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男,是近年流行圈子行文辞藻的重大发明,简简单单两个字,直白寡淡的好像什么都没说,但各位只要身在其中,每每听到时的那种画面感都会扑面而来:有钱、装X、排他、懂行、高级,但说到顶男到底有没有品位又有点两级分化,顶男自己当然觉得自己品味这一块是顶满的,但外人看来,似乎十万百万穿在身上,也!没!有!很!好!看!纯用金钱在堆!今天我们就来质疑顶男,理解顶男,成为顶男,毕竟在同性间,你让一个男生去夸另外一个男生是顶男,这难度着实不小。
但“顶男”这词真的新鲜吗?那倒也是未必,几百年前英国人发明绅士,怕不就是最古早的“顶男”样本,虽说这二者形容男生的底层逻辑大差不大,但毕竟时代跨越这么久,还是有些明显区别。引用19世纪顶男鼻祖,aka现代高定男装之父BeauBrummell的“自嘲”,「领饰是我优雅的尺度,每个早晨,我都要忙上好一阵子,让它看上去像是匆匆而就的样子」。那时的顶男,热衷在考究的细节上刻意追求随性来凸显品味,正所谓“有艺不露,乃为真艺”。而今日顶男却基本走着相反的路子,好比网络上答非所问式“我今天的OOTD是...”的出圈玩梗,“有艺不露,就毫无意义。”
我倒没有想给这一旧一新两类顶男较高低的意思,因为大家说到底都是搞造型,只不过老顶男们淡玩的是着装的历史与守则;新顶男玩的是前瞻形态和商品崇拜。所以,在今天的流行环境下,与顶男相生相伴的又一词条就是“顶男品牌”或“顶男单品”。顶男究竟喜欢什么样的牌子和单品,怎么才能成为顶男,我来大概分析分析...
首先,能被顶男盯上的品牌,一般都具备入手门槛,因为门槛就意味着它最开始不会大范围流行,是小圈子的游戏。而门槛又包括很多方面,可能源于单品的稀缺性,比如VintageCARHARTT的B01、J14、J97,以及各种VintageTee,都属于不再生产的古早单品。再者就是高昂售价,典型代表如ChromeHearts和ERD,还有从前的mastermindJAPAN。当然,也不排除那种名气很小没什么人知道的品牌被顶男青睐,这时候发掘单品的能力就成了“门槛”。
说回鞋子,最近这一年,PUMA的起势各位应该有目共睹,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上一波的复古跑鞋热PUMA没沾到什么便宜,让大家对这个全球级品牌重拾一定的新鲜感,符合潮流循环往复的发展规律。再者就是小众薄底鞋这个领域,PUMA确实祖上实力太强,尤其赛车鞋这个品类,说PUMA一家独大也不过分。如今PUMA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的薄底鞋,已经成为业内知名的Vintage球鞋帐号疯狂收集曝光和讨论度集中地,没别的原因,就是太小众太新鲜了。
小众和新鲜都是字面意思,比如上面这一双由当年日本PUMAFootwearJapan设计总监RayHoracek设计的Mikoshi,灵感来自于日本各地传统神輿节日中会穿着的Jika-tabi,编织鞋面上采用的是搭扣式的无鞋带穿法,整个大底由一排排的锯齿组成,让你很难想象它当初被设计出来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这双名为PUMAYutoriFuyu雪地靴同样来自日本,其中Fuyu在日语中就是冬天意思。设计方面,它除了是薄底之外,还有正常的高筒和翻下来低帮两种独特的穿套形态,全毛皮材质也让其作为运动品牌产品印象深刻。在这里各位可以脑补一下顶男们的着装,嗯,味对了。
如果上面那两双还属于正常球鞋范畴,那这个由德国设计师PeterSchmid创作的PUMAKugelblitz才是真抽象,目前网络上有关它的资料非常稀少,只知道它名字中Kugelblitz是德语中“灯泡”的意思,对应了它鞋后跟的设计。并且,我有理由怀疑Givenchy的TK-MXRunner有从这双鞋子上借鉴灵感。
当然以上都属于比较好的情况,其实现阶段还有一部分PUMA的小众薄底鞋款名字是靠编的,年份靠猜的,至于最初被设计出来的灵感和用途更无人知晓。据PUMAArchive档案的工作人员TungHoang在采访中透露,这些鞋子大部分都来自于PUMA曾经的Motion系列,那时候运动潮流概念正处于萌芽阶段,作为探索期的尝试,这个系列的设计师都来自于世界各地,并给予完全的创作自由。各位再次脑补一下顶男们的着装,味对味对味对了!!
