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工在线

白鹭湾生态湿地公园湿地资源及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调查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第1章项目活动意义及内容

1.1项目活动意义

2012年2月,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八十公里环城绿廊”,按照“立足生态、绿水相融、公益亲民、文脉相承”的原则,在环城生态区规划了六湖八片(6个生态湖泊及8个水生作物区),形成绕城环状、水韵悠长、绿意盎然、独具特色的大都市湿地景观。白鹭湾生态湿地立足于现代化的城市形态、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四态合一”的理念,尊重原有地形、地貌、植被,采用大量乡土物种进行植被恢复,从疏浚、截污、配水、生物治理入手,改善湿地水体质量和整体环境打造而成。白鹭湾湿地公园的建成为成都市民提供生态休闲场所,为城市提供更充足的绿肺空间。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为干扰不断加重,城市生物多样性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城市化的影响。如今城市生态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要对城市的野生植物进行保护,首先需要知道城市植物种类及其栖息环境。因此,本次调研分为两大部分: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调查和成都市环城湿地资源调查。目前国内针对城市生物资源的调查并未有全面的开展,仅少数城市就城市生物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各类方案。

本次调研活动,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以专业知识为出发点,加强动、植物的识别能力;

2)紧随国家建设的脚步,深刻体会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以生态前沿研究为基础,对成都市环城湿地生物资源作统计分析,了解湿地资源现状,对湿地保护提供科学建议;

4)通过同其他高校研究生或生物爱好者合作,增强研究生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友谊桥梁;同时,在调查中,也为其他学校植物的识别宣传提供建议和氛围;

5)宣传湿地资源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6)在调查中,通过对湿地动植物和校园植物的调查,锻炼大家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掌握当前动植物调查的方法,掌握不同类型的环境对应不同调查的手段、不同的数据处理以及不同的评价方式。

1.2项目活动内容

(1)白鹭湾湿地资源调查

对白鹭湾湿地公园进行湿地资源调查,调查内容涉及:

1、湿地野生植物调查

2、湿地野生鸟类调查

3、湿地栽培植物调查

4、湿地受威胁因子调查

5、宣传湿地科普知识、向行人讲解动植物识别要领

(2)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调查

1、对对成都市各高校校园栽培植物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调查数据。包括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10所大学共15个校区。

2、积极与各高校研究生合作,共同识别校园栽培植物

3、以川师植物识别牌为样本,创新地帮助其他学校研究生设计适合该校的植物识别牌

4、纠正其他学校校园以及川师校园植物识别牌的错误之处。

第二章项目活动简介

2.1项目前期准备

2.1.1项目确立

白鹭湾湿地公园作为成都市重点打造的市民休憩游览的场所,不仅在美化城市环境的方面作用突出,在凭借湿地功能处理城市污染的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调查了解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的情况,对于湿地的保护建设、宣传教育、科普普及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据此,我院研究生分以此出发,选择白鹭湾湿地公园、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等10所大学15个校区分别进行湿地资源调查和高校校园栽培植物调查,作为2014年研会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2-1研会干部商议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2014年6月3日)

图2-22014级全体研究生进行项目讨论(2014年6月5日)

2.1.2活动策划

在确定以白鹭湾湿地公园及15个成都高校校区植物进行调查的项目活动后,我们积极开展活动方案的策划,活动方案分两大部分: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资源调查和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调查。

(1)第一部分: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资源调查

1)筹备阶段

2)活动分组安排

白鹭湾湿地调查分工安排:李婉蓉、张璐负责后勤;陈斌、朱思颖负责照相、邱阳负责旗帜。鸟类调查郑朗负责(细胞、微生物点人员:各点负责人注意联络本点人员);植物李江负责(植物点、生态环境点人员);影响因子调查吴佳瑶负责(学科点、生化点人员)

3)野外调查阶段

2014年6月29日─7月4日,对白鹭湾湿地资源进行野外调查,并将每次的调查数据进行录入与汇总。

4)数据汇总、报告撰写阶段

2014年8月,进行湿地资源调查报告编写工作。

(2)第二部分: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调查

2)人员分组

本次高校校园栽培植物调查共10所高校15个校区,分配如下:第一分队:生态环境点及学科点(电子科大沙河校区、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大九里堤校区、川大望江校区、西南民族大学武侯校区);第二分队:细胞点及生化点(西华大学、西南交大犀浦校区、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川大江安校区);第三分队:植物点及微生物点(成都中医药大学、财大本部、财大柳林校区、西南石油大学新都校区);四川师范大学已做过调查。

3)调查阶段

2014年7月6日-15日,各分队陆续展开对各校区进行栽培植物调查。

4)数据汇总、形成论文

2014年8月,进行数据分析,并撰写论文《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分析》。

2.1.3人员联络

本次调查活动获得了成都市锦江区环境保护局、三圣水生作物区宣传中心以及各高校部分研究生的大力资助。前期准备工作中,也积极与他们联系,加强调查队伍力量,并邀请了大量生科学院本科生参与。

2.1.4宣传

活动开展前,我们通过展板、本科生班会、学院各协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图2-3人员联络及展板宣传

2.1.5动植物识别培训

2014年6月27-28日,组织全体研会成员进行植物、动物识别的培训学习。

图2-4动植物培训

2.2项目活动实施

2.2.1参与情况

生命科学院2013级研究生共37人,全体参与本次“白鹭湾生态湿地公园湿地资源及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调查”活动。

此外,参与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资源调查的人员还有: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爱好者协会部分成员、生命科学学院部分本科生。参与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调查的人员有:西南财经大学徐嘉权及其同学(研究生),四川大学陈科臻、贺琦等研究生。

图2-5外校参与调查人员

2.2.2白鹭湾湿地资源调查

图2-6调查队伍

图2-7调查工作照

2.2.3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调查

图2-8三个调查分队(自左往右分别是第一、二、三分队)

