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粉煤灰为原料采用酸法生产氧化铝是一项新兴的工艺技术,本文将针对采用此项技术时土建设计特点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并对土建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意见。关键词:粉煤灰;循环经济;酸法;酸腐蚀;氧化铝中图分类号:TU522
由于酸制氧化铝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带有一定科研性质,因此目前的试验厂规模不大,但是正因为如此,往往一个车间内需要集结工艺的几项功能,建筑功能上要求具有相对独立性,工艺流程上却要保证连续性,这都给土建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保证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建筑之间通过工艺管网进行连接,同时针对该试验厂地处严寒地区,必须采用连廊对管网进行封闭。同时为了满足防火间距及防火分区的要求,还需对连廊与建筑相接部位进行防火分隔处理。1.2土建设计时针对难点问题采取的解决手段
关键词:吉祥图案;现代与创新;本溪民间剪纸元素;多变
一、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剪纸
传统的吉祥图案主要指的是:含有吉利和祥瑞寓意的装饰图案或纹样纹饰。传统的吉祥图案延用了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纹样,如原始文化中的神灵观念与图腾崇拜。中国最传统的吉祥图案是人们在寻找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中产生的,它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盼。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创作题材内容丰富,主要以花卉,鸟兽、人物、纹样、符号为主,它们分别象征不同的吉祥意义,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思想文化内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例如,本溪剪纸博物馆中展出的,十二生肖剪纸、满族三大怪剪纸、五十六个民族服饰剪纸等。
传统的吉祥图案在构图上,讲求一种对称均衡与和谐统一,吉祥图案的外部轮廓基本是以圆形或方形为主,在内部构图安排上讲究变化,中国的吉祥图案讲究圆满,也十分注重形与形之间的衬托关系,有主有次,如动物、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融合。同时运用对称、重复的手法,达到一种统一。在中国吉祥图案的造型上一方面是创造一种质朴和谐的美,另一方面的利用谐音象征等形式,将人与自然达到一种和谐和统一。
传统吉祥图案在色彩上,鲜明简洁醒目,大红大绿就是最好的体现,中国人把颜色也赋予了一定寓意,所以在吉祥图案中的色彩搭配也是很有讲究的。传统的吉祥图案中的色彩比较单一,吉祥图案的剪纸都是应用于节日或民俗活动之中,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的黑与白、疏与密、虚与实、动与静、藏与露的辩证关系是在中国阴阳五行思想基础上加以应用的。五行中红、黄、蓝、黑、白被古人视为吉利吉祥的“正色”。吉祥图案中的色彩非常鲜明、简洁、醒目,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正是因为与传统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体现出我国传统艺术用色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审美的最高标准。另一方面,吉祥图案色彩具有象征意义,在一般情况下以表达求生、驱邪、趋利等意义为主。
二、本溪民间剪纸元素特色的剪纸艺术
剪纸作为一种活态文化,一直流传至今,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剪纸是中国最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溪剪纸即在其它剪纸的基本特点上又融入了本溪特色元素,使剪纸的图案更丰富,更具地方特色。
三、本溪民间剪纸现代元素的运用
据了解,到“十二五”末,本溪将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剪纸文化产业交易集散中心,形成集创意设计、制作生产、销售流通、教育培训完整产业链条、独具特色的全国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近年来,本溪市委、市政府更是不断加大对满族剪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扶持力度,鼓励剪纸创作、开展剪纸培训、举办剪纸比赛,使剪纸文化在山城得到了广泛普及,本溪民间剪纸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溪剪纸纹样不再是传统的满族纹样剪纸,而是逐步开发出以全运会、辽宁14个城市经典风光、本溪名景、东北图腾、满韵风情和中西医药等为主题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系列剪纸题材。
结合辽宁本地区的大型题材,如以全运会、庆祝建党建国、标志性建筑、大型文艺表演等为主题的剪纸,题材越来越广泛,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在本溪产业园中我们可以见到了以大型舞蹈表演为题材的《千手观音》剪纸,非常震撼,还有以人物写实肖像为题材的新形式剪纸,还有一些立体形式的剪纸,这些元素的剪纸图形都是传统剪纸所没有的,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元素。在手法上还是运用对称、均衡、节奏、重复、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在有限的空间里寻求一种平衡或对称,既统一又变化的关系,这不仅仅使图案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而且也体现出其图案的内涵。构图上简洁明快、不像传统剪纸那样复杂,易于老百姓接受。颜色出现更多套色剪纸,单色剪纸,颜色不再局限于传统剪纸的大红大绿,颜色更清新淡雅,更适合装饰美化生活,不再局限于传统节日上的使用。这些结合现代元素的剪纸产生了与传统剪纸不同的艺术效果,本溪民间剪纸与现代元素碰撞产生了具有绘画风格的剪纸作品,有油画风格的、中国画风格的、版画风格的,构图更加灵活,更有艺术设计感觉,更融入满族文化,苗族文化,与传统大不相同,别具风情。这些都是传统剪纸所没有的视觉感受。
关键词:建筑制图素质教育培养尝试
