”相对的无标志单位“美”和跟“柔软”相对的“坚硬”就不宜使用“不+反义词”法来释义,即不能把“美”解释为“不丑”,不能把“坚硬”解释为“不柔软”。
七、比较释义法
集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比城市小的居住区。
市镇较大的集镇。
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
都市大城市。
“都市”与“城市”之间也具有大于关系,因此把“市镇”解释为“较大的集镇”,把“都市”解释为“大城市”。可见,运用比较法来解释这样的模糊词语,就显得准确而精练。
八、模糊义素释义法
“模糊义素”是我们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如果同一语义场内的几个义位之间的区别义素具有模糊性,那么这几个义位的语义无疑也具有模糊性。这种具有模糊性的区别义素,我们称之为“模糊义素”。所谓模糊义素释义法,是通过在同一语义场内的几个义位之间寻找出它们的具有模糊性的区别义素来对模糊词语进行释义的方法。例如:
香:[+气味]、[+好闻]
臭:[+气味]、[-好闻]
长:[+两点间]、[+距离]、[+大]
短:[+两点间]、[+距离]、[-大]
“香”与“臭”的共同义素是“气味”,区别义素是“好闻”,并且“好闻”具有模糊性,因此我们称之为“模糊义素”。“长”与“短”的区别义素“大”具有模糊性:距离大与不大之间很难截然划界。这就决定了“长”与“短”两个义位的模糊性。把寻找出的模糊义素引入释义之中,就是模糊义素释义法。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对“香”与“臭”、“长”与“短”的释义分别为:
香(气味)好闻(跟“臭”相对)。
臭(气味)难闻(跟“香”相对)。
长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
短两点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
综上所述,用模糊语言来解释模糊概念,照样能收到释义准确之功效。如果用明晰语言去解释模糊概念,有时反而会显得不准确。例如:
秃(人)没有头发。
秃头头发的人。
这里用“没有”和“”等明晰语言来解释“秃”和“秃头”,表达并不准确,难道只有头发的人才叫“秃头”吗如果脱得只剩十几根头发,这算不算秃头如果只有“头发的人”才能算是“秃头”,那么就不会有罗素的那著名的“秃头”悖论了。又例如:
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
科盲不具备科学常识的成年人。(《现代汉语词典补编》)
我们曾经对这两条词语的释义作了这样的评析:“不识字”是明晰语言,如果“不识字”的成年人是“文盲”,那么认识十来二十个字的成年人还算不算“文盲”他们是否属于“扫盲”的对象根据有关规定,成年人要认识1500左右的字才能算是“脱盲”。可见“文盲”不仅包括“不识字”的成年人,也包括那些“识字不多”的成年人。“科盲”也是模糊概念,“不具备科学常识”的成年人固然是“科盲”,只懂得一点点科学常识的成年人算不算“科盲”其实,在人们的生活中所说的“科盲”,往往包括那些对科学常识知之不多的成年人。可见这两个条目都是用明晰语言来解释模糊概念,但表达得并不十分准确。相应地来看《现代汉语词典补编》对“法盲”的解释,就比对“文盲”和“科盲”的解释要准确得多:“法盲,缺乏法律知识的人。”这里用的解释语是模糊语言“缺乏”,而没有用明晰语言“不具备”。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科盲”的释义已改为:“指缺乏科学常识的成年人”。可见运用模糊语言来解释词义,有时比运用明晰语言更为准确;有时运用一些模糊释义的方法来解释模糊词语,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作者:覃华凤工作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电灼伤随着外科学科的发展,各种仪器的应用,如高频电刀、电钻、腔镜仪器等,低年资护士由于操作不娴熟或未遵守操作规程,未管理好台上电刀笔等用物,手术人员意外碰触按键,造成烧伤或灼伤。应急能力差护士的应急能力是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敏锐地发现和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的配合和抢救和护理,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手术室护理工作应急性极强,护士必须具备很好的应急能力。低年资的护士知识面相对较窄,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显得心理紧张,茫然失措,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质量,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对新来院的护士发放自行设计的护士礼仪规范需求调查表,共发放60份,收回60份,回收率100%。从调查表中可见新聘护士虽然都经历过3年的护校理论学习,但是护士素质教育并未纳入教学课程,只有个别人对护士礼仪有一定的了解,没有人接受过礼仪方面的培训。因此,新护士不能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未掌握礼仪服务操作方法;另外,尽管大多数的新护士求知欲强,愿意学习护士礼仪方面的知识以弥补课堂上的不足,但仍有少数新护士认为礼仪培训对护理工作不重要,是搞花架子,临床上能练出“一针见血“的本领,就是一名好护士。说明新护士对礼仪服务可以提高为兵服务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待在培训和临床实践中得以提高。
2对新聘护士实施护士礼仪培训
2.1帮助新护士提高对礼仪培训的认识:医院服务质量的高低主要在于服务态度,而护士端庄的仪表、优雅的举止、文明的语言,有助于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和惊惧感,增强安全感,促进身心早日康复。再则护士主动热情、周到细致的礼仪服务是解决护患矛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旦新护士明白了这些道理,对“要我学”护士礼仪规范变成了“我要学“。
2.2结合临床实践,制定培训内容:护士应当遵守的礼仪规范包括护士的仪表、举止、服饰、交往、语言、公务、涉外礼仪等。而我们选择了可以直接体现护士风貌、有效与患者沟通的实用性较强的护理人员仪表、语言、行为举止。
3效果
经过1周护士礼仪培训后的新护士再到临床进行生产实习,端正了服务态度,认识到尊重患者就是尊重自我。对患者来有“迎”声,走有“送”声,操作中“请”字当先,“谢谢配合”不离嘴,真情为兵,微笑服务处处体现。并且提高了个人修养,融洽了护患关系,增进了与患者之间的感情,更快更多的掌握了护理专业技能。100%的新护士认为礼仪培训很有必要。
4结论
(1)新护士中开展礼仪培训的意义。新护士刚从护校到临床工作缺乏礼仪服务的基本知识,加之对医院这个特定的社会还不了解,不知护士的言谈、举止在患者心目中的分量。因此,在新护士中开展礼仪培训尤为重要。首先帮助新护士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其次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使每个新护士心情舒畅,对护理工作更加热爱。总之,护理人员规范、得体的礼仪既是一种美的体现,又能给病人以情切之感,使其感到温暖、减轻忧愁和痛苦。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汉互译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略举数例,谈一谈英汉语言中所伴随的文化差异,供大家参考。
一、动物的喻义
不同的动物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赋予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鹅在汉民族的观念中是纯洁美丽的象征。早在唐代就有骆宾王对鹅的咏颂:“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而英语中的goose(鹅)却是指代“傻瓜”、“笨蛋”,这取决于鹅的呆头呆脑和行动不灵便。而英语中用asdrunkasamouse形容“酩酊大醉”,用ashappyascow形容快乐,在中国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再如对狗的印象,在中西方国家更是有着天壤之别。狗在汉民族的文化史上,自古以来就是卑鄙的代名词,于是在汉语中衍生出了无数有关狗的贬义词: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狐群狗党、狗血喷头等等。郭沫若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很不喜欢狗。这情绪似乎是一种国民的情绪”。
