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年)

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年)

目录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二)学生情况。

(三)教师队伍。

(四)设施设备。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二)在校体验。

(三)资助情况。

(四)就业质量。

(五)职业发展。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二)教育教学改革。

(三)教师培养培训。

(四)规范管理情况。

(五)德育工作情况。

(六)党建情况。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二)学生实习情况。

(三)集团化办学情况。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二)社会服务。

(三)对口支援。

(四)服务抗疫。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

(二)政策措施。

七、特色创新

(一)特色项目一:—“引企入校、筑巢引凤”。

(二)特色项目二:—“融入华侨文化,创新文化育人”。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九、其他

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年度)

2020年,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学校现代化治理,坚决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贯彻“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准则。学习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十五条措施的通知》精神,坚持以“办人民满意职业教育,树创新示范职教品牌”为办学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走内涵发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创新发展道路;坚持德育为先、教学为主、技能为重、安全第一的办学理念,主动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时俱进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凝炼校园文化,丰富办学内涵,提升管理水平,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2020年9月学校以泉州市第一名的好成绩高质量通过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终期评估验收,挂牌成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中等职业学校。

2019-2020学年度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为4445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7人,2019年秋季招生数1556人。

表1:在校生规模

年度

全日制招生

全日制在校生

毕业生数

2018-2019年度

1605

4408

1311

2019-2020年度

1556

4445

1385

增量

-49

37

74

比增

-3.05%

0.84%

5.64%

表2:分专业招生情况

专业

2018秋

2019秋

汽车电子技术运用

29

18

-11

-37.93%

皮革制品造型设计

43

6

16.22%

航空服务

32

35

3

9.38%

汽车运用与维修

234

195

-39

-16.67%

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

19

15

-4

-21.05%

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

49

90

41

83.67%

计算机网络技术

114

156

42

36.84%

会计

163

168

5

3.07%

电子商务

204

188

-16

-7.84%

商务英语

61

80

31.15%

旅游服务与管理

66

68

2

3.03%

工艺美术

86

99

13

15.12%

美术设计与制作

33

6.06%

学前教育

358

259

-99

-27.65%

办公室文员

58

22

-36

-62.07%

影像与影视技术

28

-13

-46.43%

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

34

44

10

29.41%

(三)教师队伍

学校以《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指导,围绕“敬业修德,奉献社会,争做“四有”好教师”的总体目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统筹规划,创新机制,通过“招、培、聘、转、考”等多种措施,组建了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与办学规模和专业配置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326人,在编教职工224人,企业兼职教师67人。其中专业教师166人,“双师型”教师人149,比例89.8%,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254人、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20人,占12%,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59人,比例36%。

表3:专任教师学历、职称、专业水平数据统计表

项目

2018—2019学年

2019—2020学年

双师型教师人数

167

149

-18

10.8%

本科以上学历数

254

0

硕士以上学历数

20

1

5.2%

高级职称人数

57

59

3.5%

中级职称人数

15%

高级技师

技师

38

2.7%

高级工

109

47%

学校建有汽修、鞋类、电子商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制作、工艺美术、办公、商贸英语、影视影像、体育休闲与管理等21个校内实训基地,51个校外实训基地,共有实习工位数4350个,教学设备总值4775.42万元,生均设备值1.01万元,学校共有纸质图书数63209册,生均纸质图书约13.3册。

表4:学校教学设备数据统计表

教学设备总值

4777.5万元

4775.42万元

-2.08万元

-0.04%

生均教学设备值

0.96万元

1.01万元

-0.05万元

-5.2%

实训实习工位数

4588

4350

-238

纸质图书数(册)

6.5万

6.3万

-0.2万元

-3.1%

近年来,学生热爱国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认识正确,学习态度端正,具有较强的责任感。能客观认识自我、评价他人,自信、自律,促进学生在中全面发展。

学校重视体育教学,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健康知识和体育技能,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素质。另外,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活动。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9年度测试达标率为85%。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和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闽教职成〔2016〕56号)文件精神,学校非常重视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福建省中职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在2019-2020学年度省学考合格性考试中,公共基础课的合格率有所提升。

表5:文化课及体质测试合格率

学年度

学考科目

2018-2019学年度

2019-2020学年度

公共基础课

合格率

96%

97%

1.00%

计算机合格率

96.97%

-0.03%

专业技能课

88%

0.00%

学生体质测试

71%

85%

14.00%

2019-2020学年,学校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和财政部、教育部制订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中职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扎实的做好各类资助发放工作,使此项民生工程真正落到实处。2019-2020学年度共收到财政拨款生均公用经费1871.94万元(含县级财政资金1509.30万元;省市免学费补助资金362.64万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58.8万元,协助发放国家奖学金7人,共4.2万元。晋江关工委资助贫困学生4.95万元;学校资金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各级各类获奖学生及困难贫困学生近10万元。中央财政用于内地西藏班学生助学资金69.72万元,市民宗局、教育局等部门用于内地西藏班学生活动场所建设、活动开展等资金近48万元。

为进一步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促进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于2019年12月26日联合中国海峡(晋江)人才市场举办2019—2020年度秋季校企供需见面会,主要针对各专业即将顶岗实习的2020届准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中国海峡(晋江)人才市场派了专业的工作人员与我们共同合作,联合100多家企业圆满的举办了今年供需见面会。

