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精选15篇)

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

4.引导学生从人物思想中受到启示。

教学重点

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围绕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在特定条件下人物的精神世界。

课前准备

2.布置学生查阅,了解牛汉的有关资料,以开阔视野,增加材料积累。

3.回忆自己拿到第一本书时的心情和场景,把它写成文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师生之间交流拿到第一本书时的心情,听读学生的小习作。师:听了同学们的感受,老师也仿佛回到了那个时候,心中也有许多的感慨,但我却无法表达出来,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牛汉的第一本书,有什么与众不同吧!

板书:

《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

检测预习情况:

1.认读字词:幽默凄惨*秘酷似掺和磨磨蹭蹭翻来覆去

2.交流有关牛汉的材料。

整体感知:

1.生默读课文,或快速浏览全文,讲述“第一本书”的故事。(提示:语言简洁,条理清楚,交代明白)

2.再次快速浏览,思考以下问题:

(1)你认为文中的第一本书值不值得写这仅仅是一本书吗它有什么含义

(2)和我们比起来,文中“我”的生活境遇有什么不同你通过读文有何感受你在文中找出描写作者境遇的语句。

明确:

(1)“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2)描写“我”的境遇的句子如“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希奇东西。”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我”的童年是贫苦而枯燥的,从而更显出书的珍贵,是书给了我人生的启迪。

深入探讨

师:在大体上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家交流一下,在读文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哪些问题大家一起探究解决。

通过学生的发现大体有以下较典型的问题:

(1)作者当时是怀着一种什么心情写这一本书的呢通过一本书你还想到什么

小组讨论,组员作好讨论记录

(1)作者当时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感情复杂,心情沉重,通过一本书,反映出深藏的苦难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更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2)首先是父子之情。父亲关心“我”的学习,学期结束,父亲问“我”考了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非常高兴,又是抚摸,又是夸奖。“我”把那半本“凄惨的课本”拿给父亲,父亲“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当问清原委后,父亲并没有批评和指责,只是深深叹着气。作者笔下的父亲,确是一个知书识礼的人,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晚上,父亲在昏黄的油灯下,为“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新的学期开始,父亲便带“我‘到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外村上学去了。作则对父亲着墨不多,但父亲的性格跃然纸上,他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人。

第二是同学、朋友之情。因为同学乔元贞家太穷,买不起书,“我“边把这唯一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人半本。当父亲得知孩子半本书分给别人的时候,便深深地叹气,叹气之后便修补成两本书。父亲对孩子之间友情的理解,也许来自自己少年时代与朋友相处的那一份友谊的体验,况且,父亲和乔元贞的父亲恰恰“自小是好朋友”,当我“和狗引得哄堂大笑”,“弄不成”把“我”狠狠训斥一顿之后说:“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这句话虽失教师身份,却透露出当时乡间村邻的友好淳厚的情义。尽管家家都非常困难,但贫困生活境遇中淳厚的友情却弥足珍贵,温暖人心,也深深感动着今天的读者。

第三是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这一点是作者念念不忘的,在文中单独来一段补叙。文中写道:“课本上的第一个字就是‘狗’,我有意把狗带上。两条狗像小学生一般规规矩矩地在教室的窗户外面等我。我早已把狗调教好了,我说‘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几声,我说‘小狗叫’,小狗也立即叫几声。”──这出人狗合演的“双簧戏”,应是最好的情境教学吧。确实,当我们读到此处,忍俊不禁,深深被儿童时代那一份童趣所感动,何况,这是在学习条件多么恶劣、生活处境何等窘迫的情形下获得的一点乐趣啊!这,也就是作者“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吧。

当然,“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也来自人间的温暖和友情。

写作研究和探讨

1.联系全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回大括号里的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2.本文在思路上不落俗套,你在作者的写作方面有哪些发现学生小组探讨,做好记录,班上交流(提示:结构,内容安排,情感的抒发)

总结

作者从第一本书中,不仅得到了知识,而且从中感悟到了人生的价值,上了不同寻常的人生第一课。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刻的体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

布置作业

请你以“人生第一课”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牛汉的资料,一开阔视野,增加材料积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谁都离不开书。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请学生说说,并谈谈阅读感受)不少同学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那是因为我们的第一本书没有什么故事。但诗人牛汉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却永志难忘。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牛汉去了解,看围绕着第一本书演绎了怎样的故事,在体味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把握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

2、默读课文,感知内容,复述课文。

b、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我的第一本书”的含义。

b、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呢?

