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大人国”的寻找木雕之旅即将开始了。
中国——
许久了无音讯的赵本山最近又登上了头条,
这都要归功于一头全球最大的巨型狮子。
1
传闻赵本山砸重金1600万买下它,
长14.5米,高5米,重达39吨,是全球最大的木雕雄狮;
新闻一流出,有人惊叹于雕塑体积之庞然,
有人品审着木工匠艺之传神,
也有人围观吐槽有钱任性;
而事实上,这座木雕的原料——
黄金樟确实极为珍贵,价格不菲,
从缅甸一路翻山越岭被运到中国,
也有人说这根本是谣传,
这座狮子不是赵本山买的,
虽不知是真是假,
这座巨型狮木雕的确是匠人们的心血之作,
颇为威武雄壮。
你觉得呢?
惊涛骇浪——
你看过电影《极度深寒》吗?
这部讲述了从闯入游轮的巨型章鱼的魔掌之下逃生,
号称看完后再也不想吃糖醋排骨,
再也不敢坐马桶的电影,
绝对是小编的童年阴影之一。
2
没错,等待着大家的木雕作品,
正是一只张牙舞爪的巨型章鱼,
由JeffreyMichaelSamudosky
这位华盛顿木雕艺术家
用一颗倒下的红杉树的树瘤部分
雕琢而成;
它扭动的触须和竖立的吸盘,
栩栩如生得让小编不寒而栗,
不禁联想到
《极度深寒》中的震撼视觉场景;
艺术品的形状轮廓和细节线条
都是顺着树木纹路原生的生长走向,
由手钻一点一滴精雕细刻而成;
为了看起来更为自然,
艺术家甚至还保留了树干背面的完全原貌,
于是为观者制造了一种错觉:
这只大章鱼不是一件木制雕塑,
而是正活生生地吸附在大树上,窥伺时机,蓄势待发;
黑石沙漠——
艺术与自由的疯狂燃烧
你听说过火人艺术节(BurningManFestival)吗?
下一站将看到的巨型木雕作品
全数出自这个怪咖云集的酷炫艺术盛会。
火人艺术节是一年一度
于美国内华达州黑石沙漠举办的为期九日的
具有后启示录意义的主题庆典活动;
每到节庆来临时刻,
来自五湖四海的参与者
暂时摒弃日常的生活,金钱和互联网而共聚于此,
创造出一个临时城市——黑石市(BlackRockCity)
以及“城市”里各式各样的巨型装置雕塑;
而后他们沉溺在艺术,音乐,酒精和舞蹈里
彻夜对谈狂欢,
激进无畏地展现着自我
直到九日之后,所有人带走所有物品和垃圾离开,
在沙漠里不留下一丝痕迹,
仿佛它们从未存在过一样。
BurningManFestival最为特别的环节,
同时也是“火人”这个名字的由来,
即活动结尾时会举行焚烧巨型木雕的仪式;
待燃烧的木雕作为艺术节的标志而备受瞩目;
3
比如最为著名的
2014年火人艺术节中的“拥抱”(Embrace),
一座高达72英尺的巨型人形木雕
刻画出一对正在相拥的男女:
阿尔法和欧米茄。
两年前,继父离世后,
MattSchultz的心底怅然若失
他开始重新思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说:“拥抱,更像一个提示,
来陪伴所爱的人。”
4
沉入海底的巨轮,凋敝的仓门,
破败的船帆,诡异的图腾,
一切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浮想联翩:
海盗传说,士兵传奇,或是生离死别的恋歌;
早在2012年,MattSchultz就带领他的团队
为燃烧人艺术节建造了一只
足有60英尺之长的“沉船”(Shipwreck)木雕;
在这里,海底变成了黑石沙漠,
沉船横亘在烈日,空气与戈壁之间,
既古怪又矛盾,如一幕海市蜃楼般;
只不过,它是真实存在的,
由艺术创作者们将木料雕刻拼接而手工打造。
5
ArneQuinze创作的“乌有史”(Uchronia),
是艺术节上的另一巨型木制杰作;
此前,Quinze在芝加哥,迈阿密,纽约等地
都展示过该巨型雕塑,
唯一不同的则是取材用料;
Uchronia更像一个家,
一个迷失者们精神上的乌托邦归宿,
它仿佛子虚乌有,未曾有个具象,
此刻却又抽象着存在,将前来参观的人都包容于此,
给予他们受庇护之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沙漠中,
广袤的地理视角和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
得以任由光线在木梁的罅隙间嬉戏;
从晨昏到晌午,
光与影相牵绊的奇妙景观变幻不停地
洒在砂砾上,
也投射进了造访者的心里。
6
最后介绍的艺术节木雕作品是2013年时,
俄罗斯艺术家AlexanderMironov
在他的艺术团队的协作之下合力完成的
“Mir的摇篮”(TheCradleofMir)
该巨型木雕由内外两层构成,
外部的建造颇似金字塔,
内部则放置了仿前苏联和平号太空站(MirStation),