图2-9我们在工作中

第三章活动总结

3.1自我收获

在调查活动过程中,大家分组合作、相互讨论、积极为路人讲解(湿地知识、植物识别知识),受益匪浅。首先,作为植物点、生态点研究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积极为大家讲解知识,加强自身学识;其次,本学院其他专业研究生在活动中对植物、动物的识别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将生物科学的基本课程知识掌握牢固:此外,在活动中,积极与其他人员交流,获得了充实的外交能力。

图3-1我们的收获

3.2友谊合作

在活动中,我们积极与其他学校研究生会合作,加强了与他校学子的交流,相互学习,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此外,本次活动获得了锦江区环境保护局石佳、三圣乡白鹭湾宣传中心罗主任的陪同,受到了他们的大力赞扬。

图3-2友谊合作

3.3惠及他人

在活动中,我们积极为行人解答疑问,宣传湿地科普知识以及动植物识别知识。主要体现在:第一,在白鹭湾湿地主动为行人讲解动植物识别要领、科属区分关键点等;第二,为大家讲解湿地功能,宣传湿地保护知识;第三,为白鹭湾湿地公园的环境保护、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数据作为支撑;第四,积极同其他学校研究生会合作,识别校园栽培植物,并建议他们为校园植物贴上身份牌,以惠及更多、非生物专业的学生。

图3-3湿地科普知识讲解及植物身份牌

第四章成果

1、编制成《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2、撰写论文《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分析》,并在西南大学学报投稿,经专家、副主编、主编评审获得通过,同意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

3、制作暑期社会实践小视频

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间歇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地带等均属于湿地范畴。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此,我生命科学学院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名展开对白鹭湾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调查,囊括白鹭湾湿地公园的自然乡土植物、栽培植物、鸟类、环境影响因子。本次湿地调查旨在白鹭湾的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数据及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白鹭湾湿地公园鸟类有27种,17科,7目,其中雀形目居多。在种群数量上,以树麻雀、白颊噪鹛、白头鹎、家燕、棕头鸦雀、红头长尾山雀居多。栽培植物145种,自然乡土植物267种(59科162属267种)。

第1章基本概况

2012年2月,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八十公里环城绿廊”,按照“立足生态、绿水相融、公益亲民、文脉相承”的原则,在环城生态区规划了六湖八片(6个生态湖泊及8个水生作物区),形成绕城环状、水韵悠长、绿意盎然、独具特色的大都市湿地景观,为成都市民提供生态休闲场所,为城市提供更充足的绿肺空间。白鹭湾生态湿地便属于8个水生作物区之一的三圣水生作物区——白鹭湾生态湿地。

白鹭湾生态湿地于2012年12月28日正式启动建设。地处成都东部片区,规划在锦江环城生态区范围之内。东与龙泉驿接壤,南与双流、高新区交接,规划面积约1万亩,是一个集科普、旅游、展示、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国家城市湿地。

白鹭湾生态湿地立足于现代化的城市形态、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四态合一”的理念,尊重原有地形、地貌、植被,采用大量乡土物种进行植被恢复,从疏浚、截污、配水、生物治理入手,改善湿地水体质量和整体环境打造而成,湿地地貌单元为川西平原岷江水系三级阶地,地势东高西低,高差22米,自然形成了有变化、有起伏的丰富地貌。上游呈现中央凹地,借原有水系统形成了水面湿地,而陡沟河从中串联,形成了长达6公里的水域生态景观。

水源主要有陡沟河、东风渠这两大水源,加上天然降水,这些水源可满足湿地的用水需求。

白鹭湾湿地建设立足于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产业效益的三统一。

生态效益:湿地对生物的多样性具有保护作用,在湿地环境中生长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并且有很多物种是珍惜物种,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湿地还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以及对改良均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的野生物种还可以改善经济物种提供基因材料。目前白鹭湾种植植物200多种,其中大乔6000余株、二乔2000余株,植物绿化率65%,陆地绿化率将达到90%以上。

白鹭湾湿地还有着水质净化功能,湿地水流设计采用两级水面,即上下游形成不同高度水面。水质净化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通过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去除污染物质(美人蕉、芦苇、风车草、香蒲等水生植物对磷的吸收比较好)。经过净化,将上游污水转化景观用水(5类水转化为4类水质)。

景观效益:白鹭湾湿地是免费对外开放的,建有翠竹滴露、曲水荷香、翠湖凌波、科普展示、玉盘环碧、绾雾香舟、休闲平台、花海风车和田埂湿地等9大景观,形成了山水相映、水草相依、鸟鸣鱼游、绿道穿梭、层次丰富的生态湿地。游客中心、停车场、配套路网、交通导视、休息点、自行车租赁系统、管理系统等完善的配套设施,可让广大市民方便、快捷、舒适的领略湿地之美。

产业效益:湿地所在区域有着数百年花卉种植传统,是全国闻名的花卉生产基地,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评为“中国花木之乡”和“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历来是西南地区吞吐量最大的鲜花集散地。湿地的水生植物也多为经济类植物,比如莲藕,在湿地的莲藕品种多达数十种,大部分从洪湖引进。

第2章调查内容与方法

2.1调查范围、内容

调查范围覆盖白鹭湾湿地公园全境。

调查内容为:

湿地野生植物;

湿地野生鸟类;

③湿地栽培植物;

④湿地受威胁因子。

2.2参考资料

(1)图件资料收集

(2)文字资料收集

中国植物志(1~80卷);

四川省植物志(1~15卷);

四川经济植物志(1962);

中国湿地植被(1999);

中国鸟类种和亚种分类名录大全(2000)

湿地植物彩色图鉴(2010);

四川鸟类原色图鉴(1993);

2.3野外调查

野外调查是对湿地设立一定的典型样地进行调查,典型样地的数量要求包含整个湿地的各种资源和生境类型。

①湿地野生鸟类调查:主要采用直接计数法和样线法,沿途记录鸟类数量、种类等。

②湿地野生植物调查: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野生植物多为草本植物,故采取样方法进行记录统计:样方面积0.25平方米(0.5米×0.5米)。