《建筑制图》是建筑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人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建筑制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素质教育强调“以学设教”,即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思维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这在建筑制图教学中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始;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学习成功的动力之源。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
1、注重外部形象与新生初次见面,自己首先注意在外表着装上给学生以简朴,整洁和大方的良好形象;在语言、态度和表情上平易近人,又不失教师的尊严,以学生以亲其师、信其道的启迪。
2、强调课程的重要性给学生初次上建筑制图第一节课时,手中准备几张布局合理,立面美观,型式多样的立体彩色效果图;首先让每位学生交替轮流欣赏。学生个个赞叹不已!最后,老师点评剖析,介绍这几张图是根据建筑制图原理绘制出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学好本课程的信心。
3、讲究新知识的引入如引入投影理论这部内容时,什么是投影?投影是干什么用的?对于刚接触建筑制图的学生来说是一无所知的。为了上好这次课,本人在课前收集了大量成型的立方体木块,在课堂上学生人手一个,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地玩这些木块,边玩边把投影理论知识引进来。学生边玩边动手动脑,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了投影原理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学习制图产生了兴趣。他们说:“这门课程挺好玩的,既动脑又动手”,接下来不用教师要求,学生就主动要求老师出题给他们做,教师因势利导,把事先准备好的具有代表性的练习,结合相应的模具(棱锥、棱柱、球体等)让其演示做题,学生们争着跑到台上去做题。
二、从具体到抽象,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象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课堂上应逐步从讲师角色向导师角色转化,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达到“授人以鱼”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当“小老师”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让每位学生当演员唱主角,让他们在黑板上做题,给下面的学生当老师。每位学生在黑板上不光是做题,做完题之后要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解题步骤和方法讲述给在座的同学听。这样用同龄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进行表达时,学生们既能接受又能理解,同时每位上台做题讲解的学生又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在众多学生面前展示自我才华的能力。现在的制图教学,由“要我学”已经转变为“我要学”的良性循环轨道上来。
四、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2、实施开放式教学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图教学,讲到结构施工图中的楼板结构平面图、钢筋砼构件配筋图、钢筋成型图以及钢筋在构件中的空间摆放位置时,较好做法是领着学生深入到施工现场,让学生亲眼目睹已经绑扎好的板筋、梁构件钢筋,要求学生一边识读图纸,一边对照查看钢筋,查看钢筋的位置、数量、直径、间距和形状是否按图纸施工?然后教师一根根钢筋对照讲解。学生们说:“识读构件的钢筋布置图,没有比现场实地进行教学效果更好的了!”
五、改进考核办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参考文献:
[关键词]制图;识图;人才培养
1影响专业人才的制约因素
1.1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分析
1.2从学校的角度出发
学校是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和提升专业技能的地方,并且是充分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基本的保证和良好氛围之处。好的学习氛围和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也是非常的优秀的,俗话说一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着类似的共性,这个说法就是就和古语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符合。学校的教学设施与条件、师资的配备、课程的安排、领导的观念等等,都是塑造学生能力与技能的很重要的因素,学校必须提供一定的实习场所和实验室等地方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在这些环境下才可以得到锻炼和进一步发展。学校制定的专业课程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建筑工程类的学生必须得具有熟练的制图、识图能力以及施工放样的测量能力,具备较扎实的施工管理知识等等。
1.3从社会因素来看
2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摘要】为分析臭氧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对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臭氧髓核溶解术,在CT引导下定位,穿刺途径经腰椎后侧方入路,采用日本产20-22G脊柱穿刺针,穿刺至病变椎间盘,注入浓度60μg/mL臭氧8~30mL,再行CT扫描,将臭氧在椎间盘内的分布方式分为五种类型:Ⅰ型:偏心性或部分性溶冰样分布;Ⅱ型:中央性囊状或斑片溶冰样分布;Ⅲ型:边缘裂隙样分布;Ⅳ型:散在零心点片样分布;Ⅴ型:弥散裂隙和溶冰样分布。结果,122例患者治疗后随访1~6个月,根据MacNab评价标准总有效率达93、6%。显效72例(63.2%),有效35例(30.4%),其中臭氧在椎间盘内分布类型为Ⅰ型占21.1%,Ⅱ型和Ⅲ型均占7.2%,Ⅳ型为14.4%,Ⅴ型占50.1%。所有患者无任何严重并发症。臭氧髓核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且安全、有效、创伤小。疗效与臭氧的分布方式有一定的关系,Ⅴ型分布方式优于其它类型分布方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臭氧髓核消融术;CT引导微创治疗
