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的价值模板(10篇)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青铜器的价值,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楚系青铜器的美学意义

1.1楚系青铜器的技术美

楚系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在铸造技术上首先表现在金错技术的发展,楚国江南地区兵器和日常用器的制作采用的多是金错工艺,但金错器却不甚发达。随后,自楚境发现了规模较大的大冶铜绿山古铜矿及规模较小的湖南麻阳古铜矿等遗址后,以代表铸造工艺最高水平的失蜡法及其他先进的铸造工艺,使世人为之惊叹。这种技术工艺所铸造出来的器物无范痕、光洁精密。而楚人最先运用失蜡法这一先进的工艺技术,是在曾侯乙墓出土的盘尊上的透空附件,之后又相继发现了比曾侯乙墓年代稍微久远一点的下寺楚墓出土的铜禁、铜盏等,其上的镂空装饰及手法也是失蜡法所做。由此可见,楚国青铜铸造有着先进而高超的工艺技术,楚人在继承了我国古代传统的青铜铸造工艺外,还融合了新工艺、新技术在其中,这就使得青铜器在许多方面加以革新、创造和发明,从而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一个技术美的高度。

1.2楚系青铜器的造型美

楚系青铜器的造型,根据生活用途的不同,大体可分为烹饪器、食器、酒器、水器、杂器、兵器、乐器、工具等八类。器型因其用途之分而各不相同,有的造型硕大、敦实实,有的造型则小巧精致、线条圆润。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司母戊鼎,其器形呈长方形,四足呈柱状,足与器身相连接,在鼎身的两侧,用边缘图案的组织形式饰以兽面纹与夔纹,有一种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鼎的两端口采用立耳设计,其转角处有高起的棱角,既美观也具有一定的牢固作用。这个鼎的造型极致特别,形制浑厚雄伟,具有庄重、瑰丽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展示出楚系青铜器器物之精美,造型之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进一步显现出楚人在以实用为主要目的的前提下开始非常注重器物的造型美感,器物造型由传统单一逐步向丰富多样发展,造型精美、形象生动,并给人以极强的造型艺术美感。

1.3楚系青铜器的纹饰美

楚系青铜器纹饰在一定程度上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但它又不仅仅是一味地沿袭中原青铜器,它更多的是在继承中原青铜器的基础上有所创造与革新的。楚系青铜器的纹饰主要包括龙凤纹类、几何纹和其他物象类。龙纹的铸造及其装饰是楚系青铜器最为巅峰的代表,值得一提的是闻名中外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盘尊,它以平雕、浅刻、浮雕、圆雕等多吧种技法和各种成型手段饰以龙纹及龙形装饰,纹样的种类也是异常丰富,有立体的龙、盘绕的龙、,及其繁密的虺龙纹、肩浮龙纹和镂空龙纹,整个尊提上的龙纹和龙形装饰,加上那些细小的虺形龙纹,总数可达百条之多。凤纹在楚系青铜器上较为少见,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曾出土过纹饰极为精致的连凤纹,凤纹的姿态与神韵表现的惟妙惟肖,也是极具美感的。楚系青铜器上的龙凤纹的纹饰可谓是龙游凤翔,图案优美至极。几何纹及其他物象纹相较于龙凤纹数量不多,且往往不会是器物的主体纹样,出现较多的有云纹和雷纹,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纹饰,其线条活泼流畅,给人以轻松的美感。

2.楚系青铜器的现代价值

2.1楚系青铜器的艺术价值

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楚系青铜器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体。楚系青铜器之所以获得了极大地艺术成就,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审美性,它的审美性使楚系青铜器具有浓厚民族地域的艺术特色与雄伟浑厚的装饰美特色。从艺术风格来看,楚系青铜器在不同时期的形制和纹饰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它们所不断发扬的楚韵文化艺术特色和诸如雄伟浑厚、典雅大方的装饰美感对现代生活与艺术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楚系青铜器富有文化内涵的造型、图形和纹饰经过元素的概括与重组运用在现代标志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以及动画人物设计中等等。可见,楚系青铜器中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无疑给如今单调枯燥、缺乏深度的现代设计风格带来一股清新的意味,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人多元的审美情趣。

2.2楚系青铜器的学术价值

楚系青铜器作为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造型、纹饰、工艺等多方面都散发出自己独特迷人的风采,也是最能体现楚文化意蕴的。随着楚系青铜器的大量出土,我国对楚系青铜器的研究日益深入。楚系青铜器研究在“楚学”这一新兴学科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并且在我国青铜器文化的总体研究中起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与作用。在许多权威性的考古研究书籍中有对楚系青铜器做详细的论述,《考古卷》也指出:我国东周时期青铜器“总的看来,地方特点都比较明显,尤以秦、楚两国更为突出”。种种论述都已把楚系青铜器作为我国整个青铜器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予以研究。为了挖掘楚系青铜器的潜在价值以及让人们更好的了解楚系青铜器文化,就需要更多的研究学者搜集丰富多样的文献资料、考古发掘资料以及大量有关楚系青铜器的研究资料,对楚系青铜器做一个全景式剖析,并使楚系青铜器的研究不断深入下去。

2.3楚系青铜器的经济价值

楚系青铜器因其雄伟敦实的造型、飞扬的纹饰和精细的铸造工艺,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人们都乐于去欣赏它、收藏它。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一些工厂便专门从事楚系青铜器的仿制,作为旅游纪念品。楚系青铜器是楚地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品,它不仅具有浓郁的东方气息,更带有鲜明的地方楚韵文化,对于向往东方古老文明和楚韵特色的中外游客来说,它是雄伟而神秘的,极具吸引力,因此许多工厂也常常会联合博物馆生产复制品出口外汇以满足人们收藏的心理诉求。另外,在楚文化的带领下,楚系青铜器也可以发挥楚地的文化优势,大力进行旅游开发,致力打造以文化为中心的楚地旅游品牌,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结语

楚系青铜器是中国美术史上光辉的一页,它作为楚文化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工艺美术水平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今天来探讨和研究楚系青铜器的美学意义和现代价值,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更重要的是要理清楚系青铜器文化的发展脉络,挖掘其深沉意义与潜在价值。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和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传统的元素来丰富现代的生活,建构更为辉煌的现代文化。(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军林.中国青铜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P34.