三、研读与赏析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怎样的父亲?

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4、作者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四、拓展延伸

“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候,两人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想象一下,然后揣摩人物的心理,对一段话。

五、作业

1、熟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根据课文所提供的资料,发挥你的想象,虚构一个“二黄毛的故事”。

课后记:本文饱含真情,虽然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能够给学生极大的人生启示。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目标定向:

1、通过课文,认识和了解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广大乡村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3、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父子之情、同学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培养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互助友爱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难点:

1、重点:抓住重点,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2、难点:认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广大乡村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体会苦难生活之于人的意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谁都离不开书籍。

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请学生说说,并谈谈阅读感受)不少同学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但诗人牛汉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却永志难忘。那么,他读的第一本书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牛汉去了解围绕着第一本书演绎的故事,在体味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把握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二、自学生疑

1、速读课文,字词练习。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酷(kù)似掺(ch1n)脊(jǐ)背枉(w3ng)读

(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酷似:极像。

2、播放媒体资源中的动画,在美妙的音乐中欣赏《我的第一本书》的朗读,初步感知全文。

3、默读课文,请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看书——逼书——送书——读书)。

要求:

B.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

思考下列问题:

(1)说说“我的第一本书”的含义。

明确:“我的第一本”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呢?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胡适对母亲以其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影响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追忆。这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苦难生活境况中浓浓的真挚情意给诗人的精神给养。

(板书文题、作者)

一、学生回忆诗人牛汉的创作经历

教师明确:

(投影)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20世纪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中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爰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二、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积累下列词语。

幽默:搞笑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温和宽厚。

2、学生再读课文,揣摩、理解课文资料。

思考: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

学生跳读课文3至8语段,简要复述“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教师提示住意其中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的真挚情意。

3、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研讨:

(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能够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学生畅谈阅读体会,老师提示:

(1)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如果说课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第一课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这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2)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情绪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个性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三、研读探究

1、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请学生感情阅读全文,思考: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那里指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出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齐,和小动物们在一齐,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2)那里“枉”字能够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好处地。作者的第,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十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好处;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双关的修辞方法,“本”那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文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学生小组交流,并推举代表在班上发言,教师归结:

第一组同学认为文中展现的父子深情打动人。父亲关心“我”的学习,得知“我”考了第二名后十分高兴,又是抚摸,又是夸奖。“我”把那半本“凄惨的课本”拿给父亲,父亲“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问清原委后,并没有批评和指责,只是深深叹着气。作者笔下的父亲,确是一个知书识礼的人,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作者对父亲着墨不多,但父亲的性格跃然纸上,他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

第二组同学深入体味了文中的同学、朋友之情。因为同学乔元贞家太穷,买不起书,“我”便把这唯一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人半本。当父亲得知孩子半本书分给别人的时候,便深深地叹气,叹气之后便修补成两本书。父亲对孩子之间友情的理解,也许来自自己少年时代与朋友相处的那一份友谊的体验,况且,父亲和乔元贞的父亲恰恰“自小是好朋友”。当“我”和狗引得哄堂大笑,“弄不成”把“我”狠狠训斥一顿之后说:“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我这天不打你手板了。”这句话虽有失教师身份,却透露出当时乡间邻,村的友好淳厚的情义。尽管家家都十分穷困,但贫困生活境遇中淳厚的友情弥足珍贵,温暖人心,也深深感动着这天的读者。

3、学生自由诵读全文,研讨: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之后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之后,“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十分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实说法。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

1.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2.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预习

二、导人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诗歌、诗集等。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四、学生自主阅读

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一种感激之情。)

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五、品味语言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我的第一本书,作为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拓展训练

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互相交流。

七、小结

1、自读----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2、精读----加强联想与想像能力的培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品读----激活生活体验,感悟作者内心情感。

知识与潜力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潜力,学会思考人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透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教学难点: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ku4)似掺(chan1)脊(ji1)背枉(wang3)读

2、解释下列词语。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齐。

学生结合课文理解并掌握补充注释

导人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学生了解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学生互相补充、评议。

学生自主阅读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能够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小结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透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教材分析:

2、八下第一单元(“人生历程”)第三课。

3、略读课文。

4、语句浅显,生活气息浓,有一定趣味性。

5、七下课本中有牛汉的《华南虎》。

教学目标:

1、练习阅读。

2、开拓思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设想:

1、板块教学。

2、学生发言为主。

3、一课时。

一、课堂交流

学生谈自己“第一本书”、“难忘的书”。

二、述内容

牛汉的“第一本书”有什么特色?