靠着前一年PUMA小众薄底鞋在Archive市场的推波助澜,和掀动玩家论坛讨论的积极影响,今年的PUMA势头劲猛,因为盘算一下你就会发现它精准踩中了顶男品牌的几个要素:入手有门槛,设计前瞻,以及从大众品牌发掘小众的排他感。虽说那些特别稀有小众的PUMA薄底鞋,真不见的会有人拿出来穿,但一般小众的款式可早早就被提出来上脚了。没错,就是PUMASpeedcat。
前两个月连续去巴黎给我的最大感触之一就是穿Speedcat的人越来越多,我觉得这和它的特殊外形不无原因。相比起别的薄底鞋,Speedcat在保持足够纤细鞋身的同时,还有个相对饱满的鞋头和鞋背,至于更多有关这双鞋的历史和文化故事,各位请详见传送门《为周冠宇加油!PUMA与F1背后的故事》和《PUMA的偏门鞋款矩阵,薄底赛车鞋要先安排上!》。
如果你觉得Speedcat又太“大众”了,由A$APRocky穿到“包浆”的PUMAMostro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双被命名为“怪物”(Mostro是意大利语的Monster)的鞋款最早发布于1999年,当年的设计灵感来自于60年代短跑钉鞋和80年代冲浪鞋的融合,绝对也PUMA薄底鞋档案中概念最偏门的存在。
不过无论是Speedcat还是Mostro,可预见的是许久未见高光的PUMA,绝对迎来品牌新一波的黄金时刻。这期造型示范,我专门去了上海知名顶男买手店eth0s,找来EnfantsRichesDéprimés、visvim、mastermindJAPAN、RickOwens、GeoffreyB.Small这5个不同时期的顶男品牌一起搭配PUMASpeedcat,浅浅的尝试一下,我...能不能成为顶男...
造型示范
PUMA
Speedcat
Style1
EnfantsRichesDéprimés|概念流派
顶男时期:当下
Style2
visvim|低调流派
顶男时期:2006-2013
Style3
mastermindJAPAN|高调流派
顶男时期:2008-2013
Style4
RickOwens|风格流派
顶男时期:2010-至今
大多数人对于暗黑系这类风格的初步认知,应该都是跟RickOwens有关。RickOwens差不多从2010年开始一直火到现在,能让它一直保持长青的原因,我觉得有这么几个点:1.品牌风格极为突出,辨识度高。2.搭配简单、实穿性高,不怎么挑人谁穿都能立刻出效果。3.鞋子做的好,时装设计师里做鞋的,RickOwens说第二,没人敢争第一。4.健康的商业化,可以在保持设计先锋感的同时兼顾商业平衡,要知道相当一部分的暗黑先锋系品牌这方面做的都一般,因为他们的制作方式就跟商业相悖(也可能是他们不追求)。
Style5
GeoffreyB.Small|工匠流派
GeoffreyB.Small,工匠系的小众代表,典型的玩手工艺玩面料玩到头级品牌,大到内衬,小到纽扣,都会用最顶级的供应商人工缝纫。另外,品牌还会把每件衣服用到的面料供应商写进吊牌上,随便一家都是百年家族手工坊,这就导致产量很少,每件衣服都是几件到十几件的样子,类似于把衣服当成艺术品在做,这些东西已经超脱了服装设计本身,上身的效果和质感,完全是顶级羊绒撑起来的,上手一摸就明白。GeoffreyB.Small曾在采访中说”我们都是给有品位的巨头大佬做衣服,不是普通商界精英穿LoroPiana这个级别”,所以这个牌子一直都有非常忠实的客户圈层持续消费,比如梁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