一、引言

二、不同公司治理情境下的权力制衡理论模型

合作博弈的关键在于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但是约束力的假定对于各种法律、体制还未成熟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显然是苛刻的。因此,在“非完全约束力的协议”的环境中探讨合作问题应该是一种普遍现象:各参与者拆解由于约束力协议缺陷而引发的利益诉求矛盾冲突,形成合作局面并逐步趋向合作博弈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张朋柱等,2006;杨荣基等,2007)。笔者引入合作博弈下用于量度企业权力的的班茨哈夫――科莱曼(B-C)权力指数来说明公司治理制度与权力配置之间的关系问题(Banzhaf,1965;Coleman,1971),倘若参与者iεθ加盟是决定性的,那么参与者iεθ就有一个摆盟(Swing),用θ1表示摆盟总数,即iεθ起决定性作用的次数,计算方式如下:

三、决策机制实证分析

(一)理论假设与研究设计

在股东单边治理下的企业经营者行为研究可追溯到委托理论的研究,如鲍莫尔、马利斯和威廉姆森等学者提出了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经营者效用模型(Baumol,1959;Marris,1964;Willianmon,1964),这些模型针对两权分离下的经营者行为激励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这种经营者单任务委托行为的目标是为股东利益负责,与此同时,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引发无法被观察的谋取私人收益行为也不可忽视。

假设2:考虑相机治理影响的决策效力优于只考虑股东单边治理影响的决策效力。

是否为上市公司这三类划分标准为企业分类变量。在样本删选过程中剔除了因数据缺失和勾选项一致的极端样本,最后得到17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5.67%,有效样本率为77.53%。

(三)实证结果分析

表2报告了不同公司治理情境下的决策机制两个评价维度的统计分析结果。研究证实相机治理情境能够非常显著地提高协调效力和决策效力的评价值,其中决策效力的提升尤为明显,其差值是协调效力差值的2倍有余,据此印证了假设1和2。其次,对构建协调效力的两个子维度进行评价,检验结果显示,相机治理能够显著地提高SSI,但却不存在对SCI的影响,因而部分印证了假设3。

为了保证被调查企业之间的可比性,提取利益诉求协调均值1.2827为分析临界点,倘若某特定企业该系数等于或接近与临界点附近,则可以推断该企业的公司治理执行力较为理想。为了提高可操作性,本文以正负5%允许区间定义为利益协调较理想的状态,以正负10%允许区间定义为利益协调次理想的状态,超越正负10%允许区间定义为利益协调亟需改进的状态。同理,提取决策效力均值4.0404为分析临界点,定义与其差值不小于O则为较理想状态,反之则反是。

四、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果中让笔者感到意外是私营企业的决策机制协调效力和决策效力均比国有企业要好很多。笔者在访问调查时特别留意寻找这一问题的解释,在总结与经营者交流内容后发现可能有以下两种原因。

〔关键词〕

大数据;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1竞争情报系统评价研究现状

2大数据对竞争情报系统性能提出的新要求

2.2容错性大数据带来思维的第二个变化是容错思维:忽略数据不一致带来的分析结果不精确性,快速获得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比精确度更重要。这要求竞争情报系统有足够的容错性来应对数据处理过程中因磁盘故障、网络故障、服务器故障等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容许一定程度的错误与混杂,用概率看问题,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观察和分析数据,获得支持决策的知识和洞察力。

3面向大数据的竞争情报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竞争情报系统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综合系统,除了上述对大数据思维的考虑之外,还需要考虑竞争情报系统实际运行情况、情报保障能力以及使用者的感受考虑进去。下文先从竞争情报系统的构成出发,探讨竞争情报系统的评价思路,然后将大数据的特性考虑进去,在综合其他文献提出的指标的基础上,设计出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3.2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上节提出的评价视角和评价过程分析,我们将竞争情报系统的评价指标划分为3类:功能性指标、性能指标、用户指标。在这3类指标中,我们力图突出大数据的特性,提出符合大数据思维的竞争情报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3评价指标的度量从上述对评价思路、评价视角的分析来看,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的评价与一般的软件系统评价有很大的区别:

3.3.1评价指标多层次多视角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的评价涉及到多个阶段,从总体到细节,由外至里,划分为3个不同的评价过程。每个评价过程涉及的因素众多,指标体系呈现多视角、多层次结构。

4结束语

本文从战略保障、运行状态和用户体验3个角度出发,结合大数据思维对竞争情报系统的影响,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建立了大数据竞争情报软件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将业务、技术和人对竞争情报系统的要求相结合,提取出不同的评价指标,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系统质量的特点。由于大数据本身的复杂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大数据的特性体现得仍然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深入探究大数据的特性,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增强量化评价的可操作性,同时,统筹兼顾各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制约,研究建立综合量化的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黄晓斌,钟辉新.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型构建[J].情报杂志,2013,(3):37-43.

[2]JMcCall,PRichards,GWalters.FactorsinSoftwareQuality[R].TechnicalReportCDRLA003,USRomeAirDevelopmentCentre,1977,(1):1106-1113.

[3]BWBoehm,JBrown,HKaspar,etal.CharacteristicsofSoft-wareQuality[A].TRWSeriousofSoftwareTechnologyVol1[M].NewYork:North-Holland,1978.

