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职业选择,大概是横亘在职场人面前的永恒难题。
“有哪些新职业风口可以抓住?”、“该去大城市还是回老家?”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里,每个人都有太多关于选择的疑问和困惑。
而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选择的趋势也在不断变化,如何从急剧变化的时代中,找到新的机会?
2023过半,大象新闻x腾讯新闻x数说故事联合呈现《2023职业选择新趋势数据报告》,借助对于全网用户对于“职业话题”的讨论,洞察当下人们对于职业选择趋势的新变化和新机会。
1选择回老家工作,是退路还是新出路?
从网友讨论数据来看,“回老家工作”成为讨论增速最高的热点话题,从对比去年同周期(2021.6~2022.5),讨论声量增长超过250%,其中90后占比49%。
这或许也能侧面反映出,年轻人正在探索返乡工作的更多可能性。
农村不再是年轻人一味“逃离”的地方。
2做副业成为年轻人创业的新选择
无论是返乡还是留在大城市,搞钱是年轻人不变的话题。然而想要搞钱,又担心风险,做副业或许是当代“斜杠青年”的创业新选择。
相比于过去“一夜暴富”的创业神话,或许当代年轻人更愿意相信,多一份副业,或许未来就多一份机会和选择。
而摆地摊,作为一种低成本的创业方式,成为年轻人讨论声量最高的副业选择。
而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也为“地摊经济”带来了新意,**“卖辣条”成为年轻人摆摊提及声量最高的项目。**除此之外还有“卖花、彩绘、气球”等花式摆摊项目,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摆摊卖不了的。
与此同时,受到年轻人青睐的副业项目还有电商和**自媒体。**在兼顾主业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尝试寻找“风口”上的新机会。
本次《报告》共统计了181个职业,其中82个传统职业,99个新兴职业(新兴职业为近三年兴起的职业),呈现出了细分职业选择趋势的变化。
不难看出,有关新兴职业的讨论已经超过传统职业,并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当下中国内地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14.9%,我国已经从老龄化社会转型为老龄社会,与此同时,不少致力于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职业应运而生,陪诊师、养老护规划师、养老护理员,老人助浴师等职业逐渐被大众认识。
对比来看,同样是主要服务老人的“陪诊师”,虽然讨论声量的绝对值还是近期的增长幅度都很突出,但整体网友的NSR指数(净情感度)明显低于“助浴师”。
或许我们需要对于从事养老行业的从业者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毕竟,我们每个人终将会老去。
3.2母婴经济催生新职业:母婴护理往专业化、精细化趋势发展
如果说老龄化催生了银发经济的发展和养老行业的崛起,那么持续低迷的生育率则导致了母婴产业的震荡和变化。毕竟对于当今的年轻人而言,生孩子太不容易了,突破各种难关之后降临的新生儿似乎都值得加倍的精心养护。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母婴行业的需求则日趋精细化。除了耳熟能详的“月嫂”等传统职业外,母婴行业还出现了育婴师、产后康复师等细分工种——育婴师服务对象是3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专门负责婴幼儿的辅食、卫生;而产后康复师主要负责的是宝妈在产后的母乳喂养和身心调理。
3.3宠物经济催生新职业:宠物是唯一可以用钱买到的亲人
不少人发现,这些琳琅满目的宠物职业清单越来越类似人类世界的职业构成——宠物营养师、宠物减肥师、宠物美容师、宠物摄影师、宠物殡葬师、上门喂宠师、宠物医生、宠物侦探等等,可以说,人类在宠物身上投射了亲人一般的感情。
在众多宠物新职业中,“上门喂宠师”的讨论声量尤为突出,尤其是在疫情结束、出行无阻之后的第一个春节,也就是今年的1月底,上门喂宠师的讨论声量骤然飙升。
大多数猫、狗等宠物的生命只有短短十几年,它们在人间的使命结束后,宠物殡葬行业便应运而生。在我国,每年会有300万只宠物去世,平均每天就有近一万只宠物离开这个世界。在为宠物风风光光操办“身后事”的人类独有的情感仪式驱使下,处理宠物遗体的专门机构应运而生,宠物殡葬行业也成为了宠物经济产业链上的终点。
有人说对宠物的溺爱天经地义,有人说这是人类在制造新的焦虑,在钢筋水泥构成的都市里,小动物们用毛茸茸的脑袋抚慰着人类孤寂的灵魂,对它们好点,何尝不是在治愈自己。
3.4懒人经济催生新职业:再对自己好一点点
这些企业提供的服务项目可以说应有尽有,能够覆盖一个懒人几乎所有的需求。除了传统的上门清洁、上门收纳、上门安装、上门喂宠之外,还有上门做饭、上门理疗、上门健身、上门美甲、上门洗车、上门洗衣服等等,就连收垃圾倒垃圾这种小事儿也能找到专人上门处理。
变化意味着颠覆往常的选择习惯,但也因为这样,变化中往往也蕴藏了新的机会。
或许面对职业选择,我们更需要拥有长期的思维,用开拓的视野去提升自身技能,用开放的心态来面临每一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