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断然不假。
现在的社会,别说“三百六十行”,六百三十行也不止。
这不,有人独辟蹊径,靠着研究各种社会职业,自成一行,找对了赚钱的门路。
却总有牛人,分分钟踩中赚钱的风口。
在黑龙江哈尔滨,35岁的老郑就是这么个牛人。
正是拍视频赚钱的黄金时代,任谁都想插足一试,揩点油水。
(黑龙江哈尔滨“老郑”)
“老郑”年纪并不大,严肃的时候,一本正经的娃娃脸像个大男孩。
一旦大笑起来,两只小眼睛一抬头,额头上的“两道杠”奋力抢占C位,挤在眼角的皱纹抱团取暖,莫名让人感觉亲切。
在抖音上,老郑的账号叫“名正言顺”。
嚯,这成绩,老郑又惊讶又欣喜,视频拍得更卖力。
“普及360行基本知识,不贩卖焦虑,不捏造事实”,在“名郑言顺”的封面,这句话真实接地气。
职业解说,且大多是小众职业,“名郑言顺”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就凭这涨粉速度,都值得我们去看一看。
其实,“名郑言顺”初期拍摄的主要内容并不是职业解说,它的侧重点放在打情感牌上。
老郑的家境不好,同龄的孩子还在与老师、家长斗智斗勇,他已无奈混迹社会。
没学历,没背景,年纪不大,能干什么?
社会上的小众职业就成了他的生存首选,有体力,能忍耐,脑子再活络点,起码生存无忧。
不过,这也不是坏事。
(辗转过许多行业的老郑)
只要人生方向走不歪,这样的人也最容易打破社会阶层壁垒,活出超越一般人的个人价值。
在许多行业摸爬滚打,生活经验逐渐累积。
当时的无奈之举,后来全反转为“见多识广”的人生资本。
老郑把这些经历当作素材,拍成视频,传递人生不易,鼓励个人努力。
正能量值得宣扬,情感牌也不落伍,但因为网上类似的鸡汤泛滥成灾,这种视频模式只徘徊在不温不火中。
经过一个多月、几十条视频的试水,“名郑言顺”开始改变风格。
开局就吊起许多人胃口:“一条视频赚27万,谁看谁不迷糊,看完我就睡不着觉了。”
直截了当,没有废话,却极具吸引力。
视频封面上,还写了这么一句话:“创业者共勉:一天一夜没睡,略显疲惫。”
把自己做视频的辛苦和态度,也直接晾在了台面上。
相对于隔靴搔痒的鸡汤励志题材来说,怎么真刀实枪地赚钱,才是普通大众最关心的问题。
这支视频出师大捷,当即引6万多点赞。
在这支视频的引流作用下,“名正言顺”的历史作品也被许多网友青睐。
不少人认为,老郑经历过许多不幸,但依然聪明善良,一直在向正确的方向努力,肯定有成功的那一天。
(娃娃脸的老郑)
“这个人挺厉害,看他的视频,内心总会有些想法。”
看来,“职业解说”的路子走对了,一天一夜不睡觉的付出挺值得。
这也应了一句话: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名郑言顺”曙光初照,至于能不能“万里江河,处处明媚”,那就要看老郑的本事了。
“名郑言顺”的视频主方向确定为“职业解说”,它的素材从哪里来?
老郑自己体验过的职业、社会上大火的网红职业,都成为“名郑言顺”地“盘中餐。”
还有人留言,诚恳请求老郑推荐适合自己的职业。
并用一句话作结尾:
世间所有的美好,背后都是金钱的味道。
受众除了被杭州帮赚钱秘籍吸引,最后这句话的点睛作用也不可忽视。
有人正好从事这个工作,表示入行多年,月薪仅2万左右。
有人被高薪吸引,跃跃欲试。
有人解释,赚8万绝对可能,只不过在个人努力程度上说不准。
(老郑的解说风格诙谐幽默)
从3月12日开始,“名郑言顺”的视频解说形式发生改变。
大家都知道直播赚钱,但怎么入行,怎么赚,怎么避免踩坑,当事人比老郑更有说服力。
“名正言顺”又增加一个涨粉资本:行业真人现身。
视频的播放量、点赞量小创新高。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看似善变,目的却是为了“不变”。
什么职业赚钱多,什么职业入手快,什么职业吸引人的眼球……
选择自己做,风险当然自己担,这就是所谓的“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正在实地探访的老郑)
一边坚持职业解说方向,一边从视频拍摄套路上进行优化。
除了实地探访、行业真人出镜,从3月27日开始,“名正言顺”开启二人互动解说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直播公司、台球室、有声小说、游戏陪玩等视频都取得不错成绩。
在策划“旧衣回收”这支视频时,虽多方联系,但仍没有从业者愿意接受老郑的探访。
在承诺给一家500块钱佣金后,才得以面见从业环境,接触到这个职业的皮毛。
但因涉及行业利益链,具有本能保护意识,年轻的老板也只是蜻蜓点水般,回答了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
为了核实“拆快递包装”赚不赚钱,老郑单手托腮,蹲守在快递站门口,一见到拿快递的人就大喊:“拆快递吗?”