[4]WEPerry.QualityAssuranceforInformationSystems:Methods,ToolsandTechniques[M].NewYork:JohnWiley&Sons,1991.

[5]AGillies.ModellingSoftwareQualityinTheCommercialEnvi-ronment[J].SoftwareQualityJournal,1992,(1):175-191.

[6]EricA.Brewer.Towardrobustdistributedsystems[C].Pro-ceedingsoftheAnnualACMSymposiumonPrinciplesofDistributedComputing,Portland,July,2000,(19):7-10.

[7]D.J.Abadi.ConsistencyTradeoffsinModernDistributedDatabaseSystemDesign:CAPisonlypartofthestory[J].Computer,2012,45(2):37-42.

[8]张翠英,张静.灰色模糊评价法在竞争情报系统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2010,(1):81-85.

[9]邱均平,谢辉,李进华.竞争情报系统绩效综合评价研究[J].情报科学,2011,(4):481-486.

[10]侯丽.基于决策的情报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105-108,104.

[11]胡桓.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竞争情报软件可用性评价[J].情报科学,2010,(3):434-437.

[12]张志千,赵继伦.企业竞争情报成果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4):53-58.

(1)狠抓工余管理,严禁聚集性活动事件

项目部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专项方案的各项措施,明确工余管理责任人,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余管理排班制度,遵循“三定”检查原则,采取不定时抽查方式,狠抓食堂就餐、下班后聚会、聚众打牌等现象。

(2)严格把好施工现场入门关

中国青铜器的价值

中国青铜器分布地区广,且质量上乘。中国青铜器出土较为集中的地区是中原,但它的分布范围远远不止中原地区,东北、西北、巴蜀、岭南甚至及东海渔岛上都发现有青铜器。

这些青铜器造型生动、精美,风格各异,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中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制作精湛、形状瑰异、花纹随意、富丽典雅,其精品不胜枚举,如司母戊方鼎、虎食人卣、四羊尊、大克鼎、毛公鼎、莲鹤方壶、双雄宝剑、嵌绿松石卧鹿,铸造精致,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深受国内外藏家钟爱。其他各类青铜器物,铸造者根据不同的硬度要求,准确把握铜锡比例,使器皿质量优良,这也是国外青铜器铸品望尘莫及的。

器物铭文可以说是中国青铜器最大的特点。世界各地古青铜器绝大多数没有铭文,只有印度出土的少量青铜器或铸有很短的铭文。中国古铜器有铭文者仅出土的就达一万余件,且名文长篇巨制不少,如毛公鼎铭文长达497字。这些铭文字体,或粗犷放达,或苍劲有力,具有很高的书法欣赏价值。

以容器为主的中国青铜器也在世界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就世界范围而言,从印度河流域到巴尔干半岛,从米诺斯文明到迈锡尼文明,其青铜器的代表作大多为武器,如戈、矛、刀、箭、剑、戟、镞等;而中国却以铸造难度较大、纹饰复杂的容器为主。这些容器,尤其鼎,是为国家重器。其寓意深奥、内涵丰富,与政治纠缠在一起的神秘性始终是鉴定家及藏家们感兴趣之处。

古董圈最大的一个“漏”

在青铜器收藏圈中,贾文忠应该是最深入群众中的专家之一,经常能够看到他在古玩城、博物馆以及电视上讲座,听众几乎场场爆满。而且,讲座结束后,贾文忠几乎每次都会被热情的听众再次围住,请求鉴定各自收藏的东西。

在古董收藏领域中,有着近5000年历史的青铜器可以说是最古老的藏品,在国际上,青铜器也被公认为代表中国的第一位艺术品,各大博物馆中都设有中国青铜器馆。而在中国,自古以来收藏中的正统“金石学”概念里,“金”就专指青铜器。而且,在民国之前,有关金石学的专著多达上百种,远远多于瓷器和书画专著的数量。

贾文忠告诉我们:与今天的收藏者不同,民国时期玩青铜器的藏家不仅仅是有钱人,还要有知识才能有资格进入青铜器收藏圈。比如王国维和后来的郭沫若。

但是,从宋代正式开始的古董收藏,一直列为头号藏品的青铜器,却在最近三四十年来忽然“不值钱”了。比起中国书画、瓷器、油画甚至“70、80后”的当代艺术品,青铜器的价位就显得太低了,而且普遍受到藏家们的轻视。比如:一件青铜爵,2006年只卖到10万元,带铭文的15万元,如果还有花纹,也就是20万元左右。

贾文忠说:在收藏青铜器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清楚三大类藏品的级别区分:

1青铜器陈列展示技术的重要性

博物馆加强青铜器展示技术,是其文物展示研究的核心内容。此项研究的重要性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提高文物保护质量。青铜器文物对于我国先秦历史文化研究有着重要作用,其文化与经济价值较高。但是青铜器展示经常对文物造成腐蚀性破坏,严重时甚至出现锈斑。所以做好青铜器展示技术改进,可以在展示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文物保护质量,避免文物在展示中受到破坏。其次,有利于文物知识的传播。文物展示可以发挥历史文化的传播作用,为此,技术人员将更多文化元素投入青铜器展示领域,可以进一步提高青铜器展示的文化传播效果。最后,便于博物馆服务质量提升。文化服务理念的提出,能促进博物馆的整体发展,青铜器展示技术创新,可以很好地提高展区服务质量。