会场外不断有单位和企业前来报到,会场内人头攒动。会场中,招聘单位的工作人员拿着宣传单和招聘资料来回宣传,求贤若渴,我们的准毕业生揣着个人简历跃跃欲试,脸上都充满了自信和喜悦。校企供需见面会的举办为学校的准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渠道、充分的就业机会。

今年招聘会相较于往年来说,有两个亮点:一是招聘单位和岗位多元化,涉及汽车美容、汽车维修、幼儿教育、文化教育、财务、办公等多个领域,而且招聘单位乐于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多家单位传达了合作意向;二是招聘现场中,招聘单位与毕业生相谈甚欢,现场商定合作意向或确定签约的毕业生颇多。

近年来,在国家各行各业调整的情况,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学校今年的供需见面会在压力中前行并取得突破,毕业生签约率良好。2020年度秋季校企供需见面会的圆满成功为校企合作搭建了交流互动、双向选择的平台,真正实现了双方共赢的局面。

表6:学生毕业生情况

就业率

对口就业率

初次就业起薪(元/月)

创业率

2018-2019

99.77%

83.73%

2700

1.77%

2019-2020

99.78%

86.54%

2800

3.28%

0.01%

2.81%

100

1.51%

表7:升入高等教育学校情况

总人数

上线人数

本科

专科

上线比例

本科上线

专科上线

300

294

23

271

98.00%

7.67%

90.33%

825

820

25

795

99.39%

96.36%

525

526

524

1.39%

-4.64%

6.03%

学校各专业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专业培养方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其中包含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递进式的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积极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

1.岗位适应能力。学校从岗位要求出发,规划专业课程,坚持专业课程必须和行业企业共同建设的原则,在实践教学基地边学习边操练,并进行多个工位的轮岗实训方式,让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本专业的多个岗位,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

3.创新创业能力。学校高度重视校园创新创业项目建设,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以及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继续加大对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和完善,提供资金和场所公示生开展创新创业孵化工作。2020年度,学校加大开展学校创新创业项目建设力度,建成并完善了学校师生创新创业基地;另外,我们也将对双创工作与学校专业进行高度结合,配套双创课程,建成双创与专业实训互促互进的线上线下平台,打开了创新发展的新局面。本学年我校团委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形式开展了6场有关于学校师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经验交流、创新创业能力比赛活动。2020年11月由我校教师郑志龙、吴德胜、庄珺榆、黄培忠指导时尚环保创意《钢之翼》作品参加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荣获银奖。

结合泉州地区的就业实际,做好学校各专业的调研工作,进行专业结构调整,设置符合本地社会发展及企业需求的专业课程,形成相对稳定的专业结构。2019年,学校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对接晋江市品质型现代化城市形象。对现开设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应用、汽车整车配件与营销、皮革工艺(鞋类设计与管理)、学前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影像与影视技术、会计、工艺美术(平面装潢设计)、美术设计与制作(产品设计)、电子商务、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航空服务、商务英语、办公室文员、休闲体育管理等17个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另外,为汽车运用与维修增加面向新能源汽车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增加面向网络信息安全方向,增加专业广度和深度,提高学校的认识面。最后,根据省学业水平考试要求进一步调整公共基础课程课时。

学校制定了实操性较强的专业人才培养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调研成果,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时比例,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适时修订,选用规定教材。大力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主干专业目标是实现教学、实训一体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与技术技能训练高度融合。

积极创新专业课教学模式形成了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模式。广大教师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注意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根据专业特点,探索和实施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材施教,推行分层教学等教学改革,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等。

1.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1)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活动课程为主体,注重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学科体系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转变,形成由基本素质与职业素养、职业群基础与校内技能考核、核心职业技能与鉴定认证相结合,拓展技能的模块化课程体系。(2)构建不同专业的特色课程体系。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教育规律和就业方向,学校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组织教师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特点和有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与课程设置的实际要求,分析研讨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与职业面向(岗位)的符合度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符合度。

4.在职业技能方面。学校成功承办了2020年度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交通运输类车身修复(钣金)、汽车机电维修,加工制造类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2大类3个赛项省赛。学校在2020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4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泉州市赛获得9个一等奖、22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在2019年福建省“国锐杯”增材制造技术综合应用技能大赛中沈剑祥、吴圳鑫老师指导的团队获二等奖。在第七届“博导前程杯”全国电子商务运营技能竞赛福建赛区中职组网店运营赛项比赛中,庄志宏、庄清锴老师指导的团队获一等奖、二等奖各一个。

学校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注重顶层设计,先后出台《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等文件,通过强化政策引导、突出名师引领、注重培训提升、量化考核促进、优化竞争激励等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专业结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等。一是拓宽师资引进,绿色通道招聘与公开招考相结合。二是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坚持全员培训与专业岗位培训相结合,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2020年7月13日至7月17日聘请全国教学能力知名专家、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原厦门市教科所主任陈振源教授、厦门市教教科院曾志斌教授、集美工业学校何华国等教学能力专家组成培训辅导团,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持续有效的系列培训,帮助我校教师在2020年教学能力省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推动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学校先后组织三轮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辅导庄珺榆等6个创作团队参加福建省教师教学能力竞赛,通过层层选拔4个作品入围省赛(庄珺榆、吴海燕、柯玉英;刘辉、彭玮、曾唐君;林津津、邵文轩、李婕妤;彭滔、刘飞飞、韦秋珍),并组织刘辉、刘明燕、林津津、彭滔等四个省级教师能力大赛参赛团队赴德化参加集训。本次2020年“网龙杯”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刘辉、曾唐君、彭玮团队获一等奖,吴海燕、柯玉英、庄珺榆团队获二等奖,彭滔、刘飞飞、韦秋珍团队获三等奖,获奖比例居全市前列。

