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兰之韵主题家具是一套基于关于“君子之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新中式家具。将传统兰花纹与《兰亭集序》元素提取融入到设计之中,“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豁达淡然的心性,同时将传统材料与现代新工艺相互融合,古朴自然,典雅清韵。
02
诗经系列之子衿
姓名:尹柳
班级:产品设计一班
设计说明:该家具设计主要以《诗经系列之子衿》中的读书人以及书卷还有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来进行一系列设计。然后家具颜色主要以黑胡桃木为主,总体颜色为黑色,代表着在该诗句中女子表达的思恋,以及该女子对读书人不曾主动的幽怨和埋怨,所以用黑色来表达该诗词中的感情,而我设计的这三款家具主要是结合我的主题来进行的新中式风的设计。
03
中式元素办公家具设计
姓名:彭曦贝
指导老师:谢亚兰
设计说明:把版式家具的灵活,多变与新中式家具相结合再加上祥纹和银杏中式元素设计形成新的办公家具,是传承也是一种创新,整体风格是简约沉稳的,造型上打破传统的繁复调花和纹路,运用简单的银杏中式元素和祥纹排列设计做点睛之笔,“直接将传统家具的意境和精神象征保留,”简约方正的表达对新中式家具的清雅含蓄、端正大气。以现在人的审美来传承弘扬中国新古典文化,是韵味也是传承。
04
家居新语--竹文化的产品设计
姓名:伍洪志
班级:产品设计3班
指导老师:章虹
设计说明:中国传统竹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但是现代竹产品市场发展不均衡,产品种类单一,让现代人对竹产品产生了粗糙、落后的坏印象。
本毕业设计主要是竹材与皮革两种材料的探讨运用,竹与皮革都具有悠远流长的文化历史,皮革与竹材结合也体现柔刚结合。其中座椅扶手设计采用可调节的方式,可以根据坐姿调整扶手的高度,从而优化的用户体验方式。
设计将竹材料与现代设计风格以及加工工艺结合起来,是想为人们提供健康、绿色的家居环境。同时也想促进设计师们更多地去挖掘竹材料的价值,并将其应用在家居设计领域。
05
“生肖”主题家具设计
姓名:李娇萍
班级:产品设计1班
指导老师:龙彩凤
设计说明:由实到隐,由隐到虚。椅背为以双龙戏珠中的“珠”为元素,龙形扶手就如双龙怀抱着火珠(椅背镂空)由后到前环绕于靠背身后,扶手似双龙呈对称状地设在左右两边,呈行龙姿态,此为实。边几下的圆球同为“珠”,桌腿龙爪造型所具有的骨感美,增加了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此为隐。书架以双龙形态作为顶板,圆珠为书架体,用些许模糊的造型表达出主题思想,此为虚。整套设计没有过多的隐射而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将其直接体现出来,不仅能使人直观地理解到设计内涵,也烘托营造出了一个故事形态氛围。
06
仿生趣味儿童坐具设计
姓名:粟苹
指导老师:李赐生
雀雀椅是利用仿生设计将孔雀开屏的尾巴加上孔雀羽毛的造型作为椅背,再利用孔雀颜色鲜艳作为基底,将雀雀椅设计的色彩明艳。
兔兔椅的面料我使用的羊羔绒的面料,手感舒适柔软白白面料也更加贴合了兔子的形象,椅坐和拷贝的进行了填充让人坐起来会十分的舒适。拷贝设计一个弧度即可以在人坐着的时候充当靠背,又可以在人推拉椅子的时候做一个支撑点。椅子的坐高25cm对于1.2m以下的小孩子来说这个高度双脚可以很轻松的落地避免了悬空小孩字腿的不适感。
07
基于宋代审美特征的家具设计
姓名:荣熙璇
设计说明:“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纵观宋史,他在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对物“味归于淡”的品析、简淡质朴的设计风格也是举世瞩目的。所以本设计在产品的“型”、“材”“韵”四个方面来体现“宋”的独特“韵味”。“型”为方正之势、“材”为自然之物、“色”为典雅之气、“韵”则为“究天人之际,求身融于天地”之境。
08
“情系潇湘”家具设计
姓名:邱亚男
设计说明:本套家具空间为休闲书房。边几桌子腿以四羊方尊的云雷纹和羊的造型结合演变而成。四个生腿即四生方尊的四羊,两羊相背而立。中间加了一块板子,方便存放物品,增添了一个置物功能。椅子靠背以羊脸和角简化变化而成,靠背扶手弯曲孤度具有舒适性。扶手云雷纹和桌子边几腿相呼应。坐面加软垫使人更加舒适。桌子沿用边几的桌腿的造型,桌腿板的几条栅格对应四羊方尊的羊腿。四羊方尊自口至圈足的截面为方形,故桌子和边几的桌面板都为方形。提取四样方尊的元素,化繁为简,符合现代极简风格的审美,通过这种融合让这套家具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魅力。
09
“永州印象”家具设计
姓名:潘影雯
班级:产品专业2班
设计说明:整体采用了女书中“女”作为造型设计运用在了椅子的靠背和整设体形态上置物桌的支持腿也是为女书字体造型并在面板以文字形态加以装饰上同时柜子也在拉手上保留了女书字体造型以及门板上以彩绘文字的形式作为点缀。整套造型保留了女书文字的基本笔画特征,颜色上这用了神秘的黑色加以紫红色的作为点缀经典又不失自己的特色。
10
日艺新作-创新家居产品设计
姓名:陈泽林
设计说明:本次设计主题“旧艺新作”是在中式传统家具及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家具设计理念,将多种传统结构打破重组创新出一个系列的家具产品。设计改造的目的是以各类中式传统家具和建筑结构为基础,在保证结构稳固的前提下剔除部分繁琐的构造及纹饰,对家具结构重新改造,从而表现出最简洁的造型以满足现代消费群体的审美。