③湿地栽培植物:对白鹭湾湿地公园内的景观栽培植物进行直接记数法。

2.4调查组织实施

(1)筹备阶段

图2-2培训学习

(2)野外调查阶段

图2-5相互探讨

图2-6调查记录表

(3)数据汇总、报告撰写阶段

第3章湿地植物

3.1植物种类

3.1.1植物的界定

(1)湿地野生植物界定

本次调查对湿地的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进行了调查,同时对湿地边缘的陆生植物也进行了调查,这些植物为间歇性的被水淹没基部或生长在湿生或半湿生的环境,同时部分植物也表现出由旱生入侵湿生(湿地)环境的过程和痕迹,总体上这些植物也是分布在湿地植物群落之中的。

(2)湿地栽培植物界定

本次调查将白鹭湾湿地公园内的人工栽培的、用作景观观赏的植物认定为湿地栽培植物。

3.1.2湿地植物种类

根据实际调查并初步统计,白鹭湾湿地公园拥有栽培植物145种,湿地自然乡土植物267种(59科162属267种)。

湿地植物种类组成中,草本植物占优势。草本湿地植物中,可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除此4类水生植物,其它均可归为湿生植物。

水生植物的生态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挺水植物主要有:石龙芮(Ranunculussceleratus)、莲(Nelumbonucifera)、水蓼(Polygonumhydropiper)、水芹(Oenanthejavanica)、水苦荬(Veronicaundulata)、泽泻(Alismaplantago-aquatica)等。

浮叶植物主要有:睡莲(Nymphaeatetragona)、菱(Trapabispinosa)、水皮莲(Nymphoidescristata)等。

漂浮植物种类主要有:槐叶萍(Salvinianatans)、浮萍(Lemnaminor)、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等。

沉水植物主要有:金鱼藻(Ceratophyllumdemersum)、水马齿(Callitrichestagnalis)、沼生水马齿(Callitrichepalustris)等。

3.2湿地植物区系分析

植物区系是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是研究世界或某一地区所有植物种类组成、现代和过去的分布以及它们的起源和演化历史的科学。植物分布区类型是指植物类群(科、属、种)的分布图式始终一致(大致)地再现。同一分布类型的植物种有着大致相同的分布范围和形成历史,而同一个地区的植物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植物分布区类型。划分、分析整理某一地区植物的分布区类型,有助于了解这一地区植物区系各种成分的特征与性质。

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中,我们对白鹭湾湿地野生种子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由于湿地蕨类植物数量少、湿地栽培植物人为影响大,故而在统计分析中并未作区系分析。根据本次调查、鉴定,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种子植物共59科162属267种(含变种)。

3.2.1科的多样性分析

科是植物分类学中最大的自然单位,在植物区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进化角度看,同一个科、属、种的分化,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其生境的变化。但各科一般具有十分明显的结构特征以与其他科相区别,表明它们可能有共同的起源。科作为较高级的分类单位反映了物种间较广泛的亲缘关系,同时在植物区系地理中,科作为高级分类指标,可以提供一定区系特征的总概念、与其他区系的联系和区系起源的线索等。

1)科的统计分析

根据调查,白鹭湾湿地公园种子植物含20种以上的较大科有2个,即禾本科(Gramineae/26属/41种)、菊科(Compositae/21属/28种),共47属69种。

含10~19种的中等科3个,共16属43种,包括蓼科(Polygonaceae/3属/16种)、莎草科(Cyperaceae/5属/17种)和豆科(Leguminosae/8属/10种)。

含6~9种的少种科6个,共27属46种,包括荨麻科(Urticaceae/6属/9种)、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2属/6种)、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3属/8种)、石竹科(Caryophyllaceae/5属/8种)、唇形科(Labiatae/6属/7种)和十字花科(Cruciferae/5属/8种)。

含2~5种的寡种科28个,共52属89种,包括桑科(Moraceae/2属/2种)、藜科(Chenopodiaceae/1属/3种)、苋科(Amaranthaceae/4属/5种)、睡莲科(Nymphaeaceae/2属/2种)、毛茛科(Ranunculaceae/1属/4种)等。

表3-1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种子植物科属种数量统计

类别

科数

科比例%

属数

属比例%

种数

种比例%

≥20种

2

3.39

47

28.83

69

25.84

10-19种

3

5.08

16

9.82

43

16.10

6-9种

6

10.17

27

16.56

46

17.23

2-5种

28

47.46

53

32.52

89

33.33

单种科

20

33.90

12.27

7.49

合计

59

100

163

267

表3-2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种子植物科属种组成

编号

科名

1

禾本科

26

41

31

水鳖科

莎草科

5

17

32

睡莲科

菊科

21

33

藤黄科

4

蓼科

34

旋花科

毛茛科

35

大戟科

玄参科

8

36

苋科

7

报春花科

37

香蒲科

十字花科

38

菱科

9

龙胆科

39

紫草科

10

荨麻科

40

酢浆草科

11

灯心草科

浮萍科

12

柳叶菜科

42

胡桃科

13

蔷薇科

姜科

14

伞形科

44

马鞭草科

15

石竹科

45

马钱科

唇形科

茄科

豆科

忍冬科

18

天南星科

48

杉科

19

杨柳科

49

雨久花科

虎耳草科

50

金鱼藻科

鸭跖草科

51

锦葵科

22

眼子菜科

52

桔梗科

23

罂粟科

爵床科

24

堇菜科

54

马齿苋科

25

鸢尾科

55

葡萄科

茜草科

56

桑科

泽泻科

57

石蒜科

车前科

58

鼠李科

29

藜科

马桑科

30

千屈菜科

综上所述,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植物中,较大科和寡种科在属和种上占比例很高,而寡种科与单种科在科总数上占比例较大。

2)科的区系地理分析

根据吴征镒的《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59个种子植物科划分为6个类型。其中,广布(世界分布)科占61.41%,热带成分的科占18.64%,温带成分的科占10.17%,从科的分布区类型水平上显示了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种子植物区系具有较高的热带性质。