同时,学校持续做好师资培训,选派魏文静、王裕玲、宋云凯三位老师参加2019年职业院校优秀青年教师跟岗访学;选派林双玲、蔡白虹、陈铭蓉、徐爱萍四位老师参加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骨干教师培训;选派刘伟龙、唐婉彬两位老师参加“双师型”专业教师培训;选派蔡静茵老师参加泉州市“十三五”第一期中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海峡人才市场网络继续教育,选派10名教师参加2020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推荐谭建平老师参加闽台合作骨干教师培训。

建设《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章程》,保障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法理依据。科学设定岗位,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岗位职责,规范管理行为。办公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规范有序。安全管理、教科研管理标准严格。重新修订学校各处室岗位职责,明确各行政处室和系部工作职责。审核编修《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和《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学生管理制度汇编》,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科研管理和管理团队、管理信息化水平等各方面。

1.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学信息化,创新教学模式,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是深化教学改革,根据本地产业特点结合我校专业特点,探索和实施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材施教,推行分层教学等教学改革,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特长学生发展机制。充分利用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多层面的积极开展现代化教学改革。二是推进教学信息化。所有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所有教师均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此外,我校还拥有两间录播室,将教师的公开课、示范课录制为经典课程,以供同事学习、借鉴,提供了大家的教学水平。三是创新教学模式,形成了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模式。广大教师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注意专业教学过程与岗位操作过程的对接,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四是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制定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办法,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社会贡献评价学校。每学期末都实行学生评价教师,信息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2.强化学生考勤管理。加强学生在校时的常规管理,抓好学生考勤制度,周反馈班级学生考勤情况,及时对学生课堂到位情况进行跟踪。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为做好晨午检工作,学校教务处要求任课教师在上课前用额温枪测量学生体温,统一学生出勤情况,并及时填写链接“学生出勤情况登记表及班级人数统计表”进行汇报;同时,采用学生成长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管理学生请假手续,学校配有专门的教务员对学生出勤情况进行统计和公布,并有专人将学生考勤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和班主任。随着管理的规范和力度的加大,学生上课情况较为良好,学生缺勤率较低。贯彻落实《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关于“禁止学生在课堂上私自使用或玩耍手机”的管理规定》(晋侨职教〔2017〕30号),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适时管理与监控,督促在校生高效利用课堂,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习惯,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

3.科研管理制度化。制定教师公开教学、教师课题研究、教师培训、竞赛等制度和文件规范化建设,有效实现公开教学、教师课题研究、教师培训、竞赛制度化。在教师培养方面,积极推进名师工程,成功承办晋江市“新职教、新机遇、新突破”名师名校长讲堂(职业教育专场)”,名教师团队建设成效明显,黄培忠、洪涛和屈治富三个名师工作室建设稳步推进,陈惠群名校长引领学校发展。

本学年,学校以现场教研、分散教研和网络教研相结合开展教研活动。其中现场教研按教务处规定周次的当周星期五下午16:10至16:50,在指定场所开展集体教研活动。这样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既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又推动了教研组会创新发展。

4.重视学校社团建设。我校团委会根据新团改的要求修订了《晋江华侨职校共青团改革方案》《学生干部新管理办法》《学校社团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志愿服务外出活动安全责任书》《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安全协议书》,经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积极地相应了积极团改的要求,学校荣获2020年5月荣获泉州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滕金蓉学生干部荣获泉州市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加强了学生社团工作管理,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2020年度学校社团屡获佳绩。

2020年度,学校党支部和团委不断加强党团联系,在学校党支部的号召下,学校团委积极响应,配合开展各项教育工作和实践活动多达十余次,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数字共青团”和“智慧团建”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共青团工作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在党的领导下,学校团建工作更上了一个台阶,荣获2020年5月荣获泉州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滕金蓉学生干部荣获泉州市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这一切都是各级领导对我们团建工作的肯定。而我们在感恩的同时也将不负众望,继续前行。

5.建立学生成长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优化学生管理方式。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和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闽教职成〔2016〕56号)文件精神,学生处打造了学生成长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大数据分析,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6.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学校重视安全工作,定期召开校园安全工作会议,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通过泉州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组织开展“平安寒假”“第25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2020年中小学生预防溺水专题教育”“2020年全国中小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专题”“2020年中小学生“5.12”防灾减灾”“平安暑假”“2020年中小学生秋季安全第一课”“2020年福建省中小学生反恐教育宣传专题”“2020年中小学生119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泉州中小学生预防性侵害知识专题”“2020年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专题”等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学生通过中国禁毒网第2课堂进行禁毒课程的学习并参加禁毒知识竞赛;组织全体学生参加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宪法小卫士网络火炬传递活动”;开展防校园贷、防诈骗等法制教育讲座;组织教学楼、宿舍楼防火灾、防地震疏散演练,组织灭火器使用培训,让学生掌握安全常识及逃生自救知识;学校安装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除颤仪),为生命保驾护航;安装防冲撞自动升降柱,提高了校门口的安全系数。本年度,学校无重大违法违纪和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校园安全满意度达93.1%。

