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方: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上海市药理学会、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上海市闵行区知识产权协会、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江苏省药物研究与开发协会、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中国校友学者联合会、上海市毒理学会
联系人:小易研发
E-mail:13167052707
2023IDC易贸新药研发影响力大会预计规模2000人,面向科研学者、临床医生、CEO&CSO、企业研发人员等创新药物的重要推动者,共同创建新药研发影响力大会,为生物药企研发赋能。
最全议程放送
开幕式
【竭移山力探无人之境,怀谦卑心攀研发高峰】
·政府领导致辞
·主办方致辞
·致辞
袁涛,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
·科研创新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从项目出海探讨研发模式的创新
陶维康,集团副总裁兼全球创新药研发总经理,齐鲁制药
杨大俊,董事长,亚盛医药
顾继杰,执行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官,药明生物
高翔,董事长,集萃药康
早期研发
【靶点开发】
模块一:新技术驱动靶点发现
·CRISPR筛选技术用于新靶点、新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姜海,研究员,中科院分子细胞中心、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小分子靶向RNA,带来“难成药靶点”新突破
·肿瘤异质性概念的演变以及在免疫治疗中的机遇
张泽民,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CrisprCas9IPLandscape&Licensing
EricRhodes,CEO,ERSGenomics
模块二:靶点的选择及差异化开发
·First-in-class靶点开发
侯冰,早期药物研发执行总监,德琪医药
·大分子药物的差异化研发
单波,CSO,德琪医药
模块三:靶点的早期立项和验证
联合主办方:和铂医药
·靶点的早期立项和验证
戎一平,CSO,和铂医药
模块四:从靶点选择看差异化药物研发
·基于《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看靶点的选择与开发
顾娟红,中国公司总经理,以明生物
【AI助力生物药物研发】
联合主办方:药明生物
·AIforlifescience
李子青,教授,西湖大学
·AIGC“绘”出全新蛋白,计算闭环赋能新型大分子疗法开发
苗洪江,天壤XLab负责人,上海天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信息学和深度学习加速的大分子药物开发
张宏宇,CEO,栈源生物
·AI与大数据驱动的下一代蛋白工程
·AI技术与实验结合加速生物药发现
赖力鹏,联合创始人、首席创新官,晶泰科技
·AIforScience新范式驱动药物研发新工具与新流程
·AI驱动蛋白设计赋能抗体发现
徐建清,蛋白设计与工程卓越中心负责人,高级主任,药明生物
·AI技术加速生物药研发进程难点探讨
【抗体筛选、优化和特殊平台】
联合主办方:复宏汉霖上海创新中心
·AIforScience时代的大分子研发算法
温翰,大分子药物研发负责人,深势科技
·双抗分子的成药性和稳定性
李会铭,新药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科兴制药
·ADCpayload的多样性开发
复宏汉霖
【抗体发现】
·液滴微流控技术加速抗体发现
【从转化医学看ADC药物的早期研发】
联合主办方:齐鲁制药
·运用生物大数据帮助ADC药研发立项
柳浩,副总经理,齐鲁制药上海创新研究院
【转化医学与伴随诊断】
·临床前转化医学及biomarker研究
·靶向药物的伴随诊断
叶志金,分子诊断研究总监,基石药业
临床前
【体内/体外实验/动物实验(药理药效)】
模块一:不同疗法针对动物模型的选择策略
联合主办方:集萃药康
·药康新平台-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平台
张明坤,抗体平台总监,集萃药康
·细胞治疗在非临床动物实验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孙红艳,博士,集萃药康
·基于药物MoA的自免疾病临床前药效评价模型选择
梁娟,博士,集萃药康
模块二
陈芙蓉,技术总监,天诚新药评价药效研究中心
模块三:类器官
·应用在药效、毒理的类器官模型选择
陈泽新,研发总监,创芯国际
·在临床前新药研发的应用器官芯片
丁端尘,研发总监,大橡科技
【DMPK药代动力学/毒理/安评】
·免疫治疗药物非临床评价的难点
·CGT药物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汪溪洁,毒理事业部副总经理,益诺思
技术讨论:药效与安全性-药企与CRO之间如何高效进行法规细则衔接与动物模型瓶颈探讨
武栋栋,临床前开发和转化医学负责人,转录本
·新冠mRNA疫苗序贯加强研究
丘远征,疫苗临床中心总经理,石药集团
·脑神经递送-CNS方向
师冰洋,院长,河南大学药学院
·Spleen-selectivedeliveryofLNPs-basedmRNAvaccineforcancerimmunotherapy
王发展,课题组长(副研究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高通量脂质纳米颗粒发现平台实现肺部mRNA递送与基因编辑
模块三:免疫治疗
联合主办方:昂科免疫
·主题报告:新一代免疫检查点药物开发
联合主办方:星奕昂
·作为异体细胞药物源头iPSC的建立和检定
付余,首席科学家,星奕昂
·iPSC衍生细胞产品的定点多元件/多顺反子基因编辑
王俊鹏,高级科学家,星奕昂
模块四:细胞药物
联合主办方:合源生物
·中国原创CAR-T产品纳基奥仑赛注射液的研发创新之路
·双靶点CD19-22的早研开发思路(暂拟)
模块五: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的研制
·AAV衣壳载体的研制
仇子龙,资深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
·AAV载体的多样性研发
·AAV衣壳的定向改造和筛选
潘越,研发科学家,派真生物
·基因治疗AAV的技术痛点和AAV载体的多样性研发
肖丹青,研发科学家,派真生物
临床
【从患者需求突破肿瘤研发内卷】
·肺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药物研发(暂拟)
周彩存,所长,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
·从临床角度看ADC药物的疗效和需求创新
·临床医生VS企业家的碰撞,从临床需求探讨ADC药物创新之路
·PI视角下细胞疗法在实体瘤应用的难点与未来
许青,主任医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肿瘤科
齐长松,副主任医师,北京肿瘤医院
·四大新型免疫疗法CAR-T、TIL、TCR-T、CAR-NK如何提高实体瘤临床疗效
【新适应症的开发-为患者提供独特临床价值】
模块一:神经适应症
·神经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李晓江,教授,暨南大学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
·从临床需求看神经退行性疾病在新药研发中的开发思路
樊东升,副院长兼神经科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药物研发
·不畏挑战,勇攀高峰-渤健的药物研发战略和布局
模块二:自免适应症
联合主办方:瑞石生物
沈南,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靶向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自身免疫疾病药物研发新趋势-从免疫抑制到免疫调节
【肿瘤和非肿瘤治疗领域的现在及未来】
·解决糖尿病管理中未满足的需求
·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研发进展与挑战
·代谢性疾病的寡核苷酸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ADC药物临床研发难点
·MNC在中国快速推进临床试验中临床运营的主要考量
·早期研发项目在中国的开发策略
赵子微,副总裁,药物科学和早期研发临床开发部负责人,罗氏中国创新中心
边峰,全球药物研发综合科学团队中国负责人,百时美施贵宝(中国)
前沿项目合作
【前沿项目合作专场】
·基于mRNA递送的体内基因编辑药物
·创新双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迦进生物
·TBD
周璐,教授,复旦大学
·创新DNA复制起始蛋白(DRIPs)靶标抑制剂广谱高新肿瘤药物研发
梁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首席科学官,董事长,恩康药业
·基于纳米材料工程的生物医药递送技术
阮刚,高级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西交利物浦大学慧湖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