拆快递不收钱,收的是包装,4个多小时下来,赚了不到30块钱,与期待中的“一天赚几百块”相去甚远。
(老郑在收购废品)
“卖废品要去废品收购站,你卖给中间商,一半的钱都给他了。”
“估计双十一双十二的时候会暴富。”
“买快递就是为了回家享受拆快递的快乐,我绝对回家自己拆。”
旧衣回收、收纳师、黄金提炼,都是目前“名郑言顺”最火爆的视频。
旧衣回收、收纳师点赞量各200万,黄金提炼师点赞量300万。
有人说,我发现老郑挺帅的。有人回,你才发现啊。
明明就是一张小伙脸,突然间就宣布就有了个十几岁的儿子。
老郑不在意不解释,自管顶着他茂密的小平头,满脸堆着憨笑,与搭档一问一答,快乐地做着自己的事业。
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背后都是熬夜深耕,其实老郑一点都不轻松。
他每天都在研究别的职业,今天,我们来研究下“名郑言顺”。
(“名郑言顺”前期视频封面)
毕竟,每一件事的成功都是有原因的。
一,打开“名郑言顺”账号,所有作品的封面泾渭分明,呈两种模板。
3月26日之前,封面上就是职业;从3月27日开始,封面上由老郑的头像和职业两部分组成。
戴着眼镜的老郑成了封面上行走的表情包,或大笑或深沉,或一本正经介绍职业,或行走在探访的路上。
这样的封面非常具有视觉冲击效果,受众一目了然,对哪个职业有兴趣直接点击即可。
二,再看视频开篇语。
这形成“名郑言顺”近乎标准化的账号风格。
三,从业者现身,用自己的经验为职业代言,不仅真实,更有借鉴作用。
别人不相信你说什么,只相信你做什么。
有时候,老郑解说十句话,也许还不如从业者两句话真实。
四,视频拍摄者“捧哏”身份的把握非常有分寸。
以画外音形式参与拍摄,既不抢老郑主角的风头,更推动视频逐渐深入。
五,走出户外,实地探访,破除“闭门造车”的弊端。
(“名郑言顺”后期视频封面)
“名正言顺”的成功,都在这些视频拍摄风格里有迹可寻。
有人说:“成功了,怎么看都做得对;失败了,怎么看都是错。”
这句话其实很颓废,他们否认成功者的努力,也堵住自己靠努力争取成功的路。
为什么要拍视频?
当然不是为了玩儿,也不是为了追情怀,大多数人都有一个目的:赚钱。
老郑也不例外,账号做火了,赚钱的机会就来了。
性格直愣的老郑,把赚钱摆在明面上。
从3月份开始,“名正言顺”开始直播带货。
带货商品为价值398元的训练营网课,价值499元的“360行行业指南”。
但据某平台调查数据显示,销量并不乐观,到目前为止直播获利也就10万元。
跟其他做火做大的帐号一样,“名郑言顺”的账号封面上,留有合作联系方式,意在寻求更多赚钱渠道。
即使目前还未达到赚大钱的目的,但那也是迟早的事。
表面看热闹纷呈,但其实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有没有质疑的声音?当然有。
虽然极力通过各种方式避免纸上谈兵,但并不能完全摆脱掉这个标签。
不少人依然认为,解说的职业不切实际,操作性差。
赚钱也没有那么简单,表面上只看到风光,背后辛苦自知。
(“名郑言顺”两种视频封面切换对比)
靠10分钟的解说,就入手一种职业,难免草率。
支持的人多不多?当然多。
“郑哥,帮我看看**到底能不能干?”“小样儿,整天嘻哈滴!还挺爱看你的视频。”“就喜欢你欢乐的小样,老开心了。”“顺顺越来越逗比了。”
有的人就是从老郑的职业解说中寻找兴趣,开始涉足研究。
不论哪一种目的,前提都是老郑的人格吸引,视频的高质量吸引。
可见,要做火一个账号,靠拍视频赚钱,并没有普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不就拍个视频吗,怎么那么赚钱?”“娱乐至死,社会环境都让他们搞乱了。”
许多人对拍视频持有偏见。
但,拍视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职业,有能力有能量的人,自有机会从中捞金;有偏见看不上的,不去涉足即可,大可不必戴着有色眼镜去打压和诋毁它。
虽然还没赚到大把大把的钱,但“名正言顺”已是资质在手,离赚钱不远了。
“努力的人总能摘到丰硕的果”,老郑小眼儿一眯,满脸憨笑,给自己灌了一碗营养丰富的鸡汤。
参考资料:
1,网红头条:头条君《四个月涨粉千万,名郑言顺的职业揭秘,凭什么斩获抖音涨粉NO.1》
2,直播观察:直播行业权威媒体《3月涨粉近千万,“名郑言顺”究竟有啥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