凝炼校园文化,加强环境建设。本学年,学校高质量被评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中等职业学校,在建设高水平中职学校和创建福建省文明校园过程中,结合学校办学历史,凝炼“华侨文化”为学校文化核心理念,投入专项经费开展校园文化提升建设,营造华侨文化环境氛围,整个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性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有效实施节日活动与德育主题的“双轮驱动”,开展丰富多彩德育活动。每月一主题,每周一重点,以主题引领活动,用活动渲染主题。举办一年一度的校田径运动会、各种文艺汇演、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模特大赛、迎新晚会等系列活动。

学校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学生会例会制度,多次召开学生干部大会,不断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会在学生工作中的自管自律作用。

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加强党组织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方面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一是组织政治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每月一次集中政治学习,学习内容涵盖党章党规、系列讲话,重要文件精神等。二是积极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利用广播、网络、宣传栏、专题讲座等各种载体组织广大党员、教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三是加强教师的理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师德主题党课,组织教师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杜绝有偿家教,净化教书育人环境。四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和养成教育。充分利用开学典礼、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重大节目、重大事件纪念日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廉洁文化进校园宣讲等,引导学生增强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坚持以组织建设为保障。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小组建设,根据党员任教专业,按专业重新组建五个党小组,重新聘任党小组长,把校级领导和支委分配到各党小组,激发各党小组的活力。二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落在实处,班主任队伍中党员比例达34%,在防疫抗疫工作中全体党员走在前,在公开教学观摩、课题研究、教学技能大赛中党员占比超过50%,以扎实的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充分体现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三是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鼓励引导优秀教师提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经常性教育,重点做好培养教育考察工作,把两名积极分培养作为发展对象,一名预备党员顺利按期转正。四是认真做好党建经费保障工作,将党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进一步做好党费收缴和管理工作,及时向上级报送有关报表和党建信息,及时公开经费和党费情况。五是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党员教师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下乡送温暖,为群众提供汽车保养、心理咨询等指导等活动;开展两场创城创卫党员义工劳动和“百名党员齐上阵,文明校园我先行”省文明学校创建义务劳动;组织党员志愿先锋队每天为行政职员测量体温等。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前提。一是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校长全面负责、教代会民主管理三位一体的学校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党组织议事规则,重大问题都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体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支部委员集体讨论,做出决定,最大限度地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二是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召开好组织生活会,党支部委员既参加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又按时参加支部的学习活动和组织生活会。三是切实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党内生活制度。按规定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议和党小组会议,开展领导干部上党课三场,开展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十二场,按上级党委部署要求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四是完善档案管理加强对党务、人事等档案的规范管理,充分发挥档案资料作用,及时按规定流程办理八个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目前党支部共有党员111名,按时完成党支部的信息统计工作。

坚持以廉政建设为关键。一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坚持和完善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处室各负其责,使领导干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增强自觉遵守纪律的观念,规范行政行为,确保教育工作风正源清。二是进一步规范党务公开工作,坚持“公开、公平、民主”的原则,使党务公开工作更加规范透明,提高公开工作实效。三是进一步关心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把“十必访”工作常态化,切实解决教师的生活工作困难,接触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学校为实现国家“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满足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按照教学过程产教融合的原则,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借鉴其他职业院校的经验,就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1.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几年来,学校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多方位合作办学模式。在实际操作中,总结出以下的几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形式:

(1)学生就业合作模式。学生就业推荐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最早、形式最普遍的合作模式,学校每年都举行校园供需见面会,每年都有100多家企业参与,根据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协议,通过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实现学生就业。学校与各级各类用人企业形成良好的供求关系,拓宽学生分配渠道,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交流,积极创造毕业生就业机会,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就业岗位,保证毕业生学有所用,学有所为。

(2)生产实习合作模式。通过校企之间建立生产实习合作模式,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优质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学校现有51个校外实训基地,共有实习工位数4588个。一方面弥补学校在实训设备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切实加强了实践和实训环节的教学,实现了教育内容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为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5)专业建设合作模式。作为校企合作的深度模式,专业建设合作主要是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让企业积极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学校与企业共同商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方式,紧密地将企业市场需求与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结合起来。2019-2020年度,学校与泉州市功夫动漫有限公司合作开发maya全流程动画教材,与厦门叁玖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与上海景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合作开发汽车运用与维修精品课程,福建超星云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支持学校第一次网络课程竞赛。汽车维修专业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信息类专业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创意设计专业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分别对三个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讨修订。

(6)对外技术合作模式。在引进企业力量参与学校办学的基础上,学校应该发挥自身的技术和师资优势,按照“政府推动、院校主动、企业互动”的原则,从开拓企业在职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入手,为企业制订职业教育培训提供专业指导,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与服务,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和管理能力。2016年学校与泉州市启程鞋业有限公司、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萧山工业研究院联合签订建立“中科华侨鞋类创新联合实验室”(鞋样研发中心),2018年10月,学校又引进泉州三基设创意设计有限公司进驻校园,师生的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校企之间资源重源,深度合作,不仅关系到学校和企业的发展,更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前途;通过这个纽带,可实现加速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形成。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步,车间即是课堂、实训与生产对接,研发为教学服务,形成了产、学、研一体的“筑巢引凤”校企合作模式。使鞋设专业的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实践锻炼,提升鞋样设计水平,在研发方面获得突破,能为小微型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设计服务。