表3-3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种子植物科分布区类型数量统计

分布类型

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

(1)世界分布

(2)泛热带分布

(3)热带亚洲和美洲间断分布

(4)旧大陆热带分布

0

(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

(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7)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

(8)北温带分布

(9)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

(10)旧大陆温带分布

(11)温带亚洲分布

(12)地中海分布、西亚至中亚分布

(13)中亚分布

(14)东亚(喜马拉雅-日本)分布

(15)中国特有

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种子植物科的区系组成如下:

白鹭湾湿地公园泛热带分布主要包括有大戟科(Euphorbiaceae)、锦葵科(Malvaceae)、爵床科(Acanthaceae)、葡萄科(Vitaceae)等。

属于该分布型的科仅有马鞭草科(Verbenaceae),包含植物有臭牡丹属(Clerodendrum)的臭牡丹(Clerodendrumbungei)和马鞭草属(Verbena)的马鞭草(Verbenaofficinalis)。

属于该分布型的科在白鹭湾湿地公园有姜科(Zingiberaceae)和马钱科(Loganiaceae)两科,姜科包含阳荷(Zingiberstriolatum)马钱科包含醉鱼草(Buddlejalindleyana)、密蒙花(Buddlejaofficinalis)。

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种子植物属于温带分布的科仅有忍冬科(Caprifoliaceae)的接骨草(Sambucuschinensis)。

白鹭湾湿地公园属于该分布型的科有菱科(Trapaceae),包括有菱(Trapabispinosa),分布在库塘、湖泊等。

属由种所构成,它们在发生上是单元的,具有共同的祖先,大多数属是真正的自然类群。属的分布区是其组成种的分布区的总和,植物属的区系成分比科更有效地反映了植物区系的特征,它们的地理分布型可以表现出该属植物的演化扩展过程和区域差异,这正适合以系统发生-植物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植物属种的分布、起源或者演化,也往往以“属”作为划分植物区系地区的标志或依据。

1)属的统计分析

经统计分析,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共有种子植物163属。其中,含10种以上的多种属1个,即蓼属(Polygonum/10种)。含6-9种的中等属1个,即莎草属(Cyperus/6种)。含2-5种的寡种属58个,包含148个种。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种子植物单种属有103个,主要包括龙胆属(Gentiana)、荨麻属(Urtica)、柳属(Salix)、飘拂草属(Fimbristylis)、眼子菜属(Potamogeton种)、蒲公英属(Taraxacum)等。

表3-4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种子植物属的统计

类型

占总属数比例%

占总种数比例%

多种属(≥10种)

0.61

3.75

中等属(6-9种)

2.25

寡种属(2-5种)

35.58

148

55.43

单种属

103

63.19

38.58

总计

表3-5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种子植物属种统计

属名

属内种数

狼尾草属

鱼眼草属

凤眼莲属

马兰属

叶下珠属

薏苡属

苋属

茴香属

马齿苋属

蛇莓属

水苋菜属

泥胡菜属

甘蔗属

画眉草属

黄耆属

石蒜属

田菁属

苦苣菜属

金鱼藻属

刚竹属

豨莶属

车轴草属

牛膝菊属

蒲儿根属

苦草属

菖蒲属

浮萍属

水杉属

马鞭草属

荞麦属

半边莲属

藿香蓟属

益母草属

豆瓣菜属

火棘属

乌蔹莓属

附地菜属

睡莲属

蛇床属

雨久花属

斑种草属

芦苇属

苜蓿属

通泉草属

花点草属

眼子菜属

鸡眼草属

姜属

黄鹌菜属

鼠尾草属

枫杨属

野茼蒿属

卷耳属

黄芩属

糯米团属

蝎子草属

慈姑属

千里光属

雾水葛属

大豆属

野豌豆属

紫萍属

爵床属

芒属

看麦娘属

苍耳属

无心菜属

荻属

碎米荠属

苘麻属

接骨木属

芋属

藜属

铁苋菜属

马桑属

龙芽草属

灯心草属

牛膝属

鬼针草属

泽泻属

繁缕属

芦竹属

马唐属

天南星属

香蒲属

打碗花属

荸荠属

紫菀属

鸭跖草属

青葙属

鼠麴草属

菵草属

雀稗属

积雪草属

金丝桃属

荠属

狗尾草属

臭牡丹属

珍珠菜属

蓟属

水竹叶属

菟丝子属

荇菜属

倒提壶属

蒿属

狗牙根属

酢浆草属

播娘蒿属

紫堇属

鳢肠属

早熟禾属

活血丹属

鸢尾属

穇属

蔊菜属

葎草属

拉拉藤属

野黍属

堇菜属

薄荷属

车前属

大戟属

莲子草属

桑属

毛茛属

飘拂草属

醉鱼草属

夏枯草属

酸模属

天胡荽属

千金子属

漆姑草属

藨草属

白茅属

母草属

柳属

茄属

柳叶箬属

牵牛属

虎耳草属

水蜈蚣属

假稻属

冷水花属

蒲公英属

稗属

丁香蓼属

节节菜属

莲属

婆婆纳属

假酸浆属

荩草属

菰属

莎草属

稻属

水麻属

牛蒡属

蓼属

草木犀属

菱属

天名精属

水芹属

鹅肠菜属

综上所述,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植物中,而寡种属与单种属在属和种上占比例较大,多种属和中等属则比例很小。

2)属的区系地理分析

参照吴征镒先生关于我国植物属的分布型的划分,可将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种子植物属分为14个类型。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共有种子植物163属,世界广布属40个;各类型热带成分102属,占总属数的62.58%;温带成分60属,占总属数的36.81%;中国特有成分1属,占总属数的0.61%。

