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深交所官网显示,创业板上市委将于11月18日审议厦门思泰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泰克)的首发事项,其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
思泰克主要从事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增值服务,核心产品主要为3D锡膏印刷检测设备(简称3DSPI)及3D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简称3DAOI),应用于各类PCB的SMT生产线中的品质检测环节,终端产品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锂电池、半导体、通信设备等行业应用领域。
本次发行上市,公司拟发行股票不超过2582万股,募资4亿元,主要用于思泰克科技园项目(1.38亿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1亿元)、营销服务中心(0.5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1.03亿元)。
透过冰山上的现象及行为,寻找冰山下的秘密,华声财报带您了解思泰克一些鲜为人知的隐情……
承诺员工股份却不予兑现引发多次诉讼
据招股书,思泰克实际控制人为陈志忠、张健及姚征远,三方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公司63.22%股权。如果对思泰克增资及股权转让等情况进行回溯,会发现公司存在复杂的代持现象,其中包括实控人配偶、朋友、前员工等,甚至因为代持股权的争议一度闹上法庭。
劳动合同签订后,江旭申、曾国安以现场办公结合远程办公的方式履行工作职责。2020年起,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江旭申、曾国安均以远程方式办公,工作进度或不及高层预期。同时,思泰克已于2019年10月从新三板摘牌,但实控人还原股权代持一事却迟迟不见进展,二人或许意识到了当初公司承诺的股份有可能“泡汤”。
2021年10月31日,曾国安、江旭申与思泰克劳动合同期限已满,不出任何的意外,思泰克决定不再与二人续签,给出的理由是: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二人远程办公,其客户开发及软件开发进度无法达到岗位要求。但事情至此并未结束。
2021年11月,曾国安、江旭申向上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曾国安要求思泰克上海分公司支付三年的工资差额20.6万元、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9.3万元,江旭申要求思泰克上海分公司支付三年的工资差额13.4万元、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9.3万元。经仲裁庭调解,双方自愿达成调解,思泰克上海分公司向曾国安支付工资差额和经济补偿共计19.6万元,向江旭申支付工资差额和经济补偿共计16.0万元。从事情的结局和赔偿金额来看,思泰克不像是理亏的一方,公司在劳动合同期间及终止劳动合同方面或存用工不规范的情形。
营收规模小、产品单一,行业前景短期不容乐观
据招股书,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1-6月(下称:报告期),思泰克分别实现营收2.3亿元、2.5亿元、3.6亿元及1.92亿元,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4.6亿元,思泰克的营收规模和资产体量均较小。
产品较为单一,其风险不容忽视。报告期内思泰克3DSPI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8.88%、99.81%、97.41%、89.24%,而3DAOI产品过去三年的销售收入不足营收3%,仅在2022年上半年才勉强突破10%。若下游客户对3DSPI产品和3DAOI产品的需求产生大幅波动,将对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研发费用率几乎行业垫底,核心竞争力仅为设备组装调试
据招股书,思泰克将业务介绍描绘得十分高大上,称之为从事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研发和生产,业内人士对《华声财报》研究员表示:思泰克核心产品就是SMT贴片加工设备中的测试没备,主要用来检测电子印刷路板中锡膏质量或是电路板各电子器件是否正确连接及位置是否正确等。
报告期内思泰克的研发费用率也较低,分别为4.45%、5.47%、5.58%及3.97%,远落后于同行可比企业。公开数据显示,被思泰克认可的4家同行可比企业,同期的平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73%、10.55%、11.85%及10.37%,思泰克的研发费用率远低于同行均值甚至基本处于垫底位置。
一般而言,衡量一家公司的技术含量的高低,其专利数量将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尤其是发明专利更具说服力。据招股书披露,思泰克成立至今仅拥有5项发明专利,其中一项发明专利还是受让获取,其余4项发明专利也都是在2018年前取得,也就是说思泰克自主研发的发明专利仅有4项且近四年来再无新增。而对比同行业可比企业,截止2021年低,天准科技、华兴源创、劲拓股份分别拥有发明专利78项、74项及36项。相比之下,思泰克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可谓相形见绌,甚至不具可比性。
研发投入低、发明专利少或许与思泰克目前业务不需要标准化生产线有关。据了解,设备组装调试环节才是决定思泰克产能的主要因素,而组装工序可通过自行组装和外协方式完成,公司结合订单情况弹性制定外协加工计划,因此思泰克不存在传统意义上“产能”的概念,以设备台数或工时为产能统计标准无法真实反映公司的生产能力。
由此可见,思泰克核心业务主要是将外采零件和设备进行组装调试,并不需要太多创新性,这与创业板目前要求“三创”(创新、创造、创意)“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并不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