2.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学校于2018年元月成立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校企合作理事会,2020年元月圆满召开晋江华侨职校校企合作理事会2019年年会。校企共同为学校创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加快学校治理改革,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增强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和企业用人的针对性、客观性和吸引力,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培训、工作实践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加招生数量,促进学生就业深入探讨和合作。

1.认知实习工作。组织18、19级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参加晋江市2020年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丝路海韵”晋江·舟山民间绘画与文创产品交流展;组织18、19级旅游专业学生前往惠安崇武古城、洛阳桥、泉州开元寺、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南少林寺进行实地模拟导游讲解,开展认知实习活动;组织20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学生前往晋江市中鑫之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开闸认知实习。

2.顶岗实习工作。本年度共有553名17级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并利用实习管理平台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跟踪,其中531人完成实习工作。

学校积极参与职教联盟、职教集团办学,与集团内校企间通过相互走访、交流合作,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研讨活动,逐步建立健全了集团内部的管理体制,为校企深度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发挥作用。

表8:学校参与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情况

集团名称

牵头单位

参与形式

省服装鞋业职教集团

2010年

福建二轻学校

副理事长

省旅游职教集团

福建工贸学校

常务理事

省汽车维修职教集团

2015年

福建理工学校

泉州工艺美术职教集团

2009年

泉州华侨职校

泉州电子信息职教集团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泉州幼教职教集团

2011年

泉州幼儿高等专科学校

泉州纺织鞋服职教集团

泉州轻工学院

泉州市职业院校联盟

2016年

泉州黎明职业大学

泉州文化创意职教联盟

泉州工艺美术学院

泉州市汽车维修职教联盟

2017年

泉州理工学院

泉州市纺织鞋服职教联盟

泉州纺织学院

泉州市智能制造职教联盟

泉州市学前教育职教联盟

2018年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强技先厚德的育人理念,教育学生“学一项技能,谋一份职业,干一番事业”。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

1.社会培训工作和亮点。

(2)学校与中国轻工(晋江海峡)培训基地联合开展珠宝、陶瓷装饰工、保育员、育婴员等技培训鉴定700人工作,帮助企业人才提升技能并获得晋江优秀人才资格。学校还为西园街道社区人员进行电子商务技能培训134人,为新塘街道汽车销售行业协会培训洗车修理工等培训工作86人,提升企业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的职业技术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

2.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和传统工艺传承。2016年学校与泉州市启程鞋业有限公司、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萧山工业研究院联合签订建立“中科华侨鞋类创新联合实验室”(鞋样研发中心),2018年10月,学校又引进泉州三基设创意设计有限公司进驻校园,师生的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在研发方面获得突破,能为小微型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设计服务。在校企共同合作指导,在2019年度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上由鞋类设计教研组彭滔等老师组织师生团体参赛,投稿作品共计47件,其中入围3件,最终作品《风洞科技》获得决赛评委的一致好评,摘得2019年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运动鞋服组银奖。

3.传承南音文化。为弘扬传统文化,学校南音社团在省级南音传承人陈丽娟老师及学校南音传承人庄珺瑜、蔡白虹老师的组织下,聘请国家级南音传承人苏统谋先生和晋江市南音协会会长、福建省南音传承人蔡龙眼先生为南音社团特聘教授。社团发展不断壮大,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9年晋江华侨职校师生南音社与晋江市南音协会合作交流,在12月15日晋江市祖昌音乐厅南音馆开展“古乐雅韵”展演活动。社团师生多次受邀参加晋江市、泉州市各种大型晚会,指导教师庄珺瑜代表福建曲艺家协会赴新加坡参加国际青年南音展演、赴韩国参加第二届中韩国合唱节活动、赴青岛参加国际合唱大赛受到了各级领导、专业人士的一度好评。

4.学校加强志愿服务建设。到2020年底止,学校共建成包含晋江华侨职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晋江华侨职校社会服务队、晋江华侨职校西藏志愿队、晋江华侨职校航空礼仪服务队、晋江华侨职校双创技能志愿服务队、晋江华侨职校党员义工队、晋江华侨职校幼教志愿服务队七个志愿服务团队,参与到校内外各种大小型志愿服务工作。本年度我校团委会共开展52场校内外志愿者服务活动、参与师生人数达2000余人,参与志愿服务总时长达320小时。参加如晋江市政府组织的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动员大会、福建省体育局主办的“全民小康、全民健身”健步走作等大型志愿服务工作,学校师生志愿服务的精神面貌获得市级领导、社团组织的高度认可。

1.承办内地西藏中职班。2010年秋季起,学校开始承接内地西藏中职班办班任务,学校现有藏族在校学生49人。至今已为西藏培养汽车维修和办公文员专业多批毕业生,已在西藏经济建设各条战线上发挥力量。2020年5月31日-6月11日,学校联合晋江经济报,开展“十年,格桑花又开”回访内地西藏班毕业生活动,实地深入西藏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等地采访西藏毕业生学成返乡后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2.闽宁合作办学。与宁夏盐池县职业中学开展合作办学,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及师资队伍建设协助交流,就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同时就师资队伍建设作出安排,就双方学校的教师交流达成协议。2020年秋季初,迎来宁夏盐池职业中学师生一行8人到我校为期三个月挂职、学习。双方就专业教师挂职学习、学生代为培养开展协作。我校高度重视闽宁职业教育对口协作,并就具体工作做出安排,经过三个月的协作交流,双方老师在专业教学、技能培训展开了深度的交流,同时我校教师对宁夏的学生在汽车钣金、汽车喷涂、汽车机电项目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技能培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0年12月底宁夏盐池职业中学师生一行返回宁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体师生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凝心聚力,以“七个到位”的工作状态,层层压实疫情防控责任,确保学校安全和师生健康平安。