表3-6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统计

占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总属数比例%

24.54

26.38

1.23

(4)旧世界热带分布

2.45

4.91

1.84

热带成分小计

102

62.58

20.25

7.36

1.22

5.52

温带成分小计

60

36.81

该类型是指遍布世界各大洲而没有特殊分布中心的属,或虽有一个或数个分布中心而包含世界分布种的属。这种类型的属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植物中共有40属,占白鹭湾湿地公园所有湿地种子植物属的24.54%。其中包含的属有:蓼属(Polygonum)、灯心草属(Juncus)、毛茛属(Ranunculus)、碎米荠属(Cardamine)等。

该类型是指普遍分布于东、西两半球热带。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属于该分布类型及变型的属共有43属,占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种子植物总属数的26.38%。其中除变型外包括飘拂草属(Fimbristylis)、冷水花属(Pilea)、鸭跖草属(Commelina)、狗尾草属(Setaria)等。

该类型是指分布于美洲和亚洲温暖地区的热带属。白鹭湾湿地公园有2属,即藿香蓟属(Ageratum/1种)、凤眼蓝属(Eichhornia/1种)。

该类型是指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热带地区及其邻近岛屿的属。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植物中属于该分布类型及变型的属仅有4属,占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种子植物总属数的2.45%,除变型外包括水竹叶属(Murdannia)、雨久花属(Monochoria和乌蔹莓属(Cayratia)。

该类型是指分布于旧世界热带分布区的东翼,其西端有时可达马达加斯加,但一般不到非洲大陆的属。该分布类型属中,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中共有2属,占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种子植物总属数的1.23%,分别为通泉草属(Mazus/1种)、姜属(Zingiber/1种)。

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植物中属于该分布类型的属仅有8属,占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种子植物总属数的4.91%。该分布区属包括水麻属(Debregeasia/2种)、荩草属(Arthraxon/2种)、野茼蒿属(Crassocephalum/1种)、蝎子草属(Girardinia/1种)、大豆属(Glycine/1种)等。

该类型是旧世界热带的中心部分,这一类型分布区的范围包括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菲律宾及新几内亚等。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属于该分布类型及其变型的仅3属,包括:薏苡属(Coix)、蛇莓属(Duchesnea)、芋属(Colocasia)。

该类型是指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温带地区的属。北温带分布类型在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含有33属,占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种子植物总属数的20.25%。该分布区类型属主要包括蒿属(Artemisia)、柳属(Salix)、稗属(Echinochloa)、蒲公英属(Taraxacum)、鸢尾属(Iris)等。

该类型是指间断分布于东亚和北美洲温带及亚热带地区的属。这种类型的属在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植物中有3属,占白鹭湾湿地公园所有湿地种子植物属的1.84%,包括:菖蒲属(Acorus)、莲属(Nelumbo)、菰属(Zizania)。

旧大陆温带分布类型一般是指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中-高纬度的温带和寒温带、或最多有个别种延伸到亚洲-非洲热带山地或甚至澳洲的属。这种类型的属在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植物中有12属,占白鹭湾湿地公园所有湿地种子植物属的7.36%,包括水芹属(Oenanthe)、菱属(Trapa)、鹅肠菜属(Myosoton)、活血丹属(Glechoma)、天名精属(Carpesium)等。

该类型是指分布区主要局限于亚洲温带地区的属该类型在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仅含2属,包括附地菜属(Trigonotis)、马兰属(Kalimeris)。

该分布类型是指从东喜马拉雅一直分布到日本的一些属。白鹭湾湿地公园属于该类型的种子植物共有9属,占白鹭湾湿地公园所有湿地种子植物属的5.22%,除变型外包括:花点草属(Nanocnide)、荻属(Triarrhena)等。

中国特有分布属指仅分布于我国境内的以该区分布为中心而分布界限不越出国境很远的属。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植物中属于特有属种子植物仅有水杉属(Metasequoia)。

3.3湿地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1湿地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白鹭湾湿地对广大市民开放,巨大的人流量对湿地植物的保护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本次调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人为影响巨大

白鹭湾湿地公园对广大居民开放,在市民的游览中,不乏对湿地植物造成伤害。因此,巨大的人流是白鹭湾湿地植物保护最大的威胁。

(2)生物入侵威胁自然湿地植被

湿地良好的环境条件不仅有利于本地种的生存,也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白鹭湾湿地公园境内喜旱莲子草大面积覆盖浅水域,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3.3.2湿地植物保护对策

(1)加快湿地公园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加大湿地公园的建设的投入力度,并通过培训等学习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2)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减轻公众对湿地资源的破坏

通过科普读物及开展讲座等途径,加大公众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适当举行环保宣传活动,促进公众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意识,从而使人们真正了解、认识保护湿地资源的意义,积极参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行动。

(3)给植物贴上名片,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针对白鹭湾湿地公园内的常见、数量多、观赏价值高等植物种类贴上身份标签,标明植物的“科、属、用途”等性质,使公众在游览中获取湿地保护知识。

第4章湿地野生鸟类

4.1湿地野生鸟类组成

通过设定样线,对白鹭湾湿地公园内的鸟类进行实地调查,拍摄照片、借助《四川鸟类原色图谱》、询问等方法鉴定鸟类物种。调查结果显示:白鹭湾湿地公园内野生鸟类有27种,17科,7目,其中雀形目居多。

表4-1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野生鸟类组成

种名

种拉丁名

目及拉丁名名

科及拉丁名名

珠颈斑鸠

Streptopeliachinensis

鸽形目Columbiformes

鸠鸽科Columbidae

麻雀

Passermontanus

雀形目Passeriformes

文鸟科Ploceidea

白颊噪鹛

Garrulaxsannio

鶲科Muscicapidae

棕头鸦雀

Paradoxorniswebbianus

鹊鸲

Copsychussaularis

鸫科Turdidae

白头鹎

Pycnonotussinensis

鹎科Pycnonotidae

金翅雀

Cardueliscarduelisbritannica

金翅科Carduelidae

白鹭

LittleEgret

鹳形目Ciconiiformes

鹭科Ardeidae

夜鹭

Black-crownednightheron

白鹡鸰

Motacillaalba

鹡鸰科Motacillidae

家燕

Hirundorustica

燕科Hirundinidae

红头长尾山雀

Aegithalosconcinnus

山雀科Paridae

棕背伯劳

Laniusschach

伯劳科Laniidae

黑鹣

Ixobrychusflavicollis(Llatham)

