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最近你来过位于虹桥路1650号的上海芭蕾舞团,就一定会遇到一位戴着粗呢贝雷帽、说话轻声细语、整天和演员们“泡”在一起排练的男士,他就是《闪闪的红星》的编导和编剧赵明。
赵导在大家的印象中十分低调,但提起他,业内无不竖大拇指,他不仅为人谦逊诚恳,更是勇于挑战自我,不断创新,打上赵导名字的作品堪称部部精品,数次摘得“文华奖”、“荷花奖”、“五个一工程奖”等中国舞蹈届含金量最高的大奖。
编导、编剧赵明
(↓请向下滑动查看↓)
中国著名编舞家,国家一级编剧,现任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艺术指导、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标准舞协会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师。
赵明多年被聘请为年度全军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舞蹈大赛决赛比赛评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成员和央视春晚舞蹈统筹。他编导的作品更相继摘得全军文艺汇演、全国顶级舞蹈赛事中的所有重量级大奖。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
女子三人舞《岁寒三友》、舞蹈《俏夕阳》、武术太极《行云流水》、男子群舞《步调一致》、男子集体舞《步步如风》、独舞《小草》、集体舞《他们、她们》等。
他创作的舞剧作品享誉海内外:
为中央芭蕾舞团创作的芭蕾舞剧中国版《胡桃夹子》获第十届“文华奖”;舞剧《红楼梦》荣获第四节歌剧、舞剧、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和第十二届“文华奖”及观众最喜爱的剧目奖;音乐舞蹈诗《家住长江边》荣获第十二届“文华奖”文华大奖;为广州军区创作排演的中国首部杂技剧《天鹅湖》荣获国务院文化部“十大精品工程奖”和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戏剧奖,被英国曼彻斯特晚报评为“国际剧目大奖”;舞剧《闪闪红星》和《霸王别姬》分别荣获中国舞剧最高奖“荷花奖”的唯一“最佳编导奖”;以苏绣为题材创作的中国舞剧《绣娘》获“五个一工程奖”,同时也是国内第一部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歌剧院上演并获得好评的舞剧。2010年11月2008年—2010年经中央军委批准,他作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使者连续三年带队出访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埃及等国家演出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
作为导演,他曾担任2006年担任央视春晚舞蹈总监、2006年纪念长征七十周年文艺晚会《长征颂》的总导演、2006年北京军区党代会文艺演出晚会《忠诚、使命》总导演、2012年北京军区党代会文艺晚会《忠诚》艺术指导、2014年庆祝建国65周年大型音乐会《美丽中国光荣梦想》总导演、2014年担任“亚信峰会”文艺演出舞蹈总监。
因其丰硕、高品质的舞蹈作品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赵明被授予中国舞蹈家艺术“突出贡献舞蹈家”称号、中宣部“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中宣部中国舞蹈艺术“突出贡献舞蹈家”称号,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艺术家。
此外,他作为唯一的部队艺术家荣获香港演艺学院颁发的荣誉院士证书,此荣誉属香港特区政府奖,颁发给在世界和亚洲有卓越贡献和影响力的艺术家;获得第十五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贡献奖,也是获此殊荣的唯一的中国艺术家。
此次,提到为上海芭蕾舞团创排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他说道,“我把我本人对舞剧、对人生、对生命、对革命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认识都附着到了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中成年潘冬子的角色上。”
观众脑海里的潘冬子也许还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英雄的形象,但这次,赵导要把成年潘冬子和高大修长的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明星吴虎生画上等号,如何让观众们信服?赵导的答案就是“以情入理”,用最真实的情感打动观众。当成年潘冬子最后冲入火海,救起千千万万的母亲的时候,是革命信仰的升华!
事实上,在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创排最初,如何让成年潘冬子和少年潘冬子符合逻辑地同时出现在舞台上令赵导伤透脑筋,甚至打起了退堂鼓,但最终,在经历无数次纠结后,赵导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蒙太奇!加入游击队的成年潘冬子在行军路上,每每遇到与儿时相似场景时,回忆一次次涌现。现实与回忆交织,这种全新的舞剧叙事方式及故事结构不仅理清了人物间的关系,行军路上各种节奏的埋伏、急行、夜行也与舞剧的变奏性不谋而合。
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开排至今已近三个月,排练厅里的赵导事事亲力亲为。讲戏时,他细细为演员们讲述如何拿捏角色的内心情绪,如何通过眼神、动作、音乐处理来体现戏剧的张力;示范时,无论是大群舞的动作感觉,还是双人舞的托举,或是一个握枪的小动作,他都耐心地一遍遍教授。
部队出身的赵导一举一动中流露出的军人品质深深感染着演员们,大家都拼尽全力完成舞剧中与芭蕾截然不同的军事性的动作,展现军人的精气神。
《闪闪的红星》这部融合了红色激情和当代精神的全新的芭蕾舞剧将充满“爆破点”。它是超现实的,运用了蒙太奇的视觉艺术和空间意识;它是超浪漫的,既有芭蕾约定俗成的形式感,又结合了现代人的审美。10月24日至28日,让我们共同期待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全球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