1.疫情防控情况。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制定《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方案》,从“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召开专题会、部署会、工作会、推进会等。严格落实校园封闭管理。成功举行泉州市中职学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二是宣传发动到位。线上线下等形式,层层传达,及时宣传各级有关疫情防控精神和部署要求、疫情防控知识。转发教育部门及各级指挥部通告,引导全体师生和家长做好自我保护的同时,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住校的教职工提出5点要求、对班主任提出3个务必。

三是先锋引领到位。引导党员教职工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参与方案制定、信息收集填报、师生返晋返校情况跟踪、西藏班管理、心理援助热线值班、停课不停学的学习计划制定、防控物资盘点采购、志愿服务、捐资等工作。要求党员干部带头不参加各种聚会、不摆席、不聚餐、少串门。

四是排查管控到位。突出摸排抓好湖北(武汉)籍师生、中高风险地区师生旅居、密切接触等五种情况排查,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和钉钉健康填报,核酸检测全覆盖。

六是安全防护到位。筹备各类口罩、消毒液、酒精、额温枪、测温热成像系统、洗手液、防护服、一次性手套、专用垃圾桶、消毒湿巾等防控物资,围绕“吃、住、行、学”落实防控措施,加强消毒消杀。要求师生务必减少外出,出门必须佩戴口罩,要勤洗手、多通风、少集聚。

七是线上教学辅导安排到位。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组织好职业院校在线教学活动,利用好上线的30种中职电子版教材。

2.开学准备及开学防控。

一是工作不松懈。严格落实“五个一律”“六个严禁”。继续加强摸排,特别是泉州籍以外的师生返晋及发热师生的情况,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

二是制定“两案八制”。认真制定开学准备方案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以及晨午检等防控八项制度,并落细落实。

三是制定三个简要方案。制定减少师生集聚的教室上课、食堂用餐、宿舍管理等三个简要工作方案。执行错峰上下课、错峰就餐制度。

四是组织消杀消毒。对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实训室、图书馆、办公场所及校园环境进行全面无死角的消杀消毒,并保持场所通风。

五是设置隔离室。设置隔离观察区和观测点,确保学校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六是制定测量体温具体方案。细化行政职员体温测量、上课教师体温测量、住宿生体温测量、通学生体温测量、食堂员工、外来人员体温测量等工作方案。

3.暑假疫情防控。

一是加强门禁管理。落实登记—核实身份—健康码—体温检测四个环节。二是建立师生离校出行台账,注重过程管理。三是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减少不必要外出,不跨省不出境活动与旅游。四是不到中高风险地区或与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接触。五是落实师生每日钉钉健康填报。六是申领及使用八闽健康码并成为习惯,见人见码。七是下学期返晋入校14天健康管理并做好核酸检测(从外省返泉)。八是外出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九是身体不适应早就医、早治疗、早报告。十是加强心理健康援助。

学校是晋江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本学年,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分别在办学经费及政策措施上给予极大的支持,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2019-2020学年生均财政拨款公用经费4200元/生,包括:生均公用经费1509.30万;班主任绩效考核84.8万元;教师培训经费16.9万元。疫情防控专项资金近26万元(其中:县级财政专项资金5万元,学校投入近21万元)等。中央、省、市专项资金420.87万元,其中包括: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共58.23万元;国家助学金及免学费补助362.64万元等。

1.落实办学自主权。晋江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政策和制度上落实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成立了晋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全面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2.落实教师编制。本学年学校教师编制数为376人,实际在编教师人数为224人,未满编原因是为了留下一定编制用于灵活录用能工巧匠和企业兼职教师。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通过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1.引企业入校、前厂后校——中鑫之宝豪华汽车维修中心。2008年,学校研究决定,经教育局同意,适时引进中鑫之宝豪华汽车维修中心(总部河南),取代晋江汽修厂。对维修环境进行改造升级,按4S店标准建设,专修宝马、奔驰、奥迪、路虎等名牌车。从此,校企深度合作真正开始,形成“前厂后校”的办学模范典范,并成功运作,成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实训基地,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并开始提速。

通过引企入校,能够达到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目标。学校师生的实训、技能提高得到保障,拥有稳定的实训基地,品牌企业入驻学校,有力助推专业发展,有利于办学模式、人才培训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创新,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校企文化的融通;企业获得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的机会,人力资源得到保障,借助学校的资源和环境优势,降低运行成本,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学生在这样的企业实训实习,起点高、机会多、接触的故障车多、技术技能提高快、就业质量高、好比一个医生在优质大医院,接触病例多,个人成长快。

从2015年秋季开始,学校与企业探索“现在学徒制”,即“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选拔16级40位学生当学徒,企业选择一定数量技师任师傅,建立一套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机制。2018年派出23名学生参加2018年“厦漳泉”三市联赛汽车运用与维修比赛,共获得10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有10个学生代表泉州市参加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2019年度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运用与维修比赛类比赛(在学校举行)中,10个学生顽强拼搏,获得了5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并且有5名学生获得代表福建省参加2019年度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资格,获得了1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的好成绩。这些都是学校引企业入校、前厂后校产教融合模式的成效体现。