人类首个可以长期居住的空间研究中心
的木雕模型;
Mir在俄文里意指“和平”和“世界”,
TheCradleofMir
作为MirStation的木制的立体回忆录,
向人类试图创造同外太空的交流渠道的探索精神,
和不同国家人与人之间合作与友谊的凝结致以敬意。
燃烧人艺术节充斥着艺术的创意,激进的自我释放
和去商品化的彻底自力更生;
是一场理想主义者的社会实验,
自由主义者的狂欢;
依据艺术节的精神和宗旨,
这些巨型木雕最后都必须被付之一炬;
燃烧并非意味着毁灭,
相反,如果你接受它,
那么它就是过渡,
迎接而来的是涅槃重生。
丹麦——
大自然里的寻宝奇遇记
在丹麦市郊隐匿而美丽的大自然里,
有一场寻宝游戏等你来参与其中
7
这里是丹麦艺术家ThomasDambo
和他的团队使用废木和再生材料
协力创造出的“被遗忘的六巨人”(TheSixForgottenGiants),
由分别被放置在哥本哈根西郊人迹罕至的
六个不同地点的六个巨型人形木雕组成;
它们分别是:
可爱的小蒂尔德(LittleTilde)
我在树林里调皮又腼腆地张望,
期待你来找到我。
山上的托马斯(ThomasOnTheMountain)
拣到块风景独好的山顶歇脚,
我不介意有人坐在我的长腿上,
加入我一望无际的远眺。
友善的泰迪(TeddyFriendly)
我站在湖畔的源头处,
伸出长臂涉水,
帮每个过路人搭建方便的小桥。
睡着的刘易斯(SleepingLouis)
在山间的绿意掩映下打着盹,
你可以爬进我合不上的嘴里,
甚至和我一起并排进入梦乡。
山顶的崔娜(HillTopTrine)
正悠游地倚入山坡的阴翳里,
此刻你若跻身入我的掌心,
你就会看到我眼里的风景。
桥下的奥斯卡(OscarUnderTheBridge)
躲起来,装作滑落到桥底,
你听,绕桥而过的涟漪里,
蛙声不小心吞掉了我爽朗的大笑。
丹麦政府和Dambo达成了协议,
以这组作品为背景,
规划串联出一个探索寻宝型的当地观光旅游路线。
ThomasDambo是位有童心的高产艺术家,
除了闻名的“寻找巨人”系列,
他的作品还树立在丹麦的各个角落,
吸引着游人过客接踵而至;
8
就像霍尔森斯小镇上的
托尔斯巨魔(TroelsTheTroll),
站在午后休憩的草地上,
用他巨大的木指提起一架秋千,
孩子们则喜爱一边荡着秋千,一边和他玩耍
托尔斯已经融入成为小镇的一部分;
小镇居民怕托尔斯会感到孤单,
于是请求艺术家,
为托尔斯再造几个孩子;
于是两年后,
就有了劳拉和朱莉安(LauraandJulian)这对巨魔宝宝,
她们一人一边手握着走软绳,
让小镇的孩子们在上面走来走去。
“我们经常选择走一条看似正确的路,
但是却忘了去发现自然;
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
让人类发现他们从未见过的景观和地点。”,
艺术家这样说道。
Dambo激励人们到第一自然里去找寻第二自然,
又在欣赏第二自然的匠艺匠心的同时,
用童心返璞归真于第一自然浑然天成的鬼斧神工。
和自然的未知相比,
人类不过是渺小的一粒尘,微弱的一束光;
然而同时,
“人也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
正因为深知自己的脆弱和有限,
他们才会遨游于建立在思想意识之上的无垠国度中,
不断去爱,去思考,开拓和创造。
下一篇
上一篇
海水
是社会变革的一个有意思的
其实对于生活在繁忙都市中的我们而言,一个好的房屋设计所营造的闲适写意、悠然自得,仿佛一股清流,可以抹去我们一天的疲惫,让人享受偶尔难得的宁静。
波兰艺术家Sainer和Bezt就像艾格勒酒庄一样有名,他们创作了大量的主题诙谐的现实主义壁画,大多都在东欧。那一年,他们去了美国游历,在里士满壁画项目中绘制了广受欢迎的壁画“Moonshine”,描绘了一个小女孩坐在一个草莓罐子里。在ArtWhino上可以看到它的印刷版本。
太阳塔上有三只明显的面具,顶部有一个金色的,中央有两个,一个白色,一个黑色的;还有一张我们看不见的在底部。这四张面具都有着霸气的名字,顶端的金色面具叫做“黄金之面“象征着未来;中间的两张面具共同代表着现在,白的那张叫做”太阳之脸“,黑的那张叫做”暗黑之星“;底部的那张面对地下,向着”逝去的世界“代表着过去。
当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设法求得生存并繁衍兴旺时,人类与生俱来的设计天赋也在不断体现与完善。我们从一无所有的虚无里不断的孕育出惊人的事物。人类长达数万年的生存与挑战进程中,渐渐从大自然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