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实验课是组织胚胎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课程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显微互动系统、多媒体、标本、模型等独立观察、分析判断组织切片的微细结构和标本、模型的结构,借以验证、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1)能够正确辨认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了解细胞如何构成组织以及组织如何构成器官的规律。(2)善于分析形态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切片平面图像与器官立体构筑的关系。(3)具有正确表达组织结构特征的绘图能力和表述。(4)具有独立思考、严格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善于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能力。(5)了解胚胎发育的过程和畸形形成的过程。
2、基本要求:
实验前应预先阅读实验指导的内容,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观察组织切片时,应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先用肉眼观察其大致结构,再镜检、镜检时,先低倍,后高倍。组织切片是整体内的一部分,通过整体不同部位的切片,其图像可能不同,观察时应联想到切面与整体的关系。观察组织切片时,既要识别它们的特点(个性),又要分析结构的规律(共性),类似的组织器官要相互比较,重点的组织器官应多看多辩。显微镜的视野范围是有限的,一种组织的结构不可能都包括在同一视野内。观察时,应经常移动切片,边移动边观察,边观察边思考。作实验报告时,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地描绘实物图形,附加文字注解,切忌对照现成的图谱临摹。。我们所观察的组织切片,一般都是普通染色。即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该染色方法使组织切片中细胞质呈红色,细胞核呈蓝色。所以要求大家备红蓝铅笔,用以绘图,以便如实显示显微镜下的组织结构。
二、课程(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学时
本专业
非本专业
一
必修实验:
1
显微镜使用、上皮组织
单层扁平上皮侧面观,单层扁平上皮正面观,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腺上皮
3
2
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撕片和切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纤维,浆细胞,肥大细胞,腱,透明软骨,骨切片,骨发生
血液
血涂片制作;血涂片,血细胞发生。
4
肌肉组织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心肌
神经组织
神经元,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环层小体,触觉小体,运动终板
5
循环系统
心脏壁,中等动、静脉,小动脉、小静脉,大动脉,毛细血管铺片
6
淋巴器官
胸腺,淋巴结,,脾,腭扁桃体
7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
8
皮肤,感觉器官
足底皮或手指皮,头皮,眼球,内耳,内耳的壶腹和位觉斑
9
消化管
食管,胃底,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阑尾,胃内泌细胞
10
消化腺
舌下腺,胰腺,胰岛,肝脏,胆囊
11
呼吸系统
气管,肺
泌尿系统
肾脏,球旁复合体,膀胱
12
男性生殖系统
睾丸,输精管,前列腺
女性生殖系统
卵巢,输卵管,子宫,活动期乳腺
13
人体胚胎的早期发生
卵裂和胚胎(囊胚)形成,胚盘的形成,三胚层的形成及分化,胎膜,胎盘
14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
消化管的发生,肝脏、胰腺的发生,呼吸系统的发生,
15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泌尿系统的发生,内生殖器的发生,外生殖器的发生
16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心脏外形的演变,心脏内部的分隔
三、教学方式与考核要求:
1、教学方式:
观察组织切片,标本、模型,通过多媒体及显微互动系统等教学手段,师生进行交流与讨论。
2、考核要求:
显微镜下辨识不同的组织、器官,写出其名称及组织学特点,解说模型或图形。
四、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一)教科书:
南京大学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编,《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2000。
(教材:高英茂,徐昌芬。《组织学与胚胎学》(8年制),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二)参考书:
1、MICHAELH.ROSS/EDWARDJ.REITH,HISTOLOGY--ATEXTANDATLAS,英文原版1985。
2、SamuelS.C.Yen,MD,D.SciRobertL.Jaffe,MD,Rarbieri,MD。《生殖内分泌学》(英文版),科学出版社,2001。
3、Shu-xinZHANG,AnAtlasofHistology(英文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
4、ElaineN.Marieb,HumanAnatomyandPhysiology,SixthEdition,InternationalEdition,2004。
5、南京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组编,《组织胚胎学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6、郭志坤,郭萍,王开荣。组织学彩色图谱,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7、马晓健,陈良富,柳洁,周天亮。图解组织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