三、明主旨

提示:

通过写作者拥有的第一本书和这本书所承载的感人故事,揭示了那个朝代生活的艰辛和人间的温情。

四、品情感

归纳:

文中围绕着“第一本书”主要表现了三种情感:1、父子之情;2、同学、朋友之情;3、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

思考:你对哪种情感最有感触?为什么?

交流:课堂畅所欲言。

五、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导学》相应题目。

板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

抓特点一本的书。

探内涵艰辛温情

品情感父子同学人狗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2、复述课文,培养表达、概括能力。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的父子之情、同学的友情,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

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父子之间、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在难以得到精神食粮的本书时候,书的珍贵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第一本书”在作者的记忆里是非常珍贵的。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进牛汉

牛汉,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

2、积累字词

注意下列字词的音义

酷似掺和脊背枉读知书识礼翻来覆去奥秘凄惨

3、整体感知

(1)五分钟内默读课文,准备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②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③语言简练生动,表达流畅自然。

讨论、点拨:

①父子情。如父亲关心“我”的学习;为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新的学期开始,父亲便带“我”到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外村上学去了。

②同学、朋友情。如:“我”把唯一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半给了家庭困难的乔元贞等。

③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这一点是作者念念不忘的,在文中单独来一段补叙。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是指什么?不仅仅指那半本书,也是“我”人生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的一次珍贵经历。它蕴含着生活的艰辛,父子的深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及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最喜欢的语句朗读,并讲讲喜欢的理由。

3、作者和乔元贞是同学,曾经乔元贞考了第一,作者考第二,为何乔元贞最后卖了一辈子小东西?

点拨:体会读书机会的珍贵,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让学生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地思考生活与人生。

总结反思

课文通过“第一本书”回忆了父亲对“我”的爱及朋友间的友谊和20世纪初艰难中的温情,告诉我们不能忘本。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复述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

2、理解“第一本书”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作者的情感。

3、品味语句,赏析课文语言。

4、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获得人生启迪。

【教学重点、难点】

1、用自己的话复述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

2、理解“第一本书”中包含的感情。

3、品味语句,理解句子的内涵。

【学法指导】

1、读:

自读法(圈、点、勾、划)

2、思:

质疑(提问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那你们还记得自己接触的第一本书吗?(请几个学生简单介绍)同学们的`第一本书内容丰富,蕴涵着无限的趣味,那么诗人牛汉的第一本书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诗人一起走进那段往事。

二、简介作者

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三、自渎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⑵了解故事情节。

2、正确朗读下列字词:

鬃()磨磨蹭蹭()

脊背()掺和()枉读

3、复述课文:

围绕着“第一本书”发生了不少感人的故事,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

四、研读课文

1、思考:

2、质疑:

赏析了课文内容后,你对书中的语言、语句还有什么疑惑吗?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同桌间探讨解决.无法解决的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

五、拓展延伸

学了本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了解了第一本书的故事吗?

六、课文小结

由学生小结本堂课的学习收获(可从基本知识积累、情感启迪、学习方法等方面小结)。

七、课后作业(任选一题)

1、当“我”把补好的课本再次送到乔元贞的手里时,乔元贞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想像乔元贞的神情、语言,写一段话描写当时的情景。

2、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与父亲外还有乔元贞、“弄不成”、二黄毛,三人虽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试从中任选一人,在课文提供的材料基础上,发挥想像,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的故事》)。

1、了解牛汉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七月诗派”的重要诗人,有“诗坛硬汉”的美称.原名史成汉,又名牛汀。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诗歌、诗集等。

2、掌握重点的生字生词.

3、能用流畅简洁的语言复述“我第一本书”的'由来.

4、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作者为什么这样珍视这“第一本书”?

5、讨论完成研讨与练习二的问题.

6、通过本文的学习你领悟到了哪些有关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

7、提问释疑.