2.校企一体、产学研结合模式——鞋样研发中心的实践。2011年起,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思路,引进铭琳鞋校的研发中心进入校园,校企互为依托,开展包括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内的全方位合作,完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使华侨职校校企合作模式步入一个新台阶。2012年秋引入实力更加雄厚的“泉州市力度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对“铭琳鞋样研发中心”进行进一步的升级改造,更名为“泉州市启程鞋业有限公司”,师生的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2016年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萧山工业研究院联合建立“中科华侨鞋类创新联合实验室”。2018年10月,学校又引进泉州三基设创意设计有限公司进驻校园。

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校企之间资源重源,深度合作,不仅关系到学校和企业的发展,更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前途;通过这个纽带,可实现加速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形成。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步,车间即是课堂、实训与生产对接,研发为教学服务,形成了产、学、研一体的“筑巢引凤”校企合作模式。使鞋设专业的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实践锻炼,提升鞋样设计水平,因为,更多的学生希望在设计方面得到高水平师傅的指点。四是在研发方面获得突破,能为小微型企业提供设计服务。

推进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而且取得成效,促进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服务能力。学校与企业探索“现在学徒制”,即“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选拔17级20位学生当学徒,企业选择一定数量技师任师傅,建立一套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机制。在三方共同合作指导,在2019年度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上由鞋类设计教研组彭滔等老师组织师生团体参赛,投稿作品共计47件,其中入围3件,最终作品《风洞科技》获得决赛评委的一致好评,摘得2019年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运动鞋服组银奖。组织鞋设4名学生参加2019“厦漳泉”三市联赛获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其中2名选手晋级省赛,其中16鞋设赖川在省赛中获得三等奖(指导教师:蔡铭源)这充分体现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成果,展现了师生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也是学校引进鞋类智造中心实行“前校后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成效表现。

校园文化是职业学校的活力与灵魂,也是学校的内涵体现。校园文化作为当前职业学校育人工作重要载体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中等职业学校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和创新德育工作机制建设,丰富校园文化,走特色化道路。

纵观晋江华侨职校的办学史。不仅演绎了一代代侨职人“团结开拓,勤奋求实”的奋斗史,也谱写了一篇篇爱国华侨泽披桑梓、功著教苑的助学华章,更为我们展现了胸怀瀛寰,上善若水,大爱无疆的君子风范——在众多华侨中,尤以一代儒商苏千墅先生为最。苏千墅先生出身望族,自强不息、善抓机遇,事业有成、商业寻根,以信为本,事业成功后又博爱奉献、爱乡乐教、孝顺感恩,据不完全统计,苏千墅先生在内地十多年的慈善事业捐助近5000万元。2002年12月18日,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三级人民政府在校园内分别为苏千墅立碑颁奖,对苏千墅及家族的善举给予了高度的褒奖。与此同此,他的事迹也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知恩、感恩、报恩提供了生动的教育范例和榜样。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墙、进课堂、入脑”,在校园醒目位置及班级悬挂、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如知识竞赛、歌咏比赛、主题班会、晚会等活动),让学生时刻铭记并努力践行。

2.打造优美的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得到进一步绿化美化,在教师宿舍楼周边打造尊师园和美英技能楼前建设艺术雕像,进一步完善亭、楼、廊、石建设,强化石头文化和墙壁文化的功能。统一了文化标识,汇编学校视觉形象手册,提升学校的良好外在形象,增强了师生归属感。

4.热心公益、感恩孝道教育。古语言:“百善孝为先,孝乃德之本”“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苏千墅先生感恩曾经栽培过他的母校,苏千墅家族捐资办学超过3000万元,其中捐助晋江华侨职校就高达2000万元。苏氏家族捐资助学的事迹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肯定,福建省、泉州市和晋江市三级政府为其立碑表彰,2008年,晋江市政府再次立碑表彰苏千墅、苏梁卓文伉俪捐赠公益事业的事迹,并授予功勋奖。苏千墅先生还因为他感念父母创办母校的宏愿,更因为那是他对父母的孝顺和感恩,在设立苏柯美英奖教基金后,苏千墅先生又捐资50万元成立苏梁卓文奖教奖学基金,并捐赠华侨职校内地西藏中职班15万元。学校以此为契机,发挥城市职业学校的区域和专业及文化优势,组织党员进社区开展专业培训、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参与各级活动,如大体联亚洲杯开闭幕式、晋江市马拉松比赛、各类型会议礼仪志愿者服务等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的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党员义工服务队到赖厝老人会义工服务,让每位师生懂得知恩、感恩、报恩,使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提升。

5.友善待人教育。作为一位成功企业家、慷慨富商和社会知名人士,苏千墅先生待人接物的态度永远是那么真诚热情、谦逊有礼。从不因巨大的捐资,而咄咄逼人,狂妄自大,傲慢无礼;也不因长期的慈善,而向任何人或单位索取回报或增加附加条件,受到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苏千墅先生待人接物的态度无时不该地影响着一代代侨职人,学校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中等职业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开展价值观、学生公约、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友善待人,快乐生活》主题班会教育、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帮助孤寡老人、西藏班学生与汉族学生的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藏汉一家亲晚会,通过活动教育学生了解什么是友善,懂得如何诚信友善待人,认识到诚实守信,友好和善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颂扬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整个校园充满和谐氛围,为创建福建省文明学校添砖加瓦。