2文物陈列展示主要技术措施

青铜器陈列展示不仅是其传统陈列技术的发展,也对新技术应用提出要求。

2.1青铜器陈列展柜设计与安装技术要点

针对青铜器保护特点与展柜技术需求,其设计与安装技术要素包括展柜材料、密闭性、内部环境控制以及展示光照四项基本内容,其主要技术控制指标如下:(1)材料选择。展柜材料选择的主要原则,在于提高展柜耐腐蚀性与安全性。所以其主要材料应选择抗腐蚀性与金属强度较高的铝合金、不锈钢等金属材料,辅料应选择高强度橡胶或塑料,进行展柜设计与安装。(2)展柜密闭性。为避免空气中氯、硫等元素对青铜器产生腐蚀作用,展柜设计与安装必须柜体密闭性,防止有害气体进入展柜,或展柜内起保护作用的惰性气体流失。(3)内部温湿度控制。展柜内部温湿度控制,对文物保护起到重要作用。在常规状态下,展柜内部温度应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控制在40%左右,才是青铜器最佳保存状态。(4)展柜内部光照控制。展柜内部光照可以很好地突出青铜器特点与艺术性,但是长期青铜器长期处于紫外线照射状态,会造成严重的老化现象。为此展柜内部应采用低紫外线冷关灯对文物进行照射,同时避免对相同部位的长期照射。

2.2文物展示空间环境控制措施

2.3陈列展示空间历史环境再现设计措施

2.4新型文物展示技术应用要点

新型文物展示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青铜器展示质量。但是展示设计与安装新技术使用,需要注意的是:(1)实用性。新技术应用的目的是提高青铜器文物展示质量。所以,其技术应用必须注意实用性特点,即新技术使用必须以文物展示需求为核心,避免过度追求新技术造成的技术资源浪费。(2)安全性。无论是文物安全还是参观者的人身安全,都是展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设计因素。所以,安全性设计理念必须在展示设立与安装过程内得到充分体现。(3)全体文化性设计。青铜器展示设计必须采用综合整体性的设计理念,减少因设计不当造成对整体风格的破坏,如对检测探头、电缆以及音箱等设备尽量采用隐蔽安装方式,或是对设备进行包装处理(如喷涂青铜色颜料),减少其对展示空间整体性的破坏。

3结束语

青铜器在我国历史与文化传承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底蕴诠释了中华文明古国的传承意义。所以,我国博物馆文化展示将青铜器陈列展示作为其历史与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并改进了设计与安装工作措施,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展览方式,以便更好地发挥博物馆青铜器展示历史与文化传播作用。

1鄂尔多斯青铜器式的渊源

探讨鄂尔多斯青铜器式的渊源问题基本从两个问题人手:首先是考虑早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空间分布地域,其次还要探究早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发展去向。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分布范围应是以鄂尔多斯、陕西北部和山西吕梁地区为中心,向东经京、津唐地区达沿海之滨,向北越辽西丘陵蒙古高原达外贝加尔,向西跨甘青宁北部达新疆巴里坤草原,向南伸进中原腹地商文化分布区域之内。

从上述早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分布地域内,相当于朱开沟第五阶段出土的鄂尔多斯式短剑、铜刀、铜鳌和铜圆牌等,是截止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资料。根据朱开沟第五阶段发现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以及与之伴出的陶器群推测,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可能起源于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亦即朱开沟文化分布范围之内。至晚商时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日臻成熟,而享有此文化的部族已开始强大起来,严重威胁着商王朝的安全。因此,在武丁前后,大举向北方用兵。在这样历史背景之下,我国北方的游牧或半游收部族开始向适宜他们游牧的地方游动。从此,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便开始广为扩散。

2鄂尔多斯青铜器式的区系与种类

正因为早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分布地域非常辽阔,故把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称之为“北方系青铜器”,又称其为“中国北方青铜器”。然而,北方系青铜器从时空来看,它所包涵的内容又嫌过分庞杂,很难于准确地表述这种艺术的内容和实质。因此,很有必要将“北方系青铜器”,这个无所不包的艺术综合体加以划分。这将有助于古代的民族史、文化史和艺术史的研究,有助于对各个民族的艺术界定及其相互关系的探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盖山林按照青铜器艺术品的题材内容、构图技法和艺术风格,从东至西,大约可以区分为以下几个区系类型:东胡系、山戌系、匈奴系和西戌系四个青铜器艺术类型。

当然也有较多的学者特别是考古学者更倾向于将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按照其用途进行分类,这也是由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多为实用器具的缘故。大致的分类为兵器和工具、装饰品、生活用具及车马器四大类,以短剑、鹤嘴斧、棍棒头、各类动物纹饰牌、饰件、扣饰等为主,因以大量动物纹饰器物而最具特征。

3鄂尔多斯青铜器式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造型艺术与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观念、意识、、审美情趣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鄂尔多斯青铜器式作为北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折射或反映了北方文化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状态。

由于动物纹饰作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最为显著的部分,因而我国有部分学者就以动物纹饰为出发点对鄂尔多斯青铜器式的文化内涵做了详尽而深入的探索,杜志东就以青铜器动物纹装饰中的虎纹来阐述其特有的文化功能,在对其形象内容和造型特征等显性要素的梳理基础上进一步从巫术功能、象征功能、认同功能和审美功能等角度挖掘其所要表征的隐性文化内涵。包桂英从北方岩画艺术、萨满文化以及北方神话三个方面对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可以看出,不同的学者对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文化内涵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既有从青铜器本身具备的不同文化功能进行阐述,也有从青铜器与其他类型的文化形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但总体来说,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都与其当时游牧民族生活的社会经济形态,生产力水平等有着的密切的关系,自然生态环境对文化形态和内容具有一定的规定和制约。

4鄂尔多斯青铜器式的造型与审美风格

对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应该是何种造型与审美风格,有的学者认为是写实风格,有的学者认为是写意抽象风格,更有学者折中两者观点,认为是准“实”风格,当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青铜器的审美风格是介于写实与写意之间,甚至乌兰托亚、海日汗冠之以象征着草原民族文化的狂野之美风格。