乐安中学·张伟志

导入:从自己的书籍导入,联系到课文的主体内容。

点到核心词语:第一

(一)把握课文的主要结构。

请一学生快速的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人物:我、乔元贞、“弄不成”、我的父亲

环境:20~30年代、动荡;贫困落后的乡村

情节:分书——深厚的同学情谊

补书——对孩子的理解

送书——真挚的同学情谊

主题:本文以我的第一本书为线索,通过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的情感、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也点出了作者对于贫困落后的家乡的独特感受。

父亲: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感情,对孩子乐于负责,同时也乐与助人。(可以和《羚羊木雕》一文中的父母相对照。)

父亲为什么要修书:(1)对孩子之间情谊的支持。(2)与乔元贞父亲乔海的友情。

2、我:同学间真挚的情谊。

3、乔元贞是一个很聪明出息的孩子,为什么中途要辍学。

(1)贫困。

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在这里,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了。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5、从我和乔元贞的不同人生经历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人生启迪?

答:略。

6、“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的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解答“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了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7、这篇课文我们读起来喊沉重,在这沉重的氛围中,有没有哪些情节让我们可以的心可以活泼一点的?

9、作业:当我去送书给乔元贞的时候,乔元贞会说什么,请你写一段话?

教学任务分析:

学生分析:

1.掌握幽默、马鬃、磨蹭、凄惨、翻来覆去、挎等几个生字词。

3.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真情,理解人生苦难的经历并重视铺垫人生发展的基础。

1.(出示课题)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诗人牛汉写的散文《我的第一本书》,大家猜猜当代著名诗人牛汉所

钟爱的第一本书,会是什么书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答案可能会出你意料的,那——只是一本普通的小学国语课本。这么普通的一本书到底有何力量,能让作者历经60年之后仍牵挂在心呢请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

2.整体感知课文

①默读课文,请一学生快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跟这本书有关的有哪些人课文写了哪些事呢

③围绕“书为什么让作者牵挂”的思考问题。

(书的内容很普通,但它的经历可不一般,它见证了作者少年时代的艰苦岁月,还凝聚了父子之间、少年朋友之间以及乡邻之间浓浓的情谊。所以说难忘的并不是书本身,而是跟这本书有密切关系的人和事。)

3.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①研读第一段中的.:“可是这一本却是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布劳恩《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先介绍布劳恩作品,然后让学生欣赏布劳恩系列漫画《父与子》。漫画中一个慈父、一个稚子,他们之间不断地发生着各种使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善良和爱是其中永远不变的主题。)请学生朗读2-10段(父子之间的故事描述),围绕着书写了哪些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让学生合作讨论,概括出文中的故事情节,并从“文眼”入手层层深入的探究课文。

(A.事情可概括为:查书——分书——补书送书——转学。)

(B.父亲和“我”都善良、富有同情心并且非常重情重义,父子之间相互信任、理解,彼此尊重关爱,这些多像漫画中的那对父子。至于很难笑起来是因为那一段岁月多么艰苦啊,一本课本要撕成两半,两个聪明好学的小朋友一学期只对着半本书读,一个学期后,聪明的乔元贞因贫困而退学。)

②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吗思考一下他会给孩子怎样的影响

(文中的父亲没有摆出父亲的威严,也没有说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他关心孩子但给孩子独立的生活空间,他期望孩子有出息但并不急迫,他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珍视孩子们在贫困中互相帮助的友情。父亲给的影响是巨大的,父亲是“我”生活的引路人:不仅把“我”带进新的读书生活中去,避免了被贫困淹没的命运,又给“我”以品德的良好影响,为“我”的人生发展铺了坚实的基石。)

③纵观全文,除了父亲,还有哪些人和事给过“我”有益的帮助和启发

(贫穷的生活给“我”以磨练,也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乔元贞的失学使“我”更加珍惜学习机会;而父亲和“弄不成”等父辈看重的村邻之间的友好情谊的作风使“我”成为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这些都对我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④品读文中两句话,理解它们的深刻含义:“还应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通过前面的探讨,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和“人不能忘本”,不是因为书的内容,而是为了它的经历,言之有理即可。还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我的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事,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谊,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

4,拓展与延伸

文中有一句话“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恐怕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因为人生起点上的这个区别,乔元贞的人生与我截然不同,如果现在去采访他,他会深有感慨呢请假设你就是乔元贞,写一段回顾人生时心里话。

