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有散文名篇《记承天寺夜游》。接下来请欣赏小编给大家网络收集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教学目的】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月夜图导入:

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动的云烟。面对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门欣赏一番

二、解题激趣:

三、读以入文,

先对照注释默读,然后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中停顿。

正音:藻()荇()

划分朗读停顿:

念/无与为乐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文横

盖/竹柏影也

提示: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听音乐《二泉映月》,品味月色描写。

四、翻译理解。

通过翻译课文,深入理解文意。注意下列文句的翻译:

欣然:高兴地逐:于是盖:原来是但:只是相与:一起

无与为乐者:没有人与我同享快乐。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人。

五、分析鉴赏。

全文廖廖84字,记叙的是一个细小的生活片断。但仔细品味,并不平淡,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1.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月色皎洁,空灵。)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月色人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句点明了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文中写景只用了18个字,就创造出生动的意境。水、藻、荇、竹、柏全是比喻。先是明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月光如水,本是人们用俗了的句子,而作者却能翻新意,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是无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出奇制胜。第二句用借喻,以客代主,索性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先客后主,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人了一片皎洁、恬静的月色之中。

七、熟读成诵

一、教学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中的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

文中末尾“闲人”的含义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夜空中美丽的月亮总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你们能否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吗

(生回答)

这些诗句大多表达了思乡,思念亲人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散文,它在众多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他就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写的《记承天寺夜游》。

(二)作者简介

课件展示有关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上均有惊人的成就。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诗:他与江西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他开创豪放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他被尊为“宋四家”之首。绘画:他擅长画竹,自成一体。

(三)、背景介绍

课件展示有关背景的资料: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全班齐读课文)

(四)、朗读指导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停顿

A、给下列字注音

遂()寝()藻()

荇()柏()

B、.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五)、字词疏通重点句翻译

A(1).月色入户(2).欣然起行(3).念无与为乐者(4).遂至承天寺

(5).怀民亦未寝(6).相与步于中庭(7).积水空明(8).藻荇交横(9).盖竹柏影也(1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B、(1)相与步于中庭(2)庭下如积水空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六)、精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1).作者为何要夜游承天寺

他有众多朋友,为何独寻张怀民

资料助读:张怀民:

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觉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2)、他们两人乐的是什么

明确:欣赏美景

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吗

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所见的景色:月色与竹柏影

空灵皎洁明净

(3)、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夜游时的感慨

明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月光竹柏象征美景

原句=哪里没有美只是缺少闲人罢了

(4)、如何理解文中的“闲”

资料助读:苏轼以犯人的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云:“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雪盖草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闲”:闲情雅致闲适的心情

(5)、怎样才能做到文中的“闲”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

(学生齐念描写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讨论明确:苏轼心如积水般空明,非常宁静。这是一种旷达、明亮的心境。

教师补充资料: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师生讨论明确:苏轼拥有乐观豁达、心胸开阔、洒脱达观的人生观。

(七)、拓展延伸:和苏轼面对面

面对苏轼,你想和他说点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

(请学生背诵)

(八)、结语

苏轼之所以成为名垂千古,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在于他的政绩,散文诗歌,更在于他的豁达,洒脱的人生观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最后请大家记住“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让我们洒脱地面对人生,用闲适的心情去发现生活的美,创造诗意的人生。

(9)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翻译

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

2、理解作者的特殊心情。

3、体会语言凝练含蓄,绕有余味的特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2

教学方法:

情景感染、阅读、讨论、点拨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渲染气氛,出示一副月光如水的幻灯片。

2、导语:宋朝伟大的文学家苏轼对月光情有独钟,他常常把月光赋予人情味,寄托自己真挚细腻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就真实地记录了他贬谪生活的一个片段。(出示作者和课题)

二、整体感知

1、介绍写作背景

出示幻灯片介绍写作背景

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3、介绍承天寺

出示有关承天寺的图片资料

4、疏通文意

A、补充注释:出示幻灯片(给加点字注音)

B、小组合作结合课文注释试译课文

C、教师巡回适时点拨。

5、检查试译结果

A、出示幻灯片。(解释加点字意)

B、翻译指定语句。

三、探究课文

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苏轼谈心:

1、作者为什么会想到夜里去庙里游玩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因为月色很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有何特点有何感受

明确:运用奇特的想象,新奇的比喻。

月夜图:月光如水、皎洁、空灵。

3、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学生在书上找,然后与同桌交流。

举例:“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寂寥苦楚见月排遣。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那些陷入宦海热衷于争夺功名利禄的人,何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更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四、总结课文