一、“晋侯墓青铜酒器”数字博物馆展示需求分析

(一)基于移动设备的青铜器数字展示的优势

青铜器是人类文明时期的象征,早在6000年前人们就克服了原料的萃取质变,实现了复杂的生产工艺,体现了时代皇权的威严,由于它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极高,目前市场价值也很高。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一直是博物馆中的重量级展品。陶范法、失蜡法、分铸法的铸造方法,使得青铜器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器型或纹饰。青铜器的纹饰如环带纹、窃曲纹、兽面纹、夔龙纹等,不仅美观大气,还可以根据图案分析看出器物的年代及时代特点。

利用数字手段如图形、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进行整合加工,可以逼真、生动地再现青铜器历史的辉煌。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实现了博物馆资源最大化共享,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知识传播、教育及欣赏需求职能的高效体现。随着互联网用户及移动终端用户的不断扩充,我们已经不能满足于在互联网搜集文物资料,更喜欢走进博物馆去看真真切切的实物。而国宝级的青铜文物非常不方便移动,在博物馆展示时不能灵活多角度观看,更不能轻易触摸。所以我们考虑在博物馆实地参观时,用户可以利用智能移动设备将数字化的文物信息立体展示。如用户可以在平板电脑上直接查看文物,甚至模拟用手指放大、缩小、旋转青铜文物,可以方便、智能地了解青铜器的细节特点。

(二)数字博物馆的开发应具备的条件

数字博物馆主要功能体现在对人类的文化遗产的信息资源达到较好的宣传利用和保护作用,这包括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分类、传输、展示和利用等。

第二,需要一个功能完善的网络数据库后台,这个数据库涵盖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可以把各项内容和信息上传到Internet空间,实现24小时为全球观众的网络访问提供服务。

第三,拥有除了互联网展示以外的多种形式的计算机多媒体虚拟展示平台,如馆内的互动地面、大型墙体投影系统、穹幕展示系统,以及可以以点带面的平板电脑等,这些高效率和操作方便的多媒体系统,都是数字博物馆的终端表现形式。

第四,实现移动终端与网络信息对接的形式,如用户可以通过设备的拍照功能对博物馆展品进行二维码扫描,获取该文物信息;或直接通过Beacon技术,在博物馆某展区设置文物的丰富信息,直接推送到用户终端。

(三)基于移动设备的三维数字博物馆展示任务概述

该软件要完成的是基于移动设备的平板电脑软件。晋侯墓出土的青铜器居多,按照功能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礼器几类,如果一一展示举不胜举,此次主要选择了酒器中的几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进行三维展示。目的是让博物馆的参观者能够方便获取晋侯墓青铜器的各种历史信息、艺术价值,本系统的特色是将青铜文物进行三维再现,最大程度还原了青铜器文物的立体效果,甚至可以将当时古人用来盛酒的酒器上的盖子打开,用现代化手段清晰揣摩器物内部珍贵的铭文,使参观者想象国宝在自己手中把玩的感觉。

二、“晋侯墓青铜酒器”数字展示的开发方案

本课题将青铜展品依照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礼器等进行分类。主要选取了山西省博物院收藏的镇馆之宝――鸟尊,及其为首的系列晋侯墓青铜器作为展品呈现。

(一)“晋侯墓青铜酒器”数字展示的界面设计方案

“晋侯墓青铜酒器”数字展示的UI设计采用了目前比较流行的扁平化设计风格,而由于青铜器是具有悠久历史考古价值的,且其本身的造型及花纹就极具艺术审美价值,所以在扁平化设计的风格基础上结合了三维图形的设计素材。

1.Icon设计

Icon是指软件系统的图标,在移动终端中也叫“启动器”图标。此次设计采用了我国著名青铜文物“司母戊大方鼎”的形象,凸显青铜器的重要价值。由于同一个Icon文件在高精度的屏幕载体上要比低精度的屏幕看起来会小,就要设计适应不同精度屏幕终端的Icon图片。但是移动平台屏幕的参数多样化,再加上手机平台,则品种更加繁复。所以依据对屏幕的精度尺寸进行分级,设计多种尺寸的Icon,如图1所示。

2.界面设计

界面仍然采用三维写实的风格,营造展品真实的展示空间气氛。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展示界面设计的最主要优势就是能够更整体的把握界面的色调和布局,除了可以设计绘制博物馆的首页展示效果,还可以模拟灯光立体展示效果。界面设计的结构布局、各种UI元素的安排,空间距离、面积大小、放置位置等都会对视觉习惯产生影响。所以,在设计网页时,既要保证内容的准确传达,又要考虑观众的视觉浏览习惯,界面如图2所示。

(二)三维模型制作

此次“晋侯墓青铜酒器”数字展示挑选了晋侯墓出土青铜器物件当中的一组酒器作为展示主体。为了将青铜酒器的三维立体效果完美展示,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三维模型的制作。青铜器建模时需要了解鸟尊的体积尺寸、整体造型、材质、纹理。在山西省博物院的青铜常设展厅拍摄了一些照片素材供建模使用(图3)。

(三)“晋侯墓青铜酒器”技术开发流程

“晋侯墓青铜酒器”数字展示主要运用到的技术为3D引擎技术,运用Unity3D软件进行三维场景调试,界面UI布局,实现脚本控制三维互动,最后生成开发包可以安装于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终端。开发所涉及的软件如表1所示。

结语

本文主要对“晋侯墓青铜酒器”三维数字展示设计的开发进行需求分析,并阐述了“晋侯墓青铜酒器”数字展示设计的开发方案,分别从功能设计和技术层面对数字博物馆展示模式的创新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做了进一步的可行性分析。通过此次课题得出研究结论,交互式三维体验,将成为青铜器研究人员、博物馆爱好者的新型交互体验模式。

(注:本文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山西省博物馆数字青铜器展示设计与研究》,项目编号:2014023)

[1]王巍.夏商周考古学的回顾与展望.1999年西陵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文物研究所,

[2]施晶晶.新媒体产业的盛大文学模式[J].文化艺术研究,2012(2).