臭氧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是近年来治疗椎间盘突出先进的微创治疗技术,因创伤小、疗效高,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我院对12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CT导引下腰椎间盘突出臭氧消融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人资料我院自2006年8月~2008年10月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2例,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6岁,平均47.6岁。突出部位:腰3~4者10例,腰4~5者60例,腰5~骶1者39例,腰3~4、腰4~5者3例,腰4~5、腰5骶1者10例。本组122例均有腰痛伴有下肢放射痛或麻木,其中累及左下肢65例,右下肢51例,双侧6例。均有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其中单侧116例,双侧6例。小腿及足部皮肤浅感觉减弱105例,膝键反射减弱66例,跟腱反射减弱43例。
1.2操作方法122例患者均在CT引导下,采用19~21G带针芯穿刺针。让患者俯卧于CT床上,腹部垫一前低后高斜形腹垫,侧后方穿刺途径:从棘突纵线向患侧旁开7~10cm穿刺,方向与躯体矢状面呈40~50°夹角进针,腰5-骶1还需向足侧倾斜8~15°穿刺椎间盘。腰5~骶1还可根据突出物的位置旁中央型选择神经根内侧与硬膜囊之间穿刺突出物。后外侧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外侧者穿刺针经神经根与小关节突内缘之间进入盘内。当穿刺针达预定部位后,向椎间盘内注入浓度为60μg/mL的臭氧8~30mL,然后将穿刺针退出椎间盘在神经根周围注射浓度40μg/mL臭氧15~30mL。同时将1mL复方倍他米松,2%利多卡因2mL经穿刺针注入,拔除穿刺针,创可贴封闭。术后应用抗炎及神经脱水剂静脉点滴3d。卧床。
2结果
122例患者术后随访1~6个月,根据MacNab功能评价标准[1]评价疗效。显效72例(63.2%),有效35例(30.4%),无效15例(6.4%),总有效率达93.6%,所有患者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其中臭氧在椎间盘内分布类型为:Ⅰ型占21.1%,Ⅱ型和Ⅲ型均占7.2%,Ⅳ型为14.4%,Ⅴ型占50.1%,Ⅴ型明显多于其他分布类型。所有患者无任何严重并发症。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是一种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能力的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有资料表明其发病率为15.2%,临床表现为腰痛伴或不伴下肢疼痛、麻木,严重者可表现为行走无力,甚至瘫痪[2],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其治疗原则是遵循解除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消退炎症。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3.1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基本原理
2)臭氧的抗炎作用臭氧拮抗炎症因子的释放,扩张血管,改善血流,减轻局部的渗出、水肿而发挥抗炎作用;臭氧能通过提供局部氧浓度发挥抗炎作用;臭氧通过诱导抗氧化酶的过度表达,中和反应性氧化产物发挥抗炎作用。注射到神经根周围后,神经根性疼痛可得到缓解,3个月可达到最佳疗效[4]。
3.2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证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适应证:持续性腰痛、腿痛、坐骨神经痛伴小腿及足部麻木者;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椎间盘突出,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一致,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无效者;外科手术治疗后有椎管内或椎间孔神经根黏连,而引起腰、腿痛者。禁忌证:为骨性椎管狭窄;小关节突肥大合并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合并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发生严重钙化;重度椎体滑脱;椎管内或脊柱其他疾病,如椎管内肿瘤、椎体转移瘤等。
3.3注射浓度和剂量臭氧的氧化程度与其浓度成正比,浓度过低疗效欠佳,浓度过高对周围组织产生强刺激。盘内及突出物内注射臭氧浓度为60μg/mL,剂量8~30mL,神经根旁注射浓度40μg/mL,剂量15~30mL,避免对神经根的刺激,尤其对纤维环破裂者,大部分经破裂口溢出达硬膜外腔,可能对硬膜或马尾神经产生压迫或刺激症状,因此,臭氧注射浓度和剂量不宜过高和过大,根据具体情况准确把握。
3.4技术优势微创治疗,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少、术后并发症少、年龄适应证范围广。
总之,CT导引下椎间盘臭氧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是一种新的治疗腰腿痛的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对这组病例治疗的结果分析,对椎间盘突出引发腰腿痛患者治疗具有安全、有效、便捷、创伤小、经济、便于实施等特点,而且疗效显著几乎没有并发症,是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同时,疗效与臭氧在椎间盘内的分布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弥散裂隙和溶冰样分布(Ⅴ型)分布方式优于其它分布方式。
参考文献
[1]滕皋军.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3-96.
[2]念丁芳,黄祥龙.腰椎间盘突出的介入疗法[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9,(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