1、总结语

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生涯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THE END
1.水中藻荇交横的戴继东的个人空间AcFun弹幕视频网上传图片恢复默认背景 图片要求 文件大小不超过5M,支持jpg、gif、png格式 最小尺寸 1920*300px 建议尺寸 1920*1080px 取消确定 水中藻荇交横的戴继东 私信举报 分享 这个人很懒,神马都没有写… 这个人很懒,神马都没有写… +关注鼓励 取消关注 设置分组 投稿0 关注1 粉丝0 视频0 文章0 合辑0 最新 最新 ...https://www.acfun.cn/u/74854961
2.青荇是什么意思青荇是一种浅水性植物。茎细长柔软而多分枝,匍匐生长,节上生根,漂浮于水面或生于泥土中。叶片形睡莲,小巧别致,鲜黄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多且花期长,是庭院点缀水景的佳品。原产中国,分布广泛,从温带的欧洲到亚洲的印度、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地区都有它的踪迹。 根茎可供食用,可做蔬菜来煮汤,柔软滑嫩,在上古...http://m.qicaisi.com/bk-468652.shtml
3.荇的笔顺荇字的笔顺水荇、青荇、荇藻、藻荇、浆荇、荇桥、连钱荇 相关字: 花、草、行、艹、藏、菜、兴、薄 ? 2010-2024 书法集 www.shufaji.com 返回顶部 书法迷书法集书法导航书法家篆刻书法字体五体书古风书甲骨文古印篆书篆体光明书集美书33书法毛笔字钢笔字多体书花鸟字書法视频集字字形大字篆刻之家国学古籍中医象棋游戏电...http://bishun.shufaji.com/0x8347.html
4.烁光PDF转换器烁光PDF转换器提供PDF转Word,PDF转图片,PDF压缩,PDF加密,图片转PDF,Word转PDF等功能,专业、高效、安全http://zysuangua.com/
1.藻怎么组词藻字读音及解释高中知识1、“藻”组词:浮藻、辞藻、词藻、品藻、金鱼藻、藻井、藻饰、荇藻、枚藻、蓝藻、华丽词藻、摛藻、绿藻、藻荇、堆砌辞藻、虑周藻密、山节藻棁、沉思翰藻、堆砌词藻、雕镂藻绘、玩弄词藻、摛藻绘句、鸿笔丽藻、才藻富赡、扬蘤扢藻、重葩累藻、藻绘、衣藻、韵藻、沈思翰藻、丽藻、藻棁、鱼藻、狸藻。 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2705647.html
2.《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及反思(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精选5篇)明确:积水、藻荇不是真的。 4.为什么不直接写成“庭下月色空明,竹柏影交横”呢?(投影改句)比较一下,看看哪一种写法更好。(投影七:比一比) 提示:只剩下了“月色”“竹柏影”,没有了“积水”“藻荇”。 读一读,讨论,明确:原句(1)用比喻,形象生动。(2)有恍然大悟的幻觉之美。(联系《幼时记趣》“一...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nplzpdj.html
3.藻类(拼音:zǎolèi,注音:ㄗㄠˇㄌㄟˋ)一把刀《汉语词典...首字:藻 首字拼音: zǎo Emoji组合: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藻类”对应Emoji表情符号: 藻→ (三叶草) 类→ (双人像) 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 还有横排PNG图片: 及动画GIF图片: 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微信、QQ等地方,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https://hanyucidian.18dao.net/node/121635
4.专题06《记承天寺夜游》“遂、藻、荇、耳”等字词容易写错。 3.(2023·江苏·九年级专题练习)默写。 (1)《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感情的句子是:。 【答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https://mip.21cnjy.com/P/20164616.html
5.如今的黄土高原,2.9亿年前是这种凶猛“鲨鱼”的家园此次瓣齿鲨化石的发现,让我们有幸“回到过去”,一窥几亿年前的情景。那时,现在山西的所在地曾是一片汪洋,海中或许藻荇交横,凶猛的古老鱼类穿梭觅食。 时间在树木中留下年轮,也在生物演化过程中留下痕迹。文明变迁,沧海桑田,它们存在的证据最终被烙印在一块块质地粗糙的石头上,通过一方天地,向今天的人们诉说着当...https://www.cqcb.com/manxinwen/manxinwen/2021-09-03/4420981.html
6.《记承天寺夜游》教案(通用13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优美的月景。 2.探究: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适?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明确: 这3句,任何一句续在后面都不合适,破坏了宁静幽闲、清丽淡雅的气氛。 https://www.ruiwen.com/wenxue/jichengtiansiyeyou/967612.html
7.《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如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 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 此时的教学竟能如此水到渠成,将问题抛出后,思维敏捷的同学马上说:“老师,我认为添上这些语句不好,因为,它写得是夏天的景观,季节不对。”接着有的同学补充说...https://www.oh100.com/baogao/jiaoxuesheji/185581.html
8.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18篇)导入:展示月夜图片,教师导入本课(第12个图片)。 附:板书设计。 苏轼。 夜游之因。 叙事。 欣然起行。 月色——积水空明。 绘景皎洁。 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贬谪的悲凉洒脱。 抒情漫步的悠闲达观。 人生的感慨。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 https://www.77cxw.com/fl/974264.html
9.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优秀12篇)竹柏——藻荇交横 抒情: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写人:“有闲”——热爱生活 五、教学体会: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 https://www.yueduku.com/jiaoan/jiaoandaquan/85/85236.html
10.诗经4荇菜,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颜氏家训》里有:“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的句子,也是训导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苏东坡的文章《记承天寺夜游》里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空灵描述,以凝练细腻的笔墨,创造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冰清玉洁的美妙境界,也折射其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胸怀。https://www.jianshu.com/p/c20ad48c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