[3]师丹青.手机的新应用――基于移动终端的博物馆数字化升级[J].装饰,2013(1).

古莒的青铜器文化区域主要是以莒县为中心,西至费县,北至胶州,南至赣榆,东至黄海。古莒文化区域中所出土的青铜器整体造型大气雄浑,大部分简素无纹,反映古莒地先民所崇尚的一种古朴自然美,体现出青铜文化与经济、人文习俗密切相连的特点,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一、古莒的青铜文化历史

从目前莒县的考古发掘资料看,莒地青铜器属于龙山文化(古莒地胶州三里河)。虽然青铜器在夏代便已经开始存在,但是我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青铜时代仍要追溯至古莒地费县所出商代铸有“举又”铭文青铜器,因此可以说莒地是我国青铜时代的起源地。

S着对古莒国墓葬的发掘,发现了数量众多、造型精美的青铜器,其中很多属于传世佳作。这说明莒国青铜铸造水平非常高,青铜制造业非常发达。据《左传昭公七年》所载:“晋侯有间,赐子产莒之二方鼎。”充分说明了在春秋时期,莒国的青铜铸造水平便达到一个相当高的地步。其中莒国青铜裸人方鼎别具特色,被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认为“在青铜器中绝无仅有”。南老龙腰、沂水刘家店子出土编钟等乐器上百件,这在同代的齐、鲁等国墓葬中是少见的。近年来,莒地出土青铜器的地点有十几处,多以莒城为中心,向四周的山前平原、丘陵地带、水库岸边埋葬,即环郭而葬,距城郭15~50公里。

二、莒县博物馆藏青铜鼎的艺术分析

春秋青铜器蟠虺纹铜鼎(见图1),1997年莒县龙山镇王家山村出土。整鼎的通高25厘米,口径19厘米。鼎三足,双耳,配有一个盖子。子母口,附耳,深腹,圜形底,蹄形足,这些皆为春秋时期炊器的典型特征。鼎耳崇尚简约实用的原则,以勾连纹为饰。勾连纹不仅能够装饰,而且可方便移动整鼎。鼎的腹中部分饰有凸弦纹一周,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阳”的体现,凹为阴,凸为阳。因为作为炊具,故而需要“阳”的热量,这是古人对于自然崇拜的一种体现。鼎的盖及口沿下饰蟠虺纹,腹下饰蟠虺纹、三角形兽面纹。这些都是传说中的瑞兽,充分说明了此鼎的来历不凡。在春秋时期,天子“九鼎八簋”以及相应的对于鼎的使用制度,都能反映在花纹和图案上。特别是这种瑞兽,充分体现了古人的信仰与崇拜。鼎边还饰有环射线纹、锯齿纹、云纹,窄平素边。总的来说,这件鼎不仅体现了高超的铸造工艺,也蕴含着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以及文化,对于今天研究过去的思想文化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春秋时期窃曲纹龙形柄青铜匝、盒形铜敦,器形独特、纹饰华丽;尤纹铜鼎,器形规整,造型优美,堪称典范,对研究春秋时期莒与周边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西周时期炊器(见图2),1996年4月莒县店子集镇西大庄出土。器口沿外折,双立耳,腹较深,圜形底,蹄形足。双耳各饰两道凹弦纹,口沿下饰重环纹一周,腹中部饰凸弦纹一周。通高23.8厘米,口径26.4厘米,腹深11.2厘米。

汉代炊器(见图3),2009年莒县浮来山镇马顾屯出土。鼎盖弧隆,上置三半环状钮,钮上各有一乳突。鼎身子母口,扁球腹,圜底,三蹄形足。口沿下有二对称的附耳,腹上饰一周凸棱。口沿下有“中宫长公子鼎容五升第十三”铭文。通高15.2厘米,口径11.8厘米。

三、莒县博物馆藏青铜器物的文物价值分析

莒县作为在古莒国旧址上的一个县城,具有无可比拟的地理位置优势。而莒县博物馆作为莒县重要的文化保护及研究部门,在对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研究及建设方面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众所周知,青铜器是我国的“国之重器”。在生铁冶炼技术还未充分推广及使用的时代。上至礼器,下至日常生活用具,皆用的是青铜进行铸造,故而加强对青铜器的研究对我们研究古人的生产、生活具有极大的价值。莒县博物馆馆藏青铜鼎不仅仅是一件文物,其上更蕴含着极大的历史研究价值,是我们研究古代山东先民的一个重要凭证。加强对莒县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物的研究,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家乡自豪感,而且有无可比拟的文物研究价值。研究者可以通过青铜器器形以及铸造方式对当时的手工业发展水平以及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进程进行了解;通过文字及图案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以及思想文化进行研究;还可以通过对其数量等其他方面的研究,了解中国古代先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及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形态。