苍鹰

Accipitergentilis(Linnaeus)

隼形目Falconiformes

鹰科Accipitridae

普通翠鸟

Alcedoatthis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翠鸟科Alcedinidae

池鹭

Ardeola

大山雀

GreatTit

树鹨

Anthushodgsoni

八哥

Acridotherescristatellus

椋鸟科Sturnidae

棕胸竹鸡

Bambusicolafytchii

鸡形目Galliformes

雉科Phasianidae

灰胸竹鸡

Bambusicolathoracica

苍鹭

Ardeacinerea

白腰文鸟

Lonchurastriata

白腰草鹬

Tringaochropus

丘鹬科Scolopacidae

雉鸡

Phasianuscolchicus

小

Tachybatusruficolli

鸊鷉目Podicipediformes

鸊鷉科Podicedidae

4.2白鹭湾湿地公园鸟类集锦

图4-1白鹭湾湿地公园湿地水鸟

a:白骨顶b:凤头麦鸡c:白琵鹭d:白鹭e:小f:河流中的鸭科类水鸟

第5章湿地资源现状评价

5.1湿地效益及利用状况评价

湿地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资本,在支撑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和自然系统有序循环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

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其总体生产力是一般农田的二至四倍,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生产生活原材料。白鹭湾湿地公园主要经济鱼类有青、草、鲢、鳙、鲤、黄鳝等。库塘湿地还广泛种植莲藕等经济作物,带动周边居民发展。

(2)净化水体

相比于其它的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很强的降解污染功能,在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上的强大功能使其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对降解城乡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环境质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因为过度排放、人类活动,许多自然湿地(特别是河流)污染严重,生态功能退化。

(3)观光与旅游

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除可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白鹭湾湿地公园在美化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4)教育与科研价值

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水生动植物及其遗传基因,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验基地。湿地公园等都是宣传湿地知识,开展湿地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5)审美价值

景观是从一个地方或整个地区观看到的所有景观要素的总和。湿地常常是景观的关键内容,它为视野产生了多样性,并成为视野的焦点。一个景观或景观组成部分的美学意义依赖于线条、质地和土地利用的和谐性等因素。不同于高山峻岭那样具有挺拔、高耸的阳刚气势,湿地景观所具有的是向阴、低洼的优美、阴柔之风格。

(6)提供栖息地

湿地能够为某些物种提供完成全部或部分生命循环所需的全部因子,同时也是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他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场所。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其中许多是珍稀特有物种。

5.2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是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侵入或被人为引进,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此次调查发现的主要入侵植物物种有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与凤眼蓝(Eichhorniacrassipes)。喜旱莲子草于白鹭湾湿地公园各地湿地中都有分布,严重影响本地土著植物的生存空间。调查发现和近年来有报道的入侵动物物种有福寿螺(Pomaceacanaliculata)、牛蛙(Lithobatescatesbeianus)等。在白鹭湾湿地公园发现有福寿螺入侵记录。

图5-1入侵植物凤眼蓝(Eichhorniacrassipes)

图5-2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

图5-3入侵动物福寿螺(Pomaceacanaliculata)的卵

(2)保护与管理建议

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建设

要加强湿地保护,就必须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建设,使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能够深入到基层,确保国家有关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到落实。成立管理机构,落实人员,组织有关部门,密切协作。

增加政府湿地保护财政投入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重建是一项需要巨大投入的系统工程,要恢复水质良好、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系统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修复与重建等方面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投入。

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

湿地保护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面对公众对湿地价值、功能及其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全社会普遍缺乏湿地保护意识的现状,湿地主管部门应该广泛地开展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

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分析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101)

摘要:在对四川大学等10所高校15个校区的校园栽培植物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科、属的分布区类型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共有植物244种,187属,91科。②优势科、属不明显。③分布区类型多样,地理成分也较为复杂。④区系成分中,以热带成分为主,温带成分丰富,呈现一定的过渡性。⑤特有、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种类较多,展现了成都市高校校园文化的环境保护特色。

关键词:成都;高校校园;栽培植物;区系特征

AFloristicStudyofCultivatedPlantsintheCampusesofChengduColleges

LIJiang,FUChang-kun,ZONGHao

(SchoolofLifeScience,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101,China)

Abstract:Afterthesystematicinvestigationofthecampuscultivatedplantsat16campusesin10universitiesincludingSichuanUniversity,theareal-typesofthefamilies,genusofthecampuscultivatedplantswereanalyzed.Theresultsshowedthat:①Thefloristiccomponentsarecomplexandtaxaareabundant.Thereare244species,whichbelongto187genusand91families.②Dominantfamiliesanddominantgenusarenotobvious.③Thetypesofdistributionarevariousandgeographicalelementsarecomplex.④Theflorashowsatransitionwhichownsanobvioustropiczonecharacterandabundanttemperatezonetaxaatthesametime.⑤Theendemic,endangeredandprotectedspeciesareabundant.ItshowsthatthecampuscultureoftheChengducollegesaboutenvironmentalprotectionisrich.

