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帝国时期到波旁复辟盛行的「奴隶项链」
带有小珐琅金片的项链可以挂上十字架或心形吊坠。其他项链会用不同颜色和尺寸递减的抛光圆宝石和切割宝石构成,还有由冲压链和珐琅制成的轻盈金长链可挂在肩上。
第二帝国时期:项链设计灵感的巅峰
还有自然主义风格的项链,装饰有翡翠眼睛的昆虫和钻石花朵,或新文艺复兴风格的项链。
其他比较有创意的款式,像加宝丽亚(Gabrielle)颈圈,是脖子上围绕着大型黄金花彩,再用链子垂吊着一颗岩石水晶。
从美好年代风靡到新艺术时期的「狗链」
由丝带、钻石图案或多排珍珠和宝石组成,有时还装饰有钻石条纹或雕刻的金属板,甚至中央挂上一个牌子在颈部。在1880年左右,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王后亚历山德拉为了遮盖一个疤痕,引领风潮,似乎也提升了狗链风格的品味,脖子上的牌子或多排的项链由钻石图案构成,并点缀着彩色宝石。
有时候,项链会只有简单的一排由宝石、祖母绿、钻石或花环装饰,称为「颈圈」。在项链上加上一长串的珍珠,这种项链被称为「随意」,源自美好年代,不对称的两颗珍珠或两颗钻石流苏垂吊在项链上,并由一个夹子固定。
新艺术时期特别喜欢「狗链」风格,因为脖子上的牌子非常重要,让珠宝商可以发挥丰富想像力,运用半透明珐琅、宝石和彩色玻璃在牌子上创造发光的风景、大自然的变化。
舞姬(bayadère)项链是一长串扭曲的细珍珠串在胸前打结,打结后垂下来的两端各自吊有珍珠制成的绒球或珐琅制成的饰牌。
20世纪后的项链设计风格百花齐放
在1920年代,许多项链用象牙、红珊瑚、琥珀、玉、绿松石和水晶珠制成的大珠项链,会用丝绒的蝴蝶结绑在脖子上。
此时项链紧贴脖子。称为「瓦斯管」的蛇形链非常流行,较细的项链称为「老鼠尾巴」。
金蛇链会缠绕在脖子上,然后用一个精致的花纹图案夹固定,这个夹子上有沟槽可以让链子穿过。其他和蛇形链搭配的款式包括前方有一个蝴蝶结。有着椭圆肖像坠子和细珍珠铰链的项链也很流行。
1950年代的风格很难以明确界定,因为这个时期的生产样式非常多变。
不过,有很多的款式灵感来自边饰:金工编织、铰链,用花卉图案将链子结合在颈部附近。链子也可以像舞姬项链一样用一个夹子佩戴。其他款式包括金线流苏、松边缎带,或是白金上的抛光钻石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