据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这也许是青铜器历史的开端。从现代的考古学来看,青铜的初始是在夏代,史料上也有关于禹之子炼铜的记载。青铜器的到来并不是偶然的,在其之前还有一个红铜时代作为过渡期,或者称之为石、铜并用的时代。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制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把红铜、锡等金属混在一起冶炼出硬度更高、更容易造型青铜的技术,因其颜色灰青,故曰青铜,青铜器到了商、周时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开辟中华民族历史上辉煌的青铜时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性能更优质的铁的出现,青铜作为主要造器物、兵器的原料而让位于铁,但是青铜作为装饰镜子等日常生活的制作材料还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一、青铜器的动物纹饰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始于夏代晚期,据现在所知,最早出现在容器上的是实心的连珠纹。关于这些纹饰的起源,最主要还是来自于陶器的影响。青铜器的纹饰,在商代中期以前,多是直接雕在模的壁上,后来的往往在模壁上外加泥片,再进行雕刻,这样能产生浅浮雕的效果,同时产生了装饰上的主文和地纹之分。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主要分为三大类: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其中动物纹,又可以分为怪兽纹和一般自然界的动物纹两类。

怪兽纹,是一类变形奇特,而在现实世界根本找不到的动物纹样,例如:饕餮纹、龙纹、凤纹等。这类纹饰在青铜器的装饰上占据着主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商代。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商代青铜器的重要纹样,其主要特征是首面、大眼、有鼻、双角。大多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最上面是角,角下是眉,眉下是目,两侧为耳,另外还有锋利的爪子。根据角型的不一,还可以有牛角型兽面纹、羊角型兽面纹,龙角型兽面纹等。据《吕氏春秋》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己身,以言报更也”。《左传·宣公十八年》说饕餮是贪于饮食、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从此也可见饕餮是一种凶悍的动物,但是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

龙纹,也是商代比较常见的花纹,在我国器物装饰纹样中应用的最为久远的一种纹饰,到了封建社会,龙成了真明天子的象征,龙纹的使用受到了限制,但是它在皇家的使用过程中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在青铜器的纹饰当中,凡是形体蜿蜒者都可以称作龙纹类,龙在商朝人们的心目中还没有现在这样确定的形象,不同的区域都有自己的龙的造型,这些龙在角形、头型、鳞节、爪子、身躯大小等方面都不相同,它可以分为爬行龙纹、卷体龙纹、双体龙纹等。

凤纹,在东周典籍《诗经·商颂》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说,所以大家公认鸟应该是商代的图腾,以至于青铜器纹饰和时代的图腾崇拜有关系的论断在商代没有体现出来。凤是传说中的神鸟,自然界美丽羽饰和华丽鸟冠的大集成者,凤纹的鼎盛时期是在不在商朝,而在西周早期,那时候的青铜器纹饰有大量的凤纹出现,那个时代的在青铜史上被称为凤纹时代,凤纹中除了羽饰华丽,在凤冠上面也有很多的变化,根据冠的造型不同、可以分为多齿冠、长冠和花冠等种类。

一般动物纹,是指的从纹饰上看,能够看出动物的具体的形象来,这类纹饰虽然没有占据青铜器装饰的主要地位,但是它的种类繁多,例如牛纹、马纹、羊纹等家畜、虎、兔、鹿等野生动物,还有蛇、鱼、蟾蜍等小动物,都在动物纹之列。