Keywords:Chengdu;collegecampuses;cultivatedplants;floristiccharacteristic

1自然概况

2研究方法

植物地理成分分析方法:根据吴征镒等的科[10]、属[11,12]的地理成分划分方案,对科、属的地理成分数量特征进行统计。

3结果及分析

3.1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概况

3.1.1植物科属组成

通过校园实地调查、鉴定及整理,统计出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共计244种、187属、91科。其中裸子植物10种、9属、8科,蕨类植物3种、2属、2科,种子植物231种、176属、81科(见表1)。

表1.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调查统计表

Table1Thesurveystatisticaltableaboutthecampuscultivatedplants

类群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231

176

81

244

187

88

3.1.2成都市各高校校园栽培植物多样性比较

通过对各校区校园栽培植物的鉴定,确定了校园栽培植物的物种数量(见表2)。

表2成都市各高校校园栽培植物数量统计

Table2ThestatisticaboutthecampuscultivatedplantsoftheChengducolleges

校区类型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城郊(新)校区

191

110

90

129

城区(老)校区

133

80

107

成都中医药大学

西华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156

101

-

127

93

122

-表示无

-meansnohave

高校新校区建设往往面积大,栽培植物多样性高。由表2可以看出,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校园栽培植物物种数量皆低于其老校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新校区绿化建设上植物引种的单一。

3.2科的大小统计和区系特征

3.2.1科的大小统计

根据各科在校园栽培植物中所含种数的实际状况,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14]:单种科(1种),少种科(2~5种),中等科(6~9种),大科(≥10种)(见表3)。结果表明:少种科数占总科数的42.86%,含有种数占总种数的46.31%,无论是科数还是种数都居于优势地位;大科仅占总科数的5.49%,但含种数却占了总种数的27.87%,大科植物对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的构建起重要作用。优势科分别为百合科(Liliaceae)、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禾本科(Gramineae)、木兰科(Magnoliaceae)和蔷薇科(Rosaceae)。

表3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科的级别统计

Table3ThelevelstatisticaboutthecampuscultivatedplantsoftheChengducolleges

级别

占总科数

所含种数

占总种数

48.35%

18.03%

少种科

42.86%

113

46.31%

中等科

3.30%

7.79%

大科

5.49%

68

27.87%

91

100%

3.2.2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科的区系特征

按照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划分[11,15],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89科(除蕨类植物的2科)共划分为11个类型和6个变型(见表4)。

表4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

Table4ThedistributionpattensoffamiliesofthecampuscultivatedplantsoftheChengducolleges

分布区类型

1.广布(世界广布)

2.泛热带(热带广布)

41.27%

2-2.热带亚洲-热带非洲-热带美洲(南美洲)

3.17%

2S.以南半球为主的泛热带

4.76%

3.东亚(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南美间断

7.94%

4.旧世界热带

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

(6d).南非(主要是好望角)

1.59%

8.北温带

6.35%

8-4.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

14.29%

8-5.欧亚和南美洲温带间断

9.东亚及北美间断

12-4.巴尔干半岛至西喜马拉雅间断于索科特群岛(Socotra)分布

14.东亚

15.中国特有

总计(不含世界分布)

63

由表4可以看出:(1)世界性分布科在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中占很大比例,共26科,与泛热带分布科持平,如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禾本科(Gramineae)和蔷薇科(Rosaceae)等,是校园栽培植物的主体。(2)热带、亚热带成分(2~7d类)占优势,共计42科,占最大比例66.67%(不含世界分布),如樟科、棕榈科等;温带性分布的科(8~14类)有19科,占30.16%。说明本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为主,体现了成都市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温带分布占很大比例,表现出从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3)在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中,银杏科、杜仲科是中国特有的科。特有植物在校园中广泛栽培,一方面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可供鉴赏、增强校园文化气息和环保意识。

3.3属的大小统计和区系分析

3.3.1属的大小统计

根据各属在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中所含种数的多少,将其划分为单种属(1种)、少种属(2~4种)、中等属(5~9种)3个等级。本区系单种属(1种)、少种属(2~4种)、中等属(5~9种)3个等级的属数分别为151、34、2,分别占总属数的80.75%、18.18%、1.07%。较为优势的属为含笑属(MicheliaLinn.)和木兰属(MagnoliaLinn.),所含种数分别含5种和7种。

3.3.2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属的区系分析

根据吴征镒关于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的划分方法[11],对成都市各高校校园栽培植物187属植物进行归类统计(表5)。根据表5可知,该区系栽培植物的属共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世界分布属11属;热带分布属91属(10型),占总属数(不含世界分布)的51.70%;温带分布属(13型)77属,占总属数的43.75%;中国特有属5属,占总属数的4.55%。对本区系属的重要分布类型分析如下:

世界分布属:在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中,世界分布属11属14种,它们多为草本或灌木,如槐属(SophoraLinn.)、酢浆草属(Oxalis)和半边莲属(LobeliaL.)等。

表5.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和变型

Table5Thegenericareal-typesofthecampuscultivatedplantsoftheChengducolleges

分布区类型及变型

百分率

一、1.世界分布

---

二、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

2.泛热带

19.89%

2-1.热带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墨西哥)间断

0.57%

2-2.热带亚洲、非洲和南美洲间断

1.14%

三、3.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

7.39%

四、旧世界热带分布及其变型

4.旧世界热带

2.84%

五、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及其变型

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

6.25%

六、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及其变型

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

4.55%

6-2.热带亚洲和东非间断

七、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

7.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

7.95%

7-1.爪哇、喜马拉雅和华南

八、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

8.北温带

12.50%

8-4.北温带和南温带(全温带)间断

2.27%

九、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及其变型

9.东亚和北美洲间断

9-1.东亚和墨西哥间断

十、旧世界温带分布及其变型

10.旧世界温带

10-1.地中海区、西亚和东亚间断

3.41%

10-2.地中海区和喜马拉雅间断

10-3.欧亚和南非洲(有时也在大洋洲)间断

十一、11.温带亚洲分布

十二、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及其变型

12.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

12-4.地中海区至热带非洲和喜马拉雅间断分布

十四、东亚分布及其变型

14.东亚(东喜马拉雅-日本)

14-2.中国-日本(SJ)

5.68%

十五、中国特有分布

15.中国特有

合计(不计世界分布)

100.00%

泛热带分布属: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共38属,占该区总属数的21.59%。在泛热带分布类型中,第一变型即热带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间断分布1属,第二变形即热带亚洲、非洲和南美洲间断分布2属。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属: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属13属,其属的百分率为7.39%,有叶子花属(BougainvilleaComm)、美人蕉属(CannaL.)等。