5,全文总结,布置作业

少年的时光虽然不长,可却像绚丽的鲜花,开放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足以使人馨香一辈子,所以请同学们好好珍惜自己的生活。

作业设计:

①抄写生字词。

②作者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③作者回忆了少年时的经历,承欢于父母膝下的日子和人生起步的经历,是每个人的美好记忆,作者趣味盎然的记叙和深刻的思考,给了我们许多的教益。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课文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1、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2、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整体把握课文。

3、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4、品评重点语句,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一、导人: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二、扫除文字障碍:

三、学生自主阅读:

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了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如果说课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第一课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这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一种感激之情。

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四、品味语言,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掏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我的第一本书,作为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奉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说法。

五、感受人物的魅力:

父亲为什么要修书:

(1)对孩子之间情谊的支持。

(2)与乔元贞父亲乔海的友情。

3、乔元贞是一个很聪明出息的孩子,为什么中途要辍学?

4、从我和乔元贞的不同人生经历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人生启迪?

六、小结:

阅读本文,我们不仅为第一本书承载的故事所感动,更多的震撼是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感受。文中“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了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恰如一位哲人所说,生活是—所大学。无论其中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亮色总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这难道不就是人生的本色吗

七、布置作业: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记忆,同诗人牛汉一道去感受那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第一本书”,去思考人生命运这个鲜活的话题,去感悟读书对人生的意义。

(板书课题及作者:我的第一本书牛汉)

二、明确自学任务

1、自读----复述“第一本书”的事。

2、精读----理解语句含义。

3、品读----感悟对人生的体验。

三、感知文本

1、自由朗读课文,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复述时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2、在朗读课文和复述故事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①“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做怎样的理解?

②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四、与文本对话----精读文段,质疑解疑

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精读课文,同学们就有疑问的地方或不懂的句子找出来,记在练习本上,向其他同学提问。

(此环节用擂台赛的形式,分南北两队,待找出后,互相向对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就对方提问及时作出回答。)

示例: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请学生用情阅读全文,思考: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1)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2)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五、畅所欲言

学生自主思考,自由发言:

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一所大学,许多人正是在逆境中奋发,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你怎样看待人生中的苦难?

参考示例: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苦难是流动于地底的地火,苦难是在磨砺你的品格,屈服于苦难,那就在认命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不屈服于苦难,用坚强作锄,用乐观作铲,用深邃的思索作锹,坚韧不拔地挖掘,苦难的背后肯定会有惊喜和意外发现。勾践卧薪尝胆终吞吴;孙膑受刖足之刑而成兵法……从古到今,不胜枚举。人生在世,酸甜苦辣都是营养,风雨雪霜皆为滋润,苦难成了奋进的动力,前进的基石,向上的台阶。

六、比较阅读

1、张洁的“第一本书”(见附页)与牛汉的“第一本书”有什么不同?

2、读了张淑梅的《给我未来孩子的信》(见附页),你又有什么启迪?

七、感同身受

1、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难道仅仅是第一本书的故事吗?下面,请你用“从……中,我感受到了……。”的句式,说说你从文中品读到了哪些情感。

2、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有一本书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把书名、作者、主要内容写下来,并且谈谈这本书对你的影响或由它所引发的与你的故事。

八、课堂小结

同学们,文中“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了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恰如一位哲人所说,生活是—所大学。无论其中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亮色总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这难道不就是人生的本色吗?

【同步达纲练习】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凄惨(cǎn)马鬃(zōng)催眠(mín)藏书(cáng)b、磨蹭(cèng)载成两半(cái)脊背(jí)梦幻(huàn)c、掺和(chān)欣慰(wèi)卜劳恩(bǔ...

牛汉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重点难点:1.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2.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词语。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2、请仿照下面句子,再写几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式且话题统一。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与运用】1、作者____________是位诗人,其散文也有诗意。但本文的诗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浪漫的抒情,而是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2、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联系课文理解句子含义。...

3.我的第一本书[基础与积累]1、下列每个句子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在后面括号中订正。(1)我的童年没有悠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的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师: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发了新的教科书,这学期咱们发了多少本教科书?生:有11本!师:对!有11本,那么初去这11本教科书以外,大家还有没有课外书呢?生1:有!我有《海底两万里》。生2:我有《动漫先锋》。...

