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看到过穿上毛茸茸的动物服装在大街上行走的人,这是角色扮演、行为艺术都不是,这是一种新兴且小众的服饰类型——兽装。兽装指的是以动物形象为主的角色扮演服装。国内“兽圈”文化发展已有20余年,近年来伴随“二次元”兴起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为送儿子礼物,环卫工妈妈学做兽服
“我最开始接触兽装是因为想偷偷做一件送给儿子当生日礼物。”1月10日傍晚,黄妈妈笑着对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介绍。
黄妈妈今年47岁,湖北潜江人,做过护士,后从事环卫工工作12年,却没成想在2023年解锁了新职业——兽装师。
“去年暑假,儿子一个会做兽装的朋友来家里玩,我听他们讨论兽装,感觉很有意思。”黄妈妈说,正好儿子快过生日了,她就想学着亲手做一套送给儿子。
没想到制作一套兽装并不容易。黄妈妈先是学习“兽圈”知识,然后每天和缝纫机“较劲”,20多天才完工。“好不容易做好,没想到尺寸不合适。”黄妈妈哭笑不得,但又坚持做了第二件、第三件。“儿子很开心收到我亲手做的兽服,还专门学了段舞蹈,看着他穿着兽服跳舞开心的样子,我觉得很值得。”黄妈妈说。
在一路了解儿子为什么对兽装格外喜爱后,黄妈妈总结出一些家庭教育的体会。
体会一:
主动发现孩子爱好背后的心理需求
“爱好的背后是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在黄妈妈看来,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小众爱好持反对态度,大多是因为对孩子这些爱好不了解,“现在的孩子压力大、内心敏感,还有很多人觉得自己‘社恐’,这些父母眼里的‘奇装异服’,在孩子们眼中反而成了他们的‘保护色’”。
“所以,很多孩子在向我倾诉时,我会告诉他们,要告诉父母自己喜欢这些东西的原因。”黄妈妈说,看儿子穿着兽装大方地在漫展上交朋友的样子,她也因此感受到了兽服对儿子的意义。
体会二:
主动学习是拉近亲子关系的关键
“儿子和他的朋友会给我介绍很多网络上流行的热梗,后来我上网‘冲浪’,比他们还冲得快。”黄妈妈觉得主动学习,做“不掉队”的家长是拉近亲子关系的关键。
“很多年轻人跟我抱怨,说父母不懂。”黄妈妈说,她常常劝解年轻人要多说几遍,说多了父母就能想象了。她建议,家长们要学会主动学习和接触时兴文化,这样更能填补和孩子们之间的“代沟”。