THE END
1.小动物几何造型法合集小动物几何造型法合集shineboy1 2023-04-23 发布于加拿大 这是最近画的小动物,明天继续更新加油 # @艺术薯 @小红书成长助手 @小红书成长笔记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423/00/3759162_1077729767.shtml
2.万物生——古代动物造型与人文艺术展开展近日,由武进博物馆与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联袂推出的“万物生——古代动物造型与人文艺术展”开展,展示跨越史前文化到明末清初时间长轴的展品,展览将持续至9月17日。走进展厅,春秋的嵌绿松石龙纹金环、战国的龙凤纹金带钩、西汉的青铜朱雀、唐代的鎏金铜凤、西晋的青瓷辟邪插座、明代的蝶恋花金栉背、清代的白玉鸳鸯...http://www.wjyanghu.com/yhw/hotspot/wjxw/2024-06-15/144310.html
3.巴西艺术家用果蔬雕刻出超萌动物造型(组图)32岁的凡妮莎在过去4年里潜心创作,用茄子、辣椒、土豆、火龙果、菠萝等原材料,塑造出虎鲸、大象、蜻蜓、金鱼、龙虾、海鳗等动物。迄今为止,凡妮莎已经拍下120多张“果蔬动物”造型,这项创作结合了她最爱的三样东西——摄影、食物和幽默。https://go.huanqiu.com/article/9CaKrnJzRJ4
4.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美术科二基础知识绘画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酒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 绘画按照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面等:按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人物画.凤景画静物画和动物画等:按作品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漫画、...https://m.sx.huatu.com/2022/0207/1091830.html
5.《美的历程》读书笔记(1)(2)造型艺术审美形式的发展路径 1)对色的审美感受(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 对线的审美感受(新石器制陶时期) 2)“有意味的形式”-> 规范化的一般形式美 随着时间流逝,这种原来是“有意味的形式”因为其重复的仿制而日益沦为失去这种意味的形式,变成规范化的一般形式美。这种特定的审美感情也逐渐变为一般的形式...https://www.jianshu.com/p/cfc523d5ad24
6.绘画艺术―动物素描中国近代绘画之父,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曾说:“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可见他对素描是多么重视啊!云小的孩子们是多么的幸福呀,这个假期,正是孩子们选择和培养特长的良好时期。学校在高年级开设的素描课程,为孩子进入绘画艺术的殿堂提前打下基础,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https://www.meipian.cn/12tgr6br
1.探索创新,最新画猪艺术风采App开发最新画猪艺术展现探索与创新精神。艺术家们以猪为创作对象,运用独特技巧和创意,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这些画作不仅展示了猪的可爱形象,还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画笔的细腻描绘,猪的形象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和生命力,成为艺术领域中的新亮点。这些画作不仅令人赏心悦目,也展现了艺术家们的...http://www.bbzqwlkj.com/post/1589.html
2.生物学艺术动物与造型艺术.ppt恒温动物:鸟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恒温动物。,变温动物: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第六节 鸟,啄木鸟,金雕,野鸭,丹顶鹤,大山雀,多种多样的鸟,提出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呢?, 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注意外形、羽毛、胸肌、骨骼、气囊...https://m.renrendoc.com/paper/93177375.html
3.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根植于人类漫长历史。作为我们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一扇窗口,文物中的动物形象,反映出形形色色的人类观念,不同时代的文物,可以映射出观念的传承与嬗变。 “万物生——古代动物造型与人文艺术展”是武进博物馆与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共同打造的以动物造型为主题,以时间为线索,以青铜器、金银器...http://m.sxhxsk.com/zxzl/html/?81.html
4.高分动画《狐狸打猎人》:当剪纸艺术遇到上译配音,珠联璧合呈佳作...看《狐狸打猎人》,犹如走进剪纸艺术博物馆。你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植物、人物、动物造型,它们被精雕细琢,并通过拼色、染色、填色等手法,打造出富有层次感的色彩,赋予事物美感。1.植株造型光是树木,就呈现了数十种不同的树种,剪出不同的造型,如松树、红枫、白桦等,或直冲云霄、或如扇半开、或浑圆饱满、或花枝摇曳...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720850/
5.卵石动物造型(提纲)7篇(全文)1、原来石头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通过装饰加工,就能变成一件艺术品,同学们愿意自己动手动脑通过在卵石上添画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也来完成这样的一件艺术品吗?(引出课题,板书:《卵石动物造型》) 2、一块普通的石头可以使我们联想到哪些动物呢?(课件出示松鼠造型的卵石)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mnqycr7.html
6.中班艺术教案(通用24篇)中班艺术教案 篇2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农作物的外形特征大胆想像,自主选择自然材料进行动物造型设计。 2、在想像创作过程中尝试固定的方法,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动物一家子》的作品组合。 活动准备 1、农作物 (山芋、芋头、南瓜、萝卜、茄子等) 2、自然辅助材料若干(松果、橡果、小辣椒、黄豆、狗尾巴草、稻穗等) ...https://www.jy135.com/ziyuan/jiaoan/1142972.html
7.学者之声巡回画派画外音——世纪之交的俄罗斯装饰艺术动物造型工艺品 俄罗斯皇家宫廷十分流行小动物塑像。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和皇后玛丽亚尤其热衷。这件迷人的法国斗牛犬由黄水晶雕琢而成,并用蓝宝石装点眼睛,用黄金制成项圈,这只斗牛犬的原型来源于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二女儿养的名为欧蒂诺的宠物犬。法贝热公司派出艺术家鲍里斯·弗勒德曼等人给沙皇的爱宠们制作蜡像,蜡像被送...https://www.ad.tsinghua.edu.cn/info/1207/10651.htm
8.艺术品中的动物教案导语:通过欣赏各种艺术作品中的动物,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艺术品中的动物》教案。欢迎阅读!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考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够认识辨别青铜、雕塑、泥塑、中国画、儿童画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基本特征。 2、知道很多艺术作品中的动物是艺术家在色彩、造型上进行了变形、夸...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an/529199.html
9.北京野生动物标本艺术中心我们的雕塑油泥产品目前被世界上很多雕塑家、雕刻家、微雕家、艺术品修复技师、手工艺师、以及业余爱好者用来完成各种各样的设计造型,并被广泛的应用在博物馆、野生动物艺术工作室、以及其他专业艺术工作室。这种雕塑油泥是一种可以自身干燥的、由造型油泥和环氧材料合成的油泥。 http://www.china-tac.com/product/fl.htm
10.三门石窗艺术探究石窗造型大多呈长方形,长宽比例为3:2,符合造型艺术中被称为最佳黄金分割比律,是数学、艺术和哲理的绝妙结合,还有圆形、菱形、扇形等,使内容与形式和谐协调、舒适悦目。竖长方形石窗通常镶嵌在较高墙面的下半部,竖长方形既与墙面整体相和谐,又起到观感上“提起”的作用;从实用角度看,因处在墙的下半部,能更...http://www.smxwhg.com/shows4470.html
11.北京市文物局2.鲁班学堂——卡通动物造型刻度尺 活动时间:3月9日 活动地点:北京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鲁班学堂 活动简介:尺子,学生上课学习的必备物品,小鳄鱼直尺,木制尺子不仅刻度精准且美观安全,采用进口沙比利木制成,给孩子学习增添了一份乐趣。 参与方式:通过“北京市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官方微信小程序报名,招募10人。 https://wwj.beijing.gov.cn/bjww/362679/483700/436382816/index.html
12.殷墟妇好鸮尊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探析设计在线.中国摘要:妇好鸮尊是商代殷墟妇好墓成对出土的祭祀礼器,是殷商时期动物造型青铜器中独具特色的精品;从鸮尊的历史背景展开,对其艺术特征从造型、纹饰两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古代鸮崇拜艺术的兴盛与衰落更替的转变,探究鸮尊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妇好鸮尊是古代先民鸮崇拜信仰的意识载体,鸮非战神,亦非凶鸟,实质是奴隶社会统治阶级用神...https://www.dolcn.com/archives/5839
13.年度野生动物摄影:经典肖像背后的故事界面新闻·影像放松的艺术 摄影:贾斯珀·道斯特(Jasper Doest) 双眼紧闭,眼球在半透明的眼皮底下翻滚,他进入了梦境。图片来源:Jasper Doest/NHM 虽然这张照片只露出了半张脸,而且主人公的双眼紧闭,我们依然能看出,图中透出一股纯粹放松的气息。也许是因为对方也是灵长类动物,和我们同源,而我们和这种细微的面部共通之处也十分合拍...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177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