THE END
1.工艺装备教研室开展《机械加工工艺》课程标准的讨论活动2、讨论课程标准中课时安排的合理性,对不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地方进行修改; 3、还讨论了成绩比例并统一了标准; 4、要求各位任课老师根据最终下发的课表,调整教案和教学日历的周次。 研讨的结果或解决的问题: 1、确定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的实践学时为24学时,理论学时为48学时; ...http://jx.cqvtu.edu.cn/index.php?a=show&catid=15&id=384
2.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农林牧渔大类 >> 农业类 林业类 畜牧业类 渔业类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 资源勘查类 地质类 测绘地理信息类 石油与天然气类 煤炭类 金属与非金属矿类 气象类 环境保护类 安全类 水利大类 >> 水文水资源类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http://www.moe.gov.cn/s78/A07/zcs_ztzl/2017_zt06/17zt06_bznr/bznr_gzjxbz/
3.高等职业学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docx高等职业学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docx,高等职业学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 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 (征求意见稿) 2021 年 10 月目录 适用范围 1 实训教学场所及功能 1 实训教学场所要求 4 供电 4 采光 4 照明 4 通风 4 防火 4 安全与卫生 4 网络环境 4 实训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022/5043343321004034.shtm
4.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7年招生简章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西部领先、国内知名的医药高等职业院校。 二、2017年招生专业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7年普通专科招生专业表 备注: 1.具体招生专业、招生计划数以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考试院 (招办)公布的为准; 2.药学专业还含有医院药学、涉外药学方向,学生进校后可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课程学习...http://zsw.cqyygz.com/info/1015/1116.htm
5.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招生章程□ 高等专科学校 □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五、招生计划分配的原则和办法 按教育部下达的本科专业计划规模,学校教学需要及历年生源质量 六、预留计划数和使用原则 无 七、专业培养对入学外语考试语种的要求 入学外语考试语种不限,进校后教学外语统一为英语。 http://m.gaokao.com/e/20170512/59154c2786de4.shtml
1.江海学院人文旅游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西式面点制作课程任课教师要牢固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符合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具有一定的面点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课程教学能力。西式面点制作课程教师的数量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配备。学校应重视西式面点制作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年龄、性别、职称与学历结构,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组建教师创新团...http://www.jhu.cn/A05RWLYXY/show.aspx?TypeID=57&ID=1700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现就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https://www.ncdyxy.com/xxgk/3731.html
3.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管理办法(2024修订)(1)制定督导工作计划:根据学校整体教学工作安排及所在院(系、部)教学工作具体安排,制定教学督导工作计划。 (2)督导教学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及执行情况:根据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督导教学管理及其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与措施。 (3)督导教师教学:督导员根据专业要求,以解决主要问题为导向,在教学...http://www.yulinvtc.com.cn/rsc/info/1058/1554.htm
4.《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发布者:丁丙干发布时间:2022-07-05浏览次数:1483 http://www.moe.gov.cn/s78/A07/zcs_ztzl/2017_zt06/17zt06_bznr/bznr_gzjxbz/gzjxbz_yywsdl/Copyright ?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 版权所有苏ICP备11033943号-1 ...https://jwc.jssqwx.com/2022/0705/c103a15527/page.htm
5.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宿迁...质量年度报告(2017)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前身是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的江苏省沭阳师范学校,2005年8月转型升格,是一所公办、省属的中等职业学校,是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直属分院。2010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首批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2015年被省人社厅评为“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http://www.sqzjw.cn/html/zygx/10962.html
6.广东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联系电话、网址、颁发学位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收费标准、录取规则及操作办法、预留计划数及使用原则等招生信息,特别是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补充要求,相关考试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政策性加分考生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录取规则、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https://www.ruiwen.com/gongwen/guiding/222534.html
7.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通知公告2020年10月,我校召开2020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针对2020年湖南省高职高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迎检工作的各项指标要求,结合我校专业特色,展开新一轮的修订工作。此后各教学院严格按照学校2020修订版人才培养方案涵盖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开展学生专业技能训练,通过过关考核、实习实训、作品展览、专项竞赛等形式促进学生各...https://www.hnyesf.com/html/899/2022-01-07/content-8042.html
8.教育新闻二是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等提出的有关高等职业院校设置标准、合格标准和投入要求,设计了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师比、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等评估指标,同时还特别强调了开设专业的资源配置要求,引导高等职业院校不断夯实适应社会需求的基础保障条件。三是依据职业教育管理部门近年工作要点,...https://www.lzkjedu.com/cms/view/9946.html
9.综合资讯新闻频道全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案例连载(七)| 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引企入校真账实做 校企共育会计学徒 2017年河北对口招生考试安排确定 对口招生考试分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两部分,满分750分。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为120分,与高考同期进行。 对口专业考试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除学前教育类外,其他9个专业...http://www.zhijiaow.com/NewsList_99_47.html
10.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总结(三)改进高等学校评价 我校针对高职专业实际,开展了专业评估的调研工作,制订了学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编制了质量手册,完善了工作职责、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修订了课堂教学质量考核办法。 下一步,我校将出台“双高计划”管理办法,以实际工作效果评价为重点,引导各部门各单位及广大教师争创一流成果。做好“十四五”事业发...https://metc.xzcit.cn/2021/1102/c2189a45686/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