诗人蔡其矫来访,看见我在稿纸上写的这个题目,以为是写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我说:“不是,是六十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他笑着说:“课本有什么好写的?”我向他解释说:“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

《我的第一本书》是现代诗人牛汉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叙述了60年前第一本书的故事,由此引出父子之间以及同学之间浓浓的情意,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而又苍凉的生活境况,带给我们的还有诗人对生活的那份独...

课题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你的第一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随着记忆,与作者一同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理解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书"对我们共同的意义和给我们的启示。关于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蒙古族。...

THE END
1.拜早年!欢喜照相馆9组“家庭”与你分享“欢喜”故事结婚十年,酷爱旅行的他们,带着三岁女儿优悠,决定来次一个月的澳洲旅行,这次开的是露营VAN。一家三口想拍套全家福,纪念这一次的旅行。“拍全家福就是一种仪式感。再过十年再来看这张照片就会觉得特别有意义。不管是人生经历还是照片,都是独一无二的。” ...https://static.zhoudaosh.com/21B1F9341E530720A54A1494FCD752F93534E67A7ACFB0907FE0F172C05F4EE1
1.狗狗从幼犬成长为成犬的欢乐旅程与心路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狗儿从一只娇小的幼犬成长为健壮的成年犬。它的成长过程充满了欢乐与挑战,每一天都在不断探险和学习。主人也不断适应这位新伙伴的需求,无论是饮食还是训练,狗儿的成长让人感受到无尽的乐趣与满足。 狗zoom和人类zoom哪个好 当谈到动物与人类的互动时,狗zoom和人类zoom的比较不可避免。狗儿以其敏锐的...https://m.btxzjt.com/news/56537.shtml
2.那些把平凡犬种当宝贝的故事背后隐藏的智慧与爱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总是倾向于追求非同寻常的事物,无论是名贵的手表、奢华的汽车还是高档住宅。然而,当我们谈到宠物时,很多人却忽略了那些看似普通,却充满个性的犬种。他们认为,只有独特而罕见的品种才值得拥有,即使这些狗狗可能因为其不常见或独特外观而遭受偏见和歧视。 https://www.gkklenewvt.cn/shui-zu-chong-wu/261448.html
3.从狗狗身上悟出的成功幸福生活19条秘诀快乐忠诚天性让我们承认吧:我们都羡慕我们狗狗的睡眠。它们喜欢打盹,这向我们展示了休息以及让身体得到放松的重要性。这也教会我们通过睡眠来补充能量和改善心情。 它们提醒我们,休息对于平衡的生活至关重要。 道歉 你家狗狗那可怜巴巴的眼神,对于打碎的花瓶和弄坏的鞋子这类情况来说,似乎是一张免罪金牌,但这向我们表明道歉是多么...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9QSRTT05568E36.html
4.散文狗这一辈子——顶端新闻然而,一旦熬到了年岁渐长,狗命便相对安稳了些。这并非因为它们苟活于世有了什么独到的经验,尽管一条老狗的见识足以让走南闯北的人惊叹不已。但狗不会如人类那般,年轻时出尽风头,老了便可安享晚年。狗一旦老去,便无人问津它那褪毛的皮,更是无人敢碰它那多病的身躯。此刻的狗,宛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4708D4E348BD4A78B8679231CF9E06
5.学写故事梗概五年教案8篇(全文)师:没错,这些事情都是真实地发生在老舍身上的,所以写人生经历最基本的要求是? 生:真实。(师板书“真实”) 师:那么老舍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他的人生经历的呢? 生:时间顺序 师:没错,我们通常按时间顺序来写人生经历。那么老舍有没有详细地介绍他每段人生经历?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8jj4b64.html
6.人生的经历作文(通用38篇)人生的经历作文2023-02-07 要想写好作文,优秀的题材是少不了的,所以平常要多少读书,多看看作文,积累知识,才能写出好的作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生的经历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生的经历作文 篇1 光阴来复去。那些逝去的流年,那些离去的人,那些远去的事,最终留下的,只是一个很淡的痕迹。 ——题记...https://m.ruiwen.com/zuowen/jingli/4130792.html
7.作文《我与小狗的故事》带给我的深刻启示:从写作技巧到人生感悟!回想写这篇文章的经历,感觉就像和小狗一起成长。从最初的迷茫,到最后的反思,我收获了很多。不仅仅是写作技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我更加理解了责任、耐心以及生命的意义。我想,我以后还会写关于小狗的作文,但是内容会更深入,情感会更真挚。我想把“作文什么什么的启示”写得更加深入,挖掘出更多的内涵。 也许下次,我可...https://www.shicehao.com/6b0567f73edb.html