旧世界热带分布属及变型:只含有旧世界热带分布属5属,无变型分布属,主要有八角枫属(AlangiumLam.)、海桐花属(Pittosporum)等。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共11属,占该区总属数的6.25%,主要包括桉属(Eucalyptus)、樟属(Cinnamomum)等。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及其变型: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及其变型共9属,占该区总属数的5.11%。

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共15属,占该区总属数的8.52%。该分布型的一些属是成都高校栽培植物中乔木的重要成分,而灌木主要有山茶属(Camellia)。

北温带分布及变型: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共计26属,占该区总属数的14.77%。本分布型木本植物比较突出,包括裸子植物中的圆柏属(Sabina)等;被子植物中的杨属(Populus)、柳属(Salix)、蔷薇属(Rosa)等。其中忍冬属(Lonicera)、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是校园中灌木层的重要成分。

东亚至北美间断分布及变型:东亚至北美间断分布及变型共15属,占该区总属数的8.52%。乔木主要有木兰属(Magnolia)、枫香树属(LiquidambarLinn.);灌木主要有十大功劳属(Mahonia)等。

旧世界温带分布及变型:旧界温带分布及变型共计10属,占该区总属数的5.68%,其中包括地中海、西亚(或中亚)和东亚间断分布变型6属;地中海区和喜马拉雅间断分布变型1属;欧亚和南部非洲(有时也在大洋洲)间断分布变型1属;旧世界温带分布2属。

温带亚洲分布:温带亚洲分布共计1属:杏属(ArmeniacaMill.),占该区总属数的0.74%。

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及其变型: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1属石榴属(Punica),占该区总属数的0.74%。

东亚分布及其变型:东亚分布及其变型共23属,占该区总属数的13.07%,其中东亚(东喜马拉雅-日本)分布13属;中国-日本变型10属。

中国特有属:中国特有属共8属,占本区总属数的4.55%,主要包括腊梅属(Chimonanthus)、喜树属(Camptotheca)等,其中银杏属、水杉属、喜树属等是典型的单型属(单种属)。另外,该分布区类型还有古老残遗性质的属,如水杉属(Metasequoia)等。

分析表明,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区系包括了中国种子植物属的15个类型中的14个,说明本区系分布区类型较为多样。在区系类型上,校园栽培植物区系以热带为主,温带成分丰富,这与成都市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特征相合,也表现出从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

4结论

通过对成都市10所高校的15个校区校园栽培植物区系成分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分布区类型多样,地理成分较为复杂。成都高校校园栽培植物共91科、187属、244种,在中国种子植物属的15大分布类型中占有14个类型,并包含较多变型和间断分布。

(2)调查中发现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校园面积大,但物种多样性却低于面积较小的老校区,表明了校园绿化建设的单一、物种搭配的单调。

(3)单种科、少种科和单种属、少种属大量存在,反映了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的多样性。从成都地区园林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分析[17]和成都市园林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初探[16]中所统计的园林植物164科、767属、2479种来看,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相比整个成都市还有很大差距,这也表明校园绿化还有很大的引种空间。

(4)优势科和优势属不明显。在科的水平上,种数在10种以上的科仅5个,属中没有超过含10个种的属。

(5)校园栽培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明显,温带成分丰富,表现出成都市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特征和从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

通讯作者简介Correspondingauthor:宗浩(1957-),男,教授,主要从事动物学、生态学研究,E-mal:zonghaocsd@163.com

THE END
1.关于羊的15个有趣冷知识,你知道多少个?绵羊小羊牛科山羊羔羊...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关于羊的15个有趣冷知识,揭开它们不为人知的一面。准备好你的好奇心,一起来探秘...牛科是有蹄类生物中分布最广的一科,全世界约有140 余种牛科动物,而中国约有28 种。...其次,羊奶的脂肪球细胞较小,仅为牛奶脂肪球的1/3,比较接近人奶脂肪球的大小。这样的小脂肪球在人体...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FR8IG30553TENW.html
2.小学生必知100个科普小知识科学小知识大全科学常识100题含答案摘要:对小学生阶段来说,是吸收各类知识最快的时期,这个时候学习的一切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一些科学常识可以使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客观世界,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探索社会与生活,本文就为大家整理了小学生必知100个科普小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maigoo.com/top/437397.html
3.有趣的9个科普小知识科普小知识是一种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表述诸多科学现象和基础理论的专业知识文本。用于普及化科技知识为目地。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有趣的9个科普小知识,希望有所帮助! 有趣的9个科普小知识 1、一勺中子星的化学物质重约60亿多吨 据统计,大家的太阳系中大概有十亿个中子星。这种行星的品质约为大家本身太阳质量的...https://m.ruiwen.com/ziliao/kepu/2803185.html
4.关于印发中医医院眼科等10个科室环境形象建设范例的通知住院部病区是患者及探视者常经过的地方,环境的布置应体现中医特色,墙面装饰上以宣传中医眼科科普知识、养生保健常识等为主要内容;以古朴、典雅、舒适为原则,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广大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护士站 1.中医护理理念 建立了中医辨证施护的护理观念,开展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辨证施护。积极配合...http://www.ahthzyy.cn/content/detail/55028e9af09a7a4415000e67.html
5.科学小常识知识在生活中积累一些科学小知识非常管用,那么大家知道哪些科学小知识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小常识知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小常识知识1 1、出鼻血,用冷水请轻轻排打额头,马上见效。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https://www.jy135.com/shenghuo/289796.html
6.食品安全科普小知识之五:享受美食合理饮食家有妙招 食品安全科普小知识之五:享受美食 合理饮食 一、健康饮食重合理 究竟怎么吃才能吃得健康呢? 根据我国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十个要点要牢记: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https://www.xakpw.com/single/33002
7.2019年导游证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59条黄金考点摘要2019年导游证考试大纲已经出来了,各位考生都在积极备考,那么2019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有哪些考点呢?环球网校导游频道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导游证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59条黄金考点”,希望能帮助各位有效复习,祝各位顺利通过导游证考试。 2019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59条黄金考点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19-6/15613538006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