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组织染色机。
背景技术: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组织样品时,需要将取下的生物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后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边缘滴加染色剂以凸显出所要观察的细胞;在滴加染色剂的步骤中,往往采用人工滴加,当样品量过大时,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因手抖等因素造成所加染色剂过量产生人为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头与盖板相接段为圆柱状,端头为半球形并包裹有硅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液池的深度大于托盘厚度1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轨ⅱ上滑块ⅱ与伸缩杆ⅲ、滴枪夹套和滴枪组成的滴注组共有4组,4个滴枪的染色剂管依次对应外壳右侧的4个染缸;滴枪与夹条ⅱ和夹条ⅲ的两侧边沿之间有位置信号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盘上安装有振动电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取下托盘与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滴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托盘盖板压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计算机、3-万向轮、4-伸缩杆ⅰ、5-t型槽、6-滴注系统、7-托盘、8-封板、9-蓄液池、10-染缸、61-滑轨ⅰ、62-滑块ⅰ、63-连接杆、64-伸缩杆ⅱ、65-滑轨ⅱ、66-滑块ⅱ、67-伸缩杆ⅲ、68-滴枪夹套、69-滴枪、71-框架、72-t型榫头、73-托板、74-夹条ⅰ、751-夹条ⅱ、752-盖板、753-压头、754-夹条ⅲ。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头753与盖板752相接段为圆柱状,端头为半球形并包裹有硅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液池9的深度大于托盘7厚度1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轨ⅱ65上滑块ⅱ66与伸缩杆ⅲ67、滴枪夹套68和滴枪69组成的滴注组共有4组,四个滴枪69的染色剂管依次对应外壳1右侧的4个染缸10;滴枪69与夹条ⅱ751和夹条ⅲ754的两侧边沿之间有位置信号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盘7上安装有振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万向轮3将生物组织染色剂放置在合适位置后通电,将带滴加染液的生物组织样品放在托盘7托板73上相邻两个夹条ⅰ74之间,扣下盖板752,使压头753压住盖玻片,与夹条ⅱ751和夹条ⅲ754共同保证盖玻片在染色过程中的稳定,将托盘7外框71两侧的t型榫头72插入外壳1内t型槽5中。
当使用滴注系统6滴加染色剂时,将外壳1右侧的染缸10内加入需要的染色剂,通过计算机2下达相应命令后,滑块ⅰ62沿滑轨ⅰ61到达样品位置,连接杆63上的伸缩杆ⅱ64调整滴注组至适当高度后,滑块ⅱ66沿滑轨ⅱ65调整滴注组到样品盖玻片边缘,通过伸缩杆ⅲ67微调滴枪夹套68内所装滴枪69的高度,滴加染剂,托盘7上的振动电机振动摇匀染剂,回升滴注系统6,取出托盘7。
当使用蓄液池9浸沾滴加染色剂时,在放入托盘7之前打开封板8向蓄液池9内添加染色剂,放入托盘7后通过计算机2下达指令,伸缩杆ⅰ4推动t型槽5带动托盘7浸入蓄液池9染色后回升,待托盘7上无染色剂滴落后,取出托盘7。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
本文中滴注系统在滴注过程中的位置确认可通过加装信号传感器进行确认,其他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