本次研究不论在结构的运用上还是材质的选择上,都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打破传统设计思维以寻求新颖的创作灵感一直是众多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也只有存在这种坚持,才能不断创作出新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11
基于仿生的家具设计
姓名:廖凤飞
此设计包含椅子、桌子、博古架。椅背,侧面支撑、椅腿,桌子底部横档支撑以及博古架中间支撑部分提取了梅花鹿的头、角、腿元素进行简化设计,用于支撑与装饰,与主题呼应。结构为榫卯结构,牢固且方便移动拆装。材料为胡桃木为主,它有着奢美的自然续理,性质稳定不易变形。坐面软包为棉布与乳胶,柔软舒适不易变形。
12
“老有所依”家具设计
姓名:池升艳
设计说明:“老有所依”家具设计主要为一套新中式家具,运用了山、琵琶轴、牙条等元素而设计的椅子、桌子、柜子、屏风。山既指山的形态轮廓,又指山宁静坚毅的精神内涵。山是文人墨客托物言志的载体也是一种内心的追求,本设计通过主观意象对山加以改造,对山高耸挺拔、巍峨曲折的外形进行抽象提取,并将山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家具进行结合,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琵琶是十大传统古代乐器之一,在外形上饱含浓厚的中国元素。从中提取琵琶的琴轴为设计重点,其对称布局符合现代审美需求。该设计的材料主要以实木为主,作品主要突出安全、舒适性,并且处处透露着人性化的设计。家具表面进行了大量的圆滑处理,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更具安全性。
13
基于湖湘文化的家具设计
姓名:陈阔
设计说明:以湖湘文化中的瑶族瑶鼓和桂林山水以及湖南的竹为设计原型,结合新中式家具为载体进行设计。设计的过程中,将现代设计技术与传统工艺两者相结合。如:瑶族的瑶鼓、竹编等湖南非遗技艺运用到家具设计中并提取桂林山水的“形”也作为设计元素进行运用。其设计理念是:将湖南的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技术二者相结合,不仅体现出湖湘文化中的人文气息,更是对中华非遗技艺的弘扬。
14
多功能婴儿床设计
姓名:唐诗睿
设计说明:我的设计作品是多功能婴儿床,解决婴儿床作为一个短期消耗品的问题。婴儿床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的可拆卸的婴儿床,下部分主要是具有收纳、辅助功能的收纳柜上面的摇篮可拆卸,设有智能调控以及手动的婴儿玩具,为了在宝宝睡不着的时候用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快更好的入睡,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下面收纳空间大,左右两边被拆为了抽屉和可推拉式小座椅,左边三个抽屉可以存放婴儿的尿布衣物以及其他的生活物品,右边为一个抽屉和一个可推拉的小座椅,方便母亲在旁边照顾宝宝的日常起居,实现多功能的作用。
15
中式书房家具设计
姓名:黄千禧
设计说明:椅子椅脑采用的是鸟儿的翅膀为灵感而设计的椅子,靠背旁边的小山牙,它不仅起到一个装饰作用也使椅子更有层次感和质感,椅脑和椅腿都有牛皮绳缠贯穿着结构点,既有装饰作用又能使椅子更加的牢固,扶手上镶嵌着五金设计不仅美观实用,还能加强结构稳定性。书桌更注重于雕刻,所以清莲的装饰面板处于正中央一眼突出主题,使看起来整洁大气营造出一种精致的氛围,书桌底下采用了一个五金脚套,它能很好地起到装饰作用,还能保护好桌子防止摩擦与碰撞而导致的变形和损坏,柜子的脚部设计也是非常独特的,它采用了五金脚套和小山牙设计,跟书桌相呼应,同时,这个柜子的尺寸非常适中,既不会占据太多的空间,也不会显得过于狭小,书柜的每层隔板都是根据书籍的尺寸而设计,合理的利用每一层空间,所以无论是储物设计,还是整体书柜设计都完美地满足了家居空间的需求。
16
苗族元素家居产品设计
姓名:周羽平
17
亲子互动家具设计
姓名:熊乐
设计说明:本产品是一款儿童套装桌椅柜,使用了旋转木马的元素。运用了它的上底面和下底面的圆柱状,以及中间的支撑来确定桌子的基本形态。在桌面中间设计一个正方形凹进去,嵌入七巧板,通过儿童与家长进行七巧板的游戏,来增加亲子关系,同时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桌内设置六个抽屉盒,可以进行拆卸拿出。同时内置一把椅子,放于桌下,可存放物品,在抽出后,可以作为休息椅进行休息。椅子运用旋转木马的弧形面和顶面圆形,结合圆规的形状设计。靠背采用孤形的圆曲面,中间用半椭圆的形状与靠背进行组合。书柜用圆环的形式,用隔板把物体分开,用不闭环的方式把一边打开,下面用一个圆柱作儿童的踏脚,以便儿童拿高出的书籍或其他物品,也帮助儿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
18
“徽派雅筑”家具设计
姓名:黄丹
家具的材料上面使用的是橡木,贴近自然原木色,耐磨损,且结构牢固。在色彩方面是运用的深木色与浅木色的搭配,与徽州建筑白墙青瓦相呼应。
该家具整体造型简约大气,素雅又不失古典韵味。不仅实用,它也是一个优秀地域文化弘扬传播的载体与精神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