8.《我的第一本书》教案5、从我和乔元贞的不同人生经历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人生启迪? 答:略。 6、 “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的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解答“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了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https://www.jy135.com/jiaoan/2102310.html
9.小故事大道理,100个励志小故事,哲理小故事及感悟秘诀10:记住你跑得快,别人跑得更快。 【引言】一字洞悉天下,一语道破天机,一个简单故事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人生启示。千万种人生就有千万个故事,不同经历就有不同体验。这些哲理小故事,读来启人心智,发人深省,从不同侧面阐释了人生大道理,而且短小精练,情节简单,可读性强,请予欣赏。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078017.html
10.中考作文素材(8篇)支教女老师蔡加芹和一帮热心网友,在虚拟与现实间游走,帮助他们成就了一段“不可能的旅程”。然而,重新回到大山深处,土坯房依旧阴暗,曾经的美好会否又成残忍·谁能够告诉我们,这些孩子未来将经历怎样的人生·在山这边与海那边丈量,或许,他们只能靠自己的双脚,穿过泥泞,走向人生的世博。https://www.yuwenmi.com/zw/914376.html
11.高中主持人的自我介绍范文(一) 整理人生经历中的典型事件 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历程当中, 都会经历很多事。作为一名主持人, 要善于整理人生经历中的典型事件, 并将不同意义的典型事件进行归类, 以作为主持节目中的应用素材。 拿前文激励高考失败男生为例, 笔者在平时生活中, 就对自己人生经历中的高考失败事件进行了整理, 提取出了这一...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flepkk8.html
12.人生感悟经典句子荐2、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生活的道路也是艰难曲折的。每个人未必都会有姑姑这样一段传奇经历,但这样的经历也确实能丰富人生阅历,让人从中生发出更多感悟,也会使人变得更加坚强,更加热爱生活。看着乐观自信坚强的姑姑,我确信这一点。同时我们也祝福姑姑,在经历了着许多的波折之后,人生的路必须会风调雨顺,好运连连。 https://www.oh100.com/lizhi/5507025.html
13.精选教学设计方案10篇由于激烈的矛盾,剧中人物经历了由悲到喜到怒到哀的心理变化,本身就是一脸几变。狗娃的去留,直接表现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各自的内心冲突。水上漂与...1、续写第四、五种甚至更多人或更多的场面概括较为丰富的人生。 2、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xuesheji/83303.html
14.娃娃机抓真小狗尽管如此,“娃娃机抓真小狗”的故事依旧成为了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它提醒我们即便是最不可预见的事故,也可以通过团结合作得到解决。而对于那些拥有宠物朋友的人来说,更要注意保护它们免受危险侵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https://www.qqddujnzs.cn/chong-wu-zi-xun/495397.html
15.箭厂视频那些命运像极了人的狗的一生界面新闻·中国它们或被安排在跑步机上锻炼、享受着SPA跟精油按摩服务;或参加选美、在最佳状态下将精子冷冻起来;又或者死后被送到专门的宠物殡葬中心火化...这些狗的命运因各自的主人而异,有的丰富且动人,有的犹如终身劳役。狗与人的故事,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 狗的...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454084.html
16.“狗的生涯”——辛泪人生的聚焦剪影兼喜剧漫谈(狗的生活)影评[②]卓别林早年性格忧郁、多变、充满矛盾,他苦行般的生活、从事冒险的冲动、不断想到自杀和可怕的事等等抑郁症状,与他童年时期时有时无的父母养育、成年后前两次婚姻失败的经历都不无关系。在工作里阵发性的忧抑沉思、烦躁不安反映在电影艺术上,被认为是古怪天才不可琢磨的创造力的表现。无论如何,人性有一相似点...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619231/
17.人生的经历人生的经历在线免费阅读看人生的经历人生的经历最新章节,六十年代的生活都很贫穷,那个年代每家每户的孩子都很多,我的姥...番茄小说网下载番茄小说免费阅读全文。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6064356286359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