二、植物的象征
把各种花卉草木人格化,是文学作品中的常用手法,这在中国秦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就有突出的体现,其中屈原的不朽诗作《离骚)最具代表性。在《离骚》中,屈原歌颂江离(香草名)、春兰、秋菊,以讴歌公正高洁,斥责“茅”、“萧艾”(蓄草之类),以表现其卑视流俗的性格。例如“兰芷变而不香兮,荃葱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但不同的植物在英汉语言中的喻义却有所不同。例如,在汉语中,花还常喻或与有关的事物,象:拈花惹草、花街柳巷、花魁、烟花女等等。而英语中的flower(花)却没有这层含义,这类概念的语句常用street(街)这个词,如walkthestreet(),womanofstreets(、野鸡),liveonthestreets等等。又如,中国人传统上认为,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最为高洁,而英美人却一向认为百合花最为纯洁,故有aspureaslily(象百合花一样纯洁)之说。再如,汉语中以黄莲喻苦,象“苦若黄莲”。而英语则说asbitteraswormwood(苦若艾蒿)。这些都是历史文化和伦理观念发展的产物。
三、颜色的隐喻
四、人名、地名的文化积淀
在漫长的民族文化发展历程中,许多人名、地名也被赋予了浓厚的民族特征。如人名方面,中文用“林黛玉”作为“弱不禁风”的代名词,用“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英文用UncleSam指代美国,用JohnBull代表英国人。地名方面,中文里的“泰山”常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有价值的事物,如“有眼不识泰山”、“轻于鸿毛,重于泰山”、“泰山北斗”等。而“五陵”原指汉朝最著名的陵墓,皇帝曾把四方豪门及外戚迁往附近居住,故后世用“五陵”指代富豪贵族聚居之地。杜甫在《秋兴》之三中,就曾有“同学少年多不贱,五睦衣马自轻肥”的诗句。
结语:从以上的例证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要求译者要尊重汉英语言社会成员不同的风俗习惯、心理状态与接受能力等,采用各国人民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努力做到“信、达、雅”。否则,就会闹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因此,翻译工作者加强对汉英国俗语义的学习和研究,对于认识复杂而有趣的双语现象,切实提高英汉互译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孙莉工作单位:湖南航天医院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t检验与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a=0.05。1.考核标准:参照《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与《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同时结合往年培训考核经验,护理操作培训小组根据护理部统一制定的考核标准,对每个阶段的培训效果分别进行记录,考核分数以百分制计算。最后,对阶段考核得分进行比较分析[4]。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满意度调查:为了综合考察发散性思维培训对临床护理的实际效果,科室设计了针对患者的调查问卷,目的是了解患者对护士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共涉及3个大类,12个小类的问题,要求以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做出回答。最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并与2010年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做比较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课堂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注重“苦读+考试“”计算+逻辑”的教学思路,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而互动式教学模式顺应时展,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力争做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教”与学生“学”两个过程互相作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具体表现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施教和学生的主体认识相辅相成,即“教”与“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序发展。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生生互动,形成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教学共鸣,提高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以“让学生爱学、会学、善学”为目标。传道、授业、解惑既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沟通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教与学相互统一的过程。
2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1师生互动
传统教学理念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是绝对权威,学生应当完全服从,这显然不适合现代医学英语教学。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医学英语课程大多由英语教师担任。英语教师英语水平高于学生但医学知识掌握不如学生。将合作学习引入医学英语教学,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教师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在宏观上全面统筹规划,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从教学目的出发,设计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2.2生生互动
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合作学习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由于学生之间认知水平、社会经验、情感因素相近,互动沟通时没有压力和紧张情绪,能够进行有效互动,而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又能促进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生生互动形式多样,如角色扮演、复述课文、问题讨论以及头脑风暴等。尤其是情景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通过模拟查房以及英语问诊等,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医学英语,从而加强基本技能培训及医患沟通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