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一场生与死之间的梦?动物生存的终极意义,冬眠与睡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四个季节中,只有冬天是万物凋零的时候,但每一种生物都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度过冬天的绝活。
人类从南方古猿进化到今天的现代智人。虽然他们已经逐渐掉光了所有的头发,但凭借着超高的智商,他们也逐渐学会了披着兽皮,在冬天住在山洞里,钻木取火,直到今天可以住上有暖气和空调的房子。
而一些智商远不如人类的动物,进化出了冬天的终极生存秘诀:冬眠。冬眠和睡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说冬眠可以穿越生死?
对于动物来说,冬眠的意义就是当室外温度低于10度甚至更低时,它们的食物已经不能满足日常需要,只能尽可能减少活动以减少消耗他们的身体。以最卑微的姿态,熬过了最艰难的冬天。
动物在冬眠时,除了呼吸变弱外,体温会下降,心跳也会变慢,新陈代谢也会变得很慢,这和休克、昏迷的症状很相似。冬眠其实是很危险的。很多动物在冬眠过程中直接死亡,这就是正常睡眠和冬眠的区别。
熊、青蛙、蛇、乌龟、蜗牛、瓢虫,还有一些啮齿类动物在冬天会冬眠,但也有一些我们一直以为是冬眠的动物,其实它们只是因为天气寒冷而减少了活动,如巨型鱼。
在结冰的水面下,人们认为冰层下的鱼会冬眠。其实这也是对鱼的误解。大多数鱼在冬天不会冬眠。
冬眠鱼和休眠鱼很容易区分,虽然在这两种状态下它们都不会觅食和游泳,但是鱼在睡觉的时候,鱼鳃是一根一根的不停地活动,而鱼在冬眠的时候,鱼的鳃鱼一动不动,瘫痪了。
许多高级哺乳动物在冬眠前会吃很多食物,以储存足够的脂肪供身体在冬眠时消耗。
熊和袋鼬就属于这种动物。熊在腰腹部储存大量脂肪,尾巴储存脂肪。充足的脂肪也是它们度过寒冷冬天的重要物质。
鸟类很特别。大多数鸟不冬眠。鸟类主要分为候鸟和留鸟。冬天来了,留鸟听天由命,不再迁徙;而候鸟在深秋这样做。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过冬。
其实有一种冬眠的小鸟。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科学家埃德蒙发现了世界上唯一一种冬眠的鸟类:弱夜鹰。
冬天来临时,弱小的夜鹰会躲在山洞或石缝中冬眠半年。冬眠时,它们只需要平时1/10的能量。
高山土拨鼠在冬眠时,每分钟只呼吸两次,心率从每分钟100次左右下降到每分钟40次,着实令人吃惊。
目前,科学家发现有40多种啮齿类动物在冬天冬眠,而在刺猬目刺猬的30多种中,只有三种刺猬可以冬眠。
箱龟等龟类在冬天也会冬眠,寿命比一般动物长。这让很多科学家思考冬眠是否可以延长生物体的寿命?
在很多星际科幻片中都能看到。在长达数十年的太空航行中,人类开启了自动驾驶仪,然后在休眠的舱室中度过。这种天马行空的情节会成真吗?
所有这些问题都在等待科学家们一一解决。
现在我们才知道,冬眠绝对不是动物的生活习性,是由它们自身的基因决定的。冬眠的终极意义可以帮助动物熬过严寒,也可以保证它们苏醒后的身体能够苏醒。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这就是冬眠的神奇之处。
不过,还是有很多动物在冬眠中直接死去,可谓是生与死之间的一场梦。科学家们也在寻找动物冬眠基因的秘密。他们希望有一天人类也能利用冬眠来减少新陈代谢,延长寿命。图片来自网络,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